本文目录一览:
- 1、海参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有哪些?
- 2、海参养殖技术
- 3、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 4、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 5、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介绍
- 6、怎么养殖活海参
海参主要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有哪些?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包含海参养殖技术技巧组合简单的词条
包含海参养殖技术技巧组合简单的词条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1、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
2、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
3、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
4、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
5、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至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向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
(1)虾池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②投放的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0克/头),密度为3000~5000头/亩。
③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海参专业配合饵料。
④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⑤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10%~15%/天的交换量。
(2)海上筏式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海区潮流通畅,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②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且大都与鲍鱼混养。吊挂水层5~8米,笼间距3~4米。放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专业配合饵料,随着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养殖设施。
④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3)海底沉笼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千克/个)。
②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苗种,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5天投喂1次。
④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
(4)潮间带垒石养参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②坝高应依历年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③放养体长1~2厘米参苗,密度为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放养8000头/亩。
④饵料可以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⑤多雨季节淡水注入时,应提前纳高水位。⑥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⑦严禁化学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
(5)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②放养规格4厘米的鲍鱼,密度为100头/米2;同时混养体长3~4厘米的海参,密度为6~8头/米2。
③养殖期间,夏季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升温水,海参无夏眠现象,缩短了生长周期。④鲍鱼混养海参,可提高鲍鱼的成活率,减少饵料的损失,降低生产费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农业发展报告》
海参养殖技术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1、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
2、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
3、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
4、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
5、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至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向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
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1、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
2、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
3、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
4、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
5、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至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向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
(1)虾池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②投放的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0克/头),密度为3000~5000头/亩。
③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海参专业配合饵料。
④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⑤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10%~15%/天的交换量。
(2)海上筏式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海区潮流通畅,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②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且大都与鲍鱼混养。吊挂水层5~8米,笼间距3~4米。放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专业配合饵料,随着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养殖设施。
④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3)海底沉笼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千克/个)。
②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苗种,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5天投喂1次。
④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
(4)潮间带垒石养参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②坝高应依历年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③放养体长1~2厘米参苗,密度为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放养8000头/亩。
④饵料可以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⑤多雨季节淡水注入时,应提前纳高水位。⑥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⑦严禁化学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
(5)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②放养规格4厘米的鲍鱼,密度为100头/米2;同时混养体长3~4厘米的海参,密度为6~8头/米2。
③养殖期间,夏季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升温水,海参无夏眠现象,缩短了生长周期。④鲍鱼混养海参,可提高鲍鱼的成活率,减少饵料的损失,降低生产费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农业发展报告》
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
养殖活海参方法如下:
1.池塘条件:海参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
2.苗种选择:选择规格为3cm至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十五分之一公顷放养2000头至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那么怎么养殖海参收益呢?随我看看吧。
海参的养殖技术
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其目前主要是放流增殖。其主要技术措施是:①选择好放流场址,即放流场址的海况条件,应适于参苗的生活习性。选择在避风的湾口及内湾,并应具备水质清新、潮流畅通、流速缓慢等条件。放流场水深3-10m。如放流的苗种规格较小应在大叶藻丛生的近岸处或有岩礁的场所。近年,试验证明,在海带、贻贝、扇贝等养殖筏区,只要底质合适,放流参苗也可获得满意效果。②底质应为岩礁、石块或泥沙质海底,底质上有大型藻类生活更为有利。一般底质中的含泥量应在10%以下。
海参的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海参的的人工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海参的参苗的运输
通常采用溼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溼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溼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海参苗的投放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海参苗饵料投喂
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海参养殖生长最快的技术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养殖技术介绍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1、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
2、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
3、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
4、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
5、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怎么养殖活海参
海上筏养法:将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海滩圈养法: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养殖海参,一般要求每天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并配合人工合成饵料。
海底播养法: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
一、海上筏养法
1、海上筏养法,即利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一般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养殖的海区选择三面环山、背缓、水深5-9m的优良港湾。网箱可采用板材或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m或6m,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大小定在3-4m。
2、每年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即可投放海参幼苗。在饵料和浮泥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满足海参的需求。若食物不足,则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
3、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并要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伐养的特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
二、海滩圈养法
1、海滩圈养法,即利用虾池、盐池或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进行养殖,生长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通常在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m,宽不少于30m,水深潮时在0.8-1.3m之间。设进出水闸门各1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以免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2、在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用石灰水等泼洒消毒。
3、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三、海底播养法
1、海底播养法可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一般应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滩面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管理方便的内湾作为养殖海区。沉箱、沉笼可以是水泥制作,也可以用钢筋网衣编制而成,均须牢固的固定于海底。
2、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当自然水温达到8-10℃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cm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6-7个,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一般不能超过2℃。
3、海参主要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料,人工饵料可以饲喂一些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具体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
1、海参养殖技术包括建造水池,放人工海参礁,投放参苗和饲养几个方面。
2、其中建造水池时用岩礁,水池的深度要在一米五左右。
3、人工海参礁可以给其提供更适宜的生活场所,利于野生繁殖。
4、投放时10-30平米的地方放300-500头左右。
5、喂养时一般早上晚上各一次,注意投放前要先配合饲料用水泡15分钟。
1、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作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2、幼参投放密度为体长5厘米左右,每亩投苗3000头至5000头;
3、海参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饵,同时,可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或投喂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藻类;
4、池的水深应保持在1、5米至2、0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5、严禁施用化学消,向池排放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须注意池水的温度, 盐度,纳水时要密切注意参池周围的水环境。
(1)虾池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①利用现有虾池,投放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人工参礁,供海参栖息。
②投放的幼参体长5厘米左右(体重50克/头),密度为3000~5000头/亩。
③饵料以投放的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为主,同时可投喂鼠尾藻、海带、裙带等藻类,也可投喂海参专业配合饵料。
④虾池的深度应保持1.5~2米,夏、冬季水位要纳至高位,以利海参顺利夏眠与越冬。
⑤严禁向虾池中施用化学消毒物质、油污等以防参体自溶。另外注意池水的温度、盐度,纳水时密切注意虾池周围的水环境,保证池水10%~15%/天的交换量。
(2)海上筏式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海区潮流通畅,无大的风浪侵袭,无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②养殖时一般采用扇贝笼、鲍鱼笼,且大都与鲍鱼混养。吊挂水层5~8米,笼间距3~4米。放养参苗体长为5厘米左右,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鼠尾藻、海带或海参专业配合饵料,随着个体的长大渐疏密度,并随时检查养殖设施。
④在台风或风暴潮来临前要及时将笼下沉,以免造成损失。⑤海上筏养海参也可与藻类混养。
(3)海底沉笼养殖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选择风平浪静、潮流通畅、无大量淡水注入的内湾海区,用粗钢筋制成网笼,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外罩网衣,内放石块(3~5千克/个)。
②放养体长3~5厘米的海参苗种,密度为200~300头/米2。
③投喂饵料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或海带、鼠尾藻等,根据情况可3~5天投喂1次。
④日常注意网衣的破损情况,并根据海参生长的快慢,及时疏散。
(4)潮间带垒石养参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在潮间带依地势特点,利用钢筋、石块、水泥筑坝,坝内垒石养参。
②坝高应依历年潮位确定,坝底留有进、排水孔,可自然纳水、排水。
③放养体长1~2厘米参苗,密度为20000头/亩;5厘米左右参苗,放养8000头/亩。
④饵料可以为海参专业配合饵料,也可为海带、底栖硅藻、鼠尾藻等。⑤多雨季节淡水注入时,应提前纳高水位。⑥定期清除海星等敌害生物。⑦严禁化学物质、油污的染污,以防参体自溶。
(5)室内工厂化鲍参混养方式与养殖技术
①利用工厂化养鲍车间已有的设施混养海参。
②放养规格4厘米的鲍鱼,密度为100头/米2;同时混养体长3~4厘米的海参,密度为6~8头/米2。
③养殖期间,夏季利用深海水井降温,冬季可利用升温水,海参无夏眠现象,缩短了生长周期。④鲍鱼混养海参,可提高鲍鱼的成活率,减少饵料的损失,降低生产费用。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农业发展报告》
海参原名叫沙沥,由于它浑身长满肉刺,样子颇像黄瓜,又被人们形象的称为海黄瓜其营养价值极高。
养殖活海参方法如下:
1.池塘条件:海参喜欢生活在水流平静、海藻茂盛的岩礁海底或大叶藻丛生、较硬的泥沙海底,因此池塘应建在海域宽阔、水质清澈、饵料丰富、远离河口及没有污染的海域;
2.苗种选择:选择规格为3cm至10cm无伤病的苗种,每十五分之一公顷放养2000头至6000头,放养密度太大可能引发病害甚至出现长不大的情况,造成商品率太低;
3.养殖管理:海参的日常管理简单,一是换水,采用自由纳潮式养殖,要保证每天纳水两遍,换水量少容易出现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