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养殖鸭?
挑选鸭苗要遵循四看的原则,看鸭苗的眼睛是否能够正常睁开,如果是眼上蒙着一层雾,或者是像被什么蒙住一样,眼神没有光泽,这样的鸭苗是不合格的,尽量不要购买。二看鸭苗的嘴巴和四肢是否色泽红润和水润有光泽,如果是比较干燥的话,这样的秧苗也是不能选购的。三看肚脐,优质的鸭苗肚脐是干净的;四看鸭掌,好的鸭苗鸭掌比较水润并且站起来的时候非常的有利满足。鸭舍的湿度周龄保持在60%-65%即可,不得低于55%,如果只注重温度而不注重湿度,就会导致湿度忽高忽低的,它们二者也是息息相关的,湿度每降低1%,温度也会随之下降。考虑到鸭场的产品和饲料的运输量较大,所以在考虑防疫隔离的同时,也要选择附近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块,做到防疫安全与交通运输兼顾。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有一些鸭子的嘴要大些 。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养殖的蛋鸭怎么做好吃 养殖的蛋鸭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养殖的蛋鸭怎么做好吃 养殖的蛋鸭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鸭子的饲养技术 :
一、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二、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三、场地选择。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四、棚舍建造。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五、放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割槽,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式,定期进行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食物很广,大型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 ,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溼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防治疾病。
鸭子的菜谱 :
做法
1.鸭子洗净剁成块大小随意,姜整块拍碎。锅中水烧开,放鸭块煮3分钟去血水。
2.捞出过冷水后沥干待用。
3.铁锅中倒油加热至七成,下鸭块翻炒,不停在锅中炒鸭块,逼出鸭肉中的水分,看到鸭皮变紧,鸭块相对缩小,把炒鸭块转移到高压锅里,铁锅不必洗。
4.下姜块、干辣椒、倒入整瓶啤酒,然后盖上高压锅盖,转大火烧。
5.等气响后,转中小火烧20分钟,关火,等高压锅自然放气。
6.开高压锅盖,把熟鸭块再移回到铁锅,倒老抽上色,放冰糖、盐调味。开足大火盖上锅盖收汤汁喜欢多喝汤就不要收汁。
7.,只剩少量粘稠汤汁就行。
小诀窍
江西人爱用水鸭做啤酒鸭,水鸭吃草虫长大,肉质比吃鸭饲料的鸭子鲜美结实,烧起来不腻人。水鸭子在江西有的地方叫麻鸭子或草鸭子。做啤酒鸭一定要先下油锅炒,泌出其中水分,这样鸭子不会有浓重腥味。我这种烧法,啤酒鸭1瓶啤酒足够。
叉烧烤鸭
菜谱
此菜鸭皮香脆,肉质软嫩。将鸭皮、鸭肉、甜面酱、葱段等一起用荷叶饼卷著吃,别有风味。[2]
主料:填鸭1200克,
调料:大葱50克,姜50克,麦芽糖50克,花椒5克
做法
1.在鸭左膀下切开长3.3厘米的口子,取出内;
2.从鸭腿和翅膀的拐弯处,分别剁去鸭掌和膀尖,洗净;
3.干荷叶6张用热水泡软切碎;
4.切碎的荷叶与葱段、姜片、花椒掺在一起,从开口处塞入鸭腹内;
5.用铁叉子由鸭腿内侧根部穿在两股鸭叉上,使叉尖从头部穿出17厘米左右;
7.然后,将鸭叉架在燃烧的木炭上,先烤两肋,再烤脊背,烤胸脯,把整个鸭身烤成枣红色即熟;
养蛋鸭都需要什么
6.新鸭老鸭不混杂:新鸭多动喜闹,老鸭喜静少动。新老鸭混杂同养,新鸭会把老鸭吵叫得心神不安,影响产蛋。因此,新鸭、老鸭要分开饲养。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应该先将鸭子清洗干净进行腌制,对于鸭子的内进行清理,然后再放在葱姜蒜辣椒酱油生抽里面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在锅里面进行油炸,再放在烤箱里面烤一段时间。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兽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鸭舍入口设供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2. 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性肝炎;8~14日龄注射禽流感;20日龄注射鸭瘟;60~90日龄注射鸭瘟和禽霍乱。
三 饲养方式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如何养殖蛋鸭
8.不断增添优质鸭:为了保证鸭群经常旺盛不衰,要不断选择增添新的优质鸭子。蛋鸭育雏的饲养管理与肉鸭基本相同,在育成期应采取轻度的限制饲养,适当多喂些青、粗饲料,或在原来的混合粉料中,掺进一部分稻谷后拌湿喂,每日饲喂两次,保证每个鸭子都能同时吃到饲料,避免饥饱不匀。同时要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夜间弱光照明30~40平方米的鸭舍用1盏15瓦的电灯照明,白天用自然光照。要根据鸭子的生活习性,定时作息,制定作规程,尽量保持稳定,不要经常变更。蛋鸭开产以后各阶段的管理有所不同,因此把开产以后到300日龄分为产蛋前期,此后到400日龄为产蛋中期,400日龄以后到500日龄为产蛋后期。产蛋前期应尽快把产蛋推向高峰,在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上升的趋势,增加日粮的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饲喂餐数,除白天继续喂3餐外,在夜间关灯以前增喂一餐,每只鸭平均精料采食量150克左右。光照时间应达到17小时,人工光照时,开灯关灯的时间应该稳定,不能随意变更。此段时间的管理是否恰当,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去观察:初产蛋蛋重较轻,但随着日龄的增加,蛋重增加,到230~日龄时蛋重应达到本品种的标准蛋重;而且产蛋率也是不断上升的,在230日龄时,产蛋率应达到90%左右;210~300日龄时,每月随机抽取10%的母鸭测定体重若是维持原来的体重,说明饲养管理是恰当然。相反的,若蛋重增加不快或者又低下来;产蛋率时高时低,甚至出现持续下降;母鸭体重较大幅度的增加或下降都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经过100多天的连续产蛋后,进入产蛋中期,此时体力消耗较大,健康状况已不如产蛋前期,在饲养管理上稍有不慎,产蛋量就要下降,甚至出现换羽,这是比较难养的阶段。此阶段的饲养力求保高产,使产蛋高峰期尽可能延长,在这一阶段首先是在营养上保证满足高产的需要,营养水平较上一阶段略有提高,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19.5%~20%。随着日龄增加,蛋鸭对钙的利用率略有下降,应适当增加钙的喂量,在配合饲料中添加1%~2%、直径为1~2毫米的颗粒状石灰石(或贝壳),或在鸭舍内单独放盆,装有上述规格的贝壳或石灰石颗粒,任其自由采食。气温在5℃以下时要保温升温,超过30℃时要防暑降温。此阶段管理是否洽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如壳蛋光滑厚实,有光泽;产量时间集中,在早晨2~4时产蛋;鸭子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长,出水后羽毛光滑不湿。说明饲养管理得当。相反的,若是蛋形变长,蛋壳薄,有沙点,甚至生软壳蛋;鸭群出现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在白天生蛋,蛋生得稀稀拉拉,非常分散;鸭子精神不振,行动无力,下水后羽毛沾湿,甚至下沉。上述情况表明饲养管理不当,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改进。400日龄以后进入产蛋后期,此阶段要根据蛋鸭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饲喂量。若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略有下降的趋势,在饲料中要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若产蛋率仍有80%左右,体重有增重的趋势,则适当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增喂青粗饲料;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果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此时已很难将产蛋率再提高,无需加料。在管理上要多放少关,促进运动;光照时间不能减少,作规程要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一切突然的而引起应激反应。
4、增加光照:秋季光照不足容易导致蛋鸭产蛋率下降,可在舍内设置两套照明设备以补充光照。其中一套装15瓦左右的灯泡,用于鸭群休息,另一套装60瓦的灯泡、用于给鸭群喂料和鸭群活动。小鸭吃什么?怎么喂养
1、控室温越冬蛋鸭防寒保暖至关重要,要使深夜棚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才能确保高产蛋率。这就要求每晚喂鸭后,必须将鸭棚围严、围实。棚外四周可用稻草或麦秸编成的草毡围实,外围再围上一层塑料薄膜,特别是棚顶的盖草不能低于5厘米厚。小鸭吃小麦、鱼虾、熟米饭、蚯蚓等食物,养殖小鸭子时需要注意温度适宜,刚出壳的鸭子身体较弱,一般可将育雏箱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并提供每天20小时的光照,7日龄小鸭可饲喂切碎的青菜叶,当鸭子2周龄后每天的光照时间可改为15个小时,同时定期给鸭舍通风。
2、厚垫草在鸭舍内墙四周产蛋区内,垫30厘米厚的干净、柔软稻草或麦秸等草料,早晨捡蛋后,可将窝内旧草撒铺在鸭舍内;每天晚上鸭群入舍前,再添加新草作产蛋窝,使垫草逐渐积累。一、小鸭吃什么
1、小鸭子的食物
小鸭子吃小麦、鱼虾、熟米饭、蚯蚓等食物,当小鸭7日龄时,可饲喂糠麸类饲料或者饲喂切碎的青菜叶。
2、饲养小鸭的要点
(1)温度
刚出生的小鸭对温度要求较高,可将育雏箱的温度保持在30℃左右,并根据鸭子的生长情况,每隔1周降低2℃,通常1个月后,鸭子就可适应常温环境。
(2)光照
刚出壳的小鸭一般每天需提供20小时的光照,当小鸭子2周龄后,每天一般需要提供15小时的光照,若天气好,通常不需要人为提供光照。
(3)通风
定期给鸭舍通风,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并排出食物残渣发酵后产生的有害气体,使鸭子能够健康的生长。
二、怎么喂养鸭子
1、以在果园喂养鸭子为例,可在靠山的区域建设鸭舍。需要合理的安排养鸭的密度,每平方约6-7只鸭子,在鸭舍前需要空出一块空地供鸭子活动。
2、从正规养殖场采购种鸭,不可选择劣质的种鸭,选择既能适宜圈养又能在低山丘陵地区放养的品种。
3、白天让鸭子在果园内自由进食,晚上注意补充饲料,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注意:需要保证饲料的多样性。
4、为鸭子接种接种,做好疫病预防的工作,同时定期清扫消毒鸭舍以及鸭用具,饲养盘中的饲料需要及时清理,避免鸭子采食变质的食物残渣,从而发生疾病。
蛋鸭养殖技术有哪些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1、补充营养要及时:增加饲料中的动物性蛋白原料、加倍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这样更加有利于蛋鸭增加营养,提高产蛋量。
① 开水:“开水”,雏鸭次饮水称为“开水”。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2、合理饲喂:饲喂秋鸭的精料的用量应视鸭群的产蛋率而定,如鸭群的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否则可喂一些青绿饲料或增加精料中糠麸类的用量、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原料的用量。
3、保持适宜的环境:蛋鸭喜欢多变的生活环境,既喜欢嬉戏的水池,又喜欢干燥的活动场所。水池的水深应在1.5米以上且水质卫生,活动场地应铺垫一些细沙。蛋鸭在秋季代谢旺盛,所以对环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如确需改变、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如气温过高可延长鸭群在树下歇息的时间或增加鸭群洗浴的次数。
蛋鸭的饲料投喂,要注意什么?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应该要注意的,就是在投喂的时候也是应该注意时间的,一般要定时去喂养,同时在喂养的时候里面的饲料应该选择一些高营养的,控制每天喂养的次数,喂养完之后给他们去喝一些温开水。
7、“噪鸭”每天至少要进行4次“噪鸭”,就是在棚舍内轻轻吆喝鸭群使其全部起身并在舍内做圆圈运动,每次至少兜5圈,以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同时提高鸭的御寒能力,避免直接下水时着凉感冒。待有80%以上的鸭发出强烈的叫声时再开棚放水。蛋鸭的饲料投喂,需要注意喂养的次数和饲料的选择,一天3次就可以了,要选择好的饲料。
养殖蛋鸭喂什么东西可以天天生蛋
8.把烤好的鸭子用净布擦一下,先将鸭皮片成长5厘米、宽3.3厘米的块,再将鸭肉片成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0.5厘米的片即成。1、季节:鸭的产蛋量是随季节而变化的,特别是以放牧为主的麻鸭更是如此。鸭的产蛋要求一定的温度(5~15℃最为宜)和光照条件(14~16小时)。采取夏季降温,冬季保暖是提高鸭产蛋量的重要措施。
2、年龄:虽然母鸭可以产蛋数年,但产蛋量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麻鸭则是在第二、三年产蛋量,所以养1~3年的鸭子,不要养老母鸭。 3、鸭种:蛋用种鸭产蛋多,兼用型次之,肉用种鸭产蛋少。要选养生长发育好、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符合本地条件的良种蛋鸭。
4、放牧:要注意选好放牧场所,使鸭群能吃好、吃饱,净水鸭1000克,姜15克,干辣椒5个,单晶冰糖4-5块,老抽15毫升,盐随意,啤酒600毫升[1]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加产蛋量。
5、饲养管理制度:不要随便更换补喂饲料的品种和次数,否则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不正确地搬棚,任意调换饲养点,随意捕捉,惊扰鸭群都会造成产蛋率的降低。
6、人工换羽:由于个体间的异,自然换羽的时间,一般需80~90天,
有的甚至长达4个月,影响产蛋率。进行人工法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一般20~30天就可恢复产蛋,从而提高产蛋率。人工换羽多在端午节前后进行,也有在处暑到白露期间进行的。当鸭群产蛋率明显下降,已到产蛋末期,即产蛋率在20%~30%间进行。
1.春鸭养膘尾如花:春天鸭肥产蛋早,反之,瘦鸭产蛋迟。所以,在冬天一定要把鸭子精心喂养好,使鸭子在开春以后膘肥体壮,尾巴长得象一朵盛开的绣球花,这样的鸭子一般在上半年就能产鸭蛋10多公斤。
2.夏天停喂把毛拔: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刮心血。夏天,鸭子因连续产了几个月的蛋,就会元气大伤,影响秋季产蛋。因此,"大暑"一到,就要把鸭子统统关起来,拔掉翅膀和尾巴上的几根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鸭子把蛋全部产尽。鸭子停止产蛋以后,用精饲料喂养20天,让鸭子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到了"立秋"后几天,鸭子又可以正常产蛋,且产蛋更多。
3.秋鸭长膘要控制:民谚道,春天鸭子要蹲,秋天鸭子要奔。这是因为春天鸭子觅食难,主要靠人工喂养,活动多了易消耗较多的能量;秋天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且易吃饱,如果吃饱了不让它们活动,就会长得过肥,产蛋少,甚至会造成"化蛋"(不下蛋)。因此秋天要让鸭子有一定的活动量,把体重控制在1.5~2公斤左右,保持体格健壮,这样可以保证从"处暑"到冬季的100多天里能多产蛋、产大蛋。
4.秋雨寒风要当心:鸭子虽然喜水,但也要当心寒风秋雨的侵袭,尤其在鸭子产蛋阶段,如果被秋雨和寒风袭击,就会停止产蛋,有时甚至会生病。
5.冬季要放鸭:冬季对鸭子除供给充足的饲料外,还要经常赶到水里去觅食,即使隆冬腊月也要让鸭子在水里觅食,既节省饲料,又促进健壮增膘,在冬季还能产蛋。
7.衰弱老鸭要淘汰:应注意把衰弱老瘦病劣及产蛋少的鸭子淘汰掉,保证鸭群个体只只健壮,才能保证产蛋总量高。
新手养鸭子怎么养?需要注意哪几点呢?
6.将鸭身反复用开水浇烫五六次,使鸭皮膨胀,再刷上一层饴糖水,放在通风处晾干;1、必须在饮水充足的情况下才能给予供料,特别是育雏前三天。需要准备足够数量的喂料器,保障每只鸭子的采食面积。2、养鸭子要注意育雏期前一周需要饮用凉开水,为了增强鸭子的抵抗力 。3、为了保证鸭群7、疫病防治的营养,需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饲料。
如何对产蛋期蛋鸭进行饲养管理?
方法:当产蛋率下降到20%~30%,并且已有少数鸭开始换毛,这时应逐渐减少补饲的次数和数量,只喂给质量的一般饲料(如糠、麸类),大约要经过十天后,减少到每天只喂一次或不喂,仅仅依靠放牧。但要供给充足的饮水,使鸭群缺乏营养,体质变弱,短期内完全停产。停产后过3~5天,羽毛蓬松脱落,主翼羽开始出现干枯,拔取容易而不出血时,将两羽及尾羽分批拔掉,拔时逐只捉住,沿水平方向拔。一般母鸭每次拔3~5根,隔3~4天拔一次,大约经4~5次拔掉。拔羽的当天,不要让鸭子下水,以防感染。羽毛拔除后就开始喂料,质量由粗而精,数量由少到多,并注意搭配动物性饲料及饼类饲料,促使羽毛迅速生长。当羽毛具有光泽,恢复健康时,即可增加精料,即改成产蛋鸭料,促使其早开产。一般整个换羽期需20~30天。蛋鸭的产蛋期可分为3个阶段:产蛋初期(21~26周龄)、产蛋高峰期(27~60周龄)和产蛋后期(61~70周龄)。在产蛋期日常管理中,应及时饲喂优质配合饲料,清理粪便,勤换垫料,及时拣蛋,定期消毒。
(1)产蛋初期 在产蛋初期,鸭蛋产量逐日增加,蛋鸭的饲养密度、饲料、饲喂方式应保持稳定;饲喂方式可以选择自由采食或人工定时饲喂(每天4次)。若采用人工定时饲喂,饲喂时间分别在上午6:00~6:30、 中午11:00~11:30、 下午16:00~16:30、 晚上22:00~22:30。每次饲喂量以鸭子在30分钟左右采食完为准。高蛋白质(18.0%以上)、高能量(11.50兆焦/千克)饲料能促使鸭群尽快达到产蛋高峰期。对于产蛋初期的蛋鸭,每日光照时间应达到16小时。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鸭舍2瓦(普通灯泡),照明灯泡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0~2.5米。晚间应给蛋鸭弱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鸭舍1瓦,以蛋鸭能看见产蛋窝、料槽和水槽为标准。严禁在蛋鸭产蛋期缩短光照时间。饲养密度以4~5只/米2为宜。
(2)产蛋高峰期 在产蛋高峰期,鸭产蛋强度大,消耗多,对环境变化、饲料变化等十分敏感。饲养方式建议采用自由采食。光照时间稳定在16.5小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4~5只。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蛋壳质量有无明显变化;鸭产蛋时间是否集中;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洗浴后羽毛是否干净整洁;以便及时掌握鸭群的健康状况。鸭产蛋高峰期要求饲粮的粗蛋白含量应达19%以上。
(3)产蛋后期 蛋鸭经长期持续产蛋之后,产蛋率下材料降。如果饲养管理得当,产蛋后期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80%。此期内应按鸭群的体重和产蛋率的变化调整给料量。如果鸭群体重增加,有过肥趋势时,应控制采食量。在产蛋后期,光照时间稳定在17.0小时或17.5小时。光照强度一般为每平方米鸭舍2~3瓦(普通灯泡)。严禁缩短光照时间。
蛋鸭怎么提高产蛋率,高效养殖技术讲解
5、强制换羽:鸭群自然换羽的时间长达150天左右,生产中可有地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其休产期。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行强制换羽的当天,不能让鸭群洗浴,以免感染。蛋鸭是现在农村比较常见的低成本养殖项目,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不同的管理方式会影响蛋鸭的产蛋率,所以养殖户们要顺应鸭子的习性,科学化饲养,才能有效提高蛋鸭养殖效益,那么蛋鸭高效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1、选好鸭苗
要选择个体大,脐部清洁干燥、活泼有神、胎毛松软有光泽、吃食快而多的雏鸭品种。
2、开好雏食
雏鸭需要喂食红糖水或葡萄糖水、蜂蜜水。
开始后,喂食半熟的米饭加凉水,每天喂食5-7次,喂至半饱即可,5天后定量喂食淡盐水,20天后喂食青绿饲料,待雏鸭自己找食时,可以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和数量。
3、加强通风
保障鸭舍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果夏季高温,可以将鸭子放养到池水中,对于蛋鸭健康生长很有帮助。
4、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饲料配制
饲料搭配为玉米、糠麸、豆饼、鱼粉、贝壳等多种按比例搭配,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粗蛋白,20日龄后每天喂3-4次,并可利用稻田放养,减少用料量。
5、科学放牧
科学放牧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应选择水浅和水清草多的地方放牧,但是不能在有农的地方放牧,不能在烈日下放牧。
6、加强保温
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做好防寒风侵袭,放养时应赶到较暖和的沙滩、塘坎、水渠等避风处,以免受寒受冻。
蛋鸭容易发生大头瘟,因此,应勤扫鸭舍鸭粪,勤洗饲水槽;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定期注射鸭瘟,每周喂食土霉素,对于抗病能力弱的鸭苗,就要紧急接种,做到早隔离,早治疗,而且还可以将饲料炒熟喂食,防治疾病很有效果。
至此,关于蛋鸭高效养殖技术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农民朋友想要提高蛋鸭养殖效益,不仅要注意饲料供给,而且鸭舍的清洁管理也比较重要,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