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距,做好什么特色农业
以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距,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
株洲农业农村改革 株洲农业农村改革实施方案
株洲农业农村改革 株洲农业农村改革实施方案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要强化制度供给,打通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格局,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农村改革40多年探索形成的重要的制度成果,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
要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给农民吃下长效“定心丸”。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健全农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城乡距必然进程:
这便是今日城乡距的真实面目!扣除城镇经商和务工收入,农民收入与城市收入距在天壤之间;如果加上城市居民拥有而农村居民所没有的各种保障,二者之别,距离更大。它意味着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已经不可能从传统的农业中获得。
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农业科技,还是农民以组织化生存的方式组织起来,都会面临着组织化、科技化成本过高而收益过低的问题而无法实施,农民的惟一出路在于,农民数量大规模减少,顺利成长为城市市民。这一点,无论人们情愿还是不情愿,都挡不住农民背井离乡的艰难却又坚定的脚步。
这6类涉农补贴,你领取了吗?如何申请?
领取了。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和动物防疫等补助 ,补贴对象、补贴范围、补贴标准、申请程序、申请材料、办理时限等有不清楚的,都可以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咨询。
领了,可以去当地的社区居委会申请,还可以去本地的社保局去咨询申请领取。
没有领取。流程是要面积申报,面积核实,面积确认。符合这些标准就可以申请了。
6类涉农补贴分别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职业农民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贴,动物防疫补贴,申请这些补贴时,需要携带村里的证明去服务中心办理。
关于株洲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市改革发展进程阶段性特点比较明显,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个阶段为“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阶段。
即从1978年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根据和的统一部署,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这一阶段主要以农村和农业改革为主。
1983年“南四县”划归株洲市管辖后,通过6年的大力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全面建立,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127万吨增长到1984年的162万吨,年均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99元增加到1984的400元,年均增长26.2%。
这一阶段全市GDP年均增长8.7%,短短6年时间,全市GDP总量接近翻番。
第二阶段为“调节市场、市场企业”阶段。
即从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的十四大召开。
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改革的重点将由农村转向城市和工业,全市从此掀起了一场城市和企业改革热潮。
株洲市因国有企业众多,被列为“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期间国民经济得到较大地发展。
虽然1988-1992年期间市场物价出现了较 动,但全市经济年均增幅仍然保持了7.9%,1992年经济增幅高达16.7%,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三个增幅超过15%的年份之一。
到1992年全市GDP达到74.4亿元,8年时间GDP总量再次实现了翻番,与1978年相比,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多。
第三个阶段为“初步创建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即从1992年的十四大到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初步创建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市场经济主体得到了迅速壮大。
特别是1992年批准株洲设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场前所未有经济建设从此拉开了序幕。
从1992年到2000年的8年里,全市GDP总量先后突破100亿元、200亿元大关,到2000年全市GDP达到285.4亿元,为1992年的3.84倍,年均增幅为11.8%,较前两个阶段增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其中1993年增幅达到了18.3%,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的年份。
第四个阶段为“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即从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至今。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按照的制定的“十五”发展目标和全面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总量一年一个台阶,连续7年超过两位数增长。
2007年全市GDP总量突破700亿元大关,达到751.3亿元,为2000年的2.63倍,年均增幅为12.1%,为改革开放30年来增幅快、效益、质量佳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株洲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株洲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基本的历史性跨越,对外经济日趋活跃,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1、经济总量不断做大。
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增长了54.6倍,翻了近6番,2007年全市GDP总量达到 751.3亿元,年均增长10.1%,比全国和全省快2-3个百分点。
从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轨迹看,四个阶段分别为8.7%、7.9%、11.8%和12%,经济增长平稳,处在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
全市人均GDP由1978年的469元增加到2007年的20387元,年均增长9.1%。
在2006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56位,跃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
2、财政收入大幅攀升。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财政收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7亿元增加到2007年67.6亿元,增长28.8倍,年均增长12.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7.6亿元,年均增长14.4%。
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取之财”向取“众人之财”的转变。
国有经济对财政收入的的贡献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7%,逐步调整到目前的40%,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及个体经济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已上升到60%。
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由1978年的58.8%提高到2007年的80%,财政收入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2007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为177元,财政收入总量和人均财政收入指标均居全省第二。
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73.7亿元,为1978年的33.5倍,年均增长12.9%。
目前全市用于公共服务、保障和教科文卫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财政收入支出的60%。
3、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劳动就业环境得到了全面优化和创新,呈现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特点。
2007年末,全市从业人员达216.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196.1万人,年均增加6.8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比重从1978的58.3:24.3:17.4调整为2007年的39.3:28.9:31.8。
与1978年相比,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通过确立“稳定发展产业、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定位,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趋于合理。
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 33.7:50:16.3调整为2007年的12.9:52.7:34.4。
与1978年相比,产业比重下降2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8.1个百分点。
非农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66.3%上升到2007年的87.1%,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2、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
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404.2亿元,已占到GDP总量的53.8%,比1978年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其中非公工业已占到全部工业的58.2%,非公贸易占全部贸易81.2%,非公投资已占到全投资67.5%,解决二三产业就业人员131.3万人,占全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73.1%。
3、经济增长质量稳步提高。
随着“两个根本转变”、“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等方针政策的先后提出,全市在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正逐年得到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煤电运等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现代服务业不断得到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2007年株洲市GDP能耗为1.496吨标煤/万元,比2005年已下降7.65%,年均下降3.75%。
(三)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商品极大丰富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5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 96.6亿元,增长21.2倍,年均增长5.53 %。
1994年醴陵市成为全市个成建制过吨粮的县级市。
1995年全市170万亩双季稻田平均亩产达到1024公斤,株洲成为个双季稻亩产成建制过吨粮的地级市。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连续五年下发关于三农的1号文件,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到2007年,全市粮食产量达188.3万吨以上,比1978年增长71.1倍,人均产量比1978年增长15.8倍;出栏生猪487.3万头,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产量增长5.35倍。
到目前为止,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000余家,加工产值近60亿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78年7.7万千瓦增加到2007年的 190万千瓦,增长23.7倍。
2、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07年,全市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800亿元,为1978年的65倍,年均增长15.5%;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1063亿元,增长60.4倍,年均增长15.2%;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6.14亿元增加至2007年的347.1亿元,增长.3倍,年均增长11%。
全市有规模工业(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1111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2家,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181家。
株冶成为全市家、全省第七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2007年产值达到150亿元,较1978年翻了近7番。
全市已形成了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交通运输设备、化学原料及制品、服装、陶瓷、烟花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2007年全市工业增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5.1%,居全省,工业创造的税收占全市税收70%以上,工业就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40%多。
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株洲市新型工业水平稳步提高。
在2007年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评比中,株洲市荣获全省第二名,新型工业化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3、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2.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58.4亿元,增长117.4倍,年均增长12.4%。
其中2007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增加值为43.1亿元,年均增长11.7%;批零贸易餐饮业增加值为67.9亿元,增长85倍,年均增长12.3%;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10.2亿元,增长36.4倍,年均增长8.6%;房地产业增加值为24.2亿元,增长268.9倍,年均增长15%。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公共服务等其它服务业也迅猛发展,各种新兴服务业应运而生,2007年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3.3%。
(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00多亿元。
近年来,围绕“双百”城市发展目标,按照“东提西拓,合拢三角”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发展带动战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7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7平方公里,比1978年扩大了1倍多;2007年城镇化率为47%,比1978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全市先后荣获全国旅游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光荣称号。
(五)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07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503元,比1978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2.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044元,比1978年增长了50倍,年均增长14.5%。
2007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97元,比1978年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13.1%。
2007年,城镇、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和42.8%。
2007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247.6亿元,比1978年增长133.4倍,年均增长18.3 %。
2007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9平方米。
2007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64部,家用电脑49台、照相机44部、家用轿车4台;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68辆、电冰箱41台、移动电话119部。
改革开放短短30年,城乡居民家庭实现了从到的跨越。
(六)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事业蓬勃发展
1、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 0.54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0.95亿美元,增长19.3倍,年均增长10.9%。
2007年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发展到180多家,出口产品主要以机电产品、有色金属、硬质合金、陶瓷烟花和精细化工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出口和地区扩展为包括美国、日本、欧盟、北美等在内的 20多个和地区。
1978—2007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13.2亿美元,到2007年全市有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100余家,注册资本20多亿元。
2、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全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
累计投入30多亿元,对省、市和县属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目前国有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及分离企业办职能工作全面完成。
61家市属工业企业完成改制,引进资金28亿元,置换资产17亿元,安置职工6万余人。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投资、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
3、和谐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国民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空前加大。
2007年全市城区、县市工资标准提高到530元/月和460元/月,城乡低保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12.7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足额发放。
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257万人,平均参合率达87.9%。
全市初中升高中学生比例为80%,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部免收学杂费。
全市拥有技术(工程)中心7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4%。
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7%。
投资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胜利建成,有一批运动员在、国内赛事中夺得奖牌。
2007年市区空气良好天数达到316天,湘江株洲段水质保持三类标准,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下达的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目标。
三、株洲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30年来,株洲经济和发展变化过程骨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回顾。
一是坚持从市情出发,走特色发展之道路。
立足实情,量力而行,稳定发展,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株洲经济和发展根本的经验。
株洲市历届班子都充分认识到株洲的工业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在准确把握形势和民意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带领全市走出了一条符合株洲实际、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学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株州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一切。
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两型”实验区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株州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市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和发展取得民巨大成就,城乡生活显著改善,30年来,株洲经济总量翻了近6番,年均增长10.1%。
这就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振兴株洲、发展株洲之路。
改革开放不单是经济的开放,更多地是思想观念的开放。
在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进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法宝。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敢于打破旧的,勇于接受新的,善于创造好的,加快发展和谐株洲的新视野,新理念,新举措就会层出不穷,国民经济就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和谐发展之路。
株洲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关心、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要通过大力发展“两型产业”,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争取创建“卫生城市”、“交通模范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等目标成功,让株洲更美;继续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工作目标,加快建设,完善管理,让株洲更和谐。
改革开放30年,是株洲辉煌的30年。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株洲将站在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全市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保二争一”工作目标,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两型”建设,力争到2010年,完成“四个一”目标(即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财政收入100亿元、经济总量1000亿元);到2012年,提前实现全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二番目标,GDP总量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到2020年,按“两型”要求,把株洲建成一个开放、文明、富裕、和谐的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