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池塘螃蟹生态养殖方案图_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梦想农场 1

在池塘养河蟹应该怎么养?池塘需要消毒吗?

4、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六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6月上旬后期河蟹第三次蜕壳基本结束,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河蟹有一次蜕壳过程,六月份河蟹摄食量已较大,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左右,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量小鱼每亩达2.斤以上,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豆粕、玉米等,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部分进水不便的塘口应降低小鱼投喂量,增加颗粒饲料等饵料量。

在池塘养河蟹的话,确实需要很好的技术,比如要注重水质的温度,要将池塘消毒清洗干净,螃蟹的饵料一定要配比充足合理,而且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发生其他一切意外情况等等,所以要特别的注意,应该多了解一下有关养螃蟹的专业性知识,这样才能够将螃蟹养得又大又好,才能够赚钱!

池塘螃蟹生态养殖方案图_螃蟹池塘养殖技术池塘螃蟹生态养殖方案图_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螃蟹生态养殖方案图_螃蟹池塘养殖技术


养殖河蟹,需要把池塘先消毒,这样水质更干3、放入蟹苗净,适合河蟹生长,然后再矽河蟹苗,这就可以的。

养殖河蟹的池塘需要在上一年养殖后进行淤积物的清理,在经过一个冬天的冰冻和早春的阳光照射后, 能够使池塘中的有机质加速分解,有利于河蟹生长;在每年的四月初,要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生石灰的用量应该控制在每公顷 2200kg。抛洒石灰时应注意覆盖整个池塘,均匀抛洒,并进行底泥翻耕作业,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

要确定养殖的密度,要确定池塘的建设位置,要选择优质的品种,要及时更换水资源,还应该保证水的氧气,要选择优质饲料,确定养殖地的长宽高;需要消毒。

在池塘里面养螃蟹,应该做规范化的处理,需要给池塘消毒,鱼苗也要定期处理,避免病菌滋生。

如何进行河沟生态养蟹?

(1)河沟选择 养蟹河沟宜选择常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天然水面;水体浅滩多,河道比较宽阔,其平均水深小于1.5米的浅滩面积占总水面40%以上。

(2)河沟清理 能在冬季抽干河水,清除敌害生物。如无法抽干河水,在冬季采用网捕等工具清除野杂鱼类。

(3)拦网设置 在河道进、出水口设拦网防逃,通常拦蟹网下部即为地笼网。平时将地笼网口扎紧,防止蟹种进入。后期打开地笼网扎口,以捕获成蟹。在选择水草多、敌害生物少、河水较浅、浅水区面积大的一段河沟作为蟹种暂养区,暂养区面积为河沟水面的10%~30%。

(5)投放螺蛳 在3月底或4月初,以小于1.5米的浅水区作为有效水面计算,每亩投放螺蛳300千克,均匀撒布在浅水区。

(6)蟹种投放 河沟需放养大规格蟹种(100~160只/千克),亩放350~400只。

(7)混养搭配 通常每亩放养1龄大规格的鲢、鳙鱼种(100克左右/尾)40~50尾,比例为3∶1;4~5厘米的鳜鱼夏花15~20尾;13~20厘米的细鳞斜颌鲴50~100尾。

(8)精养细喂 养殖期间,每亩投新鲜动物性饵料200千克左右(月投饵百分比见表)。植物性饲料以玉米、小麦等为主。投饵以“精、粗、荤”为原则:即前期要精;中期要粗,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以动物饵料为主。应坚持四定投饵原则,在傍晚投饵。按照季节、天气、水质和河蟹吃食情况,适时调整投饵数量。也可采用河蟹配合饲料,投喂量为:前期占河蟹生长体重2%~3%;中期占3%~4%;后期占5%~6%。

(9)日常管理 做好河道日常巡查工作,查看地笼网有无破损,清除网中杂物。特别是在雨水季节,注意防止河蟹在河道缺口处逃在池2、投饲也需根据季节变化而相应调节,通常3-4月水温尚低,一般为10-15℃,其摄食量少,可选择晴暖天气傍晚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或其他人工饲料等。5-6月,水温渐高,它开始频繁活动,摄食量增大,此时相应增加投放量及各种水草如浮萍、水浮莲、苏丹草等,7-10月是螃蟹生长旺盛时期,饲料品种可多增加动物性饲料,如各种屠宰场下脚料、烂鱼虾、动物尸体等。塘养河蟹,应该怎么养?池塘需要消毒吗?如果在池塘养河蟹的话,池塘是需要消毒的。逸。

(10)捕捞与暂养 养殖后期,当河蟹成熟蜕壳后,即开始成群结队顺流而下,此时在河道下游,需用多道地笼网捕获。捕出的商品蟹,性腺发育较,还需暂养育肥。

螃蟹一般怎么养殖

池塘需要消毒,具体在养殖的时候就需要把它养殖在水质比较清澈,里面还会有水草,充足氧分的池塘里面。

螃蟹如何养殖 1、选地建池

3、多措并举保证水质良好。六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6月份,蟹池中早期布局的各类水草均处于生长旺盛期,应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及早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做到池塘中水草疏密相间,合理布置,池塘生态环境良好,这样也可减少高温季节捞除水草的工作量。围网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应视其水草生长情况决定围网撤除,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上旬;环沟中的伊乐藻应进行部分清除与移栽,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引发疾病,在清除伊乐藻过程中,应做到少量多次,边改底边清除,防止池塘底层有毒有害物质泛池败水。

养殖螃蟹时,要在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地方建立蟹池,而且蟹池要具备排水方便和不漏水的优点,并在蟹池的底部放入黏土或者沙土,有利于水草、蚯蚓和昆虫等动植物的生长繁殖。

2、池塘消毒

养殖螃蟹前,要对蟹池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石灰泼洒池塘,以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敌害生物,以免螃蟹被病菌和敌害侵袭,往池塘中栽种水草,可以选择金鱼藻、苦草或者水葫芦等。

养殖螃蟹时,需要选择无病无害、体质健壮的蟹苗,并在放入前把蟹苗放入池塘水中浸泡三分钟,然后取出放置十分钟左右后,再重复两到三次之前的步骤,使蟹苗逐渐适应池塘的水温水温,以提高蟹苗的成活率。

螃蟹养殖 螃蟹怎么养殖

(4)水草种植 2~3月种植伊乐藻,4~5月种植金鱼藻或轮叶黑藻,方法见前述水草种植。

1、养蟹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考虑到螃蟹喜欢掘穴,土质是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为它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底质淤泥不要太厚,以不超过20厘米为好。水位不要太深,一般有70-140厘米就可以了(随水温高低而调节)。

1、每亩投放蟹苗多少只,即蟹苗投放密度的选择,要根据水资源情况,比如水深、水流、水草多少、品种、是否放养其他鱼虾,同时兼顾水面天敌的多寡,螃蟹市场的规格需求、性别需求等。

3、在人工饲料中,应注意增加无机盐类,保证蜕壳的需要。到了11月份以后,水温回降,食量减少,应少投饲料。

河蟹苗投放方法 养殖河蟹方法

2、不同水面类型放养蟹苗密度有不同,大致如下。大型平原型水库,1.5米左右深,亩投蟹苗300只,即4斤左右;池塘、河道、苇塘、泡子、湿地等水面精养亩投10~15斤左右,大约1000只蟹苗;稻田养蟹每亩水面投放700只左右,即一平米一只蟹苗,大约8斤左右。

5、河蟹养殖池水质应保持鲜、活、嫩、爽,河蟹池水位应视池塘水草生长情况逐步加深,2~3天可加水一次,6月中旬蟹池平均水位应达50cm以上,至6月底,一般要求河蟹池达较高水位,在6月份一般可泼洒生石灰一次进行水质调节,生石灰用量不宜过高,要求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0斤左右,适度增加水体钙离子的含量。6月份气温升高,河蟹活动量增加,可能由于投喂不足或者水体水质调节不好等原因造成池水浑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如调整饵料数量、品河沟生态养蟹种,调节水质,增加水位,适量施肥等相应措施,保持池塘水质清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

如何进行芦苇滩地养蟹?

选地建池:要在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地方建立蟹池,而且要具备排水方便和不漏水的优点。 池塘消毒:使用生石灰对池塘消毒,以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敌害生物。 放入蟹苗:养殖前要选择无病无害、体质健壮的蟹苗,并使其逐渐适应水温。

开展芦苇滩地鱼蟹混养,生产实践证明,可以达到鱼、蟹、芦三丰收的目的。具体方法可采取:(1)基本建设 结合围湖(海)造田,在苇滩四周开挖环沟河,河面宽8~12米,水深1~1.5米,环沟河外侧形成围堤,内侧即为芦荡。在芦荡对角线处开挖中心河,河面宽5~8米,水深1米,向出水口倾斜。出水口建一水闸,可作排涝和进水用。在出水口内侧水面设一开阔区,面积为芦荡总面积的1%~3%,水深1.5米。开阔区平时作为投饵区,排水时作为集鱼、集蟹处。在水闸内设置正反水兜底箔,供进、排水时阻拦鱼蟹和捕捞用。如芦荡内芦苇很密,可在芦滩上沿中心河开挖若干辐射小沟,沟宽0.5米,深0.2米,以利鱼蟹进出芦滩。

(5)捕捞 除了在闸口设簖、设张网放水时捕捞外,其捕蟹时间和捕捞方法同网围养蟹。

(2)防逃 由于面积大,无法设置防逃设备。平时芦荡只要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通常河蟹是很少逃逸的。到9月洄游开始,河蟹就四处爬动,翻堤越闸。因此在9月,根据河蟹蜕壳时间,在堤上开设一条“焦土带”。方法是在围堤内侧将周围野草割去,晒干后用火烧掉(注意防火安全),形成一条宽1~2米的焦土带,利用河蟹忌烟熏焦味的特点,可防止其逃逸。但此法有效期仅半个月左右,因此,在河蟹长成绿蟹开始捕捞时,设焦土带的防逃措施需进行2次。

(3)放养 同草荡养蟹。

(4)饲养管理 可在开阔区水域投放水草、螺蚬和切碎的小杂鱼等饵料,有条件的也可投放一些人工饵料。平时用网簖、丝网和钩钓等捕鱼工具,捕捉凶猛鱼类和野杂鱼类,坚持常年作业,在汛期、台风季节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