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东北林蛙养殖业问题 东北林蛙养殖基地

梦想农场 1

养殖林蛙常见的问题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蝌蚪池的宽度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水换掉。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俗称蛤士蟆,原产东北,属二级保护动物,是的用经济蛙种。雌蛙输卵管干制成的蛤士蟆油是名贵的中材,具有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

东北林蛙养殖业问题 东北林蛙养殖基地东北林蛙养殖业问题 东北林蛙养殖基地


东北林蛙养殖业问题 东北林蛙养殖基地


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建数个养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2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30厘米,然后用塑料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到木桩的顶端,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蛙逃跑。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保湿就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1—2次水。

林蛙在自然条件下生活在山地次生林中,80年代以来由于过量捕杀和产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日趋枯竭。我国从50年代开始进行林蛙的人工管理和围栏养殖试验,到80年代末期已建立了半人工养殖体系。90年代以来,开始全人工养殖的研究试验,近年来林蛙的生产已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性诱变、贵传育种、人工生态系统建造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林蛙生产。

林蛙人工养殖的广泛开展,不仅满足了市场对蛤士的需求,同时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上海水产大学赵振寰于50年代首先提出了林蛙南移养殖的设想,并在上海市郊北纬31(,东经122(的自然环境下进行了生长和繁殖试验.多年来不少人在这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工作.复旦大学王寿兵就温度变化对林蛙胚胎发育期对温度变化有较强的耐受力,南方春季气温的变化不会影响其胚胎发育.复旦大学蒋朝光就林蛙蝌蚪期的营养要求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林蛙人工养殖蝌蚪期的饲料配比.沈阳农业大学刘玉文就林蛙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林蛙养殖过程中人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稻壳繁养,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稻壳或玉米面放到室七、越冬管理: 林蛙在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就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减少活动。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六、林蛙油的提取 在每年的10月末到11月末开始捕捉个大的雌蛙,这个季节林蛙肥胖,油多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林蛙油就是雌蛙的卵巢,将林蛙雌蛙干制后取油。将捕捉的活雌蛙用细铁丝或线绳从蛙嘴处的鼻孔串起来晾晒7—10天成林蛙干。取油方法:林蛙油取出后是固体干块,容易存放。林蛙油的提取方法较多,一般是采用将林蛙干首先放于60—70摄氏度的热水里,浸泡5—10分钟左右,然后从水里取出放在盆或其它容器里,用湿润的麻袋等物覆盖,放在温暖室内进行闷润,大约10—15小时左右,可把整个林蛙闷软,皮肤和肌肉变软,即可取油。取油时一只手托住闷软的林蛙,腹面向上,大拇指紧紧地顶住林蛙的两条腿,另一只手掐住林蛙的头部两只手同时用力下折,这时将靠近两腿的皮撕破,露出片状油来,用手或刀片轻轻撬起一端,将两大片油撕下,并同时取出零星小块油,放于盘内晾干即可

关于林蛙养殖的问题

赵新民市前当堡镇腰岗子村养鱼大户赵万昌经过一年多试验,人工繁殖林蛙喜获成功。目前他共养殖林蛙近万只,其中的体重已达50克以上。林蛙可以圈养,但是难养。万昌大棚养林蛙

赵编辑:xiawanjia 来源:辽宁农民报 浏览人次: 197 次 发布时间:2008-05-26万昌大棚养林蛙

林蛙养殖气候(高分悬赏)

食用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林蛙生长适宜的气温在20-30度的范围。对于全程来讲,需要考虑能够承受的低温和高温范围,但一般在正确的技术措施下,按东北、中原、南方的自然气候条件,目前都是有办法处理的。但人工养殖林蛙的技术含量很高,一般经济实力单薄的人目前还不要介5.林蛙要两年后才是商品,所以林蛙的越冬尤为重要,也是全人工养林蛙成败的关键。我们要很好的想办法,顺其自然的生活环境。确保全人工养蛙的成功。入这个项目。

限度和有效维护野生种群的生存繁衍。

在东北养殖林蛙,会在几月份完全进水过冬

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要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林蛙进水行据了解,养殖林蛙的关键是解决好饲料问题。目前,赵万昌已成功繁殖出林蛙的好饲料——黄粉虫。在赵万昌的带领和帮助下,腰岗子村10多户养鱼户也试着养起了林蛙,要在这一新兴产业上大干一场。为受光照和温度水平综合作用发生的,因此不能简单以时间来确定。通常而言,东北地区的林蛙在9月下旬、10月初开始由北向南逐步进水。对于完全进水的时间就要看当地气候波动了。

春天刚化开冻,睡了一冬天的林蛙出来交配,将卵产在水坑里,随着气温上升,青蛙卵就蜉化出小蝌蚪。

林蛙为啥东北产地的好?

提示:我们搞这个 多年了 有丰富经验的 可以 好好帮助你的 哦

林蛙养植全国各地都有,要说起来还是东北的林蛙好。

时值冬季,长白山区异常冷酷。他因旅途劳顿,疲惫交加,不幸途中染病,再由于饥渴难耐,便潦倒于一河边。挣扎中欲取河冰化水煮冻干粮,偶见破冰之处有一冻干哈蟆。虽饥饿之极,努尔哈赤亦不舍得一次吃完,便将哈蟆撕作两瓣,取其一随冰煮下。待水开时,忽然发现这半只哈蟆腹内的一块只有拇指般大小的脂状物,竟涨满装了一鹿蹄碗。食后顿觉元气立升,浑身劲从低起,疲劳全无,精神大振。

我们东北大多是野生的林蛙,春夏秋东四季分明,非常适合林蛙的生活习性。

你可以喂它们玉米面和米糠,等到分化出四肢后,它们就陆续的上山了,这时候你做好看山巡护工作就可以了。

到了秋天,一般在霜降后,天气转凉,林蛙就陆续下到河或水坑里,开始准备越冬,这时养殖户将三年以上的成熟林蛙抓住,小的放回河里让它们继续生长,

抓捕方法可以用塑料溥漠挡蹚子,也可以在河里下地龙子,将成年林蛙抓住,母林蛙油在好的年头可买到一斤一百五十元左右,公林蛙也在每斤二十多左右,这要看林蛙的产量而定。

因为东北的林蛙是纯野生的,油的营养价直高,是人们喜欢的兹补佳品,可以把一只油用凉水泡发,加进冰糖上锅饨熟即可食用,它给你带来健康,也给养殖户带来了高额的经济效益。

相传清王朝始祖努尔哈赤年轻时,曾听一术士指点,说辽中永陵(今辽宁新宾)有山,势如龙腾,内蕴王气,若以葬人,其后代必得天下。因思欲背负先祖遗骨前往安葬。

遂起身夜行,身负祖先遗骨持续80里路而不觉饥乏。因而想到这林蛙体内之物是不可多得的极好食品。此后,努尔哈赤率军征战,每临阵前必令将士服食哈蟆油以壮军力。入关立朝之后,清皇族遂将哈蟆油列为贡品,每年由长白山区地方官员进奉食用,以期延年益寿,强筋壮体。后宫嫔妃们则以此驻容保颜,永持芳华。此种哈蟆即为生长在长白山区的吉林长白山林蛙。民间常以林蛙油作为孝敬老人之上乘滋补营养品。体弱久病者,妇女及生长期弱体质孩童亦可用以扶持。

林蛙羹:材料:发好的雪蛤100克、鸡蛋3只、胡萝卜20克、黄瓜20克、水发冻蘑20克、蝎足棒50克、高汤50克。做法:先把鸡蛋清倒入碗中,加少许盐搅拌均匀。把搅拌好的鸡蛋清放在微波炉里蒸3--4分钟(爬在透明窗看着,可别蒸老了哦),然后取出待用。把高汤放在炒勺中,陆续加入雪蛤、胡萝卜片、黄瓜片、水发冻蘑、蝎足棒,香菜叶然后适量的调料用水淀粉勾芡,淋入刚刚蒸好的鸡蛋羹上。功效:有养颜润肺、补肾益精、抗疲劳、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因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为东北地区的林蛙体格大、产油率高、体制健壮、繁殖率高而成为林蛙中的。林蛙富含 4 种激素、9种维生素、13种微量元素和 18种氨基酸,在用、滋补和美容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东北林蛙能不能圈养

欢迎到百度林蛙吧共同探讨。

可以,但是林蛙的生活习性,圈养条件下,要尽量模拟野生条件下的温湿人工养殖林蛙的前景非常广阔。林蛙除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外,还具有极高的用价值。林蛙油是制造化妆品的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现在成年林蛙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公斤240多元。赵万昌介绍说:“人工养殖林蛙的优点是投资小、风险小、回报快。养成一只成蛙只需1.5—2元成本,40—50克重的大林蛙可卖12元左右,这样养一只蛙能净赚10元。以前我担心体重小的林蛙不好卖,现在看,小蛙也好卖。前几天,抚顺的一位客户说,小蛙他们也收购。”另外养殖林蛙还可以与其他致富项目搭配进行,如在果园、稻田、废弃的池塘等地均可养殖。养殖林蛙所需空间并不大,每平方米可养成蛙100只、幼蛙200多只。度,等等很多,林蛙属于特种养殖,养殖林蛙不能盲目上马,养殖技术是关键,林蛙养殖投资很大,精心,恒心,信心. 建议多买点书或是查找相关资料,去一些成功的养殖场实地参观下,愿你养殖成功

地理4.由于人工高密度养蛙,加之环境条件不适,林蛙有病害发生,我们要提早预防,如果有病才去治疗,那就晚了。条件和投资 但是成功的少 慎重投资、、、

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根据一个小型蛙场计算,蛙卵600元,黄粉虫种虫500元,木盘600元,麦麸约1500元,建场用1500元,工时杂费按1600元计算,总计约投6300元。当年小蛙可卖4万元。我们可以获得33700元的收入。如果精心认真管理,以上指标是可以达到的,第二年加大投入40000元,可出售商品蛙30000-40000只,可获利90000-120000元。

全人工养林蛙必须具备的条件:

2.蛙场址选择很重要,要选植被好,有水源,有越冬条件,土壤湿润的地点。

3.四周围栏建好,因林蛙的逃逸功能强,不能让林蛙外逃.(内围拦塑料反沿比较适用)同时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一但蛙场进入鼠蛇后果不甚设想。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

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1、南方地区养殖可以采用地面上盖上一尺到二尺厚的杂草、稻草,让林蛙在杂草、稻草下面直接越冬的方法。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麦麸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建数个养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米-2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30厘米,然后用塑料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米-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到木桩的顶端,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蛙逃跑。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保湿就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一到二次水。

六、延长生长时间: 早春利用塑料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促进早进入陆地生活,早春气温低也可先将网棚盖上塑料布,促使蛙提前捕食,晚秋盖塑料布延长幼蛙捕食时间。这样可使林蛙提前达到商品蛙规格。 我公司在近两年搞了林蛙全年无冬眠养殖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2、窖内越冬:窖宽2米,深2米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 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蝌蚪池的宽度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水换掉。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米的蝌蚪池即可。,四壁用砖石水泥等砌成,窖底为土层,窖盖覆土保温,留有通气孔道,地面放入石块落叶等隐避物。每平方米大约贮小蛙3000只,大蛙700只。要经常喷水。

3、室内越冬池越冬:在室内修建水泥池,面积因地制宜,池深1米,水深70-80厘米。需经常换水,防止缺氧,水池上边盖上窗纱等防逃网。

4、焊接镀锌板水池越冬:有移动方便,控制温度方便,换水方便的特点,可放置在空房的炕上,天冷时烧一下炕,或在池下方放一电暖器控制温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作 者:罗琛等编著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发展林蛙的人工养殖有何重要意义

林蛙,又名雪蛤。原来林子里,河边总能见到,现在不多见了,可能越吃越少了吧,这个东西纯野生的,所以比较难得。东北林蛙在明、清两代已成为贡品了,味道浓香,口感细嫩,有很高的食补价值。小时候会捉来吃,常常在河边生火烤林蛙腿吃,长大了才知道林蛙的油才是最有营养的。雪蛤油是珍贵的滋补品,营养成分不亚于人参、燕窝、冬虫夏草。美食:林蛙炖土豆:将切好的土豆块放入锅中翻炒至变色,加入葱花和大料,将油后添水,将处理好的林蛙放入锅中,开锅后炖20分钟即可。林蛙肉质鲜嫩,特别适合体弱多病着及老人食用。

两网上很难有txt版的,去书店或者网上购买吧点:

林蛙全身是宝,其中具有显著滋阴功效的“蛤士蟆油“是与人参(补气)、鹿茸(壮阳)并列的中材三大天王级传统名贵中材。经现代研究确定,它不论从营养学、中医学、生物化学、细胞分子学还是最前列的基因学角度来看,都具有全面的、卓越的补益功效。因此从宋代以来就列入材,到了清代更是”一碗之资,白金半流“。

人类因自身需求而进行的开发,无一例外地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威胁自然物种的生存繁衍。由于无序利用开发,人类的狂补滥杀导致林蛙这一自然界瑰宝种群急速衰竭,小兴安岭这一片林蛙原生繁殖区域春季已经听不到林蛙的蛙鸣。发展人工养殖(含半人工)是平衡人类开发利用与野生资源保持生态之间最有力和有效的方式。

对于养殖林蛙的现状:我国半人工养殖林蛙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效果。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就进入了规模化的产业开发阶段。而全人工养殖历经三十余年的坎坷,至今总体上处于失败状态,数个基地进入了成功的规模化、商品化生产。1.有充足的饲料黄粉虫(黄粉虫比较好繁殖)因圈养林蛙,必须保证每只蛙每天吃到3-5条虫。

东北养殖哈士蟆一年产多少斤

山东省荏平水产局路兆宽1996年将要蛙引至山东进行人工养殖并获得成功.上述研究结果为在南方进行林蛙的人工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北方比,在南方进行林蛙养殖具有以上优势:1、气候条件湿润,有利于林蛙的生存;2、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多,可为林蛙提供丰富的食物;3、无霜期长,可为林蛙提供较长的取食期和生长期。获苏州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们开展了林蛙南移养殖的研究工作。最近就林蛙南移养殖过程中种蛙的长途运输和越冬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种蛙运输时机的选择、运输器具的设计、运输密度的确定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种蛙经67小时汽车、火车运输,环境温度在2℃到18℃间变动,成活率达到96%.目前,林蛙南移养殖的研究在种蛙的引进、胚胎发育阶段的管理、蝌蚪期的管理等很多方面都取得阶段性进展,我们相信随着广大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林蛙南移养殖一定会获得全面成功。

东北充分发掘林蛙发布时间:1999-12-1 信息来源:《水产养殖》(实际是东北林蛙这个物种)这一中材瑰宝服务人类健康。养殖哈士蟆一年产3-6公斤。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每对种蛙每年产卵2000至3000粒,以雌雄各半计算,1-2年后可产蛙油3-6个公斤,经济效益可观。全人工养殖林蛙,就是模拟野生自然环境条件,人工繁殖充足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