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排筏养殖方法_渔排筏钓视频

梦想农场 1

散文‖故乡的竹筏

海参苗饵料投喂

故乡是一本厚厚的书,每翻开一页童年的回忆里,每逢秋冬时节,沿江都会停靠着乡亲们自己编造的一排排竹筏。我曾听老人说,那竹筏一般是由当地工匠师傅手工编造而成的,可阿爸偏不信,说是只有自己编造的竹筏才会牢固可靠。于是,我们就遵从阿爸的叮嘱,也背着竹篓腋插柴刀,跟着阿爸的脚步去竹林里砍竹子,准备编造一艘属于自己的竹筏。都写着童年的故事。

每逢秋冬季节,怒江水放缓了夏日里那奔腾的脚步,渐渐地变如少女般温柔起来。雨过初晴,那碧蓝碧蓝的江水变得清澈见底,不时还看见有许多小鱼儿在水里欢腾。每年的这时候,阿爸就会背着竹篓腋插柴刀,带着我们到江边来编造竹筏了。

编造竹筏的过程其实也很简单。首先确定好竹筏的宽度,把选好的竹子并排铺在平整的沙地上,然后用一根粗大笔直的木棒将竹子固定住,再把一根根笔直的竹子用竹篾捆绑在木棒上,在竹筏两边做上栏杆,竹筏就做好了。竹子的粗端做筏头翘起来,细端做筏尾平铺在水面,就像一片竹叶漂浮在水面上,来去自如,很有家乡的气息。

要想过江,光有竹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制作一支支划船用的浆。阿爸从不远处砍倒一根笔直细小的竹子,选择合适的长度后一刀两断,用柴刀在竹节处抠出一个四指见宽的洞口,用尖利的小刀修整平滑。然后又从身边抽出备好的梨柴,一刀一刀削成木片,做成梯形模样,再把木片从竹子洞口穿过去,还用竹篾捆绑牢固。,阿爸就利索地抽出柴刀,在手柄处精细打磨、加工。不一会儿,一支精美的船浆就做好了。

一切工作顺利完工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让阿爸带我们去过江。阿爸本想让竹筏在沙地上晒三五天,待水分蒸发尽了,竹筏才会轻巧如蛇。可阿爸终归藏有一颗爱子之心,就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我们合力把竹筏从沙地推移到水里,那竹筏借着水的浮力,稳稳当当地就浮在水面上了。我们逐一把鞋脱去,挽起裤脚,小心翼翼地踩到竹筏上去。竹筏受到向下的重力,下沉了一些,清凉的江水瞬间漫过我们稚嫩的脚掌,可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寒冷。我们学着阿爸划船的举作,也握起船桨,盲从着左右左右划动。阿爸在前面掌舵,我们在后面助力。我们把船桨往右划去,竹筏就往左游去;我们把船桨往左划去,船身就往右移去。那船桨不时拍打着水面激起水花,不时溅到我们的脸上,溅到我们的衣衫上,我们不觉得冷凉,脸上洋溢的全是灿烂的笑容!

回来的时候,阿爸背着一背木柴,我们背着包谷,小心翼翼又齐整整地站在竹筏上,撑起船桨就往回划去。此时,微风不燥,流水轻柔,岸边的野花倒影在水中,美不胜收。船桨碰触到水面上,顿时泛起一波波涟漪,把空中五彩的晚霞撕成彩条,把江水染成花花绿绿。伫立岸边的水鸟听到欢笑声,扑棱一下就飞走了,鱼儿也吓得四处逃窜不见踪影。我们的身上溅满水花,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年岁渐长,遥远的故乡已渐渐成了飘忽在胸口的一朵云,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撑杆过江的情景,总是静悄悄地飘到我的梦里来。

怎么养好扇贝?

到了对岸,我们把竹筏用一根粗壮结实的绳索牢牢固定在一块硕大的石头上,就一溜烟下到岸边,穿起鞋子,背着竹篓,就到野地里蒿苞谷去了。

牡蛎一年有几次繁殖高峰期,幼虫浮游时间长,随潮流可影响到较大范围的海区,后常固着在扇贝壳及养殖器材上。其危害一是与扇贝分争食饵料,造成饵料不足。二是增加了扇贝开闭壳的活动强度,致使扇贝生长缓慢,且易造成畸形。三是增加了器材的负荷量,在恶劣的天气易造成意外损失,而且对养殖器材有较大的磨损破坏作用,缩短了养殖器材的使用寿命。针对上述危害,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对海区水温、水质、天气变化及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准确掌握牡蛎的集中产卵时间。牡蛎产卵后对幼虫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正确地预测出牡蛎稚贝的固着高峰期。2、根据牡蛎稚贝固着高峰期,适当推迟扇贝分苗时间,错过牡蛎附状高峰期。一是扇贝暂养苗袋(或暂养笼)比分苗后的暂养笼(或养成笼)网眼密,且因在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常附着海草、浮泥等,降低了通透率,可有效阻挡部分牡蛎稚贝进入苗袋(或养殖笼)内固着;二是牡蛎固着高峰期后分苗,固着在扇贝壳上的牡蛎稚贝因固着时间短,固着不牢固,个体小且壳脆易碎,在分苗过程中可因扇贝间相互磨擦而被清除;三是高峰期后分苗,养殖器材可马上日晒整理,限度地减少因牡蛎附着对养殖器材的磨损。3、5—9月份,采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那么怎么养殖海参收益呢?随我看看吧。用明暗漂或加长吊绳的方法,将扇贝由正常的养殖水层下沉到5—7米的深水层,可有效避开牡蛎幼体密度较高的浅水层。海区中牡蛎幼体密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可将扇贝养殖区适当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迁移。及时清除固着在扇贝贝壳上的牡蛎稚贝,清除越早,牡蛎稚贝个体小,越易清除,且在作过程中,对扇贝机械作越小。

生蚝怎么养殖方法

2、缺点:结构不稳定。排筏的结构不稳定,发生碰撞后容易散架。

生蚝也叫牡蛎,属于这个品种中个头较大的一个品种。养殖方法很多,具体讲基本的有8种(附要点):1.筏式养成,又分吊绳和网笼养殖两种。必须保证水深4米左右,近江养殖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2、滩涂播养;场地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3.蛎、虾混养。以泥或泥砂质作为底质,水深1.3米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以上。播苗时间选择在4月初。4.投石养殖。以牡蛎采苗器的石块为养成器材,采用满天星式、梅花式和行列式养成方法。5.插竹养殖。以直插或斜插的方式排列,中间留有空档,以畅通水流。6.桥式养殖。以桥式采苗法用的石条重新整理,6~7条为一组,组间之间相距50~60厘米左右,列与列之间距离1~2米。7.立石养殖。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只要采苗量合适,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8.栅式养殖。水深2~4米,在风平浪静处设置固定栅架,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为固着基,成串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米,串间距0.5~1米。注意密度不宜过高,严防触底,以免遭受底栖敌害生物侵袭。阿爸对选材每年都是那么苛刻,如果不经过阿爸的同意,我们从来都不敢随便乱砍。因为一艘竹筏编造得可否牢固美观,关键要靠选材。我们走到竹林里,满眼都是密密麻麻的竹子,就把一棵棵通直、粗大、没有破裂的老竹子砍倒,然后去叶,截成同样的长度堆放在一处,用竹篾捆绑起来,一步一步从森山野林里扛到较宽敞的沙滩上,准备编造成竹筏。

生蚝有一种海洋牛奶之称,生蚝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生蚝的含锌量居人类食物之首。古今中外均认为牡蛎有治虚弱、解丹毒、降血压、滋阴壮阳的功能。

也可以选择延绳养殖,可在开阔的海域以及外海养殖,绳子需固定在海底深处,然后中间就可以用来养殖生蚝,而中间最适宜宽度大概是再40-50米左右,并且两边可以根据养殖户所选的海深处,而一般每隔2米就要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一个漂浮物,基本上绳子是再大概长度为3-5米左右这种方法也是对风浪的抵抗程度比较的高,也就更加适合再一些外海养殖。

还可以选择立柱养殖,可在流速比较快的海底养殖,成本低、附着效果好。在挑选水泥的柱表面一定要选择尽量粗糙一些的,并且高度保持在2米左右,而直径为30cm粗,像这种规格的柱子,才会使生蚝的吸附能力加强。

漂浮木筏养殖就是需要把木头与竹子扎在一起就好了,然后在搭配一些浮筒漂浮在海面,需要选择的木筏规格大概为5×8米左右,如果规格太大就会影响生蚝在生长过程中的品质与产量,但是规格太小那所花费的成本也就会比较高。

海参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海参的养殖技术成本低、结构不稳定。

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尚不成熟,其目前主要是放流增殖。其主要技术措施是:①选择好放流场址,即放流场址的海况条件,应适于参苗的生活习性。选择在避风的湾口及内湾,并应具备水质清新、潮流畅通、流速缓慢等条件。放流场水深3-10m。如放流的苗种规格较小应在大叶藻丛生的近岸处或有岩礁的场所。近年,试验证明,在海带、贻贝、扇贝等养殖筏区,只要底质合适,放流参苗也可获得满意效果。②底质应为岩礁、石块或泥沙质海底,底质上有大型藻类生活更为有利。一般底质中的含泥量应在10%以下。

海参的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海参的的人工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海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

海参的参苗的运输

海参苗的投放

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排筏优缺点

人工育苗,一定要注意人工受精的情况,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一定要注意水的质量。

1、优点:成本低。排筏是利用竹子、木头连接而成的,制作成本非常的低。雌雄亲贝应分别选取不同地域、不同海区的远缘贝,避免近亲繁殖造成种质退化,下池前,培苗池预先放好1/3左右的过滤海水,然后再把幼虫移入,密度以D形幼虫2-4个/ml为宜,每天上午换水后及下午3-4时各投一次。在D形幼体阶段投饵要少。

海水珍珠养殖技术是什么,谁可以告诉一下?

通常采用溼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溼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溼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生蚝在养殖的时候,可以选择插竹养殖,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生蚝养殖方法。可在软泥多、海水流动较慢的海底养殖,将合适大小的竹子插入海底,要以每6根竹子为一堆,然后再整体为漏斗形状的扣在海泥上。同时要让竹子的长度控制在1.5米左右,而对于直径则是需要在10cm以上,再接触海泥的地方,需要用绳子将围绕起来然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固,所以一般适合在软泥较多并且海水流动比较缓慢的海底进行养殖。珍珠贝的管养是珍珠养殖生产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插核贝的数量、质量和珍珠的产量、质量。 场地选择:选择防风条件好、潮流畅通、浮游生物丰富的海湾中部或风浪不大的湾口,贝苗(壳长3cm以下):这是母贝养殖的一个重要阶段,管理上要做到勤检查、勤防除敌害,勤清洗贝苗及笼具,适时疏养换笼。贝苗大小悬殊时,要做到大小分养,采用浮筏式养殖。 中小贝(壳长3.1-6.9cm):做好疏养换笼工作,清除附着物促进生长,力争在短时期内养成大贝。 大贝(壳长7cm以上):这是珍珠贝养殖又一重要阶段,它决定着提供插核大贝的数量及质量,一定要选择水流畅通、饵料丰富,能防风、防寒、防热、防淡、防虫害等条件较好的场地,利用合适水层进行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