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规模化养殖场比例 2018规模化养殖场标准

梦想农场 1

畜禽的饲养标准

畜禽 饲养 标准是什么?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畜禽饲养标准,一起来看看。

规模化养殖场比例 2018规模化养殖场标准规模化养殖场比例 2018规模化养殖场标准


规模化养殖场比例 2018规模化养殖场标准


畜禽的饲养标准

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

(一)饲养标准的含义 不能把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定额)等同起来,两者含义不同。

2.正式含义 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 从事某种方式的 生产,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头每日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或每千克饲粮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它加有安全系数( 保险 系数、安全余量) 。并附有相应的饲料营养价值表。

(二)营养需要的概念

1.营养供给量 是结合生产组织的人为供应量, 它实质上是以高额为基础,能保 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它加有安全系数,所以仍有些浪费。

2.营养需要 系指畜禽营养需要量,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平均需要量, 未加安全系数。生产单位可根据自己的饲料情况和畜群种类体况加以适当调整,安排满足 需要量。

(三)定额饲1.简单含义 系指畜禽每日每头需要营养物质的系统、概括、合理的规定,或每千 克饲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百分比。养与饲养定额

1.定额饲养 和饲养标准不多,它是根据饲养标准和猪群具体情况来确定各类 猪群每日所需(食)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即根据饲养标准来定额故有的称为“ 标准饲养”。

2.饲养定额 系指把已确定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需要量定到某一具体的猪 群身上,即饲养定额。

(四)饲养标准的作用 科学饲养标准的提出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正确运用,是迅 速提高我国养猪生产和经济、合理利用饲料的依据,是保证生产、提高生产的重要 技术 措施 ,是科学技术用于实践的具体化,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实际饲养工作的技术标准,它由的主管部门颁布。对生产具 有指导作用,是指导猪群饲养的重要依据,它能促进实际饲养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 化。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核计日粮(配合日粮、检查日粮)及产品质量检验 的依据。通过核计日粮这个基本环节,对饲料生产、饲养的拟制和审核起 着重要作用。它是生产和组织生产以及发展配合饲料生产,提高配合饲料产品 质量的依据。无数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证明,饲养标准对于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 提高生产力有着极大的作用。二、国外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美国NRC、英国ARC猪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是世界上影响的两个猪饲养标准, 被很多和地区采用或借鉴。在理解、应用或学习这两个标准时,必须全面了解 它们的制定原则、制定 方法 、指标的选择、数据的确定等内容。

现以生长肥育猪的 能量蛋白质需要来说明它们的特点。

(一)美国NRC猪的营养需要美国研究委员会(NRC)下设猪营养分会,由6 名 专家组成,专门负责猪营养需要的制定修订。1994 年发表版《猪的营养需要》 ,只有11页内容。以后又进行7次修订,1988年发表了第九版NRC猪的营养需要。该 标准的基本特点有下列几方面。

,该标准是以玉米一豆饼型日粮,猪自由采食为基础制订的。

第二,量是在广泛评鉴全世界各国各地区有关研究文献基础上确定的。

第三,量是需要量,不含“安全系数”,因而应用时的供给量随具体条件 而异,通常高于量。

第四,除有效磷和有效尼克酸需要量外,其余养分均为日粮的总需要量。

第五,尽管阉猪、公猪、母猪等不同性别猪对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存在异,该 标准仍采用同一量。

第六,第九版提出了理想蛋白质概念和必需氨基酸之间的平衡比例,各阶段猪 的氨基酸均按此比例推算其需要量。第八版没有正式提出理想蛋白质概念,各阶段 需要量按20~35kg阶段需要量进行推算。

养猪的方法

1 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2 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3 育肥猪超90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4 品种要优。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当前,要推广多元杂交,至少要三元,是五元,如英国PIC猪,五系配套,生长速度快,158天可达110公斤,瘦内率66%,料肉比2.8:1。

5 栏舍要畜禽饲养标准相关 文章 :简。猪舍不要造得过于豪华,达到防寒保暖通风就行了。

6 饲料要廉。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方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

7 防疫要严。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

8 出栏要适时。如肥育猪的适期出栏,通常认可的指标是90~100kg体重为宜[2]。二元猪体重达到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时,为出栏的适时体重。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9 “倒喂法”养猪,就是针对上述的缺点并结合猪的生育规律和特点而确定的新型养猪法,该办法在小猪到中猪阶段。即50—60千克以前用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其比例为:精饲料60%,青饲料25%,粗饲料15%。这种方式既缩短了猪的饲养周期,又充分利用了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节约了精饲料用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10 饲养管理:科学饲养,按照猪的不同用途,不同年龄和生长需要合理配搭饲料,加强管理,搞好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1. 畜禽饲养方式有哪些

2. 养殖公司范文6篇

3. 养殖场饲料管理规章制度

4. 怎样养水蚯蚓

5. 如何规模化养殖放养鸡

养牛的市场调查

4.3.2 奶牛进口来源国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奶牛养殖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具体项目可去定制。

第1章:奶牛养殖业新政策分析

1.1 继续实施苜蓿草种植补贴

1.2 继续实行奶牛良种补贴

1.3 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建设扶持资金提高至10亿元

第2章:奶牛养殖业整体现状分析

2.1 奶牛存栏和牛奶生产变化

2.1.1 奶牛养殖分布

2.1.2 奶牛存栏量有所7.2 年奶牛业相关贸易预测下降

2.1.3 奶牛单产水平小幅提高

2.1.4 牛奶产量大幅下降

2.2 原料奶价格大幅度提高

2.2.1 生鲜奶价格变化及原因

2.2.2 进口原料奶价格明显提高

2.3 奶牛养殖成本与收益

2.3.1 奶牛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

2.3.2 奶牛养殖效益大幅提高

2.3.3 主产省区奶牛养殖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2.4 奶牛养殖规模及模式分析

2.4.1 奶牛分规模存栏量及变化

2.4.2 奶牛养殖模式分析

第3章:奶牛养殖生产管理分析

3.1 饲草(料)及饲喂

3.1.1 奶牛饲料结构

3.1.2 不同养殖模式养殖场奶牛饲喂中存在的区别

3.2 养殖设备的使用

3.2.1 饲喂设备使用现状及主要供应商

(1)设备主要品牌

(2)饲喂设备的使用比例

3.2.2 饮水设备使用现状及主要供应商

(1)设备主要品牌

(2)饮水设备的使用比例

3.2.3 挤奶设备使用现状及主要供应商

(1)设备主要品牌

(2)挤奶设备的使用比例

3.3 良种繁育

3.3.1 奶牛冻精主要类型

3.3.2 主要冻精生产企业

3.3.3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场对冻精选择的异

3.4 奶牛疾病及疫病防治

3.4.1 常见奶牛疾病及主要防控的疫病

3.4.2 不同养殖模式奶牛场对疾病和疫病防治异

第4章:奶牛养殖业相关贸易分析

4.1 干草&苜蓿草进出口贸易

4.1.1 干草进出口量变化

4.1.2 苜蓿草进口量和价格变化

4.2 牛冷冻进口分析

4.2.1 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变化

4.2.2 分国别进口价格分析

4.3 奶牛进口

4.3.1 奶牛进口量变化

第5章:原料奶消费

5.1 原料奶消费特点

5.1.1 原料奶的主要类型

5.1.2 还原奶使用比例将提高

5.1.3 生鲜原料奶的流通仍依靠奶站

5.2 原料奶供求分析

5.2.1 原料奶消费需求量

5.2.2 国产原料奶供求缺口增大

第6章:奶牛养殖业重点企业分析

6.1 家重点企业(或)名称及奶牛存栏情况

6.2 重点上市养殖企业

6.2.1 现代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6.2.2 辽宁辉山控股()有限公司

6.2.3 黑龙江飞鹤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

6.3 有机奶牛养殖企业

6.4 年新建大型奶牛养殖企业

第7章:奶牛养殖业发展预测

7.1 年奶牛养殖及牛奶生产预测

7.1.1 奶牛存栏量将达到1,500万头,牛奶产量3,750万吨左右

7.1.2 奶牛养殖成本维持在1.8万元/头左右

7.1.3 奶牛养殖收益在4000元/头左右

7.1.4 奶牛养殖规模预测

7.1.5 奶牛养殖模式预测

7.2.1 苜蓿草进口量将达100万吨

7.2.2 奶牛进口量约12万头

7.3 年原料奶消费预测

7.3.1 生鲜奶供给缺口仍高达500余万吨

7.3.2 原料奶收购仍将维持高位

7.4 原料奶供求平衡表

7.4.1 奶牛养殖模式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