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家道兴隆, “男尊女卑”的真实含义
对阴阳偏衰病证,也可根据阴阳互根及阴阳消长的此长彼亦长理论来确立治疗方法。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源自千库网
阴阳人生殅器真实图 阴阳人百度百科
阴阳人生殅器真实图 阴阳人百度百科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很多人听说“男尊女卑”就非常反感。其实“男尊女卑”,不是说是男人就高贵,女人就卑。“尊”、“卑”源自《易经》的阴阳平衡。男尊女卑的含义是男人有男人的特质,女人有女人的特质,这决定了男女在家庭中分工不同,男女恪守其位,家道自然兴隆。
“太极图是上古文明遗留的,是宇宙的缩影男尊女卑”的真实含义
“男尊女卑”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中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位矣……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其中“尊”是高,“卑”是低,是两个方位词。“天尊地卑”表示“天上地下,天高地低”的意思,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描述。《说文解字》:尊,高称也。《广雅》:卑,庳也。《广韵》:庳,下也。
《易经》是描述宇宙天体执行规律的。它的核心思想就归到阴阳的平衡。凡是不平衡、不谐和的事物,一定偏离正常的渠道和轨迹,而宇宙万事万物最终必须归于谐和与平衡。《易经》的另一核心思想,就是阴阳各安其位。天在天位,地在地位;阴在阴位,阳在阳位。
天地、阴阳、男女是古人“分类”的一种方法。人法于天地,“男尊女卑”就是从“天尊地卑”衍生而来的。它的本义是说“男女是不同的”,这是一种天然的区分、自然的状态。
男尊:作为大自然特殊产物的男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天一样,高亢公正,自强不息,即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女卑:作为大自然特殊产物的女人,要想合乎“道”,必须像大地一样谦卑、包容,厚德载物,无私无怨,即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男尊女卑”是倡导自然谐和,阴阳各安其位。所以“男尊女卑”是讲男女在人生与婚姻中应该如何谐和生活的道理,而没有男女不平等的内涵。一个男人品格高尚,女人自然就尊重他、顺从他。男人正直高尚,女人谦和宽容,这样的家庭没有不谐和的道理,在这样的家庭和里,女人也自然拥有相应的地位而不会被。
男女有别 各司其职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也就是五伦。
夫如天,妇如地。天,日照月临,云行雨施,滋润大地;地,承载山河,孕育长养,万物人类,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夫,保护家庭,不受任何伤害;妻,怀胎孕育,陪伴教养子女。正是符合了阴阳之理,男女分工不同,如果双方都各尽其职,则家庭和睦。
反之,如果天不下雨,地就干涸,人类的生活马上失序;同样地,夫不赚钱,妻失依靠,家庭生活马上失去常轨。再看自然现象,花草树木是不能离开土地的,正如同婴儿也几乎离不开母亲一样,其中道理微妙。可见夫妻双方,对家庭有着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任务。
历史记载“周朝三太”:太姜、太任、太姒(婆媳三代),分别是周朝三位君王——太王、季历、文王的妻子。三位君王各个贤德、三位妻子皆诚庄恭敬。“三太”母仪天下,施化家国,辅佐三位君王建立了周朝八百年盛世的基础,也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儒家文化。
《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记载:太姒成为文王夫人后,贤淑有加。她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德音,并继承了她们完美的德行。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全力以赴地协助文王,把王宫内院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得文王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能够专心致志地治理,因此德政流布,教化大兴。太姒被尊称为“文母”,称:“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内”。
仁德的贤内助——长孙皇后
“家之良妻,犹国之良相”。在历史上的贤后中,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应当仁不让地占位。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与李世民是至交,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唐太宗想让长孙无忌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被立为皇后,尊贵已极,我实在不想让兄侄布列朝廷。汉朝的吕后、霍光之家,可为前车之鉴。所以,我请您千万不要把兄长任为宰相。”在长孙皇后的再三推让下,唐太宗只给长孙无忌加“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虚衔。
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赏赐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儿长公主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余。为此,魏徵当面向唐太宗提出异议。长孙皇后得知后,不仅不怪罪魏徵,还对他夸赞有加。在长孙皇后的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平时言行,谨守礼制,从不干预朝廷政事。但因长孙皇后端直有道,唐太宗对她十分器重,常与她谈起一些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大事,她认为男女有别,应各司其职。
长孙皇后不干预朝政,却能时时对李世民作有益的劝谏,帮助丈夫处理好君臣关系,任用正直之臣而远离佞臣。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愤愤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徵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问明了原由,便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曾经听说,如果皇上英明,那么大臣就会十分忠心。如今陛下圣明,所以魏徵才敢于如此直言。妾忝为帝后,见到帝明臣忠,这么好的事情,怎么敢不朝服庆贺?” 唐太宗闻听妻子的一席话,有所感悟,怒气便慢慢消掉了。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宫避暑时,身染疾病,且愈来愈重,服用了很多物,但病情却并未缓解。这时,在身边服侍的太子李承干就向母亲提请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却遭到皇后的坚决拒绝。她说:“大赦是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规。如果可以随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必定会有损于的政体,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愿意的。我岂能以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太子听罢,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太宗知道后,感动得涕泪交流,泣不成声。
想知道此动画名称~~动漫达人帮帮忙(我只有~不知道名称)
——《论语·为政第二》loveless
(四)指导疾病的诊断=[]=
激发功能术不就叫LOVESS么~
或者翻译叫无爱之站
猫耳少年叫立夏
旁边的眼睛怪叔叔(其实人家不是叔叔啦~)叫草灯
茶道人生大全
关于施针,重点要领悟“令志于针”。这一要求是《灵枢经》提出来的,能否做好这一点,是得道的关键。也是能否帮助激发功能的一个关键。要把握好“志”。对于熟习布气治病的气功师,可理解为 带功,进入气功态施针,当然要精神专注。令对方也按练功要求进入气功功能状态。效果更佳。对于经络敏感人,经过一段时间,几乎全都能打。那些长期依赖才能而离针就不能或很难的人,不属于明目者。应当考虑让其向其他方面发展。了解茶道的人都会有对自己人生的感悟,那茶道人生有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茶道人生大全,希望对您有用。
所谓锦上添花,就是扶持被激发人的最强项。实现刀尖、塔尖效应 ,才会有所突破,产生质的飞跃。实现“ 无中生有”。一般人的天眼都是在大脑前额,两眉中点处的天目穴位置。有的人有多个天眼,他也可能是其他部位更敏感。有的人在胸部的膻中穴 ,有的在手掌心劳宫穴, 甚至在内里。练功时哪个穴位,哪个部位,或者哪个内闪光最强,最亮。那里就是他的天眼。就应该先激发这个部位。有的人虽然有天眼,可是他的耳功更好, 或者 他心通更强。那就应该先激发其他的功能。茶道人生
茶道人生1 茶道人生2 茶道人生3 茶道人生4 茶道的历史
一 、[唐宋]时期──煎茶道
煎茶法不知起于何时,陆羽《茶经》始有详细记载。《茶经》初稿成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经修订,于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定稿。《茶经》问世,标志着茶道的诞生。其后,斐汶撰《茶述》,张又新撰《煎茶水记》,温诞筠撰《采茶录》,皎然、卢仝作茶歌,推波助澜,使煎茶道日益成熟。
(一) 煎茶道茶艺
煎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环节。
1.备器
《茶经》"四之器"章列茶器二十四事,即风炉(含灰承)、[上竹下吕]、炭挝、火[上竹下夹]、[钅复]、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上竹下夹]、鹾簋揭、碗、熟、盂、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另有的统贮茶器的都篮。
2.选水
《茶经》"五之煮"云:"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陆羽晚年撰《水品》(一说《泉品》)一书。张又新于公元825元年前后撰《煎茶水记》,书中引刘件刍评判天下之水等,陆羽评判天下之水二十等。讲究水品,是茶道的特点。
《茶经》"五之煮"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温诞筠撰于公元860年前后的《采茶录》"辨"条载:"李约,[氵开]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日:'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茶。
4.候汤
《茶经》"五之煮"云:"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老不可食。"候汤是煎茶的关键。
5.习茶
习茶包括藏茶、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品茶等。 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氏闻见记》卷六 饮茶 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元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量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御史大夫李季聊宜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饮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常伯熊,生平 事迹 不祥,约为陆羽同时人。他对《茶经》进行了润色,娴熟茶艺,是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
陆羽、常伯熊而外,皎然、斐汶、张又新、刘禹锡、白居易、李约、卢仝、钱起、杜牧、温道筠、皮日休、陆伟蒙、齐等人对煎茶道茶艺均有贡献。
(二) 茶礼
(三)茶境
《茶经"九之略"章有"若松间石上可坐","若瞰泉临涧","若援[上艹下三个田字]跻岩,引[纟亘]入洞",则饮茶活动可在松间石上,泉边涧侧,甚至山洞中。"十之图"章又载:"用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室内饮茶,则在四壁陈挂写有《茶经》内容的挂轴,开后世悬挂书画条幅的先河。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云:"三月三日,上已禊饮之日,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爰诞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借青霭,坐攀花枝,闻莺近席羽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莺飞花拂,清风丽日,环境清幽。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云:"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翠竹摇曳,树影横斜,环境清雅。
[唐代]茶道,对环境的选择重在自然,多选在林间石上、泉边溪畔、竹树之下清静、幽雅的自然环境中。或在道观僧寮、书院会馆、厅堂书斋,四壁常悬挂条幅。
(四)修道
《茶经》"一之源"载:"茶之为物,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饮茶利于"精行俭德",使人强身健体。
《茶经》"四之器",其风炉的设计就应用了儒家的《易经》的"八卦"和阴阳家的"五行"思想。风炉上铸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的字样。[钅复]的设计为:"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正令、务远、守中,反映了儒家的"中正"的思想。
《茶经》不仅阐发饮茶的养生功用,已将饮茶提升到精神 文化 层次,旨在培养俭德、正令、务远、守中。
诗僧皎然,年长陆羽,与陆羽结成忘年交。皎然精于茶道,作茶诗二十多首。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首标"茶道",在茶文化史上功并陆羽。他认为饮茶不仅能涤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门径,三饮便可得道全真。
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问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三碗茶,唯存道德,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烟消云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流传千古,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言忘而道存,洗尽尘心,远胜炼丹服。
斐汶《茶述》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效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茶,性清味淡,涤烦致和,和而不同,品格独高。
中唐以降,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甚至能羽化登仙。陆羽《茶经》,斐汶《茶述》,皎然"三饮",卢仝"七碗",高扬茶道精神,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综上所述,八世纪下半叶,值中唐时期,煎茶茶艺完备,以茶修道思想确立,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这标志着茶道的正式形成。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也是茶道的奠基人。煎茶道是形成的茶道形式,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至[南宋]而亡,历时约五百年。
二、 宋明时期──点茶道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一)点茶道茶艺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雪中送炭就是扶助他体内最薄弱的环节。中医最讲整体效应。从系统工程学角度来看,也有个水桶原理; 一个水桶是由木板围成,如果木板长短不一,有高有低,盛水盛的最多的因素,不取决于的木板。而是取决于的木板。因为桶内的水一旦涨到有缺口部位,水就会往外流失了。人体功能也一样。有些功能能否保持,能否进一步提高。取决于最弱的环节。薄弱环节获得改善,整体功能就能显著提高。如果水桶缺失了一块木板,能盛水的功能也就不存在了。如果生命体中重要的一个器官功能低下, 那么生命体的生命功能也就受到影响。再如果人体某一器官, 比如心,功能伤失了,其他器官再好,生命的功能也就消失了。但是你帮助他增强、恢复其内功能,或者给他换一个人造心,就能够恢复健康或延续生命。人体特异功能也是这样。越是高级的功能水桶原理就越明显。茶环节。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2.选水
[宋代]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宋代]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5.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①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蔡襄、赵佶、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而外,丁谓、范仲淹、梅尧臣、欧阳修、林通、苏轼、黄诞坚、陆游等人对点茶艺都有所贡献。苏轼的《叶嘉传》,明写人,暗写茶,文中暗含点茶法。
(二)茶礼
朱权《茶谱》载:"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朱权点茶道注重主、客间的端、接、饮、叙礼仪,且礼陈再三,颇为严肃。
(三)茶境
点茶道对饮茶环境的选择与煎茶道相同,大致要求自然、幽静、清静。令诗有"果肯同尝竹林下",苏轼诗有"一瓯林下记相逢",陆游诗有"自挈风炉竹下来","旋置风炉清樾下。"朱权《茶谱》则记:"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四)修道
《大观茶论》载:"至若茶之有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则百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之。""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茶,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淡闲洁,韵高致静,士庶率以薰陶德化。
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列"茶具十二先生姓名字号",附图及赞语。以朝迕职官命名茶县,赋予了茶具的文化内涵,而赞语更反映出儒、道两家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理。木侍制《砧椎》赞有"上应列宿,万民以济,禀性刚直。"金法槽(茶碾)赞有"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圆机运用,一皆有法。"石转运(茶磨)赞有"抱坚质,怀直心。啖嚅英华,周行不怠。"胡员外(茶瓢)赞有"周旋中规而不逾其问,动静有常而性苦其卓。"罗枢密(罗合)赞有"凡事不密则害成,今高者抑之,下者扬之。"宗从事(茶帚)赞有"孔门子弟,当洒扫应付。"陶宝文(茶盏)赞有"虚已待物,不饰外貌。"汤提点(汤瓶)赞有"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竺副帅(茶筅)赞有"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多。
朱权《茶谱》序日:"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其惟清哉!"又日:"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万象惊寒。……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活火烹清泉,以副内炼之功。助诗兴,倍清淡。探虚玄大道,参天地造化,清心出尘,一瓯通仙。
赵佶、朱权贵为帝王,亲撰茶书,倡导茶道。宋明茶人进一步完善了[唐代]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赋予了茶清、和、淡、洁、韵、静的品性。
综上所述,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十一世纪中叶[北宋]时期发展成熟。点茶道鼎盛于[北宋]后期至[明代]前期,亡于[明代]后期,历时约六百年。
三 [明清]时期──泡茶道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代]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茶录》和《茶蔬》,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十七世纪初,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十七世纪后期,[清代]冒襄撰《岕茶汇钞》。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道。
(一)泡茶道茶艺
泡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环节。
1.备器
泡茶道茶艺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壶(茶铫)、茶壶、茶盏(杯)等。
2.选水
[明清]茶人对水的讲究比[唐宋]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田艺衡撰《煮泉小品》,徐献忠撰《水品》,专书论水。明清茶书中,也多有择水、贮水、品泉、养水的内容。
张源《茶录》"火候"条载:"烹茶要旨,火候为先。炉火通红,茶瓢始上。扇起要轻疾,待有声稍稍重疾,新文武之候也。
4.候汤
《茶录》"汤辨"条载:"汤有三大辨十五辨。一日形辨,二日声辨,三日气辨。形为内辨,声为外辨,气为捷辨。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皆为萌汤,直至涌沸如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方是纯熟;如初声、转声、振声、骤声、皆为萌汤,直至无声。方是纯熟;如气浮一缕、二缕、三四缕,及缕乱不分,氤氲乱绕,皆是萌汤,直至气直冲贵,方是纯熟。"又"汤用老嫩"条称:"今时制茶,不罗磨,全具元体,此汤须纯熟,元神始发。
5.习茶
(1)壶泡法 据《茶录》、《茶疏》、《茶解》等书,壶泡法的一般程序有:藏茶、洗茶、浴壶、泡茶(投茶、注汤)、涤盏、酾茶、品茶。
(3)工夫茶 工夫茶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广东、福建和地区,是用小茶壶泡青茶(乌龙茶),主要程序有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酾茶、品茶等,又进一步争解为孟臣沐霖、马龙入宫、悬壶高中、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游山玩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品啜甘露、领悟神韵。
对泡茶道茶艺有贡献的,除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外,还有陈继舒儒、徐渭、陆树声、张大复、周高起、张岱、袁枚、屠本俊、闻龙等人。
(二)茶礼
茶道注重自然,不拘礼法,茶书对此多有省略。
(三)茶境
十六世纪后期,陆树声撰《茶寮记》,其"煎茶七类"篇"茶候"条有"凉台静室、曲几明窗、僧寮道院、松风竹月"等。徐渭也撰有《煎茶七类》,内容与陆树声所撰相同。《徐文长秘集》又有"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寒宵兀坐、宜松风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鲜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装扫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瓢烟。
许次纾《茶疏》"饮时"条有"明窗净几、风日晴和、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茂林修竹、课花责鸟、荷亭避暑、小院焚香、清幽寺院、名泉怪地石"等二十四宜。又"茶所"条记:"小斋之外,别置苛寮。高燥明爽,勿令闭寒。壁边列置两炉,炉以 小雪 洞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脱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巾兑]悬之。……“屠隆《茶说》"茶寮"条记:"构一斗室,相傍书斋,内设茶具,教一童子专主茶设,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张谦德《茶经》中也有"茶寮中当别贮净炭听用"、"茶炉用铜铸,如古鼎形,……置茶寮中乃不俗。
[明清]茶人品茗修道环境尤其讲究,设计了专门供茶道用的茶室──茶寮,使茶事活动有了固定的场所。茶寮的发明、设计、是明清茶人对茶道的一大贡献。
(四)修道
[明清]茶人继承了[唐宋]茶人的饮茶修道思想,创新不多。
综上所述,泡茶道蕴酿于[元代]至[明代]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纪末叶的[明代]后期,鼎盛于[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期,绵延至今。
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于明。
点茶道形成了十一世纪中叶的[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蔡襄、赵佶、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钱椿年、顾元庆、屠隆、张谦德等。[宋代]茶人承先启后,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点茶道鼎盛于[北宋]中后期至[明代]初期,至[明代]末期而亡,为时约六百年。
泡茶道形成于十六世纪末的[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张源、许次纾、程用宾、罗廪、冯可宾、冒襄、陈继儒、徐渭、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对茶道的贡献其一在于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撮泡、壶泡和工夫茶三种形式;其二在于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茶寮。泡茶道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代]前中期,衰于近代,复兴于二十世纪后期。
先后产生了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煎茶道、点茶道在本土早已消亡,唯有泡茶道尚存一线生机。[唐宋]元[明清],的煎茶道、点茶道、泡茶道先后传入日本,经日本茶人的崇新改易,发扬光大,形成了日本的"抹茶道"、"煎茶道"。茶道发源于,光大于日本。
"太极图"之谜
3.取火中医学阴阳学说是以阴阳的属性和规律来研究自然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成为中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从而概括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天圆地方,太极图是天圆地方全息图,八卦图是地方图。天圆图是运行图,地方图是存在与运行结构图。
八卦图是立体图形的平面绘制。太极图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相对全方位运行的一面展示图。立体八卦图的平面绘制使我们无确和全面认识八卦原理。现以切瓜识图方法展现八卦图原理:太极分两仪,一刀将西瓜切为两半。两仪呈四向,十字再一刀将西瓜分为四半。演八卦,与这两刀成十字的横着一刀将西瓜分为八半。此后再无一刀能将此瓜分为十六半。此为三才分八瓜(卦)。在上下前后左右六面形成的六个十字为六爻。
太极图:试衣服机械图,是地球、太阳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遵从余弦规律。一次可探知宇宙运动规律。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
1,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
2,君子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累及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种病理状态。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不器,还要根据“道”来理解,孔子在《易传》里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器即器物,所有有形的物质都是器,不单指器皿;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
孔子解释“君子不器”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即便讲应用,也是强调以不变应万变。一旦明道,即朱子说的格物致知,也是阳明先生讲的致良知,则可以持经达变,抱一应万,待人接物事事可为!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
释意
入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 君子的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即为寻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即入不器之境。
器与不器都是君子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相。(缠中说禅白话直译)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整体,道是系统。器是工具,器是容器。道有主动性,器为被动性。道是思想,器为身体。
老子:朴散则为器。一个人不学习,不动脑,就可能成为他人的工具。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得鱼而忘筌 ;得意而忘言。
“道”是智慧,知识是工具,道是君子所追求的,不拘泥执著于追求知识,不拘泥执著于术语,才能使“道”通达清澈。普通人只看到了知识的气派,却忘记了知识本身是工具不是目的,求知的目的是致道。先哲们警惕地看到一味追求“知识”忘记了“致道之初衷”可能导致“知识爆炸”人不堪其负而智慧无所进展甚至被隔阂蒙蔽,这对“君子之道”以及风气来说都是很糟糕很危险的。今天 “学术腔”“舌尖体”的出现与术语的泛滥就是先哲们担心的这种情况真实地发生了。
读解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全局,成为合格的。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其它读解
君子不器,是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君子:为学而成德之人。是通过学问思辩,修身践行而集道德仁义于自身,明达天道地道人性,能文能武,通才达识,不局限于一技一艺。
器:器具、器皿、工具。器具各有专用,用于此者难用于彼,如斧能砍削而不能用于锯,犁能耕而不能用于耘。
若专攻一才一艺而不及其身家性命,不可称为君子。君子居仁由义,在岗位能致民安乐和顺,在下位则独行其道(修身齐家),富贵不,贫不移,威武不屈,是真正的大丈夫。
作者
《君子不器》选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为政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 阐述。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 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虽说是焚书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实是一些方士),到西汉时期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相互谈论之语48章。
深层阐释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成为别人的工具。器:器具,酒器,器皿,是指某种工具。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 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为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 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用途
《论语》在这里讲到了君子,什么是君子呢?下面提到: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儒家孔孟思想,经常提到君子,什么是君子?将来我们还要讨论到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里不发挥。我们这里只讲子贡问“君子”,孔子是怎么答复他的?孔子说,把实际的行动摆在言论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着你说,做完了,大家都会跟从你,顺从你。古今中外,人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多半爱吹牛,很少见诸于事实;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动上做出来就很难。所以,孔子说,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说空话,多做实在的事情。
涵义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 张三好,对 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 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 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 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道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过去的历史,对于人才,有三个基本的原则,便是才、德、学。有些人的品德是天生的——品德往往大半出于天性——但没有才能。我们知道有品德的人,可以守成,教这种人到大后方坐镇,好得很;教他设法打开一个局面,冲出去,那他办不到,他没有这个才,他只有守成之才,没有开创之才。所以守成之才,偏重品德。而才德两个字很难兼全的,但有一个东西可以补救,那就是学,用学问来培养那所缺的一面。有些人虽然天生有才有德,但还是须要学问来培养的。
学问
讲到学问,就须两件事,一是要学,一是要问。多向人家请教,多向人家学习,接受前人的经验,加以自己从经验中得来的,便是学问。但“学而不思则罔”,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这就是不切实际的“罔”了。
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才,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所以青少年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注意他们的幻想,因为幻想就是学问的基础。据我的研究,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学问、事业的基础,都是建立在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时期的这一段,从少年的个性就可以看到中年老年的成果。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是把少年时期的理想加上学问的培养而已,到了中业就是少年理想的发挥,晚年就回忆自己中少年那一段的成果。所以我说历史文化,无论中外,永远年轻,永远只有三十岁,没有五千年,为什么呢?人的聪明智慧都在四十岁以前发挥,就是从科学方面也可以看到,四十岁以后,就难得有新的发明,每个人的成就都在十几岁到二三十岁这个阶段,人类在这一段时间的成果,累积起来,就变成文化历史。人类的脑子长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正在五六十岁,可是他大半像苹果一样,就此落地了。所以人类智慧永远在这三四十的阶段作接力赛,永远以二三十年的经验接下去,结果上下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十年的经验而已。所以人类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从哪里来的?人生究竟如何?还是没有的。因此,有了思想,还要力学。上面所说,有了学问而没有思想则“罔”,没有用处;相反的,有了思想就要学问来培养,如青少年们,天才奔放,但不力学,就像美国有些青少年一样,由而奔,以后还不知道玩出什么花样。所以思想没有学问去培养,则“殆”,危险
孔子说:“君子不器。” (《为政篇》)
依据《系辞传》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古人多是在“道”(德)与 “器”对举的意义上理解这句话。如朱熹《论语集注》就在“德体器用”的基础上将之解释为:“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用今人的话来作解释,所谓君子,首先是作为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人而存在,他应该具有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怎样看待孔子的多能(多才多艺)?孔子认为自己多能只是因少时贫,为谋生才不得不多学几项手艺啊。孔子认为这些手艺、技艺只是谋生手段,因而是“鄙事”,所以君子也就不必强求自己“多才多艺”。由此,就不能由“君子不器”得出君子必须多才多艺的结论。孔子曾问赐这样一个问题:“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赐对此作了肯定回答并反问到:难道不是这样啊?孔子回答说:“非也!予一以贯之。” 重要的不是多,而是要有个一贯处。这个一贯处就是孔子所说的“吾道一以贯之。
如果“君子不器”表明君子既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也不必多才多艺,那么孔子想要表明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子牢在这场对话补充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吾不试,故艺”,朱子对此的解释是:“言由不为世用,故得以习于艺而通之。” 朱子在此的解释与他将“不器”解释为“用无不周”表达的是同样一个意思,因而这里面凸现的依然是个道体器用的关系。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君子不器”乃是说一个君子不能拘于一才一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多才多艺,而是要通于艺、游于艺。而“器”呢?器就是指那些非君子拘于一才一艺,或某几种技艺和技能,“这里的‘器’就是指脱离了原发境域的技艺;它堕落为有某种固定形式、并因而难于彼此沟通的谋生技巧和艺能。
<论语>中有句话叫“君子不器”,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论语》讲义
《论语三百讲》
第22讲 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
【译】孔子说,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在古代君子本来是指贵族的子弟,后来慢慢转成一个特定的人格表率,德行方面比较完美的,所以君子成为每一个人都要追求的目标。
1、人才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阴阳的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引起阴阳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的对立制约和阴阳的互根互用。其消长运动的形式,主要可归纳为两类四型。即在阴阳对立制约的基础上,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主要呈现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的两种消长过程。而在阴阳互根互用的基础上,阴阳的消长运动,则主要可呈现出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的消长过程。故说:“阴阳互藏其宅,故伤其阳即及其阴,伤其阴亦及其阳”。教育:在上只要念完大学,他就有一个特定的专长,得到一种地位;
2、人格教育:等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来教,不过它有时候会强调身教跟言教并重;
3、人文教育:艺术的爱好或修养、个人的宗教信仰。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他如果在人格方面有好的教育,他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他是否一个专业的人才,这个上不缺人才,但是人格方面却有普遍的要求。
学习儒家一定记住千万不要只看外表的规定,而要学会它的一种人性的理论,就是说你要问自己当我孝顺的时候,我快乐吗?如果我不快乐的话,我就要再进一步问自己,我是不是不了解为什么我应该孝顺。同样的做父母亲的爱护子女恐怕也很累,他就要想我照顾孩子的时候快乐吗?事实上人生的快乐跟痛苦,有时候很难分非常清楚,我们把这种带有负担的压力的这种快乐称为甜蜜的负担。
就固定用途而言
“君子不器”为君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这与以下这章有部分相似: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说:君子必须要能做到广泛地阅读典籍,吸收知识,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此便不至于偏离人生的正道了)。此章另有一点要注意,如果“约之以礼”按以上的解释,则亦有人性非为善的意思。但“约之以礼”另有一种解法:以躬行实践来解礼,故“约之以礼”即解为:能归纳到实践之上。就定量而言
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这与以下这章相呼应:为政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去攻击那些与自己不相同的思想言论,是会造成害处的)。此章又有另解,容后表。
就定性而言
是指君子待人处事时,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不变,而应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动。这是近似于以下这章:里仁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行事的标准就是义)。
综言之,偶觉得将上述三个角度的看法都合并起来更为完整,也许也更接近孔子之原意。即君子在个人品性修养时,不可像器物一样只针对某些特别的目地,而必须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才能;在个人之气度与态度方面,则应不像器物一般,一定的容量,须要以宽广的胸襟来看待万事万物;在待人处事的原则方面,则不应像器物一般定型而一成不变,须因时因地制宜,采取最适宜的行为举止取得的效果。
哲学释译
以上的解释或多或少歪曲了孔子的意思。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不应该成为某种器具,成为某种达成某种功利目的的手段。也就是康德说的人必须成为自身的目的,而非人之外事物的手段(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作为一个君子他真正的价值体现在他致力于道,也就是对真理的追求。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往往不是实用的、功利的。在功利的人眼里,他往往是无有些人,虽然未表现有过特异功能,但从各方面来看,都很有基础。可以通过语言诱导,通过传论 ,使其在无意之中使用功夫,有的人也能表现出特异功能。一般的说,此法主要用于青少年,较易成功。用,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用是在功利的意义上讲的。
这句话其实是一个有关价值的判断。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他对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人真正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补充:通俗理解,君子或者说贤者和圣人志于道,即真理规律,不急功近利,所以不会刻意追求实用之学,成为一种人形工具,而是超越这个工具,把真理的追求作为目的。承袭老子的思想,和庄子“无用之用”的故事,有共同之处。
世俗世界的人,往往以实用为权衡价值的标准。有直接而实际的效用的事物,就认为它有价值;没有直接而实际效用的,就认为它没有价值。孰不知许多东西的用处虽是间接而不显著,然而其重要性却远超过了那些有直接效用之物。
孔子的意思要完整理解:君子不要把实用和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最终目的,追求看似无用的大道比追求一时有用的小术更可贵,更值得尊敬。
我喜欢看玄幻说,不知道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哦?
何谓“器”?《易·系辞》:“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存在,比如说现在的道士就是修真,修炼内丹术,内丹术从修炼肾水精气起步,然后再结丹,丹有小丹,中丹,大丹之分,结大丹的时候称为”五气朝元”,然后粉碎丹气,凝神炼婴,元婴修炼成功过后,就已经是半仙之体了,有人说元婴有形,有人说元婴无形,我估计元婴应该是无形的,指的是返回”婴儿”(即无损)的境地
也有《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是由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于1607年完成编辑,并在1609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三卷本《三才图会》。修炼其他的,比如说剑仙 剑仙之道,修炼肺宫金气 ,再转入离宫,玄火锻炼九天神剑
直到离宫”剑芒”铸就,然后内聚五行真气,外采天真地灵,外炼仙剑,诛敌于千里之外
可惜实在难修,我相信修炼此道,必能惊天地,神泣 ,
如果你想了解修行方面的事,就奉劝你不要通过去了解。因为往往为了情节需要,改变了现实。修行往往是、平淡的。不像那般丰富、有趣、充满了情节。
修行自古就有。、印度都是这方面的权威。相关书籍、历史、文献、资料数不胜数。大大影响着后世的文学、文化、生活、习俗、节日等。其中就是其一。其中奥妙深不可测,要想了解全貌实属不易。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读读道家、佛家禅宗相关的书籍。以及印度哲学方面的书。
不存在
不存在
我喜欢看玄幻说,不知道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哦?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二)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人都会不考虑就说不相信,呵呵!其实我自己也不相信。要不这就不是了,而成为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了。
既然知道是,那何来的真
人体特异功能有哪些?这类消息真实性多大?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著《茶录》二篇,上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一、定义
(3)阴胜则寒 是指感受阴邪,体内机能阻滞或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人体特异功能,(简称“RT”)是人体功能的特殊表现。凡是人生命活动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人们各种技能的掌握,也属于人体功能之列。特异,有两层意思:其一,人体功能态特殊,功能人的生理状态,脑电波都异于常态。其二,从统计学来看,能自由表现出该功能的人数很少。甚至功能人自己都不能自如表现。可以这样定义:人体特异功能,指凭借人体本身,一般的须进入一种既不是常人的清醒状态,也不是睡眠状态。现在称之为气功功能态。能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特殊的功能,而且,往往是现代科学暂时还不能完善解释的功能,但又确实存在的功能。称之为: “人体特异功能”。未经过有意识的训练,而有功能的,称之为天生特异功能。经过气功训练表现出功能的,称之为气功功能。二者有一定区别,但本质是相通的。天生的特异功能人练习气功,还特别有效果。可以极大的提高和巩固功能,有些还能开发多种能。
全人教育分三个层次特异功能有许多种类。本文着重讨论天眼通及慧眼通功能。
“天眼通”功能,包括, 遥视, 微视。
常人之肉眼,依赖外光,有光得见,无光不得视物,前见后不见。凡不透明之物体,均能遮障。而完全的天眼通者,可不依赖外光。全暗状态,亦能视物,前后上下内外,均能得见。穿透物体视物,称为“”。人体,称为 人体;自身,称为“内视”。 能突破空间障碍进行远距离视物,称为“遥视”。当然,还可以遥。究竟能遥视多远,对功能强的人来说,全在“一念之”。
微视, 指能将微小的物体进行放大观察,如,能观察到卡林型金矿石中极细粒的黄金。各种微生物,体内毛细血管,乃至各种细胞。等等。“微视”可以看成是遥视的反方向。这种功能对研究微观世界很有用处。
“慧眼通”功能,实质上是在突破空间障碍的同时,还能突破时间障碍。可以预见未来,称预眼功。能观看过去,称追眼功。在同一时刻,能从不同时间角度,不同空间角度,对同一物体,或事物进行多层次观察,称多眼功。还有一种功能称析眼功。我们研究较少,本文暂不讨论。据说,可以调动祖宗万代的遗传密码,能无师自通地掌握一些自己未学过的事物,和能够认识自己未见过的东西。只要是人类掌握过或认识过的知识或东西。
天眼通功能可以应用于地质找矿,而“慧眼通”的多眼功能确定矿体的赋存状态。特异功能应用于地学找矿,其效果,很大因数决定于功能者练就“慧眼通”的程度。
二、人体特异功能是人类的潜在功能
这是十多年来的研究,得出来的认识。这也是开发特异功能的根本基础。无数的实验,众多事例,使我们相信:从理论上说,每一个人,只要正常发育,都可能表现出一定的特异功能。特别是在8~14 岁。在这个阶段,是人生命的很特别的转折点,在我们的经验中, 只要本人表现出一定兴趣,(父母也同意)经我们激发,都打开过天目。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定层次的功能。至于能不能保持,进一步强化,能否应用于现实人生, 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人们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影响,都制约着天眼 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天眼”也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注意:用过头会损伤功能或健康。)
其中,有一类先天具有较强的特异功能。不受年龄限制。是开发功能应用的主要对象。但是,仍然以较年轻为好。因为,随着岁月的流逝, 人们各自的经历,容易形成各种自我心理障碍。有功能基础,或有功能是一回事,会不会用是另一回事。常态下的经验,理性认识有时却会极大的干扰功能的应用,造成失误或完全不能表现功能。能从小孩中找到先天具有较强功能者,加以培养,是未来选择。
三、具“眼功”功能基础者特征
人人皆有潜在的特异功能,这是共性。但是,不同的人也有各自的特性。这里我想引用一部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的话:[见 <<黄帝内经 - 灵枢经白话解>>p497: (陈碧琉 郑卓人合编)]
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人,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能者,可使行针艾 , 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豫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 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障。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 ,非其人勿传,此之谓也。……
妙绝! 真是说的太好了!
我们希望成功,也必须择才而教,量根施道。否则也会其功不成,其师无名。 近几十年,中医界难见明医的,看来跟违背了《黄帝内经》这一择才而教的原则有关。因为中医院校是从高考生中按学分录取,学分高的人,其官能未必有特长。而许多特异功能人在学分上又没有特长。真是能人常有,全人难得!
广义的说,《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官能”, 也算特异功能。人体功能,确是因人而异。要培养特异功能人才,也要挑选其人,如培养运动员一样,虽然人人都能运动,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种子选手的。同样,理论上虽然人人皆可开天眼,但是,要培养出较强功能者,还是要找到具有眼功基础的人。什麽样的人才是明目者呢?在还未表现出特异功能之前,又如何去识别呢?
我们的体会,容易实现眼功功能者之特征有 :
(1) 按传统中医的阴阳五行划分标准,眉毛属木型。眉毛相对浓密。
(2) 两眉间, 印堂穴处, 木型特征明显。眉间较窄,且往往有稀疏眉毛。好象使两眉相连一样。
(3) 天庭正中,隐约有纵向凹痕之人。
(4) 头顶正中,局部或全段有凹缝之人。
(5) 反之,天庭和头顶正中线有隆起头骨之人。
(6) 极易“看”到气功师发放出的外气之人。
(7) 常有极准确的“梦预感”之人。
(8) 易感见残留信息之人。
(9) 父母或祖辈中有天眼通功能之人。
以上10点,若能同时具有4点以上,几乎可以肯定能开发出天眼通功能。至于功能高低,保持时间长短,适合应用的领域,可能有很大区别。但是,也有外表没有明显特征的人,而且,功能高而全面。这也许就是真人不露相吧。不过,一般而言,上述特征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找到有功能基础的人。值得提出的是 , 特征太明显的人,往往个性很强,或者有某些明显缺点,你得有能力团结和帮助他们。他们的功能容易走偏锋,“功能高”和“失误大”往往集于一身。
四、特异功能开发术
总体可分为四个步骤:寻找;诱发;激发;培养。
( 1 ) 寻找:直接去发现天生的特异功能者。办法是:发愿, 要有研究这方面工作的愿望,渴才求贤的心情, 经常有意无意地想一下这个问题。你就是一个有心人。其次,就是自己练功。只有自己训练了气功,才有体会。才更敏感。说不定你自己就能出现特异功能。某一个人表现过特异功能,只要你诚心相待,要发现特异功能人还是比较容易的。这里是说你自己印证了他的功能。但是,要想发现暂时还未明显表现出特异功能的人。还不容易。建议阅读一些有关书刊;《人体科学》杂志,及其前身《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杂志;因为,正如说的那样: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一定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他。与眼功功能相关的信息了解多了,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处处都有潜在的眼功功能者。
对于这类人,主要工作是设计一些小试验,容易获得印证的试验。而且是很有说服力的试验。帮助他们打开意识门, 树立起对 天眼功的正确认识,和对自己能表现出功能抱有信心。在实践的成功中,使其产生: 咦,我真有特异功能了!特别是要使他在下意识里产生这样的认识。有许多特异功能人,自己不知到有功能。对一些功能现象不理解,以为大家都一样。或者在常人的思想暗示下,将一些功能现象混同于一般的幻觉,甚至有的人还将一些功能现象误认为是现象。通过试验,通过正确的, 经过一句话, 就变了一个人。不再是病人了,而是某种超人了。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例,他叫王洪琳, 是广西梧州人。他阅读过我在《东方气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后,就给我写信,开始没写他的病情,只是说了他最近打坐时出现的境界,感到不理解, 希望得到帮助。我在回信时,送了一张名片给他,在上边加了功,设计了一个小试验。结果很快来信;表现出很兴奋,很好奇。原来,他的妻子先看到信, 没把来信的事告诉他,就直接地进行试验:把我给他的一张名片和许多其他的名片摆在桌面上,用一张报子盖上,让他的丈夫隔着报子用手指点住加了功的一张名片。结果,他总可以发现一张名片闪闪发光,每次都正确地指出了我那张名片。一家人都很奇怪,(他的女儿功能更好。)这时, 他妻子才把信给他看。于是又给我写信。说了他的 “病情”:原来,小时侯,他练习过武术站桩功,后来,在看书或者看黑板上老师写的字的时候,发现这些字会动,抖动,或转动。如果认真观察一个字,其变化更多。很多时候字会从书上或黑板上跑出来,整个额头前只有一个字。其他什麽也看不见了。问同学,同学说没那回事。问老师,老师说,不可能。问多了,老师关心他,让到医院检查。医院的结论是神经有问题。结果,在十二岁时, 就结束了小学的学校生活。他自己也认为是患了。但是,他记得当时也问过教站桩功的老师,老师只告诉他,三十年后就清楚了。几十年来,旁人和自己都相信医院的结论。(我猜想他可能还有过其他不正常的表现。)前几年,他看到一些气功书籍, 看到一些有关特异功能的,他猜想自己可能是有点功能。不是患者。他还走访了广州等地一些气功协会或组织。可惜未得结果。信中还说了些其他功能现象,现在刚好三十年了,问我能否给他解答。我给他回信,告诉他这种现象不是病。而是特异功能现象。不过需要处理的正确。要能自己把握自己,能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功能状态。否则,也可能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信中也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和一些原则性方法。过了一些时间, 他从梧州来到桂林。我又当面给他解释了一些疑问。刚好,平桂矿务局地测处王焕文处长约我在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试验,在室内从地形地质图上应用特异功能查找矿藏。我问他是否愿意参加。他很高兴。第二天,他和桂林的好几个特异功人一起参加了试验,结果比较理想, 因为,王处长是有意考察特异功能应用找矿的可能性, 设计的试验比较有说服力。大家都很高兴,但兴的还是王洪琳,因为他是次,而且消除了他心中许多疑惑。在临离开桂林时,他问我: 我能学会吗?其实这几天我已在不知不觉中让他进行了多次,他还这样问,我明白,是几十年的对人体功能不正确的思想还在影响他。也算是为他收功吧,我对他说:
“你现在把心静下来,象平常一样,让大脑前额闪光。”
“闪光了”。过了一会他答到。
“现在请把大脑里的闪光发,并照射到我的前胸”。我一步步地诱导他。
“照射到了”。他回答。
“让光进到我的胸里边,到达心。能行吗”?
“行”!他回答得很干脆。
“我的心的样子看得清楚吗”?
“清楚”!
“好!这就是人体”。我告诉他。
“这就是”?!他很惊喜。
“对,这就是”。我肯定地告诉他。“ 如果看自己的心, 就是内视。其实,前两天的试验,你已经进行过多次了”。
“啊,我懂了”!他恍然大悟地说。 “其实,我早就出现过功能了, 早就过许多东西了”!
他领会了,内视,遥视等特异功能现象。他感慨地说:
“ 三十年了,我脑袋都想大了,一直想不通。来之前,我妻子对我说, 你去吧,一句话就可以解决了。我还不相信,三十年都想不通的问题,那能一句话就解决? 哎呀!这回还真的就一句话就解决问题了”。
对有功能的人来说,问题就这样简单。当然,要能正确地运用,还要进行系统训练。
事后,我就这件事启发提高其他特异功能人的悟性,有一位学生叫卢丹红,(功能很好,参加过许多重大试验,后来经武汉地质大学的沈今川,郑锦城等测试认可,同意特招入学。并向湖北教委申请办理特招入学获得批准) 她告诉我,说她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她在小学五年级念书时,当时才十一岁。开始时发现书上的字会颤动,后来教室黑板上的字也会动。母亲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叫她去神经科挂号。说是神经有问题。她吓了一跳, 坚决不去挂号,不承认自己的神经有毛病。母亲拗不过她,只好算了。自从和妈妈一起跟我学炼气功,就是次,她看见我的手掌发出一团光,进到额头里,从身体正中下行到丹田里。从那以后,书上的字不再抖动了。当时她还想,咦, 吴老师蛮厉害, 一次就把我的病治好了。我跟她说,那不是病,那是眼根震动,是一种特异现象,只是你当时不懂把握她。她说:是啊,我现在知道了,全靠我当时没去神经科看病。
正确认识特异功能的一些奇怪现象很重要, 正确的认识可以防止我们走两个极端。这个问题以后我们还要讨论。
(2) 诱发:
关键是要 合于心趣,或者说要合于兴趣, 要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下意识里树立起信字。特别是 自信; 可以讲事例,讲故事。特别是他们熟习的人中, 而且条件又和他们相仿的人,也有了功能,最容易打动他们的心, 一旦青少年或儿童主动表示要试试, 几乎没有不成功的。值得提出的是,似乎特异功能在儿童之间可以传染,没有功能的儿童跟有功能的儿童在一起玩,也可以感应上功能。不过,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功能不容易保持。
诱发主要是靠语言交流,很显然,要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要出自真心 ,要尊老爱幼,要有 平等心 , 恭敬心, 谈话才能 投机, 后效应才持久。对此抱有私心之人,或对特异功能执有太不正确见解之人, 哪怕他的功夫还比较高,也不容易诱发,不容易进一步深入。
(3) 激发:
指从能量上给予赞助,可以是给其加功,或施针灸,激发局部经络之气,从而实现功能。
我们的肉眼视物,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依赖光源, 应用天目,道理相通,也需要有“光源”,不过,天目所依赖的光源不是现代物理学讲中的“光”, 而是生命体本身发出的某种能量。这种能量,肉眼看不见。人的天眼却看的见。人体,首先体内要能闪光,将 光打出去,打到目标物上,再收回来成像,但是,有的人内光不够,虽然大脑里有闪光,但是往外一,反而变暗了,能量不能穿透物体或不能进入别人体内,或者虽然穿透了物体却没有足够的能量返回了,也不能。有些人到的图象很模糊,老在晃动,也属能量不足。
这些人就需要帮助。你给他们加功, 就容易实现功能。好比教练帮助运动员初次完成某一动作一样。从没有功能到出现功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时出现了功能的人的悟性就起决定性作用。有可能功能越来越强。但也可能蜕变回去。这取决于今后练功的刻苦度和兴趣。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在功能状态下感受到的各种信息。(或者是:如何正确对待练功中出现的各种境界)。
另一种人因为体内某些部位不够正常, 或某些经络不够通畅 , 或某内功能欠强。导致了虽然有闪光现象却不能或者能的物体种类很少。这种人就更需要加功激发。
很显然,激发他人,自己应当练功。只有增强功力, 才能有方便的方法。当然也有巧办法。尽量用较少的能量取得较大的激发效果。方法不对头,费很大的功夫也不一定能成功的。
对于激发他人,有两点原则:是锦上添花,第二是雪中送炭。
如何了解、掌握他人的强、弱环节呢?有条件的话,研究一下《黄帝内经》这本书。作为专门的研究者,更应当认真研习这本书。
对一般的人来说,简单的办法是,自己练功。要能掌握真气感应术。使你能同步感应对方真气的运行变化。能够感应查功,掌握对方瞬时的火候。做到适时加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个问题以后再讨论。
气功激发术
特异功能的气功开发术
气功可以开发出特异功能,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有一定的方法。原则上,不管你练什么,只要能让某些穴位或某些部位出现闪光,(通常是大脑前额容易闪光。)或者是使某个部位出现空洞无涯的感觉。这个就可以帮助你实现功能。通常都是在练静功中容易出功能。在静功状态才容易感觉到体内的微妙变化。在练功中出现了闪光现象,要肯定效果,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要轻易否定他。不要去想:是不是外边来了摩托车呀?是不是有人晃动手电筒呀?等等。你要是轻易否定体内出现的闪光现象,睁开眼睛往外一看,发现到处一片漆黑,才知道是出功能了,再闭上眼睛练功,好了,穴位不闪光了。又要花许多功夫才能再出功能了。
有空洞感的部位,也是你的天眼所在处。我就遇到过全身有好几个天眼的小孩。里有位千手千眼菩萨,有一千只眼睛,一千只手。从气功上讲,如果从穴位发一束光出来,能够观察事物或进行就算是一只眼睛的话,那么能同时发出多束光同时观察多个事物,就可以说有多个天眼。历史上有可能出现过象千手千眼菩萨那样高功能的功夫人士。
其实,有功能基础好的人,不管练什麽功,只要能静下来,用意识观察一内,都可能观察到闪光的。很多,我们的体会是,从练五的气功入手似乎来得快些。来得稳当些。因为传统中医有:五之精,皆注于目。我们的体会使我们很赞同这一结论。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有一节“上古天真论”在这一节中论述了几种人,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及俗人。其中,如是说至人:“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离俗,积精全神。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该句中的 全神一词其眉批注解为:庚桑楚曰:神全之人,不虑而通,不谋而当,志凝宇宙若天地然,又曰体和于心,心和于气,气和于神,神和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际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于我者,吾必尽知。夫如是者神全故,所以能矣。
对照现实中的特异功能人,他们的一些表现,很象 至人的某些功能现象。这就给我们提示了方向。我们的体会是练功者要从和于阴阳入手,目标是全神,方法是积精。当然,修德是前提,是任何高级必须遵守之法则。这一点和今天提倡要建设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和于阴阳是个很大的话题,后边碰到问题再具体讨论。现在讨论一下怎样积精。有狭义之精,有广义之精,狭义之精专指之精。我们重点讨论广义之精。人们长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眼睛可以传神,可以表达内心情感。其实眼睛更可以反映体内的生命状态。任何内受损,都可以从眼睛发现对应的信息。传统中医有五之精,皆注于目。之说。肉眼和天眼有相通之处,五之精气充足,天目穴光感会增强。受《黄帝内经· 灵枢经》之九针十二原一节启发,我们设计了十二原穴功 或叫七穴。通过气功训练,强健内,充盈五精气。达到提高功能。(十二原穴功功夫附后。供参考。)
如果你是一位针灸大夫,则可以运用激发术。
现代脑电图研究发现,镇痛或麻醉过程中,大脑的α波可见到明显增强。而α波增强,特别是向前额页扩展,是气功训练有素的一个重要表现。术也能激发功能。
治病的疗效好坏,重要的标志是:气速至则速效,气不至无效。非常讲究是否得气。这和气功训练讲的气感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气功训练是自己主动训练而得气,而则是别人帮助实现得气。因此穴位也可以激发功能。
之道,有许多医学专著,前人讲治病,我们意增功。但对象都是人,其是相通,所以习激发术者,应对常规术比效熟习方可。施意针术者,则相对可以自由些,但,熟习点之道。
与气功激发术相同,要点在帮助实现次闪光或次成象,然后,过度到不用也可以自如打为止。对于已具有功能者,则主要帮助其补气、固气。如有疾病,当然要先治病,排病气。
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功能者的清晰度,稳定度,敏捷度,准确度。可以消除用功后产生的疲劳感和不适感。与五相关的穴位,比如五之原穴,太渊,太冲,太溪,太陵,太白,等。可以分别增强五彩色。
之法,女性重在平衡木、土关系。即疏肝和胃,重在调血。男性重在水、土关系。即固肾强脾,重在固精。男女共性是都要强土,实现土生金。使肺功能增强,从而使印堂穴明亮,脾功能强壮,可使自制力增强。
激发术与气功开发术溶合在一起,综合进行开发,效果更好。
现在我们来讨论具体的技术:
一 有关穴位及配方
(1)新明穴
此穴是河南总队医院,李聘卿先生于1970年发现。用于治疗眼底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疾病,眼底遗留下陈旧渗出物、视神经萎缩等)。
李聘卿先生从1970 年至1986 年的 16 年中,共收治视神经萎缩中心性网膜炎等十余种眼病,共八千三百六十八只患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开始,我学习用此穴也是为治疗眼病,如眼底出血后遗症,青少年近视眼等。李聘卿先生在介绍新明穴的文章里有一句话使我从另一个角度来应用他。
“当进针到穴位出现酸、麻、沉、胀等针感后,即可应用手法治疗,并使针感达到眼球后,出现眼区放电火花样或热胀舒适感”。不知道是哪天我看到这句话突然很兴奋。因为我的气功知识告诉我:有放电火花样的气感,和光感是一样的。也正是激发天眼所需要的。这使我产生了用帮助激发天眼的念头。后来果然有很好的效果。
新明穴 1 :位于耳垂后皮肤皱纹之中点。
新明穴 2 :位于眉梢上一寸外开五分处。
手法:通常用补法,一般的,被激发的对象都是健康者。手法可以随意些。功夫效好的气功师可以运气于手,加功催气,以眼区出现放电火花样的感觉为好。
如果出现热感,应按气功原则,诱导被术者,集中注意力,去体会他,有热就有光。注意往光去体会,有可能会由热感变为光感。初级天眼就出来了。一般的,再把眼内的光团引向天目穴内。当然,也可以调整手法,将针感直传天目穴。具体进针方法:(见〈特色针灸方法与手法研讨会资料汇篇〉p17 页李聘卿新明穴治疗眼底病的经验体会
具体作:一手拇、食二指夹住耳垂下端向前上方腿拉45度,一手持针,针体与皮肤呈60度角向前上方45 度快速进针,针尖进达耳屏切迹前方下颌骨后侧位处,深度约一寸左右,为个刺
大多是.我有本书,专门揭密这些所谓特异功能..
真实的特异功能,没有那么神奇,都是物理,生物能解释的,有相等一部分人可以通过练习学会的.比如用头倒立一段时间,经过训练的人都可以,但要说刀劈不了,枪打就不可能.
现在经过科学验证的还没有。消息基本不可靠
5.明代记载艺术设计的主要文献有哪四个
《茶经》"五之煮"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一次煎茶少则三碗,多不过五碗。客人五位,则行三碗茶,客人七位,则行五碗茶,缺两碗,则以舀出的"隽永"来补。若客四人,行三碗,客六人,行大碗,所缺一碗以"隽永"补。若八人以上则两炉,三炉同时煮,再以人数多少来确定酌分碗数。明代记载(五)指导疾病的防治艺术设计主要文献:天工开物,园冶,长物志,考工记。是关于艺术设计重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下"月"。要文献
《三才图会》
太极图是谁发明的,它到底有什么意义?
宰相魏徵直言敢谏,遇到李世民做事不当,敢于立即进谏,有时让李世民下不了台。一次,唐太宗要去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徵,魏徵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坚持出游,魏徵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太极图不是某个人发明的,是古代若干代人通过圭杆(圭表)测量太阳运转的轨道连线而形成的。这表达的是古人仰关天文,俯察地理,透过表象看事物的本质。太极图体现了阴阳关系,阴阳就是宇宙的核心架构,是宇宙中的第尤其是处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青年,身受古今中外思潮的交流、撞击,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与烦躁,充分显示出时代性的紊乱和不安,因此形成了青少年们的病态心理。而代表上一代的老辈子人物,悲叹穷庐,伤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有日暮途穷,不可一日的忧虑;其实童稚无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人间,宛如一张白纸,染之朱则赤,染之墨则黑,结果因为父母的主观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涂涂抹抹,使他们成了五光十色,烂污一片,不是把他们逼成了书呆子,就是把他们逼成太保,还不是真的太保。我经常说,真太保是创造历史的人才。所以老一辈人的思想,无论是做父母的,当教师的,或者人的,都应该先要有一番自我教育才行。尤其是搞教育、文化思想的,更不能不清楚这个问题。一法则,是天地规则。
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传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茶道的奠基人和煎茶道的创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唐代]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修道的思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五代]、[北宋]、[南宋]末而亡,为时约五百年。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 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初级中师考试中医考点:阴阳学说
君子不器。君子不会成为他人的工具。成为他人工具的人不是君子。君子不会被当枪使。被人当枪使的人不是君子。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2)撮泡法 陈师撰于十六世纪末的《茶考》记:"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撮泡法简便,主要有涤盏、投茶、注汤、品茶。(一)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
阴阳,作为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体现了事物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故《类经》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中医学的阴阳,是常识概念、哲学概念和医学概念三者的综合,是事物的属性概念而非事物的本体概念。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运动决定着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变化,以及衰败和消亡。因此,中医学认为阴阳规律乃是宇宙自然界中事物运动变化的一种固有规律。任何事物,虽然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区别,但必须指出,用阴阳来概括或区分事物的属性,必须是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中医学正是运用阴阳规律来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二)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性)
1.相关性
又称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互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2.普遍性
所谓普遍性,亦即其广泛性。虽然说阴阳矛盾规律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但从其形成之时起,人们就试图用阴阳来揭示宇宙万物形成之奥秘,广泛地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和联系。故《素问》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3.相对性
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阴阳的可分性:指在属阴或属阳的事物中,还可以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此种阴阳之中再分阴阳的特性,体现于“阴阳互藏”关系之中,即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含有另一方。故《内经》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2)事物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在一定条件下,阳可以转化为阴,阴亦可以转化为阳。
(3)当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其事物的阴阳属性亦随之发生改变。
4.规定性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事物阴阳属性规定的不可变性:即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阴阳属性在前提不变的情况下,已确定的属性是不可改变的。如寒热属性,寒被规定属阴,热被规定属阳等。此又称阴阳属性的性。
(2)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而将人体内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此一规定性,相对于哲学的对立统一法则而言,说明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属性,还具有某些特殊的规定,在中医学领域则正是其优势之所在。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斗争、抑制、排斥、约束的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如四季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即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的结果。而人体中的阴气和阳气之间的动态平衡,亦是阴阳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结果。反之,其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故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和“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高者抑之”、“下陷者举之”,即是在阴阳对立制约规律指导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法则。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包括有如下三方面内容:
1.阴阳互藏
是指相互对立制约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蕴含有另一方,即阳中蕴含有阴,阴中蕴含有阳。宇宙中任何事物都蕴含有阴和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或势力。故《类经》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基础。阳中藏阴,则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阴中藏阳,则阳是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主要是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平衡方式进行。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属阴)的补充,是在不断消耗内能量(属阳)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属阴的精微物质产生以后,又在相关内器官中转换为种种不同的能量,在能量产生的同时,精微物质随之消耗。前者属于阴长阳消的过程,后者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生命活动就是在这种阴阳彼此不断的消长过程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所以《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的化生之力。故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孤阴不长,独阳不成。”“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2.阴阳互根
是指阴阳互为根本、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的关系。即是说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己方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故说:“阴阳又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3.阴阳互用
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还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资生、相互助长的关系。故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诸如自然界云雨的形成过程、人体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以及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均充分体现了阴阳的互用关系。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范围之内,彼此处于不断的相互消长运动之中,并保持着动态的平衡。阴阳的这一变化过程,包括了阴阳的相互消长和阴阳的协调平衡两个方面。
1.阴阳相互消长
2.阴阳协调平衡
指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和变化,是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限度、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其运动变化的结果,则是使事物在总体上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阴阳的动态平衡协调状态。又称为“阴阳自和”。而阴阳双方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则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以及生物的生生不息。在人体则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而协调。故说:“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彼此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故说:“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一定的程度所导致的事物内部阴阳双方本质属性的改变。如果说阴阳的消长是事物的量变过程,而阴阳的转化就是事物的质变过程。
阴阳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阴阳对立双方之所以能够转化,则是因为对立的双方已相互倚伏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如说:“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之理,极则必变”。其中之“重”、“极”、“甚”,则均是事物内部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素和必要条件。而就阴阳转化的形成和速度而言,则又有渐变过程和突变过程之不同。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把人体组织结构划分为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结构层次的不同,腑组织的阴阳属性也有区别。就大体部位而言,躯壳为阳,内为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胸腹面为阴。就肢体的内外侧而言,四肢的外侧面为阳,内侧面为阴。就筋骨与皮肤而言,筋骨在深层为阴,皮肤居表为阳。就内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就五而言,心、肺位于身体的上部胸腔之中,故为阳;肝、脾、肾位于身体的膈下腹腔,故为阴。具体到每一腑,又有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胃阴、胃阳;肾阴、肾阳等的不同。可见人体结构中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以及体内的腑之间,都存在着对立、互根的阴阳关系,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分析和认识。因此《素问》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在属阴的.物质中,气和血又可再分阴阳。属阳的气又具有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而属阴的血又具有载气、寓(藏)气、化生气的作用。可见气血之间又体现着阴阳关系的多个层面。此外,诸如营卫关系、气与津液关系、腑关系、经络关系等亦莫不如是。因此《素问》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三)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腑组织损伤,以及机能障碍的过程。阴阳学说不但可以对病理过程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引起病理过程的邪正双方加以说明。病邪可以分为阴邪和阳邪两大类。就六邪气而言,则风、暑、热邪为阳邪,寒与湿邪为阴邪。人体的正气,亦有与阳气之别。在邪正斗争中,阳邪伤人,常易伤阴;阴邪侵袭,常先伤阳。在邪正斗争的胜负过程中,机体阴阳失调病机,则有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亡失等种种病理变化。
1.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素问》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1)阳胜则热 是指在阳邪作用下,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阳偏盛病机,临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2)阳胜则阴病 是指阳胜病理变化对阴的制约过度,从而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伤耗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津液亏耗的病证。
(4)阴胜则阳病是指阴胜病理变化对阳的抑制过度,从而使阳呈现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此即“阴长阳消”过程。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阴寒太盛,损伤阳气,则会引起阳气相对不足,机能虚弱的病证。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阴气或阳气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无论是阴或阳不足,无力制约对立的另一方,必然亦会导致另一方相对偏亢。
(1)阳偏衰 是指体内的阳气虚损,推动和温煦等功能减退,以及阳对阴的制约能力不足,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盛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寒证,即“阳虚则寒”。
(2)阴偏衰 是指体内的阴气亏虚,滋润及抑制作用减退,以及阴对阳的制约作用不足,导致阳相对偏亢,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表现出虚性的热证,即“阴虚则热”。
3.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阴的化生,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阳则阴无以化”。临证则常先有阳虚表现,继之又出现阴虚反映。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生化阳气,使阳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此即“无阴则阳无以生”。临证则常先有阴虚的表现,继之又出现阳虚的反映。
阴阳互损是以阴阳互根互用为前提的。由于阴和阳互为其根、互为其用,所以当阴或阳虚衰不足时,就会发生“阳消阴亦消”的“阳损及阴”,或者“阴消阳亦消”的“阴损及阳”病理过程。
阴阳互损与阴阳偏衰不同。阴阳偏衰中的阴偏衰或者阳偏衰,是阴阳互损病理过程产生的前提,属于病理状态;而阴阳互损则是在阴偏衰或阳偏衰的病理状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病理过程,此病理过程所产生的结局则是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临床上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此种阴阳证候的变化,即是由于阴阳转化病机变化所呈现的病理状态。
此外,临床上寒热真证候,则是由于阴阳格拒所致。阳气和阴液脱失,机能衰竭病证,则是阴阳亡失病机的具体表现。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由此产生的各种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亦都可以用阴阳加以说明。故在诊察疾病时,用阴阳两分法来归纳其四诊材料,则有助于对病变的总体属性作出判断,从而把握疾病的本质。故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如:
辨别色泽的阴阳: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辨别声息的阴阳: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实证、热证、阳证;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虚证、寒证、阴证。呼吸微弱者属阴;呼吸有力,声高气粗者属阳。
辨别脉象的阴阳:以脉位辨阴阳,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据脉率辨阴阳,则数者为阳,迟者属阴;据脉力辨阴阳,则实脉为阳,虚脉为阴;以脉形辨阴阳,则浮、大、洪、滑属阳,沉、小、细、涩为阴。所以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判定证候的阴阳:即是从疾病的部位、性质等辨别其阴阳属性,大凡表证、热证、实证属于阳证;而里证、寒证、虚证属于阴证。因此,只有在总体上把握了疾病的阴阳属性。进行更深层次的辨证分析,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所以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防治的体现。
1.指导养生防病
养生的目的在于延年益寿和防病除疾。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的阴阳,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故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2.确定治则治法
调理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其阴阳的平衡协调,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故《素问》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针对阴或阳偏盛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宜用寒凉物抑制亢盛之阳,清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的方法,又叫“阳病治阳”;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可用温热物消除偏胜之阴,祛除其寒,此即“寒者热之”的方法,又叫“阴病治阴”。
(2)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对阴偏衰或阳偏衰所致的病证,主要运用补其不足(即“虚则补之”)的原则进行治疗。如阳虚不能制约阴而致的虚寒证,一般不能用辛温散寒的物,应当用补阳的物,扶助不足之阳而达到制约相对偏盛之阴的目的。这种方法,又叫“阴病治阳”,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虚不能制约阳而致的虚热证,则不能用苦寒清热的物,而应用滋阴之品,资助不足之阴,以达到抑制相对偏盛之阳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又叫“阳病治阴”。亦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