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生态甲鱼养殖报告怎么写_生态甲鱼养殖报告怎么写的

梦想农场 1

如何养甲鱼

甲鱼养殖一三、温室内温度的控制定要选上等的饲料,因为甲鱼对饲料相当的苛刻,其次要选活水,定期给甲鱼的池塘换水,这样更有利于甲鱼的的成长。

出壳后的稚龟很娇嫩,应单独饲养和精心管理。一般采用另砌一只水泥池,池内陆地占三分之一,水占三分之二,同时,适当投喂熟蛋白、蛋黄、熟面条、米饭、碎鱼、虾等精细饲料。一般当年稚龟和成龟分开越冬。稚龟越冬的方法大都采取室内放小木盘一只,盘中放20-30厘米厚的砂,将稚龟放入砂中,再在稚龟身上撒0.5厘米厚的细纱,上面用纱布遮盖,适量喷些温水,就能安全越冬。

水刚刚没过龟壳,每天换水,小龟可以喂红虫,稍大一点喂小虾,小鱼,甚至小泥鳅都可以

甲鱼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其规格整齐,要求每只体重在3.5g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要购进未经海关检疫的境外鳖苗。

想要养殖甲鱼总要对甲鱼的一些习性有所了解才行,整个养殖过程就是根据甲鱼的习性来调整的。了解了它的一些习性,养殖的时候很多问题大家就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些甲鱼的日常生活习性吧。 1、甲鱼吃什么

养殖里面食物是一个关键,甲鱼对于吃的讲究不大,主要是偏向肉食性。别看甲鱼在岸上移动缓慢,它在捕猎的时候一样也有速度的。在水里面日常就是小鱼小虾、田螺之类的,一些小一点的吃的下去的基本都是甲鱼的捕食目标,上岸以后会捕食一些昆虫或者小青蛙之类的,主要看有什么在它的面前走过。饲养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些去喂养就行,当然也可以喂养一些动物内之类的,不过一定要切碎。 2、日常活动场所

甲鱼活动的场所分为水陆两部分,水域环境好则多数时间会呆在水 温室甲鱼养殖 方法 :鳖池清整消毒里面,陆地暖和则会去陆地上面。在水里的时候甲鱼一般会选择躲在沙子或者泥土里面,安静的待着不动,如果有食物经过则会捕食。在陆地上则会选择一些光照较强的地方晒太阳,但是收到时则会回到水里面,等安静了再出来晒太阳的。 3、繁育时间

繁育的时间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个可关系到后续的养殖培养。甲鱼一般在5月以后开始为期几个月的产卵期,它会多次产卵,最迟在9月份时结束,产卵时甲鱼会上岸,所以大家要预留好产卵的地方,这个地方多覆盖一些沙子之类的,方便甲鱼发觉掩埋。由于害怕外界的威胁,晚上的时候甲鱼才会上岸,养殖户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让甲鱼安全产卵。 4、温度

温度对于甲鱼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度一低它就冬眠,温度合适吃的就多,长的也好,温度一高就不吃不喝的等待温度降下来。适合甲鱼的温度在16-32℃左右,高低都会有所影响,所以养殖池的水温需要控制好。如果想让甲鱼不冬眠也可以,不过这个需要大家把养殖池室内的温度稳定在合适的温度,水温也不能太低,两者温度都合适的时候甲鱼才会不冬眠的。

温室养殖甲鱼怎么养?

甲鱼养殖方法 1、养殖环境

温室甲鱼养殖技术:温室甲鱼池建设、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温室内温度的控制、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甲鱼病害的控制等,详细的请下面。3.合理放苗

一、温室甲鱼池建设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甲鱼池的土质应为粘土或壤土,有利于保水,如用易渗漏的沙质土地,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水源水质必须良好、洁净,没有受到工业、农田农污水污染。河、湖、水库水,井水要通过晒水池提高水温。

二、甲鱼种苗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

2.鳖苗的消毒

鳖苗在放养前必须先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浓度为1.5%~2.0%的食盐水浸泡7分钟~8分钟,且浸泡水体以淹没鳖苗背部为宜。

放苗后应及时投喂,可用稚鳖饲料。次投喂开口饵料中添加10%~15%的鲜活水蚤(红虫)或鸡蛋黄,方法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以减少鳖体损伤,也可以使鳖体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一般体重为3.5g~15g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80只/平方米;12月至元旦前后,体重为15g~50g幼鳖较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5只/平方米~40只/平方米;元旦至翌年2月,体重为50g~150g幼鳖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30只/平方米;2月至6月,体重为150g以上的鳖体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

水温在30℃~32℃内为甲鱼的生长环境。当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水温低于温度时,鳖体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温度时,由于鳖体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温室内的气温一般控制在33℃~35℃,且应尽量保持恒定。

四、科学合理地投喂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其摄食速度加快;同时,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块状饲料投喂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2.投喂量的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必须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投喂量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投喂量在1.5小时~2.0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其生长的目的。甲鱼过量摄食,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受损而诱发内疾病。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鳖体体重的2%~4%干料为宜。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的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故而应选择大型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可以起到帮助甲鱼消化,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鳖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五、温室甲鱼池水质的调控

1.pH值池水要控制在微碱性,且在微碱性条件下水体中的致病菌不易生存;将池水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的发病机率。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pH值,一般用量为15ppm~20ppm;过高的剂量会增加性,引起甲鱼的应激反应;也可以采取小剂量、 多次使用的方法,效果较好。

2.水体透明度以25cm~35cm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解氧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也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条件黑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盐的含量,同时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条件较好的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创造水体平衡。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作的同时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以节约水电费用。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有良好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显著。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采取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六、甲鱼病害的控制

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结合日常观察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一般稚鳖要先用3‰的食盐水和2‰小苏打水浸泡20分钟后入池;鳖种在体重达到50g以前应谨防霉菌病的发生,此阶段应以迅速培养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作为防病工作的重点;体重为50g~100g幼鳖要谨防白点病的发生;体重150g至成鳖阶段要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平时每隔15天~20天消毒水体1次,消毒物有生石灰、溴氯制剂、光合细菌及EM菌等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氟苯尼考、免疫多糖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发现疾病应立即查明病因,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及时治疗。提倡用微生物制剂和中草来替代抗菌素以控制甲鱼疾病的发生。

甲鱼怎么养殖

养殖甲鱼需要选择较为安静、向阳、排水方便的环境,并且在养殖甲鱼场应靠近饲料源,如附近有肉类、鱼类加工厂或水生动物资源(螺蚌等)丰富,可利用其内等废弃物及鲜活天然饵料养甲鱼,降低成本,且根据养殖对象不同而分别设计。 甲鱼虽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质好坏对甲鱼生长十分重要。幼甲鱼宜保持水深0.3~0.4米,每隔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3,水色以绿色状态为好,使其相互隐蔽,减少互伤机会;也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改善水质。成甲鱼池每4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1/4,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适当。 温室养殖甲鱼,因室内气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并加强水质的调节和饲料的合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症,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养殖中,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理投喂。时需要挑选生长健康、个头相近的小甲鱼,同时在养殖后需要为甲鱼提供蛋白含量较为丰富、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还需要定期的清理甲鱼池,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干净的场所。

2、甲鱼选择

在养殖甲鱼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小甲鱼苗。可以在正规的养殖场所购甲鱼苗,并且在购买时需要挑选个头相近的甲鱼苗,同时在放养前需要在网箱中养殖十五天,定期观察甲鱼的生长状态,确定其生长健康后才能将其放入池塘养殖。

3、合理饲料

在养殖甲鱼时需要为其提供合理的饲料,甲鱼适合食用一些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所以在喂养甲鱼时可以为其提供动物内或者蚯蚓、鱼虾之类的食物,同时也可以为甲鱼提供玉米粉、豆渣、麦麸等粗粮食物。

4、定期清理

在养殖甲鱼时还需要为其提供一个干净的场所,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为甲鱼定期的清理养殖场所。可以每隔一周为甲鱼更换一次清水,并且在换水时需要将甲鱼的物全部清理干净,让甲鱼健康的生长。

甲鱼养殖要求多,甲鱼养殖要求有哪些?

要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不可以有任何污染的工业工厂以及喧闹交通干线。要保证优质的水源。水源不仅会影响甲鱼的存活和产量,还会影响质量。优质的饲料,不但要充足,还要搭配营养,比例协调。完备的设施。可以保证室温符合甲鱼生存要求,甲鱼就不容易发病。

1、放养密度:放养密谋一般可控制在8-15只每平方米较好

2、水质管理:调节节好水质,并保持弱碱性,养龟的水域必须是清洁的活水,喜欢安静而且喜欢背风向阳,它是变温动物,所以也要把水温控制的特别的稳定,而且它的听觉是确实非常灵敏的,所以它也是特别胆小的,养殖的环境一定要特别的安静。对甲鱼的生长是很有利的

3、投料管理:甲鱼和草鱼等一样,会过度吃食,投料时一定要掌握“四定”原则,一般控制在2小时内吃完,每天投2次食,分别在早上5-6点,下午6点为宜,饲料要保证质(2)一般在饲料中可以加入适量玉米粉、豆渣以及瓜果类和微量元素,这样能实现营养均衡,使甲鱼生长速度加快,而且也不会出现营养性问题。量,并根据天气、吃食情况具体调整。

环境必须特别干燥,而且也要有充足的水源,环境也要保持卫生,空气也要流通,必须经常换水等等,都是养殖最基本的要求。

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有一定的坡度,选择行动敏捷的甲鱼苗,甲鱼的生活温度在25至30度左右,光照的时间一般在每天6至8个小时左右

甲鱼养殖技术,池塘怎么弄

(2)尤其是室外养殖,室外接触病菌的几率会更大,容易感染疾病。

1、选种放养:选种时可选择扁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黑色,腹部呈乳白或浅红色的甲鱼,这样的甲鱼比较好养,繁殖力强。2、饲喂管理:甲鱼是杂食性动物,喜欢吃动物性的饵料,甲鱼幼苗一般多以水中昆虫、蚯蚓等为食,成年的甲鱼喜欢食用鱼虾、田螺等动物。3、病害防治:甲鱼是怕乱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时保持养殖场所卫生清洁是必要的。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一、甲鱼养殖技术

1、选种放养

(1)选种时尽量选择身体扁平而体大肥厚,背部呈褐色或黑色,腹部呈乳白或浅红色的甲鱼,这样的甲鱼比较好养,而且繁殖力会强一些。

(3)放养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消毒灭菌,可先将池水排空,再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4)如果是水泥池,可以使用强力海因加水泼洒消毒,如果是室外土池,可以使用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消毒。

(5)放养时一定要注意密度,一般每亩放养2-3龄幼甲鱼100-150kg即可,最多不能超过200kg,后期可以随着甲鱼的生长慢慢降低养殖密度。

2、饲喂管理

(1)甲鱼属于杂食性动物,非常喜欢吃动物性饵料,甲鱼幼苗一般以水中昆虫、蚯蚓等为食,成年甲鱼主要喜欢吃鱼虾、田螺等动物,有时也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五谷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3)在投喂时一定要保证饲料新鲜,动物性饵料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投喂,投喂时要遵循定质、定点、定时、定量四个原则。

(4)每天可以投喂3次,早中晚各1次,然后根据甲鱼生长和摄食量增大投喂量,多次少喂,慢慢增加。

3、病害防治

(1)甲鱼是比较怕乱的动物,所以在养殖时一定要保持养殖场所的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3)同时也要加强水质和底质管理,在饲养水体中残存的饵料和甲鱼物会导致水质和底质变,因为它们堆集发酵就会产生有毒物质,影响甲鱼生长。

(4)一定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水质和底质变,就要及时换水和改善底质。

二、甲鱼池塘怎么弄

1、建立甲鱼池之前首先要选择好池塘位置,一定要选择无污染,供电供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也可以使用废弃后的池塘进行改造,比如将养鱼、养家禽的池塘进行改造,池塘的地点选择好后就可以进行搭建工作。

2、池塘的地址选择完成后可以使用机械挖掘池塘的雏形,养殖池塘内一定要保证有30%的陆地面积,其余的水深必须要控制在1m-1.5m左右。养殖池塘挖掘完成后要进行晾晒工作,晾晒的时间为5-7天左右,然后再使用石灰对池塘的底部进行消毒。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家畜粪便进行施肥,这样可以增加池塘内的浮游生物。

3、如果是用废弃的池塘养殖甲鱼,就一定要做好改建工作。首先把池塘里面的水分排放干净,然后再清理池塘里面的淤泥,对池塘里面的堤坝进行检修,这样能防止池塘堤坝处出现有渗漏等问题。然后池塘内灌满水使用漂进行消毒,这样能净化水质,降低池塘内病菌的数量,对以后的养殖有很大帮助,池塘搭建完成后就可以放养甲鱼。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2)如果是自养自繁的模式,则要选择要体重达2kg,身体强健、无病无伤的甲鱼。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 措施 如下: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次开食饲料中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作要点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2、投饲量养殖甲鱼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甲鱼喜欢生活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所以在养殖甲鱼时选择安静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场所,并且在养殖前需要对池塘进行清理消毒,以免池塘中存在细菌影响甲鱼的生长。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受损而诱发内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 其它 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