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怡今天给分享田螺北方好养殖吗视频播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方田螺养殖技术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1、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
2、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3、田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夜市中很受欢迎。
4、田螺是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的总称,常见的有中华圆田螺、胀肚圆田螺、乌苏里圆田螺和黄螺、蜗螺等。
5、目前养殖的主要是中华圆田螺。
6、作为我国本土品种的田螺因为环境原因和市场需求,自然野生的越来越少,人工养殖渐渐兴起,那么,如何人工养殖田螺呢?两池之间筑建20厘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铺垫10厘米厚的肥泥。
7、池中可稀植茭白、芦笋、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给田螺遮阳避暑,攀缘栖息和提供饵料,提高螺池利用率。
8、螺池周围筑高60~80厘米的围墙或网片围栏。
9、1、田螺养殖之螺池建造养殖田螺的水源通常选择纯净水、河水或者池水,不适合用自来水,并且在养殖期间,要将容器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如果光照过强,需要使用遮阳网或者纱布。
10、田螺养殖中,选择水源充足,管理方便,有流水,无污染的地方来建螺池。
11、池宽1.5米左右,长视其地形而定,一般会在10~15米,深在30~50厘米。
12、几个螺池排成行分级地建造,池的两端对角处设了进出水口。
13、并安装防逃栅栏。
14、田螺疾病少,日常管理重点是管水和防止鸭、猫、蛇、鼠和鸟类等入池捕食田螺,并经常巡视检查,防止田螺外逃。
15、田螺宜浅水,微流水养殖,池水深度以25~30厘米为宜,在繁殖季节和高温季节更要保持池水流动。
16、冬眠时田螺会潜入穴中,只在泥面留个小孔呼吸,为保持水中充足的溶氧量,每3~4天换水1次。
17、3、田螺养殖之采捕田螺养殖中,当仔螺长到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捕上市。
18、采捕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注意选留60%左右的大个体螺作种螺。
19、4、田螺和泥鳅混养将田螺和泥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泥鳅都能正常生长。
20、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蚯蚓等,还产生幼螺,这些都是泥鳅的天然饲料,泥鳅所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
21、田螺和泥鳅混养,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放养泥鳅15000~20000尾,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3500~4000公斤,泥鳅2000~0公斤。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