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小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于丹论语心得mp3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于丹论语心得mp3 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于丹论语心得mp3 于丹论语心得心灵之道
1、这句话的意思是:看到别人的优点要向别人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缺点,如果有,要改正!于丹人生之道观后感诵论语,学做人我相信大家对《论语十则》并不陌生吧。
2、记得初中次背论语时是什么样的情景,说来真的有点可笑,那时对“之乎者也”真是敬而远之,可以说我们见论语如见班主任。
3、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论语才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4、“有朋从远方来,不亦乐乎”,很久不见的朋友重聚那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值得我们高呼“不亦乐乎”!“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于是,我们跟着孔老夫子进入“学思结合”的书山畅游。
5、当我们满以为自己学识渊博、自以为是时,孔老夫子的另一句脍炙人口话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把我们拉回现实中的肤浅的自我。
6、论语教会我们人生的道理,同样论语又教会我们为人处世。
7、我看武侠时经常被一些以德报怨的大侠所感动所折服,然而孔老夫子却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一语中的。
8、在他论语中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是多么引人深思的话语啊!今天我进一步接触了论语,聆听了于丹给我们演讲的《论语心得》,更加拉近了我与论语的距离。
9、虽说认识浅薄,却不羞浅谈自己的一些感想,我不敢说是一种想法或者观点,因为我对论语也不是很深入的了解。
10、孔老夫子的人生之道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孔子的一句话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生七十载的各个阶段应达到目的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境界。
12、那么“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四十而不惑”,怎么做到不惑呢?“五十而知天命”,何谓天命?又怎么做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呢?师范大学于丹认为,这种人生的坐标是有代表性的,但也不是的。
13、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年龄,真正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
14、人生短暂,何以做到真正地让我们也许在二三十岁就能够领悟到四十岁的境界或者更高呢?于丹说得好:“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篆刻成什么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名,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成有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
15、”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
16、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7、”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不过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学习而已。
18、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样好学习的人很少见。
19、可见学习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才是有效的学习呢?是否知识渊博,学富五车就学有所成吗?孔子很注重“学以致用”。
20、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十五上学,比五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能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上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是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成一个电脑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
21、“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所谓“三十而立”,于丹的理解是:“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一种心灵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
22、”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
23、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膳溪,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返回了。
24、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
25、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也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