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分娩期怎样管理?母猪分娩期养殖管护要点
母猪的状态决定了小猪的健康。所以在母猪繁殖的过程中,每天都要打扫圈舍,保证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同时也要对母猪的饲喂槽和饮水装置进行消毒,避免剩菜带菌,危害母猪健康。在农户养猪的坑圈中,应更换垫土和垫草并严格消毒,尽量使圈舍平坦,防止母猪滑倒跌跤。
母猪养殖防治管理办法规定_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母猪养殖防治管理办法规定_母猪养殖技术要点
二、母猪猪舍要调控分娩后1-2天内喂易消化的饲料,第3天后逐步加喂含蛋看你什么猪场,是养肉猪的还是养种猪的,或者是原种场甚至出口场等。还有你在猪场中的岗位如何。不同类型的猪场和不同岗位的管理侧重点也有不同。就我个人经验总结,猪场管理和其它企业一样,无非是管人和理事。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理事。其中理事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主要还是在于管人。我个人认为猪场的员工管理与其它企业的员工管理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猪场因为有防疫需要,所有对员工的外出都会有所限制,所以与员工的沟通和活跃猪场的气氛相对于其它企业就更重要;2、猪场生产不同于其它企业的生产,猪场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所以很多生产成绩以及指标的东西不一定能及时反应出来。而且猪场除了防疫类的问题,很多生产中的问题不一定会有明显的表现。例如以配种为例,待配母猪的饲养管理好坏,怀孕母猪的产仔水平,怀孕母猪的膘情、体况的好坏都只有等到4个月后才能看到具体的数据。那么在这4个月中间,你就只能凭借你自身的经验和参与现场管理的时间来判断和确定。在猪场经验不足可以边干边学,但一定要紧密参与和关注“现场”的工作。3、猪是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是母猪的话还要循环利用7胎以上,那么猪场生产就和其它企业生产有所不同:A、例如工厂,一台机器坏了多半就只影响这一台机器或者一个车间,影响的范围不算大,但是猪不同,一头猪出了问题,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猪场,比如公猪质量或者疾病防疫问题。所以在猪场中有很多地方要求做到“零犯错”;B、猪的生长期长,种猪还要循环利用,那么某一个阶段的某一个小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个猪最终的生产情况或者生产成绩,所以对于管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速度、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4、猪场员工的执行力:如前所述,猪场生产数据很多时候是反应的几个月前的问题,那么在几个月前的工作中除了管理者的经验和勤奋之外,员工的自觉性和执行力就尤为重要-毕竟管理者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到每一个员工;5、员工的经验和人员培养:和工厂生产不同,猪场生产中经验也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关键岗位,比如配种员、公猪饲养员等岗位,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而这些岗位人员要靠我们长期去和培养,有的岗位培养的时间超过一年甚至两三年,那么猪场中控制员工的流失和人才培养和人员梯队建设就十分重要,不然和可能会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6、成本控制:养殖业利润相对于工业厂矿产品相对较薄,根据行情,生产成本能占到60%到90%,那么成本控制就很重要,要避免出现生产成绩好而经营效益的现象。白质丰富的饲料,饲喂量可视情况逐渐加大,第7天后可自由采食。温度
三、正确为母猪接生
当仔猪产出时,及时用抹布擦净仔猪身上污物,然后把仔猪放在保温箱里,以防受冻,经15~20分钟后断脐,断脐处用碘酒消毒。
母猪分娩结束后,及时移走胎衣和被羊水胎粪污染的褥草,以免病原微生物引起母猪产后感染而发病。
有条件的猪场可增喂一些优质青绿饲料,可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一些轻泻物,如人工盐、硫酸镁等,以防止便秘。
五、保持母猪猪舍安静 母猪分娩后,要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减少对母猪的,不使其经常起卧,让母猪充分休息,促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调节生理代谢平衡,保持较高的泌乳量,使仔猪吃到充足的乳汁,同时也防止母猪受惊,踩、压仔猪。
六、防治母猪炎 母猪产后应经常观察其变化和仔猪哺乳情况,随时调整饲料喂量,防止发生炎。
母猪空怀阶段饲养管理的作规程有哪些?
在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母猪转移到产房前,除把产房及设备消毒好外,还应把母猪身体用0.1%溶液或2%~5%来苏水消毒好。(1)空怀母猪入舍前应按消毒程序对猪舍进行消毒,入舍后按品种、产次、断奶时间、体重、体况等相近原则组群。每栏4~5头,每头占有面积2.0~2.5米2。
规模养猪,母猪圈舍的建筑,要保证冬暖夏凉,冬季有保温供暖设备,夏季有降温通风设备。(2)舍内温度控制在10~20℃,相对湿度50%~70%,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3)断奶后至配种阶段的空怀母猪继续使用哺乳期饲料,实行短期优饲,配种后改喂妊娠料。
(4)空怀母猪日喂量2.0千克,视体重、体况增减料量10%~20%。日喂2次。保证充足饮水,饮水水质要符合NY/T502母猪产房应具备干燥、朝阳、通风良好等条件。母猪分娩前应转移到消毒好的产房中,并做好一切接产准备,加强值班守护。7标准。
(5)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每日清扫、除粪两次。舍内每周带猪消毒1次。运动场每月消毒1次,并做到冬季无积雪,夏季无积水。
(6)按免疫、驱虫程序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7)随时观察母猪表现,及时进行配种。一般在母猪愿意接受公猪爬跨或用双手按压母猪腰荐部母猪站立不动,摆出待配姿势时进行次配种,间隔9~14小时再进行第二次配种。
(8)严格执行配种中规定的选配对象,不得随意改变,并做好配种记录。
(9)配种时耐心辅助,不得粗暴对待公母猪。
(10)配种后观察28天,确定母猪妊娠后转入妊娠猪舍,连续两个情期仍不孕者,应淘汰。
母猪养殖技术
1、环境消毒环境消毒是在养殖母猪时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在养殖母猪的时候要在其生产前后、及生产中都做好消毒工作。并且要注意控制好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在其进入猪舍前也要做好消毒工作,防止携带病菌影响母猪的生长。并且每转走一批母猪都要对产房进行消毒。空栏一周左右后再转入母猪。在母猪进入生产期后要带猪消毒两次,消毒剂要使用对母猪危害小的物,准备两种以上,增强消毒力度。
四、注意防止母猪便秘 在分娩当天,母猪非常疲乏,不想吃食,感觉口渴,所以,母猪产后应喂加盐麸皮汤清理胃肠,给予清洁饮水。2、免疫注射
3、及时驱虫
驱虫工作在养殖母猪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寄生虫会危害母猪的机体免疫系统,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降低猪的反应能力与抗病性。所以我们在养殖母猪时要根据驱虫流程做好驱虫。定期驱虫不仅能够增强猪群的免疫能力,还能够预防各种疾病。在母猪生产前20天左右的时候开始进行,然后在仔猪断奶后进行一次。驱虫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要注意选择效果好、毒性低的驱虫。
4、加强如已发生炎,应及时治疗,一般可应用抗生素肌内注射和外涂消炎,尽快消除炎症,恢复泌乳机能,减少仔猪损失。管理
在母猪生产期的时候我们要经常观察母猪的生长情况。控制好猪舍内的温湿度,避免温湿度不适而滋生细菌。然后要根据母猪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管理方法。在养殖母猪时,要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调整好饲料,控制好饲料中的营养比例,满足母猪生产对营养的需求。并且要注意保证饲料充足,尤其是在妊娠期的时候,既要提供母猪的营养需求,还要保证胎猪不会缺乏营养。
母猪繁殖技术与管理
配种完成后的一个月内,要定期观察母猪的状态。如果母猪出现嗜睡、坐立不安、食欲增加、腹部下垂等症状,说明母猪配种成功。此时,母猪可增加精饲料量,减少粗饲料量。在繁殖母猪的过程中,要给它们提供与粗饲料和精饲料相匹配的食物,让母猪吸收足够的营养,还要定期清理圈舍,保证环境卫生。母猪出现症状后,需要配种,要观察母猪的状态,判断配种是否成功。
母猪怎么养殖
1、提供饲料
2、定期清理
3、进行配种在繁殖母猪的过程中,需要给它们提供一天三次的饲料,让母猪获得一天所需的能量。在饲养过程中,可以给母猪提供米糠、麦麸、玉米粉等谷物饲料,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精饲料,还可以给母猪提供青菜、瓜果等蔬菜。
母猪进入期后,会出现坐立不安、勃起的症状一、母猪产前要严格消毒,外阴会流出粘稠的液体,所以要对母猪进行配种。配种时,母猪和公猪可以直接关在一个围栏里,也可以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母猪。
4、观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