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母猪和长太母猪哪个好?
据了解,最近几年的猪饲料均价都在3000元/吨以上,每头商品猪大约用饲料260kg左右(随季节和条件的变化会有所不同)。养殖场养长太母猪更好,可以直接繁殖三元猪育肥上市,苏太母猪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品种改良。
衡阳母猪养殖厂电话多少 湖南衡阳养猪场有哪些
衡阳母猪养殖厂电话多少 湖南衡阳养猪场有哪些
养殖场养长太母猪更好,可以直接繁殖三元猪育肥上市,苏太母猪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品种改良。
养殖场养长太母猪更好,可以直接繁殖三元猪育肥上市,苏太母猪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品种改良。
养殖场养长太母猪更好,可以直接繁殖三元猪育肥上市,苏太母猪还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品种改良。
苏太母猪申报条件:存栏奶牛300头以上更好
苏太母猪是黑猪,以小梅山、中梅山、二花脸和枫泾猪为母本,以杜洛克为父本,通过杂交育成,繁殖性能好。具有产仔多(平均窝产仔14.45头)、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等优良特
苏太母猪配什么公猪好 现在的 应该是藏香猪 ,也就是,黑毛猪喽。 不过它似乎成长, 比较缓慢 红毛
养十头老母猪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
养殖十头母猪,按的情况是一年出栏200头生猪,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算,一头生猪利润在 200-400之间,所以十头母猪一年可以收入200乘以400是捌万元。
但是,刚才是按照的情况,其实的母猪平均每窝的产仔量都打不到10头,更别说出栏了。还有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小型养殖户,饲养管理、免疫、养殖条件还处于老旧的状态,新的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还不能很好的利用,造成整体的养殖水平不高,仔猪成活率低、出栏少、成本高、利润低,是现阶段制约国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奶牛存栏300以上原因之一。还有就是近年来,国内养猪业出现存栏量过剩,加之国外进口的低价猪肉,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只是养猪户苦不堪言,更遑论挣钱了,能维持都是问题。
养十头老母猪一年大概有多少收入?这可不一定的,要看市场行情。
1头母猪每天吃你最少7元饲料360天,10头母猪一年可出200头小猪 养70天!一天每头小猪吃2元钱饲料算140元,7/360/10=20元,200/140=28000元,猪市场现在按450算!200/450=9万-5.05万=495以建设一个能养1000头猪的养猪场为例:00元!不算干活费!这是要管理好和卫生好才得的!
湖南郴州农民开养殖场有什么补贴
不行,不建议让怀孕的母猪在院子里跑。因为怀孕母猪需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和温度适宜的环境。所以不适宜进行跑动。1、良种补贴
补贴对象: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小区、户),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能繁牦牛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补贴标准:
母猪40元;奶牛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母牛20元;肉牛母牛10元;
绵羊、山羊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2000元。
2、苜蓿种植补贴
补贴对象:合作社1年以上。饲草生产加工企业注册资本200万元(含)以上。奶牛养殖企业(场)须存栏300头以上。
3、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
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
蛋鸡10000只以上
肉鸡年出栏10万以上
育肥牛500头或存栏能繁母牛50头
母羊存栏,农区只以上,牧区400只以上
注:项目本身没有补贴资金,但拿到这个牌子很重要。以后可以更方便地申请、省市县相关扶持资金。
4、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扶持对象: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
补贴要求:生猪0.5-5万头;蛋鸡1-10万只;肉鸡5-100万只;肉牛100-2000头;肉羊300-3000只
池塘类 养殖场200亩(西部地区100亩)以上,工厂化养殖水面3000平方米以上。
资金额度:25-100万元
5、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
补助标准:
300—499头80万元
1000头以上170万元
6、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
申报条件:存栏生猪500头以上
补助标准:
500-999头20万元
1000-1999头40万元
2000-今年是养猪行情,是历史上以来的一年,生猪价格在时候,养殖一头猪,大概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一般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都有1400块钱左右,那些养猪大户们,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抱着猪睡,生怕猪会跑了一样,许多人都是吃在猪场,睡在猪场,半年不出一次猪场,为了赚钱真的是拼啊。2999头60万元
3000头以上80万元
一头猪大概多少钱?
我认为长太好,就是长太配大白可以留种不含杜洛克基因产崽多,还有猪的花猪少过苏太出来的,花猪商品猪没有那样好卖,第二的父本终端是杜洛克肯定得配,所以我说长太好过苏太截至2021年,一头猪的价格在8000元-9000元之间。
目前我国的养猪行业也进入了疯涨期,很多地方的养猪数量大减,减产的幅度高达40%以上,正是在产量降低的行情下,市场的猪价一直在不断的攀涨中,虽说消费者也在抱怨着买不起,但生猪的产量不多,就算是抱怨也没办法。
目前各地的生猪收购价都在紧张的上涨,全国均价已经破10,而两广地区更是破12冲13,市场价也在高涨中,总体来看,一头猪的价格在8000元-9000元之间。
注意事项:
1、养猪的成本比较高,很多人以2000元的价格购买仔猪,如果猪肉价格卖10元,那生猪收购价就是5-6元,如此一来养猪人可是血亏,因此这根本就不符合市场的波动,除非能从国外进口上千万吨猪肉,但这是不可能的。
2、储备肉的逐步释放,也让猪价跟着下跌,目前已有23万吨储备肉进入市场内,对稳定猪价还是很有帮助的。而进口的猪肉量也在增加,更是让生猪的行情呈现出下跌状态。而不少地方的限价令,对制约猪价的提升也起到积极作用。
小猪200来元,肉猪1500,种母猪2000多,种公猪,4000----几十万
需要购买一头小猪,成本在700元左右,养至出栏,饲料费用需要800元,所以养一头猪的成本在不含人工的情况下需要1500元左右。
养一头猪的成本是多少
一、猪仔成本:一般情况下仔猪价格约在1公斤40元左右,一头小猪仔约在15-20公斤,购买1头小猪仔的成本就约在700元左右。
二、饲料成本:有人作了一个平均值,即:养一头猪每用3斤饲料,就可以让猪转化成一斤猪肉。当然这是一个理论值,按这个理论值算的话,按养一头猪上市时大约在斤左右算,就要消耗大约(125-15)3=330公斤饲料,饲料平均在2.5元/KG左右,也就是说养一头猪需要的饲料成本约在800元左右。
综合来看,小散户养一头猪成本合计需要1500元,除去人工费暂时不算。
养20头猪的利润赚多少钱:
现时的猪价约在10.5元/公斤,一头斤的猪,大约能卖1312.5元,亏本187.5元(未计人工费)。按照目前的涨势,如果能卖12元/公斤,就可以卖1500元,刚刚保本(未计人工费)。高于12元/公斤,养猪就能赚钱,否则只能赔钱。
现在一头猪大概几千块钱一、 建筑,猪肉都是二三十一斤,一百斤多的猪大概值两千多吧。
养殖母猪如果只让它在院子里跑行吗?该注意些什么?
肉羊出栏,农区500只以上,农区1000只以上母猪要有专用运动场。封闭式养殖,减少外部环境干扰,调节温度、湿度、养殖密度科学合理。环境安静舒适,母猪情绪稳定,压力小,谢绝参观,减少人为感染。
2母猪配崽成功,小猪价格稳定,一头母猪可以挣10000元,10头可以挣10万元。可以是可以,但是会非常麻烦,到处拉粪便,打扫起来比较费劲,而且破坏东西,到处拱东西,我个人建议还是不要让它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建一个标准养猪场多少钱?
4.1000头猪所需饲料。一般生猪出售时合格标准生猪重是220斤,普通养猪技术条件下的生猪料肉比是3:1,每头生猪到出栏时需要660斤猪饲料,大约1500元/头,1000头生猪需要饲料投入大约是150万元。102头公母猪饲料大约16万元。全场所养生猪在起步一个生产周期内,需要饲料投放166万元。建一个标准化化养猪场大致需要投资的有:
1.场地费用,主要是租金,建立一个小规模的养猪场,处于城市边缘的乡村,租金也需要上万元,视具体的面积大小而定;
2.场地建设费用,如果是未建设的场地,养猪场建设费也得需要五万到十万元左右,一个初具规模的养猪场,基本设施需要的费用和场地建设费加起来大概在十万元左右;
3.饲养人员的薪酬,这个也辽宁沈阳周边陆续有零星点状发生,散户及规模企业均有波及;得视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饲养人员只是用家里人,不需要支付工资的话,这部分可以忽略,但是技术顾问还是需要的,所以大概也得需要几千元每年;
4.猪仔的购买费,最开始一定会购买一些猪仔或者成年猪,这个也需要不少钱,按照一头猪三四百元算,需要多少头就乘以三四百元;
5.饲料费,养猪,饲料是必不可少的本钱,具体需要多少还得看养殖多少头猪。
除了以上费用之外,还有一些零星的费用,比如兽医诊费等,费等。
总的来说,建设一个标准化养猪场应包含以下费用:养猪场投资费用=场地费+材料费+建设费+设备费+工人费+买小猪费+饲料费+兽费+其它杂费。
1.1000头猪舍的造价。农村普通猪场纯猪舍占地面积是1.5平方米/头,养猪所有设备和活动场包括在内的生猪占地面积是3平方米/亩。这样一千头生猪所占地面积是3000平方米。标准化养猪场,一般场舍造价是200元/平方米,3000平方米场舍造价就是60万元。这样的标准化场地造价是目前的水平,作为农民创业也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2.1000头猪设备造价。1千头生猪所需要的设施有料线设备大约需要12万元,护栏设施大约1万元,水电安装大约2万元,排污设备和粪便处理系统大约5万元,饲料加工设备需要2万元,附属设施需要1万元,共计大约需要23万元。
3.1000头猪母仔猪本。现在,农村养猪场都不建议购买仔猪的方式养殖,会存在非常多的弊端和不足之处,建议自繁自育的养殖方式。目前,母猪和公猪都可以在当地畜牧良种场购得。1000头生猪养殖的,一般需要100头母猪和两头公猪。母猪一般需要4000元/头,100头母猪需要投资40万元,公猪需要5000元/头,2头公猪需要1万元,一共需要41万元。
5.1000头猪其它费用。在养猪过程中,有生猪防病治病的费用,防疫的投入费用,日常消毒灭菌的费用,水费,饲料加工、废弃物处理和照明等等的电费,交通运输费等等必须的开支费用,每头猪大约100元,大约需要10万元。
总之,在农村建造一座能养1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猪场,场地造价需要60万元,所有设施设备需要投入23万元,自繁自育成本41万元,所需一个养殖周期的饲料费用166万元,其它防病防疫等等零星开支需要10万,一共大约需要300万元,其中不包括人工成本和土地资源。
母猪的产后护理专业哪个学校有
另外,今年的屠宰企业冷冻的猪肉逐步的进入市场中,冷库中的存量不多,而下半年对猪肉的需求量大大提升,且多个节日汇集,因此猪价会在短时间内大幅度上涨,猪价涨幅或超过70%以上。母猪的产后护理专业开设的学校有: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
这些学校或院系提供相关课程和专业培训,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母猪产后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1、产后护理的重要性
产后护理对于母猪的恢复和猪仔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该课程主要母猪分娩后的饲养管理、营养需求、乳汁产量调节以及产后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知识。学生将学习如何提供合理的饲养环境和饲料,确保母猪和猪仔的健康和幸福。
2、分娩环境和设备
产后护理专业课程强调为母猪提供适宜的分娩环境和设备。学生将学习如何设置舒适的产房、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并准备分娩所需的器械和消毒材料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分娩中的应激,降低分娩并1000头猪的养猪场必须得雇佣6人以上,每月工资18000元,一年就是20万元。发症的发生率。
3、母猪饲养管理
学生还将学习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技巧。包括合理的饲喂、饲料配方和饮水设施的准备,以满足母猪分娩后的营养需要和水分摄入。此外,学生还会学习如何进行接种和常规的健康监测,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4、猪仔护理与断奶管理
产后护理专业还会涉及猪仔的护理与断奶管理。学生将学习如何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为猪仔提供充足的初乳和补充饲料,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免疫系统的发育。同时,学生还将学习断奶的合理时间和方法,以确保猪仔的渡和健康成长。
5、市场趋势和发展前景
产后护理专业的学习不助于提高生猪养殖业的效益和竞争力,还能满足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母猪产后护理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养殖场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或自行经营养殖场,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一千个平方养猪场需要多少钱
500—999头130万元1、猪舍
首先我们要知道每头猪的大概占栏面积:空怀母猪2.5平方;妊娠母猪定位栏1.6平方,群养2.5平方;育成猪0.5平方;生长猪0.8平方;育肥猪1.2平方。
假设猪舍每平米造价元,平均每头猪占地1.5平方,那么你的猪舍造价约为38万。
2、设施
猪场健在水、电、路三通设施完善的地方,要不然这三项建设也是一笔大的开支,还有,为了你的猪舍不会刚建好就被,还得修建防疫屏障和消毒设施等环保建筑,这些大概得需要10万至20万。
3、猪粪处理设施
猪场要做好猪粪处理设施,要不然猪粪会成为污染源和疾病传播源,由于猪粪一种粗纤维物,其中混合着大量尿液,粘液。因此猪粪是一种不易晾晒的禽畜粪便,随着我国养殖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带来的是大量猪粪集中化,大量猪粪堆置一起很难处理。
所以这些设备可以选择性购买、建设:禽畜粪便固液分离机(猪粪、牛粪、鸡粪脱水机)——除臭技术含量较高;猪粪处理设备JH-200 ——猪粪干湿分离;猪粪处理机;沼气池;花费大约10万元左右,不过后期可能会带来不多的持续性收入。
二、猪苗
据了解,如今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20元/斤,每头仔猪大约30斤,1000头猪苗得花费20X30X1000=600000元,不多60万元。
三、饲料
四、养殖人员的工资费用
你是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能够把整个养猪场给挑起来的,所以必须得雇佣养殖人员,如今没有3000元一个月,是不会有人去你那干活的,更何况养猪场又又累。
所以,建一个出栏一千生猪的养殖场,最少需要38万(猪舍)+20万(设施)+10万(粪便处理)+60万(猪苗)+78万(饲料)+20万(工资)=226万元。当然了,可能还有一些其他设施需要建设,欢迎大家补充。
五、有那些补助?
根据相关政策,对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标准化猪场(养猪场需要在县级畜牧部门备案,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并通过省畜牧兽医局验收认定并颁发“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后才符合项目补贴要求)给予补贴,每场补贴20万元。
对每头能繁母猪补贴100元,并且对每头能繁母猪实行入保,每头保费60元(其家补助48元,农户自筹12元),每头保额1000元。
对成为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场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场需要在县级畜牧部门备案,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并通过市农业局验收认定并颁发的“市畜禽养殖场”标牌或省畜牧兽医局验收认定并颁发的“省畜禽养殖场” 标牌后才符合项目补贴要求)给予补贴,猪场补贴25万元。
由于补助标准:每3000亩补贴180万元。全国各省、地、市都有具体的规定,详细情况您可以咨询当地畜牧办。
2023年非瘟卷土重来?已有15省猪场疑似感染,养殖场户!
现在与未来除上述两大影响之外,非瘟带来的影响还有如生物安全体系迅速普及完善,对消毒剂市场也带来爆发式增长,还有饲料行业也被迫推出“高温制粒”等改变。冬春季节疫病多发,近期有不少养殖场户反馈,15个省份的猪场中有或疑似有非瘟发病情况,尽管大家都有成熟的拔牙与消杀程序,能迅速将损失降到,但各养殖户朋友依旧要当心非瘟卷土重来!而非瘟发病4年多以来,对生猪产业产生的影响依旧无比深重......
总之,要想解决现阶段养猪产业低糜的现状,就要从源头上改善现在的养殖现状。大力推行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大力推行新型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户的养殖理念,降成本、涨利润,让养殖户放心、安心的去经营养殖事业。15省感染再现据我的钢铁网以及养殖场户反馈,近期又有非瘟抬头迹象,具体情况如下:
山东12-1月份相对比较集中,2月情况有所缓解;
安徽有少数散养户发病感染,但均迅速拔牙与消杀,损失很小;
河南12月分感染增多,年后即迅速好转;
河北散养户有综合非瘟、蓝耳、腹泻等发病情况;
山西节前发病相对较多,经过拔牙处理后迅速好转;
黑龙江省、吉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有零星发病;
总结来看,2023年初冬春交际,本就是疫病高发季节,因此部分猪场有疫病抬头的现象也在行业的意料之中,只需要及时做好拔牙与消杀工作,就能顺利度过危险阶段。
但更重要的是,出现非瘟抬头迹象的猪场一定要“查漏补缺”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始终对非瘟抱有敬畏心理,有时候一场导致清场的疫病就来源于大意。
例如近期江苏某饲料厂购入原料中发现了非瘟检测阳性的猪肉,增加了疫病传播风险!
2月7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发布的通知中指出,目前正处冬春交际,动物疫病进入多发高发期,非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当然,我们也不必过于恐慌,因为非瘟发生4年多来给行业带来的不止是损失,同样也促进了变革与发展,回顾四年来的非瘟进程,笔者整理出了具体的防疫历史进程——
2018年8月3日,确诊首例非洲猪瘟;同年9月份开始,安徽、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迅速蔓延,一开始还主要集中在北方区域,从10月中下旬开始也在南方传播开来;到2018年末几乎人人自危,非瘟无孔不入的威胁着全国大小猪场。
2019年非瘟形势同样严峻,但业内对于非瘟的认识逐渐清晰,迅速扑杀与消毒洗消开始流行。
2020年开始国内建立了对于非瘟普遍且正确的认知,生物安全体系迅速完善,大小猪场成功复养,能繁母猪出现直线攀升。
2021年国内对非瘟的防控成效显著,生猪产能稳定高涨,而猪价也因此断崖式下降,行业自此开始进入后时代,非瘟虽然逐渐变少,但对于行业的深远影响却延续至今。
非洲猪瘟的深远影响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非瘟确实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导致大量养猪场户无奈退出,肉价也一度飙涨不止......但我们同样在教训中学习、在阵痛中成长,非瘟后我们的母猪群体全面洗牌,全国生猪生产能力跨上一个台阶,规模化与政策调控也越发清晰......
首先,非瘟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母猪群体洗牌。
数据显示,2018年8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3130万头,在此之后,能繁母猪数量迅速滑落,一直减少到2019年9月甚至不足1900万头,共缩减1200多万头!
随后,全国大小猪场在高猪价和政策的支持下,开始迅速扩产,能繁母猪在2021年1月出现“狂飙”式增长,迅速从2000万头增长至3117万头,并且后续维持稳定增长,直到2021年6月达到4564万头的顶峰,为“后非瘟时代”低迷行情暴跌埋下伏笔。
除了产能的变化以外,母猪性能同样也获得了巨大改变。
在非瘟洗礼后国内原有的母猪群体大量淘汰,后续大量新母猪引种于国外或国内种猪,仅2020年我国就引进种猪超3万头。
随着母猪群体的大规模改良,PSY水平开始以远超常年的速度提升!如2014年我国PSY水平为15,到4年后的2018才提升至16;但非瘟后2021年就提升至18.57、2022年提升至21.13,我国的生猪供应能力极大增强,“缺肉”成为过去式。
其次,伴随着母猪产能的洗牌,另一个更重大的变化是,这些高产母猪大量集中到规模场手中,而原本占据市场主体的散养户群体被非瘟大量淘汰。
最直观的体现是,2007-2021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的年平均增长水平在2%左右,但2018年开始便迅速加速,年平均增速达到3%,2019年更是增长4.1%而达到57.1%,到2021年规模化率已超过了60%!
规模化加速的背后,同样也是散养户无奈退养的心酸泪。
尽管散养户近十几年来都不断退出,但2018年前后退出的数量格外多——2017-2018年养殖场户数降幅连续超过10%;2019年养殖场户数降幅达到27.95%,是往年降幅的4.6倍。
尽管退出的养殖场户不单单是散养户,但却是以防御能力、复养能力最弱的散养户为主!从这个角度来看,生猪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也是大势所趋,经济与疫病都在推动着这一进程。
政策上一方面鼓励规模化生猪养殖,另一方面对全国进行“区划分”,要求尽量减少生猪向大区外调运,推动了“运猪”向“运肉”的历史性转变。
因此尽管非瘟逐渐离我们远去,国内养猪场已只会有偶发性零星感染,很难再出现大规模发病的情况。
但非瘟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包括现如今反常的行情也源于非瘟带来的产能动荡。
而放眼未来,非瘟不再是大家的迫切期待,从越南非瘟试点以及前几年“毒”的额影响来看,非瘟即便成功研制商用,也并不一定就能高枕无忧。
笔者曾分析当今国内复杂的蓝耳疫病形势,国内有蓝耳产品六十多种,但这些年来蓝耳疫病却越发复杂,这也是因为活容易与结合重组,形成新的毒株!
如果非瘟活普及开来,同样有演化出新毒株的危险,反而导致非瘟防控更加艰难与严峻!毫不客气的说,对于还在养猪的朋友们而言,非瘟已经是“老朋友”,在未来漫长时间内我们一定还会与这位老朋友“相碍相杀”,在这种背景下,要战胜非瘟容易,难的是战胜自己的惰性与麻痹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