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教学设想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_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
月亮上的足迹教案_月亮上的足迹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记实。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本课教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因此语文教学要突破教室、课堂生活圈,走进大自然,走向,让学生在这广泛的空间里吸纳独特感受,陶冶情,磨练意志,形成态度,认识价值。旅游、参观、访问、调查都是学习语文的形式。 可以学生走向街头、书摊、市场,期随父母旅游一些知名景点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学生能把生活中的现实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即是语文学习。学用一课时。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激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趣,引人课题。
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有条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录相资料。先简要解说内容。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指名学生用上列词语造句。
三、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指名学生回答第1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②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③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④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指名学生回答第2题,其他同学在书上作好标记。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电视、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⑤与美国通电话。
提问: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提问: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四、组织讨论: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第1题。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的特点。
第2题,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人类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小结。
这篇记实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板书设计:
15.月亮上的足迹
一(1、2)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将要发生的。
二(3-9)写飞船离开地球,向月亮奔去。
准备、登机、检查、起飞、飞行。
四(16——20)写登月归来。
初一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导语:七年级上册课文《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1、分析登月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
【教学难点】
1、对登月技术的理解。
2、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阿波罗登月”视频)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听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⑴ 观测
⑵ 畅谈(chàng)
⑶ 里程碑
⑷ 昂首挺立
⑸ 遥遥在望
⑹ 可望而不可即(jí)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
⑴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
⑵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过程,要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教师明确: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
⑴ 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⑵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⑶ 树立登月纪念碑;
⑷ 安装电视、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
⑸ 插上美国的星条旗;
⑹ 与美国进行通话等。
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发生的时间、地4、要加强护生各种才能培育点和人物要素。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
部分:概说登月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教学重点】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的伟大意义。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
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为什么说人类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明确: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四、课堂小结
人类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五、布置作业
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提示: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求初一《月亮上的足迹》教案,老师布的作业,让我们当老师,上这篇课文。
出科前对护生综合考核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与设想
这是一篇记实。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登月成功后所表现出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这 篇记叙文将记叙的要素和顺序交代得清清楚楚。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准确地概括课文 内容的要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同时要通过对本文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这是本文的教学目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总第46课时)
前半节课进行常规教学,以学生自读为主,后半节重点讨论课文一句话,补充一些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以培养兴趣、增长知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 激趣,引人课题:
教者出示宇航员拍摄到的月球地貌的。有条件的,也可以播放一段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录相资料。先简要解说内容。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我们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或是通过人造卫星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月亮上的足迹})。
(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文的层次及时间表示:
A、全文共四个层次
层:(1、2)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将要发生的。
第二层:(3-9)写飞船离开地球,向月亮奔去。准备、登机、检查、起飞、飞行。
第三层:(10—15)写飞船登月成功并写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动。
第四家庭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说是丰富多彩,它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藏书、报刊杂志、音像资料、家用电器,以及家庭文化环境、亲友人际交往、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如果我们能把家庭语文课程资源利用起来将是很具有亲和力的一部分。层:(16——20)写登月归来。
B、时间事情的进展:
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火箭发射后2分42秒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火箭发射后13小时30分,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飞船飞越了月亮和球地引力的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同日上午11时39分登月舱打开舱门。
11时51分20秒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22日0点15分’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22日上午6点35分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25日凌晨1点35分8秒飞船进入大气层,返回地球。
三、学习词语,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畅谈:尽情地谈。
昂首挺立:抬头挺胸,笔直地站立着。形容人很有精神,很有气魄的样子。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四、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升空前的准备(3、4)升空前气氛、登机。 2飞向月球(5一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 3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 4返回地球(16一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登月感受。]
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通电话。)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择其要点板书。)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登月的全过程的呢?
(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
4.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作者没有过多的议论和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敬佩。)
五、组织讨论:
1.作者在文章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的特点。)
2.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你是怎样理解的?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稍作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人类次成功地探访月球已是三十一年前的事了。时光飞逝,时至今日,人类向宇宙迈进的步伐从没停止过,你知道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其他成果吗?
让学生谈谈,互通有无,增长见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六、小结。
这篇记实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八、课后反思:
孩子,加油,不要抄哦,相信你能成功。
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是以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人(学生)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新课程总体理念,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它要求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教师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转变;要求师生角色、行为的转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与生生对话、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实现以上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从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二、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对此,我们可以对语文课程资源形成这样的认识,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及教学本身的信息技术使我们身在学校能知天下事,因此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我校逐步建成了校园局域网,连通了因特网,并已接入宽带,进入了市教育系统局域网。而且,教师的电脑作水平和常规软件的使用有了提高;学生上网的基本技能也用的不错。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而良好的物质条件。资源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配套读本、教学挂图、工具书以及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资源。可以说,教材资源本身的内容丰富性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
教学本身的资源包括师生人际交往、作业及批改、各种教学案例等。(甚至学生也是一种资源)
2、传媒资源
3、学校资源
学校是课程活动的舞台,是课程资源最为集中的场所。这里学校资源主要是指馆藏资料、校园建设、各类活动以及教师经验、学生经验等。例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等等。
4、自然资源
关心和关心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两个重大主题。性资源是指生活世界中的生产劳动和人际交往,语文课程以认识为主线,沿着家庭——学校——————世界的认识思路。自然性资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态(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高原山岭、平原大海、江河湖泊等)和人工形态(海堤水库、农田果园、园林花卉、特种养殖、基础设施等)。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自然资源,为我所用。
5、家庭资源
三、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材的处理,不外乎两种方式:一是依纲照本,逐课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大胆的进行单元学习,求同存异:但最终都是要体现出编书者的意图来的。殊不知爱好读书的学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来学习如同嚼蜡。我们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的避开这种现象,对编写者的意图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探险”单元时,学生可能早已把本单元的课文读过好几遍了,当你做老师的讲到“探险”话题时,同学们可能并没有被那些“探险”家的精神所感动,反而对探险的津津乐道(如攀岩、公园水渠冲浪等等),那就可以因势利导,给予一定时间让他们探讨这个问题,还可设计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吗?鲁滨孙呢?夸父和孔子呢?提示同学们写出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紧接着还可趁机设计了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讲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评心中的英雄人物,写身边的英雄事迹 ……这样虽然改变了编写者的意图,却也可以创造性地完成本单元的学习。
(二)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拓宽学生学习面。
当今,五彩缤纷,瞬息万变。学生感受最深、表现起来最得心应手的虽然是亲身体验的直接生活,但是电视、电影、网络、书籍等媒体对学生的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为学生提供了及时而广泛的间接生活体验。特别是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因此,如果我们能合理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月亮上的足迹》一文,请学生进行《探索月球的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如果仅以课本资料作为活动材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好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三个网址,于是就先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收集相关材料,相互交流,然后再开展知识竞赛,再动笔,这样学生的思路就开阔多了,也可以写出较好的想象作文。
此外,可以学生利用互联网中各种学习和E—mail的形式与校内外的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使得语文学习打破“学校围墙”的限制,使同学们不断增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语文水平。
(三)有效利用学校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渗透。
应该说学校生活中,可开发的资源是相当多的,真可谓“学校处处皆教材”。但是过去的语文教学视教材为圣书,关注书本,忽视人本,强调,缺乏合作,每个人都是封闭的个体,使学生的作文思路变得越来越狭隘。新课标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留心处处皆语文,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因此关注体验学校生活是学习积累的捷径。如,结合“名著欣赏”课,指导同学们自编自演,先由同学们讨论、确定剧本的主题、内容、人物,然后再分工协作准备资料,丰满人物形象和相关情景;再由同学们分头执笔写出自己负责的章节或片断,在试演中修改,在修改中试演,如是反复几次,最终创作出自认为不错的作品来。学生们能在创作中体会出艰辛与乐趣,更加体会出那些名篇巨著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如《红楼梦》般“增删十载”而成,由是更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名文佳作的阅读中去寻找灵感与体味美感了。
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语文的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动进行指导训练,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时间,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内容,限度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从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比如开设书法课、歌词鉴赏会、诗文朗诵、读书报告会、口才课、佳作欣赏课、赛诗会、故事会、讲演会、读书笔记交流会、课本剧表演会、时事讨论会、辩论会、办手抄报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化,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充分体现出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长足的发展。
(四)留心大自然,开展实践活动。
是一个大家庭。人与人的交往,使学生对现实、对生活、对价值的认识不断的改变和加深,让学生把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就走向了与做人相结合的道路。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态度的交往,是价值取向的交往,因此语文学习也应重视交往的过程。在这交往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独特的体验。学生很愿意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实,又反映了人生的态度。 如,为了上好《漫游语文世界》,学生通过走上街头,学来活生生的街头语言,并能把它们再现于舞台,批评指正人们不规范的言行;收集大量的生活用语,也能对他们鉴赏品评;并且学以致用,写出很好的广告用语及标牌、对联等。
(五)结合家庭生活,渗透亲情体悟。
“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家庭生活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但是学生却常常觉得无内容可写。即使写了,笔下的文字也是一个个被“挤”出来的,缺乏情感激荡。的确,“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如果不注意启发学生去体会感情,习作时,他们往往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应付写作。因此,学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动与父母交往,体会亲情,为说真话、诉真情、文将提供了有利条件。设想一下,《我爱我家》的学习活动会是怎样展开:
为了搞好这次学习活动,学生观察并记录: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所做的事;询问白天工作的情况;了解父母的烦恼;回忆父母关心照顾自己的几件事;访谈父母的成长经历。接着让学生把这次活动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平时不在意的小事被回忆起来了,原来不敏感的心弦被拨动了,真情被唤醒了,学生写出了情真意切的文章和给爸爸妈一封长信(建议学生把信放在父母能看到的地方,暗中观察父母的表现);有的同学还会把家里收藏的照片,收集整理成《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相册,每一张照片下都写上充满诗意的话语,并为册子配上了前言、后记。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宣讲自己的感受。结果将是几乎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学生的作品中同样透出父母亦受到强烈的震颤,父母孩子间沟通的桥梁架设起来了,亲情进一步被激发了,孩子的写作感悟力更强了。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说:“即学校”。刘国正先生也说过,“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他们水融,难分难解”。因而在这个大课堂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让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开语文学习的各种渠道,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实践化、化。
谈谈你在课内外阅读中如何指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文本的
1、坚持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按照学校及备课组要求,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要充分、、全面,每个课时除了中心发言人之外,其他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备教材,备学生,备作业,坚决做好教学六认真。回答者:昙花一现22 - 助理 二级 2-28 11:37
一、关于初中语文新教材的认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从总体来说,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以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大力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把握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以科学化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语文素养",抓住"素质"二字做足了文章;充分体现了全新概念的语文教育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新大纲鲜明地体现了"轻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就是根据2000年新大纲的精神,在原《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去年叫"试用修订本",今秋使用的课本又作了修订,如册作了一些变动:调整了两篇文章,练习题及作文作了一些改动。不再称为"试用修订本"。教材的修订指导思想明确,就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兴趣,培养道德品质,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修订在指导思想上具体归纳起来是如下几个方面:①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看待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应放在首位。首先要教会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他们阅读、写作,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人文兴趣和文字修养。②沟通课本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科书受条条框框的约束,选文不少是出于无奈的,如鲁迅的文章和的文章,比如鲁迅作品,原来突出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以致很多学生认为鲁迅并不好,只会处处,其实他也有很抒情的作品,如这次三册课本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前不久广西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新语文读本》,这套书的主编之一,一位大学(曾经当过18年中专语文教师)讲他教学时学生对鲁迅作品既怕又难,学生认为鲁迅可畏,因为教师告诉学生的鲁迅形象是几十年不变的。现在要消除误解,告诉学生鲁迅不是那么可怕,实际上是可亲可敬的。而这个任务更要从课外来实现,人教社的《语文读本》就是以时文为主,没有选文的框框,尽选学生喜欢的作品,作为课内课外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改革教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课文学生不理解的是很少一部分,老师点拨一下就可以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③加强文学教育,注重情感熏陶。新教材增加了课文的可读性,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学习语文不唯字词、语法,还包括阅读方法指导、写作等,而人文情趣、文学素养则主要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④重视诵读,改进古诗文教学。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代课文不少于30%,要求6个单元占两个单元,按语言的难易程度编排。对古诗文,要求熟读背诵,能借助工具书理解。⑤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在教学参考书的变化上体现出来,过去教参强调结论性的东西,对教学形成限制,与编写的初衷相悖,新教参淡化了对课文的解说,给教师留有余地,改变把教参当教案的状况。
修订教材的指导思想是以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为前提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所以语文课程改革有以下几个基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具有适合终身发展需要的能力。具体目标是:a.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提早阅读;b.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尊重学生阅读中的不同体验;c. 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途径,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强调写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使学生乐于动笔,易于动笔,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d. 口语交际体现时代特点,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能力。宜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②正确把握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原来教材每册30篇左右,太少,学生阅读面很窄,应吸收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多读多写(现在高中有《课外读本》,初中有《自读课本》),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语文积累和实践中逐步认识语文的、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注重语文课程中丰富的人生内涵,注重对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大力倡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打破"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间,设置适当的情景,增加活动性题目。提倡综合性学习,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努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努力拓展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越学科的学习,密切关注信息化进行,如怎样进行网上阅读等等。
从上述角度出发,新教材(包含今秋开始使用的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编教科书》(实验本),也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修的"学材",新教材应看作是将科学的素质教育变成课程的血肉,作为教师,要全面认识新教材的完整框架,使新教材中洋溢的新的教学理念成为施教的行为准则;使课堂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者。建议参考实验本,据了解,7-9年级语文采用综合编排方式,强调人文性内容和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民族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统一,并力图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整合到一起,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整合到一起。这套《九年义务教育七一九年级语文教科书·实验本》很有特色;一是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它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综合编排方式,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的生动性。和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整合在一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在一起。二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体系设计还是内容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学生质凝问题,切磋学习,砥励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写作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四是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力图使学生在积累中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激活思维,激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并积极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实践延伸。
从以上教材的变革中,我们看到中学教育的发展变化之大之快,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同时语文教材还打破了过去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除了一纲多本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如2001年版与2000年版就有不少变化。01年与00年版换课文两篇;练习明显改动12处;背诵部分减少,难度降低,写作训练也有变化。
二、关于新教材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1、诗歌教学问题。
三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诗海倘徉,有四篇课文是现当代诗歌,选了8首诗;有一篇是外国诗歌,选了两首诗,共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这些诗篇幅不长,抒彩较强,易于成诵。学习这个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美,感受诗歌丰富的想象和浓郁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朗读背诵。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的编辑上还是次,这大概反映了编者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样式,小孩学习语文(不单纯指学说话),恐怕也是从学诗歌开始的,如儿歌、童瑶之类,又如在基本不懂意思的情况下大背唐诗等。但在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尚有一席之地一一尽管少得可怜,而新诗却难登"大雅之堂",阅读如此,写作更如此,学生的诗歌创作一般是不受鼓励的,起码是不提倡的,所有考试都把诗歌拒之门外(当然有阅卷的考虑)。因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与新诗(现代诗歌)其实是很隔膜的,甚至还有误解,以为新诗太"浅白",不像古诗那样有味道,觉得没什么教头,也没什么学头。2001年8月9日《》第二版上有一篇文章叫《中学语文:诗歌遭遇尴尬》,讲的是记者在江苏一所中学采访时,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在讲一篇诗歌前提问:喜欢诗歌的同学请举手,只有两个女同学;喜欢散文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个人;喜欢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在街头对几位中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在被调查的5人中,特别喜欢诗歌的没有,根本不感兴趣的两人,同时他们反映一个班50多人,喜欢诗歌的最多不超过4-5人。所以,面对新诗单元的教学,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一下观念,调整好心态,否则,很难在新诗的海洋里徜徉起来。
本单元的十首诗可以说都是佳作,具有一定代表性,都是新入选的,教学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参考资料可能不会像古诗那样多,那样好找,但更难的是教法。既不能照搬古诗的教法,也不能像教散文那样走程式化的老路,倘如此,真要把新诗教得"淡"如水了。前文中,作者提出教学方法需要探讨。他认为有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区别,条件好的学生视野较开阔,老师讲得会透一些,的讲得粗一些,前者如果应试,也有很大别,北师大中文学李道英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人教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温立三从编撰者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学教育离不开诗歌,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从内容上、形式上、结构上、格律上,诗歌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上都比散文和其他形式更优越、更适合。
新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字浅显,明白如话,形象鲜明,意境深。由于文字上没有什么障碍,因而往往深入不下去,对诗歌的理解浮在表面上,反过来埋怨新诗"没劲"。这可能是新诗教学中的一个通病。如果因此我们教得不到位,指导得不得法,而给学生留下"新诗不如古诗"的印象,那只能归纳为教学的失败。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如郭沫若的两首诗,从教法上突出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同时运用启发比较法;现代诗三首创作背景不同,风格和情景不同,但都属抒情诗。因此,教学中要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的关键。这些学习都应采取诵读开路琢磨品味,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张秦俊不足之处)。张老师执教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诗歌,同时又是一首思想鲜明、时代感强烈的诗歌,要深入领会诗歌的主题,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思想状况。因此教学这首诗步应是:背景介绍,否则无法了解诗人为什么而歌唱,"快乐"和"希望"从何而来;然后要反复诵读,指导学生在诵读中认识诗人的想象和联想,体验诗人的愉悦和兴奋。为达到这一点,课堂教学的情景设置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一节课的特点之一,它适应初中生年龄和心理特征,背景介绍引入较为自然,画画辅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画面展现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变为可感的视觉形象,如旧的背景,抗战期间延安的情景,结尾配乐的画面,可看作体现新大纲关于"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学生进入诗境,也激活了学生思维。之二是真情诵读,声音有表情功能,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离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教师充分利用了范读范背的形式来运用声音,使其感染学生,并训练学生诵读,背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三是强化形象描述。要让学生深切感受诗的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有感情的形象描述,诱发美感学生进入诗境。老舍先生说:"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教师在导学时,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的展示诗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艾怕尔·梅拉别思有一个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师的态势语的教育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这一情景设置作用无可替代。在现代诗教学中如此,在古诗教学中也应如此,以上几点是张老师的一些尝试,效果如何,要待实践检验。
2、说明文教学问题
按新大纲精神要淡化文体,在一、二册阅读教学中,对文章的体裁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始终体现大纲中关于"整体感知课文,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阅读要求。第二册第三单元选文体现学习重点。如:"理解内容,概括要点"。体现的是"科学世界",5篇课文均为科学文艺、科学小品,均体现对科学知识的解说,编者的目的很明确,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通过这几篇科学文艺、科学小品的学习,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增进他们的思维品质,使之终生受益。用传统的教法,虽是在一年级,老师也必会涉及有关说明文知识,而现在按单元要求就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或借助文中的语,或用自己的话,练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据此在教学中,老师完全可以跳出传统的观念,紧紧围绕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多练、多读,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训练学生进行复述,此法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为复述法就是要求把读到或听到的语言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讲述出来的说话训练方式。合理有效地运用复述法对说明文进行,既呆以直接培养学生语感和提高表达水平,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直接训练学生借助文中语,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要点。具体做法很多,如分组相互复述,全班复述,或个人自行复述等等。同时,要教给学生复述的方法:1. 详细复述,品味语言准确性。2. 简要复述,把握说明的条理性。3. 摘要复述,抓住对象的特征性。如二册11课《大自然的语言》,课后四题要求用8个词语复述关于四季的描述。就要求学生抓住四季的特征。4. 创造性复述,理解知识的科学性。例如二册15课《月亮上的足迹》课后三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就可让学生先复述,然后再写。同时,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握住方向,不要设定标准的复述,因为新大纳新教材就是要求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句话都理解透辟,要相信,他们在今后的生活经历、自我学习中自行领悟。一年级复述训练要围绕这些要求进行。
3、文言文教学问题。
新大纲在阅读要求中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旧大纲则是"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大纲除将比例从20%增到30%,还提高了要求。因此,二册五单元文言文教学除了按课文与生活的关系,认识了解古代生活。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其写法,体会其中抒发的思想感情,背诵指定的课文外,在教学中,传统的教法有些还得沿用。因为初一、二的学生,文言知识太少,能力和知识积累太少,必要的串讲,重点字词的落实必不可少。但无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要生怕漏掉什么。在文章的理解上,要去克服以往盲目、繁琐的分析法,注意教材练习中一再明确提出"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诵读全文,背诵某段"等要求,这体现了整体感知的观点,而整体感知就是指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心理感触,这是个性化的,不必强求一致。在文言文教学中,为避免枯燥,不应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课堂环境气氛,又如教师作背诵,这一点可以从心理角度来看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三原则,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的要求由学生的单向参与变成师生双向参与,无形中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减少背诵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才会完成大纲规定的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归纳起来,应紧紧抓住强化诵读这个环节,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理解力,通过诵读领悟,训练学生理解记忆,同时,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诵读能力。
三、新教材要实践个性化教学
既然可以一纲多本,既然教参也改变了教案式的设计,给老师留下不小余地,给老师发挥创造性的机会,那么,实行个性教学,乃是语文教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新教材需要新教法,除了教学思想的更新,体现教师鲜明的个人风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为必要。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12年光景,几千个课时,数以亿人次的青少年伴随它成长,可以说,语文对一个人心灵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师的激性和个性受到遏制,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遭到扼杀,乃至这门最能激发想象,陶冶情、张扬个性的课程,被人斥之为"误尽苍生"。新大纲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而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教材实行个性化教学来实现,这也是确保语文新教材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拓宽视野,放开手脚,不拘泥教材和教参教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语文教育体系,形成大课堂、大课本、大语文、大教育的格局,同时要从小处着手,把握学生脉膊,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做到重感知,会思考,少做题,多读书,勤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的整体素养。今天,执教研究课的5位教师应该说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既实践着先进的教育方法又实践着个性化教学,努力在形成自己风格:张秦峻结合"9·18"70,利用音像资料手段。调动学生情绪,饱含为学生背诵,生动、具体的指导背诵。李征教师:线索清楚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桃源之美,激发美好理想。缪凝: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由地讲出自己的理解。陈珍琼:抓住一年级学生特点,注意了分组竞赛形式的选用等等。他们共同在运用主体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共同探究学习的问题,尽管显得不够规范和自然,但方向是应肯定的,因为主体教育已经在初中推广,当然如何针初中生特点来进行有待探索。如怎样力争在一节课中让更多学生开口说话,不要只是少数优生在讲。这几节课学生发言面不算少,但远远不够,老师讲的还嫌多了些。同时,个性化教学在以下两方面也应表现出来:
1、课堂提问已上升为课堂教学艺术,已总结出诸如"正问与反问、逆问与曲问、追问与连环问"等等,但这一传统存在着缺陷,即学生处在一种"待问"的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种机械的"应答",不论老师设计得多巧妙多高明。人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发现问题在是思维的起点、开端,回答问题才是思维的第二步。郑板桥说:"学问二字,需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有学无问,虽读书万卷,人是一条钝汉耳。"因此,把提问权还给学生,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张老师作了一点探索,让学生提问,但从整体看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应有自己启发学生提问的特点。
2、朗读,应该作为一种突出重视的教学手段来看待,因为朗诵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再现,已也是一种再创造。无论是从生理角度,传统读书方法,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审美陶冶的角度来看,加强朗读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几节课都有体现,但突出不够,不是朗读时间长短,而是教师朗读的、技巧指导体现不够,一个好的老师在朗读,指导朗读上也
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
第十二周 绿色蝈蝈(2)月亮上的足迹(1)山市(2)要尽量全面 学习是指学习的具体安排。要想真正完成好学习,在考虑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全面的安排。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本内容为大家提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
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一)
一、指导思想
以的教育方针和《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为依据,认真落实教学,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育学生学习语文、体验语文、感悟语文的语文意识、文化意识、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七年级新学生入学的时候语文基础不同,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适应能力也不同,语文成绩肯定也会不一样,因此,升入必须有一套新的学习方法。
1、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2、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
3、要有好的学习方法 听、说、读、写,其中写比什么都重要。
三、本学期教学的任务
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第二单元:人与自我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之一(家庭亲情)第六单元:人与之二(想象世界)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重点提示:本册教材针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这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好本册语文的教学重点:引发兴趣,关注语文(大语文),立好规矩,打好基础。
本册教材比较淡化“知识”这一维度,而侧重于“能力”与“情感”的维度,这是符合初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实际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重在感悟,重在积累,重在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过多强调知识的维度,势必影响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感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 容 (课时)
周 开学工作
第二周 在山的那边(1)走一步,再走一步(2) 短文两篇(2)
第四周 写作、综合性活动:这就是我(3)理想(2) 短文两篇(1)
第五周 国庆放
第六周 人生寓言(1)我的信念(1)论语十则(3)
第七周 写作、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3) 春(2)
第八周 济南的冬天(2)夏感(2)
第九周 秋天(2)古代诗歌四首(3)
第十周 写作、综合性活动:感受自然(3)化石吟(2)
第十一周 看云识天气(2)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 写作、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的奥秘(3)风筝(2)
第十四周 羚羊木雕(2)散步(2)
第十五周 散文诗两首(2)世说新语两则(3)
第十六周 写作、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3)的新装(3)
第十七周 郭沫若诗两首(3)女娲造人(2)
第十八周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2)寓言四则(3)
第十九周 元旦放
第二十周 综合性活动:追寻人类的起源(4) 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 期末复习
第三(10—15)写飞船登月成功并写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的活动。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二)
一、指导思想七年级强调与小学的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指点学习语文的方法,扎扎实实地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并初步具有欣赏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一)关于课堂教学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活动要实在,体现学科特征,活动要有目标,有,有评价。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学生认知过程,促进认知的深化。课件使用要突出问题提示、资料展示。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 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课堂点评或评价不要“简单化”、“庸俗化”,要切实、有效。
(二)关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1、全面推行“每日语文”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每天必有,每班必有,体现“每日”特点。具体做法 :
①、准备一个读书笔记本,做好每项内容;
②、提前做好每日语文内容,不影响其他预习工作;
③、具体内容:学习一条成语或一条名言(每天必需做的内容,可以按照学生学号顺序,指定学生写在黑板上,内容要具体,供学生自主抄写学习);讲一则故事(要短小精悍,有情趣)、欣赏一首诗歌(将诗歌抄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由提供者赏析)、介绍一则消息、成语解说(均在课前准备,课堂3分钟内完成);写一段话(随笔)(写在读书笔记本上,长短不论,要有一定文采);上课至少回答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问题。
2、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学科特色活动,如硬笔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成语考查比赛等,充分利用“桃李文心”,多学生优作发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3、积极动员、认真组织学生参加语文教研组举办的“学生语文节”,注意发现那些有编、导、演特长的学生,群策群力,共同办好语文晚会,形成组织网络。
4、积极参与年级组组织的墨香班级、书香班级的创建活动,校园文化建设,规范学生的书写,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三)关于备课、听课和作业
2、所有老师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案,教龄在五年以下的老师务必要写详案,要求各位老师有手写教案,课后应认真进行教学反思,新教师应该每课必有教后记,初级职称的老师有反思记录的教案应不少于50%,通过反思,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并改进,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3、所有老师课堂全部开放,建议老师们多听课,尤其是新老师,上新课前先听课,鼓励跨学科听课,每位老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35节(上级规定),听课时不讨论,不做其他杂事,认真记录,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对存在的不足能有自己的看法。
4、作业、学案、单元练习由备课组统一安排,作业包括“每日语文”、预习作业、学案、作文、练字等,所有布置的作业必须收齐,必须及时批改,每次批改要有记录。督促学生进行订正,老师要及时批改学生订正的内容。作业反馈不隔日,最迟第二天反馈。具体要求如下:
①“每日语文”内容及要求见上;
②学案编制工作由备课组成员共同承担,要求见“学校学案编制和使用规定”;
③预习作业内容为新课的生字词抄写注音,资料的收集(有关作者、作品、写作背景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定的主题等,可以抄写,也可以打印),预习心得,提出问题等,教师尽量提前布置,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
④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作文训练共分六个单元,训练的目标分别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然而,作文训练的重点依然不能抛开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训练。
七年级语文老师工作(三)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语文教研组工作为参考,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以认真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阅读和写作为重点,加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树立科学的、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今年的七年级学生状况不容乐观:基础,积累薄弱,阅读能力低下,甚至无从下手,大部分学生阅读没方向,不知道文章最的还是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的好处,因此阅读在他们看来阅读无迹可循,文言文也不懂得整体感悟和字词积累,作文更是不知道中心为何物,不知所言。再加上学生学习成绩参不齐,薄弱环节多多,而且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学生因此,本备课组经过讨论,在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学习,自己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小学向初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三、具体工作及主要措施
1.深入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经验、新动向,切实改变课堂教学中陈旧的、过时的方法,把语文教学同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在教学之余,利用一切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每个教师都要按学校要求制定出业务进修。
2.备课组内加强集体备课:坚持进行集体备课,找出疑惑点。解决单元教学的要点、难点,并且及时反思上一阶段的教学。备课组活动围绕“文本的细读”这一大主题,确定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小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惑。语文备课组的集中备课时间是:除参加县校教研活动以外的隔周三的下午1、2两节课。
3.充分发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直接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每位老师设计2到3篇课文的课件,大家互相借鉴修改使用。
4.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测试、检查、总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坚持教学“六认真”的检查,注重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要求每个教师必须把“六认真”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检查,督促落实。
5.及时组织本备课组的教师参加县校两级语文教研活动,提高本组的整体水平。
6.充分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加强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老师之间互相听课达10节以上,互相学习与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7.开展赛课活动,全组磨课备课,上课听课等方式提高大家的业务水平,尽可能走出教学的高原期。
8.做好关于命题的工作,从拟卷到考试分析再到试卷分析,尽可能提高大家的命题能力
9.加强对阅读和写作教学研究的力度,开展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研究。
10、配合校刊开展一些关于作文的活动,倡导学生积极投稿,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
我精心
带教的工作总结7篇
离地9分5秒第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带教的工作总结篇1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20xx年已经过去,这一年里,我们重症医学科在各级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于11月正式开科。icu是一个重症患者多、病情复杂、处理讲究时效的场所。它集中了现代化的生命监测仪器和设备,要求医护人员掌握的知识面广而深。而年轻化,仪器设备多,危重病人多且来自不同科室,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治疗项目繁多,随时需要抢救,加之无家人陪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可我科开科时间短,又加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使部分护士到icu时常无所适从,适应环境慢,易产生恐惧、焦虑、压抑感,难以进入工作角色。特别是刚从学校毕业未进行其他临床科室轮转而直接进入icu新护士。可在我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我科全年的护理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现将这一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难点:
1、护理人员配备不够,自身能力不足。
icu工作性质决定其需要的护理人员较多,而icu护士缺编,使得一些低年资的护士没经过系统的培训就不得不担任临床工作任务。许多护士临床经验尚浅加上学历相对偏低等因素,能力也参不齐,很难满足临床的要求且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2、基础,职业素养欠佳。
目前大多数护士生活条件优越,耐挫力,总体上缺乏主动勤奋、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护理技能不过关,作凭自己的兴趣,不喜欢做技术性作如导尿、吸痰、插胃管等。因缺少临床实践,对护理作技术掌握较慢,在抢救危重病人的配合中较。
对策:
1、健立全科室带教组织,实行动态管理,反馈带教意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设教学组长,护士长负责教学质控。
2、做好入科教育。
全面了解轮转护士情况:包括学历、来源、是否转过科等,首先应由带教组长详细介绍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筑布局、特点和分区管理要求以及工作制度、疾病类型,使轮转护士尽快熟悉新环境进入学习状态。制定带教,提出要求,然后由带教老师具体实施临床带教,由组长跟班带教。
3、定好教学,落实考核评价。
教学组长应根据专科护士培训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科室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确立带教目标,使新护士能够了解icu的建筑布局要求、工作流程,明确icu的工作任务,熟练掌握icu各项常规作并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具体作中。
4、规范各项作程序。
通过详细讲解、演示、强化训练使新护士掌握本科室常用各项作。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个别问题则有针对性,直到达标为止。
5、进行全程职业道德教育。
针对新护士职业素养,我们利用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她们亲眼目睹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鼓励她们帮助患者,培养高度的心和同情心,从而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
综合性icu是对危重病人进行监护治疗的特殊场所,而icu护士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技术知识含量要求高。因此合理、科学的带教模式能让我们的新护士通过实践掌握大量的icu监护理论与技术。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进程,是踏入医疗护理活动的步。怎么使护理成为技能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的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教师值得沉思的一个问题,现就怎么带教提出自己的领会。
1、带教教师的定位
带教教师首要有必要具有杰出的医德医风,有丰厚的临床护理专业常识和经历,护理作技能规范、娴熟,法制观念强,一起还要有必定的人文科常识和技能。
2、科学组织带教方案
实习护生在每个科室轮番实习的时刻不长,在比较短的时刻内要完结学习使命,到达教育大纲的要求,取得预期的作用,就有必要有一个缜密的切实可行的带教实习方案。
3、要严厉一马当先,规范护理作规矩
带教教师的劳作具有性特色,带教教师一言一行所表现出的常识水平、专业本质直接影响到护生身心开展和教育作用。作为带教教师应该仔细重复对护理施行如下带教内容:
(1)了解环境、规范礼仪
对新来的护生首要介绍本科室的环境及作业特性、物品摆放与存放处、医院的规章制度、作业的时刻次序组织等。严厉护生着装冰清玉润规范,恪守院规科规,严厉恪守劳作纪律,准时上下班。作时做到“四轻”dd作轻、开关门轻、说话轻、走路轻。说话温文、尊重患者、微笑服务,垫付法制观念,加强心。
(2)要理论结合实际,稳固专业常识
带教教师可采用教师问、护生答的办法或师生互问互学的办法,使两边对患者的病况护理问题有全程了解和把握,提出护理问题及时处理。真实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主旨,也到达师生对专业理论常识和护理技能不断提高的意图。
(3)要把握技能作规程
带教教师有必要娴熟把握技能作,严厉恪守作规程,一马当先,严厉要求学生、严厉带教,做到甩手不放眼。
(4)要严厉轮科出科查核
每实习一个科室,带教教师应根据科室拟定的方案对护生在科室实习期进行一次阶段性考评,包含基本技能作、理论等。对照规范严厉评分,带教教师给护生一个正确的点评,诚实地指出缺乏。
(1)培育护生动手才能
培育护生动手才能是一个长时间的进程,也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进程。作为带教教师应将一些杂乱的作技能分红简略简单的作程序,以促进回忆和作,然后到达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2)交流才能的培育
带教教师在临床作业中应留意与患者之间有用交流,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了解与患者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即护患交流有助于护理了解患者思想动态、病况及护理问题,有利于患者把握本身疾病及有关常识,活跃合作医治和护理作业。
(3)培育调查、处理问题的才能
总归临床教育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育护生剖析、处理问题才能及临床作技能的途径之一。经过临床实习护生能够将专业理论常识应用于处理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为护生今后的专业生计打下杰出的根底。因而,严厉临床带教是带教教师义无反顾的,是护理教育不行忽视的一个问题。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3
做好这项工作是每个带教老师义不容辞的,护理带教小结。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补充知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素质,才能成为所要求的护理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趋向。创新意识包括强烈的创新、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必须从护理的实际工作出发,树立高的标准,并将该标准加以细化,以便执行。此后,根据树立的标准落实具体的要求,以求实、严谨的态度,贯穿带教工作的始终。在要求明确,讲解清晰,确认学生能胜任的情况下,鼓励、督促学生大胆作,放开手脚,给她们锻炼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对其作进行评价与总结,对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加以解决。
护理临床教学最忌脱离临床实际照本宣科。要结合临床实践典型病例,还要更新知识,掌握国内、外新的学术动态,介绍新技术、新疗法,继承和发扬并重,讲授每一堂课,都应把新概念交代清楚,深入浅出,有重点、有步骤地讲解,并着重讲解与其他几个疾病的鉴别。这样,学生记忆起来比较深刻。
注重教学实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采取晨会交接班、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作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临床教学,随时提问和检查,如出现错,带教老师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实习结束后,按各科室的特点,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作及理论测试、签好实习生鉴定;护生将实习生鉴定和每月的实习情况写1篇 心得体会 或总结交护理部,同时按“优、良、中、”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护理部根据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方法、反馈的意见,作为对科室和带教老师年终的考核。
注重临床实践,带好临床实习生
学生阶段的毕业学习,是一个学生到护士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学生经过3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理论积累,但尚未实践,还未从1名学生走向护士,而这1年的毕业实习,将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初步转变,是关键性的1年。进入,使学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向工作能力的锻炼、课堂教学转向临床工作,接触患者家属及老师,这就要求处理好上述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老师要经常与实习学生沟通,包括沟通思想、心理活动、业务提高、对待病人的态度等诸多方面,并指导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与临床结合起来。比如观测血压,血压突然上升要注意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血压突然下降要警惕脑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等。要综合分析,不能只看表面,应从整体出发注意鉴别,以患者每一个细微变化,观察病人集体的整体情况是一个护士的基本功,这要从实习时开始培养。从日常工作的每件事抓起,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教师本身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同时,护士的职业道德要求中最重要的就是关爱病人。这方面言传在前,而身教尤胜言传。对病人主动热情的态度,对病人的关心与理解,对病人各种各样的问题与要求的答复与处理,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都是职业道德的体现,而这一切都要靠日常带教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让她们认识理解并在其行为观念中扎根,成为行为准则。
注重实习护士的自我总结
首先,看自己在实习中对中医辨证、病因病机、中医诊断、中医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护理结果成功与否,总结成功的护理病例,从成功中积累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护理技术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医德教育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临床实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过硬的技术本领,是每个临床教师的。
考核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是实习中的表现,包括组织纪律、服务态度、技术作水平、理论知识水平、团结协作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出科考试,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技术作考试,以此来检验护生在这一段时期的实习效果。护生出科后,带教老师要认真总结带教经验及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带教工作从而提高带教质量。总之,临床教师在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带领学生努力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用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高风亮节的医德风尚、精益求精的护理技能,使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在综合能力与思想品质等方面有一个升华。带教工作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还要加强整个过程的标准化实施与管理,使这一工作的每个步骤都有的放矢、有据可依。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4
新年伊始,一学期的工作已结束。学期初,承蒙校和老师们的信任,作为一位本学期刚来的聘用教师的我在对校情完全陌生和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去作带教工作深感重大,甚有几分惭愧。我回顾本学期来的带教工作应是遗憾与收获并存。带教双赢,使我得到的是更多的收获。
在工作中,我和赵老师共建师德,共同探讨教材教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景教学,及时向和同事请教,我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活动与形式
据校情我们以听课、评课为主,每两周一次听、评课,用课、公开课、随机听课的形式互听互评,听课评课时请相关和老师作指导,作好笔记,重作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另外,利用好网络资源,共同学习新课标,利用网络的教学实录与自身作比,找距,促改进。公开课尽量用多媒体教学,自制课件,促进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新教师成长分析
赵老师是极富悟性和灵性的人,工作中的点滴都能体现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特点。以我个人庸见认为她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如下几方面:
1、师德健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团结同事等品行赵老师表现出色,这块作为员的赵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特别是对学生的关爱:"谁叫我是他妈!"这句话常出自赵老师之口,也是她对学生纯真感情的流露。
2、教态稳健走向成熟
一学期以来的结识,我觉得赵老师由一个娇柔、可爱的学生形象正在向一个成熟、稳健的资深教师看齐。也许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天空对于初步教坛的赵老师来说过于狭小,因此,学期初课堂表现给人以不知所措的感觉,通过几堂公开课的历练,她自信了,举止文雅,口齿清楚,文语滔滔不绝,学生的反应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一般到"爱上了",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控能力的全面提高
初为人师的赵老师,处处以自身的标准和要求去衡量学生,因此,教学中常遇尴尬局面,原因在于她高估了学生的成绩,"因材实教,因生定法"是我向她的课堂教学理念,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应重基础教学,加以适当的知识拓展教学,那我们就必须要从教案设计和课件制作入手,利用好校本,适应学生,落实教学。赵老师在《这就是我》的作文指导课的教学中,就是因为对学生写作水平的不知情,教案设计的要求过高(要求学生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与学生的磨合中赵老师悟到了独解。十月份,《月亮上的足迹》这节课的教学是成功的:重难点突出,学生体验突出,课堂教学时间把握的恰到好处。这节课可以明显地看出她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4、落实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好坏源于平时知识点的是否落实,这一点赵老师从茫然中很快就找到了一条明径,"与生共处,眼见为实"是她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良方,学生作业没完成她陪,学生迟到、早退她问,学生不会做她教,学生有难处她爱,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故在期末考试中全年级语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从赵老师的全面工作来看,她走出了新教师的窘境,她是合格的,她是称职的。"没有,只有更好",为了追求更好,我们还要不懈地努力,在掌握教学基本功的同时,去备好教材,备好新课标,备好学生,巧设教案,巧制课件,巧用教法共同向更高的教学技能迈进。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5
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我科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在各位带教老师的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完成了本年度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现将全年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1、制定带教
1)重视实习生思想教育:培养护生具有较强的心、同情心和事业心,而且能对患者形成感召力,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培养护生的高尚品德,要采取多种带教形式,加强服务意识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医疗作风教育,注重护生医德情感的培养,使她们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人生观。
2)实习生了解急诊护理工作特点:急诊科护理工作性质较为复杂,强调“急、快、准、活”,疾病急而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就诊人数多,尤其是发生意外灾害时,要承担大批伤员的抢救护理工作。所以急诊护理工作十分繁忙、艰辛,必须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急诊护士必须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繁忙的急诊工作。实习生初到科室难免有紧张恐惧心理,作为带教教师,必须掌握其心理,详细介绍科室的环境、抢救设备的放置、急诊科疾病的特点、工作性质及教学安排告之护生,让其了解急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教老师采取“讲解和演示—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达标”的方式,多为护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其在实践中逐步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掌握急诊抢救工作流程;指导护生学习吸氧、吸痰、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除颤机、呼吸机的使用;心肺复苏的作,仔细讲解要领。急救中和医生配合的方法,鼓励护生多观察、多作。出科前1天由护士长和教学秘书组织理论和作考试,评价学习效果。
4)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安排带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小讲课,组织实习生参与讲课;带教教师指导实习生查找资料、进行课件的制作以培养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教教师言语要亲切和蔼,多鼓励、赞赏、宽慰实习生,帮助其树立信心;以身传教,帮助学生改变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学习热情。
2、临床带教方法
1)有排班:
第1周为适应时间,让护生多看,多了解急诊科的 规章制度 ,熟悉环境及用物摆放,体会急诊工作“急、危、重、随机性、协作性强、紧张、大”的特点,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急诊科晚夜班患者较白天多,病情急,这样增加学生的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带教老师因时施教,因人施教,有利于消除护生的胆怯心理及陌生感,有利于护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尽快进入角色。随着实习的进展,我们在这种单纯的“讲解式”的带教方式中逐渐融入“启发式”带教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会去观察、思考。
2)讲解急救知识: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地方,来急诊科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急重且病情变化快,抢救任务重,而学生遇到急救患者时易紧张、害怕,甚至不敢接近患者,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制定相应对策,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每周至少2次的急救知识讲座,如徒手心肺复苏、除颤、洗胃、静脉置管、简易呼吸器、止血包扎及气管插管的配合等。让学生多次模拟抢救,使护生熟练掌握了常见重危患者的抢救程序,从而在临床实战中能够临危不惧地参与抢救。学生应把所学到的理论—作—急救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3)归纳类比:
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某一系统纵向联系横向比较,综合归纳找出某一系统疾病的共同点与各种疾病的不同点加以归纳,并比较其不同,以帮助记忆加深理解。学生遇到的典型或特殊的病例,师生一起讨论。如急腹症的鉴别分诊,可围绕以腹痛为表现的内、外、妇科方面的疾病展开讨论,请几个实习生共同完成,以此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4)加强法律意识培养:
学习护士第三周 紫藤萝瀑布(2)童趣(3)法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提高法律意识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观念,真正树立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
目前,我国护理学培养课程设置中缺乏有关医疗安全方面的教学内容,而当前由于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医疗、护理日趋增多。医疗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带教工作的重点。为此,带教老师每天工作开始前都要对护生集中进行医疗、护理安全教育,列举一些事例及身边的一些,让她们展开讨论,从中吸取教训。让学生懂得保证患者在院期间的医疗安全,是每个医疗卫生人员义不容辞的,从而为她们将来走向安全行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材施教,带教老师要对学员的个性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并根据其特点实施教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者,以“导”为主,对于学习能力较者,以“教”为主,对于那些主动性的,则适当给予督促。对于各项已经熟练的作者,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鼓励学生细心、大胆。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护生临场应变,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建立在过硬的专业水平之上,教育护生要有团队合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危机意识,让其认识到当今的就业形式,对自身的发展全面的了解,增强竞争意识和上进心,促进其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我科注重实习生的职业素养的修炼。带教老师在这会起到一个模范作用,所以我科要求带教老师要起到良好的作用才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包括整洁的着装、良好的性格、稳定的情绪和熟练的沟通技巧等。具体体现在注重自身仪表、谈吐,对待患者和蔼可亲、不把自身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身调节能力,在保证外在表现良好的情况下,重视自身情绪和其他状况的调节,自我疏导,自我学习,授人以渔。要做好急诊科的护理带教工作,首先要对带教老师严格要求,其次切身从带教工作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人性化得实施带教方法,教导其增强法律意识、职业素养、专业素养、内外兼修等。严格的要求、专业的培训最终使护理事业得以发展和壮大。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6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新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临床新护士带教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带教老师一定要“放手不放眼”。
高素质的带教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以往医院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仅通过老师对新护士的考核来完成,而忽视了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在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教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护理学生认识本科专业特点,在实践中培养新护士的专业能力,同时要将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评教评学,对评价好的带教老师予以表彰,对评价的带教老师取消带教资格,实践证明高素质的带教班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带教老师要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培养自身的感和道德品质。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的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随之提高。
带教老师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与新护士沟通的能力。在工作中是师生关系、在生活中是朋友关系更能促进师生感情,有利于沟通及提高新护士的水平和成绩。生活中对新护士关心、照顾,新护士在学习中会更努力,也会更加尊重教师。
带教老师要改进教学方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所有新护士都能出色的完成实习任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逐步教育。新护士和教师一起在临床工作时可采取“一看二练三放手”的临床带教法;教师可将自己在临床工作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新护士,向其提供成功的经验即经验教学法;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发新护士寻求信息的感,培养新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公休会可锻炼新护士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使新护士善于总结;护理教学查房则可帮助新护士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学习处理护理问题的步骤及手段以及工作中的技巧运用等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善于总结。
主要总结以下几方面:(1)总结新护士存在的问题;(2)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3)总结更好的教育方式;(4)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新护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基础好的新护士严格要求,对落后者不断鼓励。
带教的工作总结篇7
今天去学习时,我在大二那年暑的见习时光全部涌出了记忆,布满脑袋,因为那时我写的见习报告题目就是。
当时是那年的期,我抱着为我的家乡做点什么的心理找到了江油医院,那时候豪情壮志,希望能够进入的前线做出惊天地的大事来,哪知“壮志未酬”,被护理部的老师分到了院感部,然后我的任务就是帮助院感部老师登记科室报上来的传染病病例以及上报到网上,就这样,没做到惊天地,一个月在平淡无奇的工作中慢悠悠的度过。
现在明白,世上的大事很多,可是他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的,这些小事的好坏就是细节的注意与否。
护理行业的工作说起来很繁琐,可是又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根据医嘱安全正确给﹑掌握并遵循注射输注原则﹑密切观察反应﹑注意与病人良好沟通等等,在护理工作活动中你已经成功了一大半,另一半就是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充实不断地学习,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医疗护理质量水平,还要提高自身思想﹑科学文化﹑专业和身体心理素质,所以很喜欢今天学习中获得的一句话:“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
实习生很累,是因为要学的东西很多,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才能熟练的,要动脑袋思考的,要适应这个角色转换的,要培养自己慎独精神的等等。这就是一个过程,坚持下来,自己会有个完美的跳跃。
所以,在实习这个岗位上坚定不移地学习怎样对待细节,怎样在小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和素质吧,我相信我会有个满意的实习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