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污染对蛋鸡健康养殖的危害主要有哪几方面?如何控制?
11、保育是变压器,它会把产房的失误放大也会缩小。有经验的养鸡人会在保育阶段安排精兵强将。饲料的安全与卫生直接影响到饲喂动物的安全与健康,间接影响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从这个角度说饲料污染也就是食品污染。被污染的饲料有的直接造成动物中毒发病,给动物生产者带来经济损失;有的通过饲养动物的排泻造成土壤、水源等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有的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通过畜产品进入人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有权要求肉、蛋、奶和水产品不但营养丰富、质量稳定,而且没有来自异物、添加剂和细菌的污染。所以,人们对通过食品链可能影响人类健康的饲料污染越来越重视。饲料污染就是饲料原料或饲料在生产、销售过程中被细菌、霉菌或霉菌毒素、重金属元素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所污染,影响饲喂动物的安全与健康。饲料污染对蛋鸡健康养殖的危害主要与污染物的种类相关,如沙门氏菌污染饲料和饮水,是导致畜禽沙门氏菌病以及相互传染的主要原因;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给饲料带来异味,降低适口性,而且由霉菌产生的一些有毒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会导致畜禽的急、慢性中毒。而残留在畜禽肌肉、内及其他动物产品中的霉菌毒素,通过食品传给人体,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1.对饲料中细菌的控制
应从饲料的生产到加工、运输、贮藏直到饲喂等各个环节,根据各环节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控制的重点是最容易污染细菌的动物性饲料、高蛋白饲料以及发酵生产的饲料。饲料生产上要防止通过灰尘、微生物、昆虫等外源污染有害细菌,还要阻止饲料或饲料原料自身的细菌繁殖。动物性饲料等制造厂最重要的是有可能被沙门氏菌污染加工前的生原料(屠宰材料)处理区域,应与加工后的制品处理清净区域严格分开,生材料的处理者与制造处理者的作业分担以及器材的移动等,也应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系统以防止污染。配合或混合饲料原料的时候,应留意原材料或最终制品从环境而来的沙门氏菌污染。即原料的保管、加工、制造过程和成品保管、输送时均应防止细菌污染。发酵饲料可通过严格筛选的特殊菌株,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抑制杂菌的生长,使发酵饲料中的有害细菌数量很少甚至没有。
(1)可以通过加热、有机酸处理、放射线等方式对饲料中的细菌进行抑制或杀灭 从饲料中去除有害菌的个措施就是饲料颗粒化。饲料的颗粒化过程就是将120~150℃的热蒸汽吹入饲料成分中而固形化,并经成型机制成颗粒状。由于饲料原料在数秒到1分钟的时间温度可在80~90℃左右,因而对于热抵抗力较弱的有害菌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研究表明在86℃、15%的含水率条件下,制粒10分钟可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有杀灭率。饲料中添加有机酸(如蚁酸、乙酸、丙酸等)对饲料中常见的有害细菌的杀菌有效,0.6%~6%的浓度对沙门氏菌的除菌有效。对饲料进行放射线照射,对杀灭沙门氏菌、一般细菌和杀虫有效。
(2)利用拮抗微生物排除有害细菌 如利用成鸡正常的肠内细菌来防止初生鸡的沙门氏菌感染,以成鸡的肠内容物稀释对初生雏鸡经口投入,人为地形成早期肠内①安全文化 养殖场的安全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以人为本)和“两个基本点”(安全理念渗透和安全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把安全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根据养殖场各时期安全工作的特点,场区通过悬挂安全横幅、张贴标语、宣传画、制作宣传墙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广播安全知识、工作场所张贴安责和作规程以及组织安全学习会议等形式,不断向员工灌输安全知识,使安全文化能够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菌相,防止此后的沙门氏菌经口感染。另外,微生态制剂对于保护胃肠道、排除有害细菌可起到重要作用。
2.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控制
包括饲料的防霉和饲料的去毒。
(1)防止饲料原料及产品免受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污染 合适的贮存条件可以减少霉菌的污染和霉菌毒素的产生。常用方法是改进仓库的结构和卫生状况,增加降温和防潮设施,以降低水分、温度,同时还可降低氧浓度。使用化学防霉剂是目前饲料防霉的常规措施。丙酸就是最有效而且经济效益明显的防霉剂,其他有机酸如山梨酸、蚁酸其效力就一些。由于丙酸盐无腐蚀性,所以使用方便,但效力没有丙酸高。使用防霉剂时应考虑的参数为:饲料原料的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当地主要饲料的优势霉菌及配合饲料保存时间。在实际作中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使得防霉剂程度地发挥作用。在霉菌繁殖期,控制霉菌应注意考虑以上因素,如有下述情况,就应该在饲料中使用防霉剂:①在炎热、湿度大的天气,饲科中水分含量为12%以上;②在温度和湿度适中天气,饲料中水分含量为13%以上;③不论在任何环境温度情况下,饲料中水分含量为13.5%~14%,贮存期在1周以上。应根据饲料的水分含量、贮存时间、温度和季节调整防霉剂的添加量。
3.饲料中有毒有害元素的控制
(1)汞 不使用含汞量过高的饲料原料,条件允许时,对饲料中的汞含量进行测定。
(3)镉 利用锌、铁与镉的拮抗作用,提高饲料中锌、铁的含量,可减少动物对镉的消化,从而减少镉的中毒。日粮中的镉含量每上升1毫克/千克,则锌和铁含量也应相应提高5~8毫克/千克。另外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镉的毒性,有条件的可对饲料原料中镉含量进行测定,使用镉含量不超标的饲料原料是最安全的措施。
(4)铅 不使用高铅地区的饲料或高含铅饲料,是减少配合饲料中铅含量的有效方法。
(5)砷 应严格控制饲料原料中的砷含量,根据砷与其他元素或基团的作用,减少形式的砷,阻碍砷的吸收,促进其过程。饲料中可添加还原性维生素C,促使五价砷还原为低价砷,降低吸收率。在饲料中添加可吸收的硫化物,也可缓解砷中毒。另外,增加半胱氨酸含量,日粮中适当添加硒、锌、碘也有利于促进砷危害的缓解。
(8)皂角质 在配合饲料中控制那些含皂角质的原料的用量,特别是高含量的原料如油茶饼及高皂角质的苜蓿等。饲料中添加胆固醇类物质,因胆固醇可与皂角质结合成不溶性的复合物,从而可使皂角质的吸收量进一步减小,从而减少其对消化酶的抑制作用。皂角质的脱毒处理方法主要有碱解法(碳酸钠水解法)、水浸提法、溶剂浸提法(如乙醇提取法)等。
养殖蛋鸡需哪些流程
(1)全程三段式饲养工艺 将0~42日龄的小雏鸡,43~140日龄的育成鸡和140日龄以后的产蛋鸡,分别放在不同的鸡舍中进行育雏阶段、育成阶段和产蛋阶段的饲养,称为三阶段饲养工艺。这种饲养工艺适应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也便于鸡舍建筑工艺的设计。但在雏鸡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应加供暖设备;育成阶段,在寒冷地区冬季应补充供暖,才能保证鸡群的需要。三种类型的鸡舍分开设计,是这种饲养工艺的先决条件。规模化养鸡场,采用这种饲养工艺可减少能源的浪费。1.选择合适的饲养环境:如安全的水源、充足的电力供应、便利的运输条件(道路),周围的人文环境(是否是居民聚集区、农村、还是其它),附近的畜禽饲养情况(养殖密度将直接关系到你的养殖对象的生物安全-疾病、防疫等)。(7)单宁 限制日粮中含单宁饲料的用量,根据饲料如高粱、蚕豆、菜籽饼、橡籽中的单宁含量和饲喂动物对单宁中毒的敏感性,来决定日粮中含单宁饲料的使用量,日粮单宁含量较高时,应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及矿物元素水平,如单宁每上升0.1%,则增加0.1%的蛋白,10~100毫克/千克的钙、铁、锰、锌等矿物元素。添加甲基类饲料添加剂,如蛋氨酸或胆碱,可克服单宁引起的生长受阻,其机理为这些添加剂在动物体内作为甲基供给体,可促进单宁进行甲基化作用,使其分解后排出体外。此外,添加能与单宁结合的化学物质,例如吐温-80、聚酮(PVP)和聚乙二醇(PEG)等,可与饲粮中的单宁结合而形成不可逆的络合物,使单宁失去结合蛋白质的能力。机械脱壳可除去高粱中的大部分单宁,单宁的控制还可通过水浸或煮沸处理以及碱液处理。
2.投资:按1000只存栏蛋鸡计算,需要投入的设备和房舍资金大约需要2~3万元(不同地区有所异);1000只鸡饲养到开产的费用约为1.5万元。前期投资共约4~5万元。
以上仅供参考。
你上哪里的,我也是养蛋鸡的,有时间到我这里来看看,QQ104997365
风险不小,都发现问题鸡蛋了
养殖场管理制度养殖场的管理制度
(6)组胺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且微生物的侵害更易使饲料产生组胺,控制饲料中组胺的危害,关键是防止组胺的产生,肉骨粉或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在生产前应加强对鲜原料的控制,因为这是最易增加饲料中组胺的环节。对鲜鱼肉应尽快处理加工,保存时应有低温(0℃以下)条件。另外,对动物性饲料应控制其水分含量,一般不超过12%,以防止微生物的孳生。1、场长职责规范: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作规程和管理规范。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及时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汇报工作情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2、技术员职责规范:参与牛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牛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负责各群牛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牛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牛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负责各群牛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牛的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负责牛群周转工作。记录牛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掌握牛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熟悉牛场所有设备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作人员正确使用。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3、兽医职责规范:负责牛群卫生保健、疾病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械购置、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牛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及时向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奶牛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4、配种员职责规范: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牛配种繁殖,参与制订选配。认真观察牛群,做好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做好奶牛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牛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及时记录奶牛、配种、妊检、、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做好、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沟通。向职工普及奶牛繁殖知识,努20、过去兽医的职责是治疗病鸡,现在是淘汰病鸡并查找发病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阻止下次再发病。21世纪的兽医职责将不是治疗病鸡而是关注养鸡生产的过程管理。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5、资料员职责规范:正确填写奶牛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牛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牛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负责奶牛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负责参加DHI报告牛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负责牛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6、核算员职责规范: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注意防火、防盗。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牛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牛饲料成本。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工作。
怎样推进水禽的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
相对于地面平养,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鸡不与鸡粪直接接触,对传染病的控制,特别是球虫病的控制作用大;鸡的生活环境相对干燥,对菌病的控制有较大的作用;鸡舍内便于分隔成小间,进行小群精细饲养,便于控制鸡群生长发育的整齐度。缺点是:网及网架、栅条板和隔网的投资较大;单位面积饲养量和劳动效率低,免疫、断喙、抽样称重等饲养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劳动强度大。晚上鸡群在特制的简易笼内过夜(图2-6)。放牧的场地可选择在果园或农田里,场地的四周应设置简易围栏,以防止鸡跑失。采用这种饲养方式,每群鸡以100~200只为一个单位,晚上赶进一个简易笼内过夜。每群鸡需要约500~1000米2的面积。安全生产制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岗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制是养殖场岗位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养殖场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养殖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16、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一名的神医,是一剂最神的良。
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制的养殖场,各级重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和劳动保规,其工伤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其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如无人负责,养殖场的工伤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
(2)安全生产的原则
②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主管者必须是人,需要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的。
③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养殖场各级和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抓生产的同时抓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与生产的统一。
④“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 安全生产工作是衡量企业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它要求对各项指标考核时首先必须考虑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安全指标没有实现,即使其他指标顺利完成,安全工作也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
⑤“三同时”原则 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措施和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
⑥“五同时”原则 企业主管在、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同时、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
⑦“四不放过”原则 企业如果发生安全,要求贯彻执行“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和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3)养殖场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②安全制度 要建立养殖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以法治安”,用法律法规和建立养殖场安全制度来规范养殖场和员工的安全行为,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养殖场要组织员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修订和完善养殖场安全管理相关的规定、办法和细则,为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具体的工作方法。
③安全 养殖场必须逐级落实安全,逐级签定安全生产书。
④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包括人才投入和资金投入两方面。对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设备、设施和宣传等资金投入必须充足。同时,养殖场应创造机会让安全参加专业培训,也可以通过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来提高养殖场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为实现养殖场安全工作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养殖鹅的注意事项及工作职责
(2)硒 不从高硒地区购买饲料原料,同时对饲料硒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硒含量是否超标。高蛋白饲料对硒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如亚麻籽油饼含酪蛋白量较多,可使中毒减轻。硒的毒性还可因食物中含有砷、银、铜、汞、镉等元素而大大降低。已经证实铜在肠道内可与硒形成无合物。另外,砷剂可用于降低硒中毒的防治,和效果相同,但硫化砷无效。养殖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和职责:1.选择适合养殖的品种:鹅品种众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市场需求的品种非常重要。常见的鹅品种有白鹅、灰鹅、斑鹅、长颈鹅等。2.建立合适的舍房:鹅需要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和生长,舍房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光照。3.提供良好的饲料:饲料的质量对鹅的生长和肉质有重要影响。应该选择优质的饲料,合理配置饲料配方,给鹅提供充足的饲料量。4.科学管理:鹅的养殖需要科学管理和精细化作。需做好清洁卫生、防疫消毒、定期体检等工作。5.定期饲养:养殖鹅需要定期地喂食、饮水、清理饮水器和饲料器,及时更换饲料和水。6.了解市场需求:养殖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收益,因此需要认真了解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及时销售鹅肉和鹅蛋。7.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养殖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养殖过程对环境和的影响最小化。总之,养殖鹅需要有科学、细致的管理和作,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养殖效益。12、小鸡怕冷,所有鸡都怕潮湿。鸡还要求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营养全面、环境安静,只要满足这些要求,养好鸡并不困难。
畜禽产品加工中应如何保证质量安全?
9、鸡场的传染源,若要按照我们控制非典()的方法,切断传染源,截断传染途径,控制流动密度,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性疾病。(1)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设置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有相应的管理人员及质检人员,同时配合,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动物检疫。(1)安全生产制
(2)投入品控制措施 一是原料来自被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二是原料存放要分批次,合格、待检、不合格原料要分开存放。三是加工用水要符合要求。四是品要有专人保管,不能在生产车间使用、存放任何可能污染食品的剂。
(3)生产加工 畜禽加工工艺流程布局合理、科学,无交叉相遇。加工厂结合自己的生产工艺特点,制定技术规程和作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投料前除对原料严格检查外,还要检查生产场所、设备。设备要定期检修。灌装装填使用自动机械设备。②对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整个过程都要有生产记录。
产品包装后贴好标签,并附产品说明书。出厂前的产品贮存在成品库里,要保持较好的环境。出厂前对产品按工厂项目对应指标逐批检验。
(4)卫生消毒措施 一是制定有效的卫生管理、消毒制度,由专人负责实施。二是有相应的设施,如消毒池、洗手池、淋浴室等。三是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使用前后要清洗、消毒。四是从业人员要具有健康证,做好个人卫生,进入车间穿戴工作服、帽、鞋,头发不露帽外,工作服盖住外衣。还需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五是作规范,应符合杀菌或灭菌作规程。
(5)检疫与检验 肉、蛋、乳类产品和蜂类产品的检疫工作均由防疫监督机构实施,严格做到宰前、宰后检疫。一般在屠宰车间应设有供检疫人员作的场地、设施,对可疑病变肉,送实验室检验。检疫合格者,方可贴检疫合格标志。
生产企业要有检验室和化验室,对原料、设备、仪器定期检查。要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
蛋鸭怎么养蛋质量才好
(2)饲料中霉菌的去除 可利用干燥、控制水分等方法,但由于霉菌毒素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饲料中使其失活去除比较困难。目前的去毒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学处理,以及在日粮中减少毒素与动物接触等方法。从饲料中挑除被污染的部分,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但因该方法简单,在生产中应用较广,但对内部霉变或轻度霉变的饲料无法使用这种方法。还可根据污染颗粒与正常谷粒的不同,在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或糖溶液中离心分离;冲洗谷物表面污染的霉菌及毒素;根据毒素在胚、皮、质部分布不同,可通过食品加工过程去毒;对被霉菌污染的大麦、小麦、玉米、燕麦进行过筛、去壳处理,对于中等程度镰刀菌毒素污染有较好的去毒效果。因为中轻度污染的毒素主要集中于谷皮,所以在粉碎前去壳处理就保护了污染强度很轻的内部不增加毒素的污染。减少毒素与动物接触,是目前研究较多、较有前途的去毒方法。主要包括用正常日粮来稀释被污染日粮;增加日粮营养成分以补偿被霉菌污染减少的营养物;添加霉菌毒素结合剂减少其吸收或在动物体内的代谢。①必须保证每只鸭子四小时的充足饮水后方可供料。
②喂料器必须足够,保证每只鸭子都有足够的采食面积。
③育雏前三天确保每只雏鸭充足的饮水和采食到足够雏鹅饲养 雏鹅爱吃叶菜类饲料。给雏鹅开食,可将青菜切成细丝,拌到五成熟的碎米饭里喂给,一般碎米饭占20%~30%,青菜占70%~80%。把拌好的饲料撒在干净的草席上或者塑料薄膜上,让鹅自由采食。出壳后周,白天喂6~7次,夜里喂2~3次。随着鹅龄增长,喂料次数可逐渐减少。早春天气较冷,可以在舍内放盆,让雏鹅自由饮水。天暖之后可将雏鹅装在竹篮里,放到河边浅水里让雏鹅嬉水,每次2~3分钟,每天2~3次。1周龄后可以在晴天中午把雏鹅赶到河里去。另外,雏鹅2周龄以前舍内温度须保持在20℃以上,垫草要勤换勤晒,保持地面清洁干燥。鹅群放牧 次放牧选择在无风的晴天,给鹅喂完食后,把它们赶到附近草地上,让其自由活动,1小时后,让鹅回舍休息,以后慢慢延长放牧时间和距离。3周后,白天可以完全放牧,只在晚上喂1次料,4周以后,晚上也不用补料。一般~300只鹅为一群,由两人管理比较合适,把鹅群赶成长方形,让鹅慢慢前行,要让所有的鹅都吃上草料。早晨天一亮,就可以把鹅赶出舍,中午赶回休息,下午再出去,日落回舍。如整天在田野放牧,中午要把鹅群赶到树荫下休息。阴雨天不放牧。疾病防治 春季养鹅注意防治小鹅瘟及流行性感冒。防治小鹅瘟主要依靠预防接种增强免疫力。预防流行性感冒,可将土霉素片碾成粉,按0.02%的量拌料饲喂;治疗可用青霉素按每公斤鹅体重2万单位肌肉注射。此外,用蒜泥加糖水灌服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饲料,这对种鸭生产期达到良好的生产性能是非常关键的。
蛋鸡健康养殖常见的饲养工艺与饲养方式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① “以人为本”的原则 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位。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和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1.蛋鸡健康养殖饲养工艺
按照蛋鸡的生理特点,其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 0~42日龄的幼雏鸡饲养为育雏阶段,43~140日龄为育成阶段,育雏、育成阶段统称为后备鸡阶段。因此,蛋鸡饲养工艺有全程三段式饲养工艺和全程两段式饲养工艺两类。
(2)全程两段式饲养工艺 将0~140日龄的雏鸡和育成鸡放在同一鸡舍饲养,140日龄以后转至产蛋鸡舍饲养,称为两阶段饲养工艺。这种饲养工艺省掉了一次转群工作,只在140日龄时一次转出,进入产蛋阶段,减少了转群过程中的抓鸡、换舍、换饲养员等应激因素对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在现代养鸡生产中专业化分工细化,60~70日龄的蛋用后备母鸡可直接饲养在蛋鸡笼,以疏散密度。因各种原因缺乏育成鸡饲养场地和设备的投资,也多在60~70日龄将后备母鸡转入蛋鸡笼中饲养。
2.蛋鸡健康养殖饲养方式
1)阶梯笼养 三层阶梯笼多用于种鸡和商品蛋鸡的饲养,也可应用于后备蛋鸡的饲养。四层阶梯笼则常用于后备蛋鸡的饲养。阶梯笼养的优点是:单位面积饲养量较高,劳动强度小;便于小群精细饲养,并特别方便免疫、称重等作,上市时抓鸡也较方便。便于强弱分群,也便于鸡群同时采食,鸡生长发育整齐性较好。缺点是:固定资产(鸡笼)一次性投资较大;上下层之间的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异较大。
2)重叠笼养 这种饲养方式多用于蛋用雏鸡和育成鸡的饲养,由于投资较大,清粪问题复杂,国内在成年产蛋鸡中应用不多。
3)高床笼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地控制饲料污染,应根据污染源的来源、种类和性质,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面上架设1.2~1.5米的走台,鸡笼再架设在走台之上。如果有现成的屋沿高3.8米以上的闲置厂房,可以采用这种饲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饲养密度较高,便于强弱分群,也便于鸡群同时采食,鸡群生长发育整齐性较好;的优点是可以采用全程一次性清粪,这样既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以减轻清粪对环境的污染。缺点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上下层之间的温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异较大。
(2)平养方式 这类饲养方式又可细分为地面平养和网(栅条)上平养两种。
1)地面平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鸡舍地面上铺一层约 20厘米厚的垫草,垫草可用铡碎的稻草、麦秸、玉米秸等,鸡在垫草上面生活。在蛋鸡养殖中,这种饲养方式,一般用于后备鸡的饲养,如果在鸡舍内架设产蛋窝,亦可用于产蛋鸡或种鸡的饲养。
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少,设备简单。缺点是:单位面积饲养量和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鸡与鸡粪直接接触,易感染传染病,特别是球虫病;鸡的生活环境潮湿,极易感染菌病;群体过大,易受惊吓,管理困难;鸡生长发育不整齐。
2)网(栅条)上平养 这种饲养方式是在鸡舍内铺上专用的点焊网或栅条,鸡在网(栅条)上面生活。这种饲养方式在蛋鸡养殖中,一般用于蛋用后备鸡及蛋种鸡的饲养,亦可用于商品蛋鸡饲养。
(3)放牧饲养方式 用于饲养后备鸡,产蛋鸡近年来亦有采用。这种饲养方式的雏鸡还是在雏鸡舍内饲养,3~5周龄脱温后的雏鸡则是在野外放牧饲养。在野外放牧饲养的鸡群只是早晚补充饲料,白天只供应饮水,鸡群在野外自行觅食,这种饲养工艺的优点是:投资较少;有利于提高后备鸡的体质和高品质的绿色蛋品生产。缺点是:免疫、断喙、抽样称重等抓鸡作较难;在野外饲养,被野生动物伤害的可能性较大。
图2-6 放牧饲养的简易鸡笼
无公害鸡蛋的蛋鸡场现场检查评定项目
(1)笼养方式 按鸡笼重叠方式不同,可分为阶梯笼养和重叠笼养两类,按饲养的层数不同一般可分为2层、3层和4层笼养;按鸡笼架设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高床笼养和地面笼养。笼养方式在蛋鸡业中被广泛应用。条款 检查项目 结论 备注(原因) 一、质量管理体系及档案记录 1 ※ 有文件化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机构、岗位、人员的设置及相应的职责,产品质量安全达到的具体指标安全生产是指养殖场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过程在符合规定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无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发生,从而保障养殖场人员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使养殖场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状态。
蛋鸡养殖的建议
1、人才是鸡场的栋梁支柱。一个鸡场只要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整个鸡场就有活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一个明智的养鸡生产者,不要把精力放在怎样把鸡病治好上,而应放在怎样让鸡不得病上。
3、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
4、种鸡是效益的基础,环境是疾病的根源,防疫是饲料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包括汞、硒、镉、铅、砷、组胺、单宁、皂角质等。利润的砝码,管理是企业的生命。
5、通过加强管理可以解决鸡场的所有问题,没有灵丹妙。
6、在销售价格上注意季节变化和养鸡业的波浪式发展规律。
7、养鸡要有四心:精心、爱心、耐心、心。
8、鸡病防制要五早:早预防、早发现、早确诊、早隔离、早治疗。
10、一旦有鸡发病,往往会先在是什么细菌,是什么感染上找原因,其实营养、环境条件、霉菌毒素或应激才是这次发病的真正原因。
13、一只发病,整窝用。一栏发病3.饲养技术:建议在了解相关养殖技术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投资;在养殖过程中关注4个主要问题。一是购买好的鸡苗,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二是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避免疫病对养殖的侵害;三是选择优质的饲料,饲料是养殖的基础,只有使用优质的饲料才能保证鸡只有好的产出和汇报;四是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全群预防。群防群治,群体保健。
14、只有把鸡当成宠物养,才能真正养好鸡。
15、的治疗是在温暖、干净、干燥的环境下养鸡。
17、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鸡病流行情况,过去在养猪场发生过,但养猪场通过强化种猪免疫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把问题基本解决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
18、养鸡场应该向养猪场学习。
19、全方位地推进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控”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