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养殖喂什么,适合在哪里养,附养殖技术
三、水蛭的价格多少钱一斤?水蛭不但用价格很高,而且应用范围广泛,市场货源供应也非常紧张,其价格行情呈逐年上涨趋势,目前水蛭清的加工为600~650元一斤,盐水蛭大约450~500元左右一斤,矾水蛭的市场价格大约为430~450元一斤,同时,水蛭后期市场价格预计仍会坚挺。蚂蟥养殖可以喂天然饲料,主要是指蚂蟥可以在自然界中自主摄取的活体食物,例如田螺、蚯蚓、水蚤等。还可以喂食人工饲料,人们把水、化学物质、防腐剂、有机物质和填充物等许多原材料混合经过专业的机械加工制成的饲料称为人工饲料,它们不仅便于蚂蟥,还能提供蚂蟥所需要的营养。
水箱高密度水蛭养殖_水箱高密度水蛭养殖视频
水箱高密度水蛭养殖_水箱高密度水蛭养殖视频
4、管理技术
一、蚂蟥养殖喂什么
1、养殖蚂蟥可以给其喂天然饲料,天然饲料主要是指蚂蟥可以在自然界中摄取的活体食物,比如田螺、蚯蚓、水蚤等。在蚂蟥投放之前可以对池塘进行配肥,这样就能为水生动物提供一个大量繁衍的环境,确保蚂蟥在投放后有充足的饵料。或者在投放蚂蟥后,养殖者在其他地方捕获天然饵料,再将它们投放到水蛭的环境中,让它们生长繁殖。
二、蚂蟥适合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比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比较丰富。因此,只要在沼泽地建好围栏,就可放养蚂蟥,饲养时一定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在哪里养
1、沼泽地养殖
2、洼地养殖
3、稻田养殖
稻田的特点是水位较浅,水温适宜,而且有水稻可以进行遮荫,从含氧量到饵料都非常适合蚂蝗生长和繁殖。因此,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着不同品种的蚂蟥,稻田养殖时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
三、蚂蟥养殖技术
1、选址建池
如果是大规模养殖首先需要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进行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的对角一定要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可以再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进行休息,如果是小规模养殖可直接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
2、苗种投放
3、饵料喂养
蚂蟥的主食是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时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或者是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蚂蟥自由取食,动物的血一般每星期喂1次。
饲养时一定要调节水质,蚂蟥虽然能在污水中生长,但如果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就一定要保持清新,同时也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就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比较高,一定要注意适当换水。
水蛭如何养殖
2、或者喂食人工饲料,人工饲料是将水、化学物质、防腐剂、有机物质和填充物等许多原材料混合经过专业机械加工制成的饲料,它们不仅方便蚂蟥,还能给蚂蟥提供所需要的营养,保证蚂蟥摄入的营养均衡。人工饲料一定要便于日常保存和投喂,有较好的物理性状,还要有能诱使水蛭的作用,有良好的化学性状,同时还要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传统的特种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生长繁殖
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洼地主要有各种各样的杂草,它们是蚂蟥的直接饵料或间接饵料,而且低洼地的水温较高,水位较浅,水体交换比较容易。洼地还有田螺、河蚌等底栖生物,有利于蚂蟥生长。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的生活。
水蛭在全国大部地区的湖泊、池塘以及水田中均有生产。主产于山东微山、东平、南阳湖等湖中,以微山湖产量,除供应本省外,并销售东北、河北、山西各地。江苏苏州市郊、吴县等地所产亦外销一部分。此外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河北、辽宁、吉林等处亦产,均自产自销。
1. 宽水蛭
扁平纺锤形,体长5~9厘米,宽处0.8~2.0厘米。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干燥材背腹相贴呈攀状,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许多环节构成,前吸备用不显著,后吸备用较大。
2. 长条水蛭
狭长而扁(有些在加工时拉成线状),体长5~12厘米,宽1~5毫米。体的两端稍细,均有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圆大。体节明显或不明显。体表凹凸不平(因消化道内有贮藏物)。背腹两面均呈黑棕色,两端经过加工后穿有小孔,因此吸盘亦不易辨认。质脆,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有土腥气。
3. 水蛭一、水蛭养殖前景分析
扁长圆形,体长2~5厘米,宽2~3毫米。腹面稍高,体多弯曲扭转。商品通常用线穿起,多数密集成团。全体黑棕色亦由多数环节构成。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
水蛭养殖要注意一些什么?真实的产量是多少?投资大吗?
3、蚂蟥是动物血液和体液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一般水中的浮游生物、昆虫等都是它们主要的摄食饵料,人工养殖时一定要给其投喂一些动物内、配合饲料、螺蛳、植物残渣、蚯蚓、熟蛋黄2、养殖密度。大家不要以为水蛭比较小就认为水蛭每亩可以养很多,一般来说,每亩的养殖数量基本在2200-0条左右,种苗的话一般在40-50斤左右。因为没法保证水蛭能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养殖场地,所以适当的少一点可以保持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所以养殖场地进行分割,程度的保持水蛭的均匀分布。等饵料。一般野生蚂蟥主要青蛙的血液,人工养殖的日本医蛭和菲牛蛭主要食物为动物鲜血凝块,为保证它们的营养均衡,需在水中培育浮游生物和大片的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第1点需要注意就是这个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忽视第2点,就是整体的这个养殖的过程还要发生的一些事情,第3点就是容易得什么样的疾病,一定要及时的去注意真实的产量,其实就是在一斤的水蛭大概会产出三斤,那么投资量也不是很大
用网笼养殖模式。挂十笼,一笼产水蛭40斤左5、人工养殖水蛭效益分析:成品活水蛭每市斤大约15条—25条,【2010年】市场售价每市斤40元—50元,每条水蛭平均约2元左右,种苗和各项养殖费用为0.50元,每生产养殖一条水蛭可得净利为1.50元左右,因此养殖的效益和养殖管理、饲料模式有着双重关系,总之,以数取胜,依靠科学管理,假如养殖100万条、500万条,产业。右,每亩产值2.8万左右。注意夏天笼子里的水位在80厘米以上,在高温天气,一旦发现水蛭食欲下降,身体发黑,要时刻注意干涩的发生。
水蛭的饲养方法
一个水蛭一年产2到3次 每次产30到50个 每次成活率百分之七十1、水质管理。水对于水蛭而言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了,现在野生的水质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很多水质的恶化导致其无法生存下去。养水蛭的水要选一、 养殖管理方便,在人工创造水蛭生长环境下,进行立体、高密度养殖,效益倍增。择天然无污染的,一些肥水或者农含量较高的水质都会对水蛭产生比较的影响,所以选择水源的时候养殖户要慎重。其次为了保证养殖池的水源质量,能长期保持活水的流通。
3、投喂。水蛭常见的食物就是田螺、河蚌和一些动物血块之类的东西,初期的话在养殖场地里面均匀的放置一定数量的田螺、河蚌,然后辅助一些血块喂养,加快其生长即可。一般早晚各喂养一次即可,投喂时常控制在1-2小时左右,每次都少量的投喂,让水蛭能程度的进食,减少饲料的损耗。
4、控温。水蛭是很怕高温的,所以养殖场所一定要有控温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夏天可以搭建1、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在高温季节(7-8月)时更好保证进水口和排水口畅通无阻,确保水质干净且有一定的溶氧量。一些遮阳网,或者在水里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接接触水蛭的机会。如果温度是在过高,适当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温度比较适合生长。
室内养水蛭一平米多少产量
分布范围200到300公斤。室内养殖水蛭有两种自养殖模式,池塘粗放型养殖,一平米亩产200到300公斤左右,优点是前期投资小易管理。水泥池高密度养殖,一般600多平方产量达500多公斤。水蛭的俗名,属环节动物蛭纲类,世界上有400-500种我国淡水水域辽阔,因地域的异各地水的质量有明显的区别。决定水质质量的理化指标主要有温度、盐度、含氧量、pH 值、水色和肥度等。要考虑水源流至场地是否被污染。污染的水域,例如出现水颜色反常、浑浊度增大、悬浮物增多、有毒物质增加、发生恶臭等现象,则不能使用。同时还要考虑该水域在1 年内甚至若干年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保证做到旱时有水,涝时不淹。。
综合上述,江苏建湖水蛭养殖研究中心:朱建华经过几年的精心摸索、实验,针对水蛭的生活习性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实验,包括:大塘泥池养殖、仿生态泥池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室内外产茧、温控人工孵化、幼苗配合饲料的研发 等等,实践总结,探索创新,运用仿生态泥池养殖具有三大优点:养水蛭的要求
不同种类的土壤,其pH 值、含盐种类及数量、含氧量、透水性和含腐殖质程度往往有所别,将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影响。一般分为砾土、砂土、粘土、壤土和腐殖土5 个类型。水质较肥,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的,池底土质可用砾土、砂土;水质不肥,即营养物质不丰富,如使用地下水或自来水等,池底土质则应用腐殖土;如果池底漏水,层还应用粘土夯实。因此,应根据水质条件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土质。池底土质应比较坚硬,上面有较肥的有机质。水蛭具有水生性、野生性、变温性和特殊的食性。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要求选择具有一定水域、温暖、安静、动植物繁多的场所。噪音,尤其是震动,对水蛭的生长不利。因此,应避开车辆来往频繁的交通沿线和有噪声、震动的飞机场、工厂等地区。
地形
地形的选择应以背风向阳、环境优良为好。这样,春秋季节可增加光照时间,延长水蛭的生长期,冬季可防风抗寒,使水蛭能安全越冬。同时优美的环境,夏季既可以防暑,又可以增加动植物的活体数量,为水蛭提供充足的1、选择个体肥大、活力较强、体表光滑且无伤痕的种蛭,以每条种蛭的体重在12g以上为宜,每亩一般可放养2000-0条。饵料。
水质
土质
交通
交通方便,可给产品和饲料的运输带来便利,同时可节省时间,减少交通运输上的费用开支。电力除日常照明外,如加工饲料、产品等都需用电,应能二、选种及孵化期管理保证供应。
排灌
养殖池的水位应能控制自如,排灌方便。要做到旱能灌,涝能排,两手都要抓。尤其要防止洪水的冲击,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饵料大多以水中浮游生物、螺类、贝类、虾类、鱼类等动物为主。同时要注意附近屠宰场畜禽鲜血的利用。
水蛭价格多少钱?水蛭养殖前景怎么样?
1、选址:需要把池塘建在排灌方便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宽3m,深1-1.2m并在中间建造1个平台(高于水面0.2m)。2、选种及孵化期管理:挑选个体肥大的种蛭,放养密度为2000-0条/亩,当种蛭产卵并孵化出幼蛭后,便可以给幼蛭投喂螺蛳。3、日常管理:经常换水保证水质的干净,并及时防治敌害。1、从今后市场发展分析来看,水蛭的紧缺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供需矛盾越来越大,靠自然资源的再生,目前也无法解决这一矛盾。为了弥补这一自然资源的短缺,保护珍贵而有限的野生资源,人工养殖水蛭势在必行。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人工养殖水蛭营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可以预料,水蛭的人工养殖作为一种时尚的新兴产业,将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
江苏建湖水蛭养殖研究中心 :朱建华自2003年开始对用宽体金钱水蛭的试养、实践,从大塘自然泥池养殖,仿生态泥池养殖,半人工池塘网箱养殖,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经过了多次周折,路途坎坷,从水蛭交配、繁殖、生长到成品产收的整个养殖过程,结果是丰产半丰产,效益平凡,实践中总结到 大塘泥池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有着很多不利因素。2、目前机构已不再要求中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纯产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水蛭作为传统中的应用,一直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是及等发达,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是我国动物材出口的紧俏产品。人工养殖水蛭前景广阔,给创业者出口创汇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3、发展水蛭养殖业,是基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项目。既解决了农村富裕劳动力,也为农民一条脱贫致富的增收途径。更为饵料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低效益单位转型提供一条难得的创业契机!
二、养水蛭赚钱吗?目前水蛭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野生水蛭资源逐年枯竭、各地库存供应乏力、供需缺口高达50%以上,这些因素是导致水蛭价格连年大涨的主要原因。一项对全国17家中材专业市场的调查显示,从2000年起,水蛭价格连年大涨,由2002年的150元升至2003年的160元、2004年的170元、2005年的180元、2006年的190元、2007年的200元、2008年的230元。2009~2011年,水蛭价格连续暴涨,2009年涨至380元,2010年再暴涨至740元,2011年已暴涨至800~820元。
四、养殖水蛭的成本与利润
水蛭养殖成本投入
水蛭的养殖成本就以5亩养殖面积来计算,租赁土地资金约0.3~0.4万元,基地开挖0.4万元,防逃网0.25万元,大部分饵料可以自己养殖,初期需要购买,费用大约0.3万元,施用农家肥0.05万元,种蛭公斤约8万元,管理费用1.2万元,消毒0.02万元,水电费0.15万元,总计投资大约10万元。当然,投资大小也就决定养殖规模的大小,其养殖效益不是看场地大小,而是看1亩所投放的水蛭种苗来确定,只有种蛭繁殖了,幼苗长大了,才可以增重。
养殖水蛭的模式有几种
3、人工养殖水蛭的周期一般为6个月,从交配、繁殖、孵化出苗至成品,幼苗到成品,如精心管理,养殖时间为120天,放松管理,投食不定,会延长到半年以上,因此要丰产丰收,必须运用科学的饲料管理、强化幼苗的精养以及饲料的合理搭配,做到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时、定水。一、人工养殖水蛭的环境、条件:
人工养殖的适宜品种是金钱蛭,也可养殖茶色蛭。金钱蛭主要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比较常见,捕捉作种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一般为每立方米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的蚂蟥。水蛭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购买到水蛭吸取的饲料——螺蛳、河蚌就可以养殖,(除海水以外),室内室外、家前屋后、老厂房、荒田、鱼塘等,它不受南北气候的影响,养殖面积可大可小。
我认为一定要注意一些空气,而且一定要有新鲜的水源,如果是被污染了是不可以的,产量是不太大的,而且它的投资也不大,因为是可以繁殖的,所以它的成本就不高。2、半人工网箱池塘养殖: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老池塘、鱼荡进行用网箱养殖,网箱宽度C--D米,长度不限,网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涝,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每平方水面养殖120条左右。【这种养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
3、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利用家前屋后、老厂房或旧水泥场地、园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无土立体养殖,建池规格宽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长度不限,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墙距池底高80公分处做好抗洪出水口,每平方水面可养200条左右。【这种养殖方式,高投入,低产出。是仅供参考的养殖方式.】
三、水蛭种苗繁殖及饲料管理:
1、人工养殖水蛭对种苗的选择是相当重要关键,对于野性水蛭自捕或购买来作种源,进行人工养殖是完全可以,但必须经过周期性驯养、培育,首先要从体外消毒、精选种龄、强化驯养,要求达到:家养习性一致,种龄整齐一致,水体深浅含量一致,这样才能适应人工养殖,否则种龄混乱、野性不稳定、水体环境与养殖生长环境难于适应,导致无法管理。
2、水蛭生命力强、繁殖高、每条种水蛭全年产茧繁殖,幼苗约100条左右,产茧时间能在三年以上,幼苗的成活率可达50%以上,水蛭在正常养殖管理下,一般没有疾病发生,因此不宜使用物,养殖期间,严禁农、化肥和化工原料进入养殖池塘内。
4、水蛭饲养管理很简单,幼苗分养后,每隔3天补充一点清水,饲料来源主要以螺蛳、河蚌为主以及适量的青汁饲料,每隔2—3天投喂一次,如自然池塘或网箱养殖,每星期投喂一次,半个月换水一次即可。通过实践,每条幼苗水蛭到成品,一般吸取螺蛳为50粒左右,大约二市两。
对于人工养殖用宽体金线水蛭,规模可大可小,城乡居民,下岗人员都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蛭的用量越来越大,它不但可以用、出口创汇、保健用品、化妆用品、食用也正向我们走来,因此人工养殖金线水蛭将是一个新致富增长点!
综合如下:
一、大塘 养殖期间水蛭遇阴雨、雷雨天气,容易逃跑。
二、 大塘幼苗喂食取食困难,同时受池内杂虫、天敌影响,幼苗成活率大大下降。
三、大塘 养殖期间的正常性伤亡,无法把伤亡以及腐烂的水蛭捞出,容易污染水质,产生病菌。
四、大塘 饲养管理难度大,检查巡池很难全面观察,只能隔池相望。
五、 养殖池一旦产生疾病或受外界农影响。无法更换新水,整个养殖区大塘将会受到传播病菌的危险性,
六、大塘 成品水蛭产收不能全部捕捞,因水蛭钻进泥土中。
七、特别是网箱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网箱内根本无法排出污水更换不了新水。同时网箱使用三年要重新更换,追加投入成本。
八、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因此,生存在坚硬池塘里的水蛭,要比生存在泥池塘里的水蛭,生长缓慢。 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产出,得不偿失】。
二、 日常管理中,能观察到不健康水蛭,即捞晒干,以待销售,无损失。池内水质污辱或产生病菌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更换新水或清池消毒,不会影响大面积养殖区域。
三、 养殖面积不分大小,家前屋后、荒地、老厂房场地等,下岗失业人员多可以从事,成品水蛭产收干净,越冬安全,具有工厂化、车间室的养殖管理,一次投入,数年养殖。
养殖一亩水蛭产量有多少
水蛭养殖利润养殖水蛭目前有两种养殖模式1池塘粗放型:一般亩产200到300公斤左右..优点是前期投资小..易管理..2水泥池高密度养殖.一般600多平方产量达500多公斤..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深度掌握一定技术的前提下..没有经验的话.切勿盲目投资..我也是在两年的边学边养的摸索后才有的这个产量..利润还不错吧..据说有些上规模的成功养殖户亩产量高达700多公斤!可望而不可及啊回报另:养殖有风险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条种蛭均可繁殖,一般种蛭年繁殖3~4次,每次产2~3个卵茧,平均年产卵4个,每个卯茧可孵出幼蛭20条以上,由于天敌、强弱、环境等因素影响,幼蚱成活率在90%以上,则每条种蛭年可繁殖商品蛭72条,每千克活体水蛭大约有150条,7千克活体水蛭能制干1千克,市价每千克400元,则每条种蛭年产值为27元。如果有一亩地养殖面积,投种5000条,年产值就九13万元以上的毛收入,扣除设施、饵料等纯利在10万元左右,养殖5亩的利润高达50万元。采用高密度、集约化生产,5U平方米面枳内投种1000条,年产值可达00元以上,扣除种苗、饲料、设施等费用,养殖水蛭获利润在20000元以上。.投资需谨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