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梦想农场 1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发现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及其发明者是: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机械能及其转化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反思


1.细胞学说 19世纪30年代 ,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

2.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可以说是多人研究的结果.1842年,德国的青年医生迈尔(J.R.Mayer,1814-1878),写成了他的篇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论文:《论无机自然界的力》; 1847年,英国酿酒商焦耳、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分别发表各自有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讲演或论文;不过,焦耳被认为是用科学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但 焦耳和赫尔姆霍茨也承认迈尔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优先权.1953年,威廉·汤姆生帮助焦耳终于完成了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表述.至此,自然科学中的三大发现之一的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宣告得到公认.

3.生物进化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阐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理论,给神创论2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2) 自由落体击.这也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新版的物理书的目录是什么样的,九年级的

②偏转:运动分解: x= vo t ; vx = vo ; y =a t2 ; vy= a t

下面是人教版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目录,供你参考:

古老而现代的力学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质量

三、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五、密度与生活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力

五、牛顿定律

六、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

五、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5.大气压强五、浮力

六、浮力的利用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机械效率

三、功率

四、动能和势能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六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二、内能

三、比热容

四、热机

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能源家族

二、核能

三、太阳能

四、能源革命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后记

高一物理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3)总功的求法: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回答者: 煮酒弹剑爱老庄 - 高级 六级 1-28 20:51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 Fx合=0 F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宇宙速度

mg = m V=

8, 库仑力:F=K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高度: H =

(2)①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 =2f R=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要注意矢量性)

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 = mv'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 p2 或p1 +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0, 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 Ek1 = 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Ep减 = Ek增

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E = 第七章:Q = f S相

24,功率: P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5, 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

单摆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 (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

26,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 f (适用于一切波)

二,热学

1,热力学定律:U = Q + W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物体对外做功,W为"-";

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U取"-".

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

(2) 公式: 恒量

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 单位:开(K)

(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 I = (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内阻:r=n

(二)电场

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 E = (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 (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势: U = (或 W = U q )

UAB = φA - φB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U = - W

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的关系: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Uq =mv2

a =

(三)磁场

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F = BIL (要求 B⊥I, 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若B‖I,则力的大小为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F = qvB (要求v⊥B, 力的方向也是由左手定则判定,但四指必须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B‖v,则力的大小为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当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即: qvB =

可得: r = , T = (确定圆心和半径是关键)

(四)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①导体切割磁感应线:右手定则;②磁通量发生变化: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① E = BLV (要求L垂直于B,V,否则要分解到垂直的方向上 ) ② E = (①式常用于计算瞬时值,②式常用于计算平均值)

(五)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若线圈从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开始转动,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e = Em sinωt ,其中 感应电动势值:Em = nBSω .

2 ,正弦式交流的有效值:E = ;U = ; I =

(有效值用于计算电流做功,导体产生的热量等;而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要用交流的平均值)

3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的影响: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电阻:交,直流都能通过,且都有阻碍

4,变压器原理(理想变压器):

①电压: ② 功率:P1 = P2

③ 电流:如果只有一个副线圈 : ;

电磁振荡(LC回路)的周期:T = 2π

四,光学

1,光的折射定律:n =

介质的折射率:n =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C: sin C =

3,双缝干涉的规律:

①路程ΔS = (n=0,1,2,3--) 明条纹

(2n+1) (n=0,1,2,3--) 暗条纹

相邻的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 = hυ - W (其中Ek为光电子的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5,物质波的波长: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物体的动量)

五,原子和原子核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射(或吸收光子):

hυ = E m - E n

核能: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质能方程: E = m C2 核反应释放核能:ΔE = Δm C2

复习建议:

1,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各占高考的38℅,这些内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和实验题中.

力学的重点是:①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②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③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④振动和波等等.⑤⑥

解决力学问题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分析物理情景,建立正确的模型.解题常有三种途径:①如果是匀变速过程,通常可以利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来求解;②如果涉及力与时间问题,通常可以用动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③如果涉及力与位移问题,通常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后两种方法由于只要考虑初,末状态,尤其适用过程复杂的变加速运动,但要注意两大守恒定律都是有条件的.

2,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这三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各占约8℅,由于高考要求知识覆盖面广,而这些内容的分数相对较少,所以多以选择,实验的形式出现.但不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分数少而不重视,正因为内容少,规律少,这部分的得分率应该是很高的.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 –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论Vt^2 –Vo^2=-2gS 4.上升高度Hm=Vo^2/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y/Sx=gt/2V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机械能

1.功

(1)做功的两个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里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标量 功的单位:焦耳(J)

当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动力

当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3)总功的求法:

W总=F合Scosa

2.功率

(1) 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P=W/t 功率是标量 功率单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个表达式: P=Fvcosa

当F与v方向相同时, P=Fv. (此时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当v为平均速度时

2)瞬时功率: 当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实际功率: 指机器在实际工作中的输出功率

正常工作时: 实际功率≤额定功率

P=Fv F=ma+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汽车启动有两种模式

1) 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a在减小,一直到0)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2) 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a开始恒定,在逐渐减小到0)

此时的P为额定功率 即P一定

P恒定 v在增加 F在减小 尤F=ma+f

当F减小=f时 v此时有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

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4.动能.动能定理

(1) 动能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达式 Ek=1/2mv^2 能是标量 也是过程量

单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适用范围:恒力做功,变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势能

(1)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达式 Ep=mgh 是标量 单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的关系

W重=-ΔEp

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重力做功来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点:只和初末位置有关,跟物体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势能是相对性的,和参考平面有关,一般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重力势能的变化是的,和参考平面无关

(4)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存在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中,跟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来量度

6.机械能守恒定律

(1)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总称

总机械能:E=Ek+Ep 是标量 也具有相对性

机械能的变化,等于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 机械能守恒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

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保持不变

表达式: Ek1+Ep1=Ek2+Ep2 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做功

回答者: 煮酒弹剑爱老庄 - 高级 六级 1-28 20:51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

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

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 Fx合=0 Fy合=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

(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f= FN

说明 : ① 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 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

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gV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 ,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 ,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 g = G

宇宙速度

mg = m V=

8, 库仑力:F=K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

安培力 :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 方向--左手定则

11,牛顿第二定律: F合 = ma 或者 Fx = m ax Fy = m ay

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性

(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

几个重要推论:

(1) Vt2 -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2) A 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t/ 2 ==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 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 ……(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为一常数: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上升高度: H =

(2) 上升的时间: t=

(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

(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

(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g t2 Vt = Vo-g t

Vt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

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V= R =2f R=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a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o t 水平分速度:vx = vo

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g t2 竖直分速度:vy= g t

tg = Vy = Votg Vo =Vyctg

V = Vo = Vcos Vy = Vsin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要注意矢量性)

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 = mv'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 p2 或p1 +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0, 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 Ek1 = 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Ep减 = Ek增

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E = Q = f S相

24,功率: P = (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25, 简谐振动: 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

单摆周期公式: T= 2 (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 (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

26,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 f (适用于一切波)

二,热学

1,热力学定律:U = Q + W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物体对外做功,W为"-";

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U取"-".

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

(2) 公式: 恒量

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 单位:开(K)

(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

三,电磁学

(一)直流电路

1,电流的定义: I = (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

2,电阻定律: R=ρ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3,电阻串联,并联: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3)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电热:Q= 电功率 :P=IU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内阻为,n节电池串联时:

电动势:ε=n 内阻:r=n

(二)电场

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 E = (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 (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势: U = (或 W = U q )

UAB = φA - φB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U = - W

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的关系: E = (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Uq =mv2

a =

(三)磁场

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F = BIL (要求 B⊥I, 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若B‖I,则力的大小为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 F = qvB (要求v⊥B, 力的方向也是由左手定则判定,但四指必须指向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若B‖v,则力的大小为零)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当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时,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即: qvB =

可得: r = , T = (确定圆心和半径是关键)

(四)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①导体切割磁感应线:右手定则;②磁通量发生变化:楞次定律.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① E = BLV (要求L垂直于B,V,否则要分解到垂直的方向上 ) ② E = (①式常用于计算瞬时值,②式常用于计算平均值)

(五)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若线圈从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开始转动,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e = Em sinωt ,其中 感应电动势值:Em = nBSω .

2 ,正弦式交流的有效值:E = ;U = ; I =

(有效值用于计算电流做功,导体产生的热量等;而计算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要用交流的平均值)

3 ,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的影响:

电感: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电阻:交,直流都能通过,且都有阻碍

4,变压器原理(理想变压器):

①电压: ② 功率:P1 = P2

③ 电流:如果只有一个副线圈 : ;

电磁振荡(LC回路)的周期:T = 2π

四,光学

1,光的折射定律:n =

介质的折射率:n =

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临界角C: sin C =

3,双缝干涉的规律:

①路程ΔS = (n=0,1,2,3--) 明条纹

(2n+1) (n=0,1,2,3--) 暗条纹

相邻的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ΔX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 = hυ - W (其中Ek为光电子的初动能,W为金属的逸出功,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5,物质波的波长: =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物体的动量)

五,原子和原子核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原子在两个能级间跃迁时发射(或吸收光子):

hυ = E m - E n

核能: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

质能方程: E = m C2 核反应释放核能:ΔE = Δm C2

复习建议:

1,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为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内容各占高考的38℅,这些内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和实验题中.

力学的重点是:①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②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③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④振动和波等等.⑤⑥

解决力学问题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分析物理情景,建立正确的模型.解题常有三种途径:①如果是匀变速过程,通常可以利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定律来求解;②如果涉及力与时间问题,通常可以用动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③如果涉及力与位移问题,通常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求解,代表规律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或能量守恒定律).后两种方法由于只要考虑初,末状态,尤其适用过程复杂的变加速运动,但要注意两大守恒定律都是有条件的.

2,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这三部分内容在高考中各占约8℅,由于高考要求知识覆盖面广,而这些内容的分数相对较少,所以多以选择,实验的形式出现.但不能认为这部分内容分数少而不重视,正因为内容少,规律少,这部分的得分率应该是很高的.

求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初一到初三全)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o):m/s

八年级上册

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第四章 声现象第五章 光现象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八章 压强和浮力

九年级全册

第九章 机械和功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第十五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望楼主当 派/2<= a <派 W<0 F做负功 F是阻力采纳

大学物理公式

(转)

热力学定律:ΔE=Q+A ;

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ΔS>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nkT(n=N/V,k=R/N0) ;

磁感应强度:B=Fmax/qv(T);

薄膜干涉:2ne + λ/2 =kλ(亮纹);

机械能:E=EK+EP;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

动能:mV2/2

这个公式可以说是一切物理学的起点,因为物理学从根基上说就是一切物体的时空规律。加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量,速度又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空间位移,所以说牛顿第二定律是最基本的物体运动的时空定律的表述。

并且都说牛顿有三定律,其实定律和第三定律也部分埋藏在第二定律当中。定律说的是,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要么是匀速直线运动要么是静止,其实静止也可以被认为是速度为0的匀速直线运动,所谓匀速直线运动其实就是加速度为0,a等于0带入牛顿第二定律就会得出F也等于0,也就是没有加速度的时候,力也是0。反过来,如果F等于0,且物体都有质量,所以m不为0,只能a等于0,这就说明了牛二跟牛一是兼容的。

1.牛顿万有引力公式

这是伟大科学家牛顿写出的揭示万事万物间相互吸引及其相关因素的量化公式。

2.麦克斯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韦方程

这是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发现的揭示电与磁及电磁场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一组方式。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这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写下的最简洁最直观的关于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与统一的方程式。

4.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

这是爱因斯坦以数学语言描述相对论的方程。它至今仍是人类物理学不断进行验证的前沿科学理论。

5.杨-米尔斯方程

这是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和米尔斯结合粒子科学、量子论和相对论理论,用以统一和描述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理论的规范场公式,也是人类物理学历史上最的公式之一。

新版初二下册物理学什么

(1)二力平衡的概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合力为零。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就称二力平衡。

主要是串联:R=R1+R2+R3 +……+Rn力学知识:

目录

力:力、重力、弹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

浮力: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功、功率、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

内容的力学

前两天学校是热,声,光,电

根据我们的老师说,内容

3天前两天的学校里,我们学过的学习电气

告诉你,其实,可以看到在网站上的教育出版社的电子版的书

但上述只是书本上的... ...

量,我估计:

压力,力(浮力,两股力量的平衡,等等),机械(滑轮,斜面,杆)

比热容,热机

看看你的是什么版本,如果是新人教版的是学习电学的。

如果是人教版,应是电学

求光能转化机械能实例

若有多个副线圈:n1I1= n2I2 + n3I3

可以。在物理学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他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电磁辐射照射下发射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而把所发射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电效应表明:光能可以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即光电子的动能。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主要是通过光照后材料本身的形变来实现的,通常表现为材料的收缩。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列子较为少见,比如说“太阳帆”(一种在宇宙中活动的人造机器)。我们知道光照射在任何物体上时都会对它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是非常微小的。但是在宇宙中,没有阻力,并且太阳帆的受力面积巨大,就可以在宇宙中运动了。机械能转换为光能的例子比上面的更少,一般机械能都是先转化为热能(如流星)或电能(如发电机)再转化为光能。硬要找一个的话,只有:打火石摩擦起电火花。(电火花中有光能)

光能一般都无法直接转化为机械能,但是可以通过多晶硅转化为电能进而转化为机械能,特那样能驱动的汽车就是实例

光帆就是直接转电磁学的重点是:①电场的性质;②电路的分析,设计与计算;③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④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力的问题,能量问题等等.化的例子

利用一大批激光阵推动微小的探测器前进,可以达到接近于光速

只是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但理论上是可行的

下面两个说的罗里吧嗦的,大爷告诉你,氦刀喷泉实验,光能直接转化机械能!

光能转化机械能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案怎么写

: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的体裁是(说明文)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教案怎么写 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的体裁是(说明文)

3.运动的快慢

《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一文说明的物件已在标题中直示读者,那就是“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什么呢 ? 特征即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或主张,它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在文中的位置也有一定的常规:或现于开头,谓之开宗明义;或置于文末,谓之卒章显志;或置于文中,抑扬之中露端倪;也有的置于标题,直露示人。基础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物理和数学,它们亦是工程技术的支柱。当然从文章主体部分中也能得出这一结论。这样本文说明的中心就可以概括为:现代自然科学是严密的综合体系,而物理和数学又是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钱学森《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的体裁是()

《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一文说明的物件已在标题中直示读者,那就是“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什么呢 ? 特征即是作者要说明的观点或主张,它常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在文中的位置也有一定的常规:或现于开头,谓之开宗明义;或置于文末,谓之卒章显志;或置于文中,抑扬之中露端倪;也有的置于标题,直露示人。基础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是物理和数学,它们亦是工程技术的支柱。当然从文章主体部分中也能得出这一结论。这样本文说明的中心就可以概括为:现代自然科学是严密的综合体系,而物理和数学又是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 语言简洁、平实、准确、严密的特点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语言上有简洁、平实、准确、严密的特点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文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A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选自什么一文的第三部分作者是什么

:《现代科学技术》 钱学森

钱学森同志的《现代科学技术》一文,除引言外,共有部分,课文节选自第三部分。

这篇课文指出了现代自然科学的重要特点,简要地介绍了现代自然科学体崐系的构成,重点介绍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的发展和它们跟物理、数崐学的关系,从而强调物理和数学这两门根本的基础学科在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崐的重要位置。

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怎么翻译

It's the basis of ry natural science

考古学属自然科学中的交叉学科吗?

不是,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从学科定位上看,有的属于历史学,有的归入人类学。考古学 的分支考古科学(或者叫科技考古)中有很多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如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地学考古等

什么是基础自然科学(定义)?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着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 )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物件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型别、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一门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这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定义

自然科学怎么教

一、教学目的,适用的专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自然界的物质,掌握地球上的生物;熟悉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掌握资源,能源及利用,掌握能量和生活的关系,掌握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掌握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等。自然科学基础是小教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教材,学时分配:

教材采用张民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基础》一书。本期学时数为72学时,共4学分。建议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自然的探索

8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10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6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10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利用

10

第六章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10

第七章

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

8第八章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10

合计

72

三、各章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

章 自然的探索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古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实验的制订,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2、掌握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与教育。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1、了解地球概况,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及其起源和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表面形态。

2、熟悉自然界的物质,知道物质,大气和水,单质,无机物,元素周期律,有机物,分散系。

3、掌握地球上的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生物的类群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1、物体的最简单运动方式,掌握运动的表示方法,运动和力,功和能。

2、了解天体的执行。

第四章 生命与自然

1、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器官,过程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

2、理解以人体为例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均衡的膳食。

3、熟悉生物的,遗传,变异,人类遗传病。

4、熟悉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5、了解人类的起源。

第五章 资源,能源及利用

1、掌握地球上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3、熟悉能量及其转化,理解氧化作用,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转化,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掌握原材料的开发利用。

第六章 生活中的科学技术

1、区分光和眼,了解光的量度,反射,折射,全折射。

2、声和耳;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耳;声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声音的要素。

3、掌握能量和生活的关系;温度和热量及生物体内能量流通物质_____ATP。

4、资讯及其处理,掌握资讯的传递,处理,记忆。

第七章 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

1、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环境及其作用,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

2、掌握人口的状况和人口问题。

3、掌握环境保护和人类发展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火,发展与环境。

第八章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1、掌握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其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熟悉覆盖全球的通讯网。

3、了解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及电子,光电子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

4、了解镭射科学技术。

四、本课程指导教师:许巍。

地址:德清县武康镇体育场路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

邮编:313200 电话:8074890

E-mail:xuwei3@ekbird..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基本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电阻是R=1J=1NmU/I=6/3=2 0.9

正常运转时是因为不能转动,说明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就是电路中只有电阻工作,所以这个就是这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正常运转时总功:P(总)=IU=0.36=1.8

P(R)=I^2R=0.3^22=0.18

(1.8-0.18)/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