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_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教学

梦想农场 1

怎样提高大水面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池塘处理:放养前15天,往池塘中灌注新水,然后每亩池塘使用80-100kg生石灰全池泼洒。2、放养密度:水花至夏花,每亩放养15-20万尾水花鱼种,夏花至秋片,每亩放养1.5-3万尾鱼种,同时饲养200-300尾鲢鱼,秋片至商品鱼,每亩放养1800-2300尾秋片鱼种,同时饲养白鲢、花鲢。

水库、湖泊等大水面,一般均为灌溉及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因此,在大水面从事渔业生产时,不仅要考虑渔业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不污染水质,保持2、放养密度大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使两个效益统一,可采取以下措施:

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_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教学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_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教学


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_大银鱼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教学


(1)充分利用天然饵料资源要求鱼类养殖期间既不能污染水质,又要有助于净化水质,所养鱼类只能充分利用水域中的天然饵料,不能人工投饵或施肥。

(2)选择合适的放养鱼种为了提高渔业和生态的双重效益,必须选择既能以水域的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等)为主的鱼类,又能使水体起到净化作用,这就是“以水养鱼、以鱼净水”的生态养殖技术。如有的大水面以养鳙和大银鱼为主,鳙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兼食浮游植物,银鱼除摄食浮游动物外,还可摄食水体中的小杂鱼虾,可起到减少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净化水体的目的。

(3)确定合理的放养量根据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合理的渔产力水平来确定放养量。放养鱼种的规格应大些,一般为50克/尾,在冬季投放,2年内可形成鳙的产量,大银鱼亲鱼规格为150尾/千克左右,所产的卵粒饱满,受精率较高。

(4)加强管理年代较久的水库及湖泊内,往往有多种食鱼的凶猛鱼类,如乌鳢、_、鲇、_等,必须加以清除。在大水面的进、排水口设置双层拦鱼网,防止逃鱼。定期(1~2个月)拉网检查鱼的规格、生长情况等。如发现密度大、规格小,可进行适当捕捞,稀疏密度,增大规格。

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技术部门按照加速发展水产养殖的渔业发展方针,以丰收为龙头,在全国重点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水产养殖技术和名优品种,为我国水产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产养殖是主要的水产养殖项目之一。现在,随着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也意味着夏天离我们不远了。夏季环境不适合大多数水生动物。因此,要做好夏季的水产养殖管理,保证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那么夏天我们该如何管理呢?让让我们和校易搜一起来看看吧!

1、水质调节

2小银鱼又叫面条鱼,是淡水鱼的一种。身体细长,看起来很像鲑,无鳞或具细鳞,长约7-10厘米,很少长到超过15公分的。小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俗称面丈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等,是比较受欢迎的鱼类。、水体管理

3、饲料管理

在投喂饲料时,要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根据天气变化、食量、水质等合理调整投喂量。如果晴天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量,反之则应减少喂食量。所以投喂前要注意天气变化,还要观察水质。如果水体颜色较浅,我们可以更适当的喂养。如果颜色很浓,说明水体太肥。不仅要减少喂食,还要及时换水。如果你不投喂饵料后不能主动进食,应查明是否患病并采取相应措施。

水产养殖期间,每两周左右要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细菌产生,危害动物生长。入夏后,一只在喂食处挂袋三次左右。它主要是利用鱼定点喂食的习惯,把袋子里的撒在鱼的表面,把病菌在鱼身上。每次应连续进行3天左右,每天换一次。如果发现了病害,那么就要及时把病鱼捞出来,检查具体的病害,再做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对夏季水产养殖管理技术的简单介绍。夏季水产养殖的管理非常重要。不管是什么水产养殖,都不能忽视管理,否则会对养殖效益产生很大影响。那今天就到这里介绍。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嫩仔鱼养殖技术

大银鱼和小银鱼的1、价格不同口感相比,一般小银鱼吃起来口感要比大银鱼要好一些。

什么品种的鱼养殖?如何管理?

我国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还与国外有关部门合作,引进‘水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技术’在全国推广,大大提高了湖泊、水库水体的利用率,提高了湖泊、水库的水产品产量。

鲢鱼、草鱼、鲫鱼、鳙鱼、鲤鱼、罗非鱼等等。这些品种的鱼养殖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2.放养时间:水域,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养殖场地,学习专业的养殖技术,及时的更换水源,需要投喂不同的饲料,及时的预防病害。

可以选择草鱼,这个品种的鱼是比较好养活的,适应能力比较强,选择合适的品种放入池塘,一定要注意水的质量,需要注意清理情况,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合适的配料。

可以选择淡水鱼,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质,要选择优质的水质,也应该控制温度,平时要加强管理,还应该注意养殖的密度。

鲈鱼,鲶鱼,石斑鱼,罗非鱼,鲱鱼,这些品种的鱼是养的,都属于冷水鱼,对温度要求不高,需要有营养的水质。

淡水银鳕鱼的养殖技术

也可以撒入生石灰粉消毒原病菌,在春季前每亩投入腐熟发酵过的动物粪便,每亩500斤左右,然后将塘里排灌满塘水,却可放养鱼苗养殖。

养殖淡水银鳕鱼时,需要修建面积为4亩左右且深度为3-3.5米之间的池塘,并且要在投放淡水银鳕鱼苗前,往池塘里泼洒漂剂进行消毒处理,而且在给淡水银鳕鱼饲喂时,可以给其提供豆浆、轮虫、鸡蛋黄等食物。

淡水银鳕鱼怎么养殖 1、修建池塘

淡水银鳕鱼主要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区域,养殖淡水银鳕鱼时,需要在水质良好且水源充沛的地方修建池塘,而且池塘的面积要在4亩左右,深度为3-3.5之间,水深约为2.5米左右,为淡水银鳕鱼创造适宜生活的环境。

2、消毒养殖淡水银鳕鱼时,需要在投放鱼苗7-10天前,将池塘中的水放干,再向池塘里泼洒漂,消灭池塘里的寄生虫和病菌,降低淡水银鳕鱼的染病几率,而且要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鸡鸭粪便,有助于微生物繁殖。处理

3、饲喂管理

养殖淡水银鳕鱼时,需要在其鱼苗期间,给它投喂豆浆、牛奶粉、蛋黄浆、轮虫、红虫等食物,促进淡水银鳕鱼快速生长,而在淡水银鳕鱼长到2.5厘米以上时,需要给其提供枝角类、桡足类、螺蚌肉、小鱼虾等饲料。

4、饲养方法

饲养淡水银鳕鱼时,需要在其繁殖季节,将水温控制在22-25度之间,有利于淡水银鳕鱼产卵,并且要每隔2-3个月更换一次池水,换水量不能超过三分之一,而且在高温季节时期,需要往池塘中放置增氧机,避免淡水银鳕鱼缺氧。

太湖银鱼曾被引进21个省,为何现在却无人敢养呢?

今后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含量,重点突出良种、良法,使到本世纪末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因为太湖银鱼的移植非常低,一般提倡早放,3厘米以下鱼种,在插秧前就可以放养,因为鱼苗个体小,不会掀动秧苗。而这时施足基肥的稻田,经犁耙后,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大量繁殖,对鱼苗的生长特别有利。实践证明,插秧前后放入同样规格鱼种,插秧前只比插秧后多饲养15天,但出田时,个体要比插秧后放入的增加100克以上。6~10厘米的鱼种,则待秧苗返青后再放入。很容易亏本,搞的血本无归,所以现在无人敢养。

这是因为这种鱼吃的东西比较多,会导致当地的植物都被吃光,因此很多城市都不敢引进它。

因为现在这种鱼好像是被列为保护动物,而且养殖你也不能卖出去,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

稻田养鱼之鱼种放养与管理技术

银鱼(salangid)是淡水鱼,生存分布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被誉为美味。体细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银鱼可分为小银鱼和大银鱼,其中大银鱼可长到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于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其产于长江口,俗称面丈鱼、炮仗鱼、帅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等。以瓦埠湖银鱼为代表,早在明代时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并称四大名鱼。

1.放养品种:

4、疾病防治

过去稻田养鱼只是养鲤鱼、鲫鱼和苹鱼等少量品种,目前已发展到放养罗非鱼、鲢鱼、鳙鱼、鳊鲂鱼、鲶鱼以及河蟹、泥鳅、罗氏沼虾、青虾等多品种,还可以发展萍、笋、菜、食用菌等生产进行综合养殖。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放养品种。原则上讲,适于池塘养殖的所有种类都可以在稻田中养殖。

3.放养方法: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凼、鱼坑。如为上年养鱼的稻田,要对鱼凼、鱼坑等进行整修,铲除坑边杂草。放养前,排干坑、凼,日晒一星期左右,然后灌水深10厘米左右,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按亩用生石灰50公斤撒施。再过一星期后灌足水,每亩施肥300公斤以适当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种进行饲养。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批的鱼种规格要整齐。鱼种放养前还要进行鱼体浴消毒。

4.放养数量:

要根据鱼凼的大小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稻田养殖成鱼,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一般每亩稻田可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300尾左右,高产养鱼稻田可每亩放养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500~800尾。具体放养量要因地制宜,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产量要求和鱼种规格大小适当增减。如果实行粗放养殖的,要根据稻田的天然饵料状况来确定,杂草多可以草鱼为主,占60%,鲤鱼30%,其他鱼类10%;一般肥水田可以鲤、鲫鱼为主,占60%,草鱼30%,其他鱼类10%;实行精养的,可草、鲤并重各占50%。

推广养殖技术,普及良种良法 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

水产部门组织推广淡水池塘模式化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把池塘改造、良种的应用、优质饲料的配制以及病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大面积提高我国池塘养殖产量。为稳定我国一些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推广的稻田养鱼技术,通过实施标准化稻鱼工程、稻萍鱼菇等多元复合结构、稻田养蟹、稻田养虾等技术,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为了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我国水产部门开展了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技术的推广,选择甲鱼、鳜鱼、河蟹、罗氏沼虾、鳗鲡、异育银鲫、高背鲫、欧洲鳗、泥蚶等优新品种养殖技术在全国各地推广,改变了一些地区池塘养殖以传统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鲤鱼为主的养殖模式,提高了生产者收益。为了开发利用我国的湖泊、水库水域,水产部门选择便于移植增殖、经济价值高的银鱼和池沼公鱼在全国各地湖泊、水库进行移植增殖技术推广,使很多水域迅速

形成了银鱼、池沼公鱼移植群体,很多湖泊、水库周边的渔民和水库管理部门靠捕捞银鱼、池沼公鱼获取很大经济效益。

在海水大银鱼身体短粗,而小银鱼身体比较细长。养殖技术方面重点推广了对虾养殖高产高效技术,为丰富我国城乡居民的菜篮子,提高我国水产品出口刨汇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我国对虾养殖病害,水产推广部门不失时机地推广‘对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沿海省市建立了一批对虾病害防治区,把对虾病害综合防治研究的新成果,国外对虾养殖的适用技术,以及群众总结的有效经验等,在全国沿夏季气温高,池塘湿度大,浮游生物繁殖能力强。虽然适量的浮游生物可以作为水生动物的饵料,但是过多会抢占空间,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因此,我们必须控制水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和溶解氧的变化。如果溶解氧不足,应及时换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周围设置曝气器。既能保证水质洁净,又能防止水中缺氧而出现浮头现象。施肥时要注意根据池塘的营养情况进行相应的施肥。如果密植,水中氮元素较多,所以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或不施氮肥。海各省市进行普及推广,己取得了初步成果。

淡水银鳕鱼的养殖技术,适宜温度是多少

一、淡水银鳕鱼的养殖技术

(1)放养前,排干池塘中的水暴晒2-3天。

(1)放养前15天左右,往池塘中灌注新水至0.3m深,然后每亩池塘使用80-100kg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或者是每亩池塘使用15-18kg漂化浆全池泼洒。

(2)消毒结束后2-3天左右,每亩池塘施加200-300kg的腐熟鸡粪。

(1)水花至夏花,每亩池塘放养15-20万尾水花鱼种,饲养30天左右,即可获得12-16万尾的夏花鱼种(3-4cm左右)。

(2)夏花至秋片,每亩池塘放养1.5-3万尾鱼种,同时饲养200-300尾同龄的鲢鱼,饲养90天左右,即可获得1.4-2.8万尾的秋片鱼种(80-100g/尾)。

(3)秋片鱼种至商品鱼,每亩池塘放养1800-2300尾秋片鱼种,同时饲养15-20尾的白鲢,10-15尾的花鲢。

3、饲养

(1)从水花至夏花阶段,饲料蛋白质含量控制在42%左右。夏花至秋片鱼种阶段,饲料蛋白质含量控制在38%左右。秋片鱼种至商品鱼种阶段,饲料蛋白质含量控制在35%左右。

(2)水温为15°C左右的时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2-0.4、日常管理 养鱼虽然轻松,但、每天早晨都要巡鱼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和鱼的动态。3%。水温为16-20°C的时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6-1.2%。水温为21-25°C的时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3%。水温为26-30°C的时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6%。

(3)水花至夏花阶段,每天投喂3-4次,以投喂后50分钟内吃完为宜。夏花至秋片鱼种,每天投喂2-3次,以投喂后60分钟内吃完为宜。秋片鱼种至商品鱼种,每天投喂2次,以投喂后60分钟内吃完为宜。

(4)如果每天投喂水质是水产养殖的首要管理重点。夏天随着气温升高,要适当加深池塘的水位。然后,当池水因高温、暴晒而蒸发时,应及时注入淡水,一般每周一次左右,每次注入深度应保持在12-14cm左右。保证水质足够新鲜。施肥时要注意保持少量施肥,保持池水透明。如果透明度太,那么就要及时换水,或者用少量的浮来调节。次数在2次以上,上午的投喂量应当占据日投喂量的40-45%左右。

二、淡水银鳕鱼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1、淡水银鳕鱼(大鳞鲃)在1-30°C的环境下均能生存,适宜生长水温为18-27°C,最适生长水温为24-27°C。

2、当水温低于15°C的时候,淡水银鳕鱼几乎停止进食,聚集在池塘深处越冬(越冬时,水温保持在4°C以上为宜)。

4、在养殖的时候,建议养殖水体盐度不要超过6‰,碱度不要超过25.1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