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发展前景
据估算,全省畜禽废弃物(养殖污物)年量相当于1600万人之多,若按BOD5估算,全省畜禽的BOD5量相当于1800万人的量规模。再加上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比例大幅下降,大量的粪污产生及未经无害化处理就随时随地排放、堆弃,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逐年加大,对城镇、工矿及其自身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未处理的畜禽粪污中大量的氮、磷、矿物元素及其产生的氨、等 恶臭气体,地恶化了空气、水体及土壤的质量,破坏了 生态平衡,对其中生存的 生物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在规模结构方面,各种畜禽的规模化饲养程度提高很快。其中,鸡的规模化饲养程度。肉鸡饲养规模化比重为78.7%,肉鸡规模化饲养场是指每年出栏1万只以上的大型养鸡场。蛋鸡饲养规模化比重为73.8%,蛋鸡规模化饲养场是指存栏2000只以上的大型蛋鸡场。生猪饲养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了46.9%。生猪规模化饲养场是指每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奶牛饲养规模化比重为58.3%,标准是存栏奶牛100头以上。畜牧生产规模化的速度很快,规模化的标准也不断提高。2016年进行第三次农业普查时,所采用的规模化标准,奶牛是存栏20头以上,生猪是年出栏200头以上。预计未来若干年内,按照现在的标准,蛋鸡和肉鸡的规模化比重将上升到90%以上,生猪和奶牛的比重将上升到80%以上。区域集中化,加大了对地区环境的压力
同其他肉类比较,鸡肉有着突出的优点:一是营养价值高。尤其是白羽肉鸡,具有一高三低(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低胆固醇)的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健康。其蛋白质含量高,为23%左右,而其他肉类为15%-18%;脂肪含量低,为5%左右,而其他肉类为20%-30%。二是饲料转化效率高。白羽肉鸡的料肉比已达1.6:1,而其他肉类在3:1以上。鸡的饲料转化效率高,决定了鸡肉生产成本低,从而使得鸡肉成为价格的肉类。三是生产周期短。这使得鸡肉供给,可以更快地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进行调整,从而价格波动较小。四是养鸡的环境污染小。鸡粪的使用价值高,处理比较容易。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优点,使得近10年中,我国禽肉生产的增长速度,是所有肉类中的,增幅将近40%。按此趋势发展,我国禽肉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尽管由于传统饮食习惯原因,我国禽肉的消费,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会超过猪肉,但是,比重提高到30%-40%,是完全可能的。有关部门,应更加重视支持禽肉生产的发展。统计部门,也应该在统计年鉴数据中,把禽肉分列出来。
猪肉在肉类生产中的占比,日本为31%,美国26%,韩国51%,欧盟53%,而我国为65%。过去40年中,我国猪肉生产在肉类生产中的比重,从超过90%,不断下降到目前的水平。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下降。生产方面的环境限制和消费方面的习惯变化,是主要原因。
在空间结构方面,东部地区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中西部会更多,丘陵地区会更多。近年来,东部地区生猪出栏量已经呈现徘徊乃至下降趋势,去年更为明显:浙江生猪出栏减少了136万头,福建减少了97万头,江苏减少了42万头,广东减少了31万头。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并且扩大到其他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养猪业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大体上,这个趋势是符合以地定畜原则的。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家禽养殖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温氏股份(300498)、圣农发展
(002299)、仙坛股份(002746)、立华股份(300761)、湘佳股份(002982)、益生股份(002458)、民和股份(002234)、晓鸣股份(300967)等。
家禽业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2014-2019年全禽存栏量在60亿只左右波动,2020年全禽产能规模大幅提升,家禽存栏量67.8亿只,同比增长4.0%。
出栏量方面,近年来,我禽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家禽养殖效益向好,家禽饲养规模持续扩大,家禽出栏量逐步增长。2020年,全禽出栏量155.7亿只,同比增长6.4%。
禽肉、禽蛋产量均创新高
家禽养殖产品主要包括各类禽肉和禽蛋。其中禽肉是我国居民蛋白质消费的主要来源,禽肉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畜禽养殖业发展前景预测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已取代牛肉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消费肉类。2020年,全国禽肉产量2361万吨,同比增长5.5%。未来随着居民肉品消费结构的升级,禽肉消费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大家知道奶牛场应该怎样管理吗?
展望未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将在规模结构、产品结构、空间结构方面,发生深刻的重大变化。挤奶方式规模化奶牛场要考虑好奶牛的挤奶方式、挤奶的次数,要依靠自动化的方式来实行,比如应用挤奶机器人要依靠信息化来管理目前国内的一些奶牛场在设计上还存禽蛋方面,禽蛋产业发展迅速,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禽蛋为人们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动物蛋白,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全国禽蛋产量3468万吨,同比增长4.8%。一定的问题,要把规划和设计分开考虑。一些规模化奶牛场存在设计合理但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建规模化奶牛场时要把它作为一个工厂来考虑,要选出一个的管理者来管理;同时,生产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要区分开来。要根据数据来管理牧场,把以人为本的管理转移到数据管理的模式。要考虑将来应对环保的问题和压力。要做好防疫工作。本文核心数据:家禽存栏量数据、家禽出栏量数据等
光明乳业有牧场吗?奶源怎么样?
目前,我国奶牛产业链各环节连接不紧密,生产、加工脱轨是造成全国奶业发展动荡的重要原因。由于奶牛养殖场(户)与乳制品加工企业之间没有约束机制,乳制品加工企业掌握定价权并可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随意决定收奶与否。鲜奶短缺时,乳制品加工企业争相竞价大量收购,一旦出现鲜奶市场饱和,乳制品企业便开始采取降价、收购,甚至出现拒收现象。因此,奶牛养殖场(户)要提高养殖效益,一方面要与乳制品企业签订长期的收购合同,实现订单式销售;另一方面可寻求乳制品企业参股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化解矛盾,提升效益。作为国内三制品巨头之一的光明乳业,由于与其他两大巨头存在距,所以在奶源建设方面显得更为积极。2015年,光明乳业经过三个月停牌后,在复牌后时间公告将拟收购以色列乳品巨头。还在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的河南省滑县为奶牛养殖场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再之,仅仅时隔一天,由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临空港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光明乳业华中中心工厂扩产、迁建”项目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建成后该工厂将成为华中单体乳存栏及出栏量平稳增长品工厂,新厂奶源取自东西湖区辛安渡办事处的现代化牧场,拥有奶牛6000余头……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进奶牛的“出户入园工程”,奶牛散养逐渐减少,饲养规模上百头、千头的养殖专业户、规模奶牛场及奶牛养殖园区越来越多。笔者下乡常常听到养殖场及园区的老板苦于牛场没有基本的制度,造成牛场的技术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规模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奶牛场及园区的各项管理制度负责制定牛场年度生产和长远规划。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的与管理。并根据全年,拟订季度、月份工作,并分别落实到人。制定各项畜牧兽医技术规程,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对重大技术,要负责作出结论,并承担应负的。责拟定全场各项物资(饲料、兽;奶加工原料等)的调拨,并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奶牛场职工进行技术培训和科学试验工作每周分析研究产奶量和牛群健康与繁殖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奶牛场畜牧、兽医等技术人员的任免、调动、升级,奖惩,提出意见和建议。执行劳动部各种法规,合理安排职工上岗、生活安排等。,做好防盗、防火、防水等工作。门卫职责严禁闲杂人员入场,公物出场要有手续,出入车辆必须检查,未经场长批准或陪同,谢绝一切对外参观。严禁非在门房逗留、聊天,严禁其它家禽、家畜等动物进入场区。搞好门口的内外卫生及防疫消毒工作。非生产车辆严禁进入场区,确需进入的必须严格消毒。
养殖的前景展望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具有法人资格的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的养殖场。具有一定的规模,指标是猪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日期在国内市场比较热门的几个养殖类别就是鸡、猪、牛、羊、蝎子、蜈蚣等等。由于近时间国内市场不太稳定,对这些养殖产品有一定的打击,价格波动比较大,尤其是养猪行业奶牛“三病”即肢蹄病、炎和炎是影响奶牛泌乳的常发病,危害极大,可造成奶牛减产30%~50%,甚至被淘汰处理。所以,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要采取预防为主与饲养管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降低奶牛常见病的发病率,提升奶牛养殖效益。通过加强牛舍环境消毒,严格执行正确的挤奶作程序,定期进行隐性炎筛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要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定期修剪牛蹄,保证奶牛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4. 适时推广先进的奶牛单产提升技术市场,一天一个价格。但是前景还是不错的,毕竟养殖的成本在那里,市场波动再大,养殖商品价格也不可能长期低于养殖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光明乳业在河南省滑县建立的是其万头奶牛养殖场。据了解,滑县光明生态奶牛养殖场将占地1000亩,养殖规模达到1万头,预计投资4.5亿元,年产优质奶6万吨。该养殖场的建立标志着光明乳业在牧场养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在乳制品原料自有化的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对于企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业内人士猜测,国内超过万头的养殖场凤毛麟角,光明乳业将来可借助收购的以色列乳品巨头的管理经验,优化自身管理水平,为后期发展夯实基础。
如何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在产品结构方面,禽肉生产会有更大的增长,而猪肉生产增长会减缓,乃至下降。在肉类中,按照猪禽(含鸡鸭鹅火鸡)牛羊统计,其占比关系是:世界平均,禽肉占38%,猪肉37%,牛肉20%,羊肉5%。禽肉在肉类生产中的占比,日本为57%,美国48%,韩国37%,欧盟27%,而我国不到22%。禽肉之中,除了我国还有些鸭鹅肉,美国有点火鸡肉之外,主要是鸡肉。如何在奶牛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升奶牛的养殖效益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大多起步于传统的散养模式,奶牛养殖市场信息不灵、饲草料采购成本较高、养殖技术落后、生鲜乳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奶牛养殖场(户),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难以抵御市场的风险,因此要积极奶牛养殖场(户)走联户经营,通过合资共建、参股等形式建立规模化养殖场或成立养殖合作社、专业协会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等,在饲草料采购、疫病防治、生鲜乳销售、技术服务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集中采购、统一对外销售、统一技术服务,切实提高奶牛养殖场(户)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呢?
1. 适时淘汰低产奶牛,培育高产牛群
由于受地域限制,许多奶牛养殖场(户)没有专门的奶牛养殖饲草用地,无法实现种养结合的养殖方式。奶牛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户)大多采用tmr饲喂技术,而奶牛散养户为降低养殖成本,常常会有啥喂啥,这种饲养方式不利于奶牛生产潜能的充分发挥,不仅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而且降低了牛奶品质。因此,要按照奶牛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泌乳期的特点,合理投放全价优质饲料,摒弃低产出低投入的错误做法。当然,精料不是喂得越多越好,按奶料比3∶1进行饲喂即可。同时,精粗料搭配要科学,否则走向精料多引发疾病和精料少影响产奶量两个极端。为此,养牛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利用粗料和辅助料,减少精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牛奶成本。 3. 搞好奶牛疫病防治,提升牛奶品质
5. 建立奶牛养殖企业与鲜奶加工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7. 组建奶牛养殖合作社,面对当前形势,奶牛养殖场(户)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对现存栏奶牛中产奶量低的奶牛及时进行淘汰。②新购产量高、生产潜力大的奶牛。从体形外貌上看,要选择侧看、俯看、后看轮廓均趋于三角形,后躯显著发达;被毛细、短、有光泽;皮薄、有弹性,皮下脂肪少;血管显露,发育充分,呈圆形;分布均匀,呈圆柱状,粗细长短适中,乳静脉粗大且多弯曲,乳井大而深的奶牛,这类奶牛一般产奶量高。同时,在购买时还要做好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的检查。③在对现存的奶牛进行品种改良时,一定要选择优质高产的荷斯坦奶牛的冻精,进行杂交改良。此外,一个经济效益好的牧场,还要考虑定期淘汰无饲养价值的牛,从而逐步培养自己场(户)的高产牛群,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2. 选择好饲草饲料,搞好饲养管理降低养殖成本
8. 实行以质论价,提升我国牛奶的品质
规模化养殖场定义如何得来?标准如何得来?
当前许多奶牛养殖场(户)饲养的奶牛是从外地零散购进的,奶牛品质、产奶少。虽然,近年来随着奶牛冻精、性控技术的普及,奶牛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生产潜力小、乳脂率低,制约了奶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遭受国外牛奶市场的冲击,奶牛养殖场(户)倒奶杀牛的现象时有发生。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以来,乳制品安全问题时见报端,国内消费群体普遍认为进口奶品质好、安全性高,加之进口奶粉价格较低,导致进口奶粉在我国乳品市场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我国乳制品加工企业对生鲜乳的收购不实行以质论价,奶牛养殖场(户)为顺应乳品企业的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千方百计地提高牛奶产量,导致我国生鲜乳数量急剧上升,生鲜乳品质则难以与国外牛奶抗衡,从而给国外奶产品进军我国乳制品市场提供了机会。为此,国内乳制品企业应实行以质论价,鼓励奶牛养殖场(户)提升生鲜乳品质,以产品质量安全求生存,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提升企业效益。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的标准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畜禽养殖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恢复为原用途的,由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土地使用权人负责恢复。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用地范围内需要兴建性建(构)筑物,涉及农用地转用的,依照《中华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办理。
近20多年来,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业绩,肉、蛋、禽总产量连续保持世界,对改善生活水平,调整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畜禽粪便、养殖污水任意堆弃、排放现象普遍存在,养殖场集中地区环境恶化,间接地对水源、土壤空气等产生污染。按粪便量计算,1头猪的排粪量相当于2个人的排粪量,而按BOD5( 生化需氧量)的量计,则1头猪相当于13个人。按我国1999年养猪5.2亿头计,其粪便量和BOD5 量分别相当于10.4亿人和67.6亿人;1只鸡的粪便量和BOD5量分别相当于0.1人和0.68人的排粪量,按我国1999年养鸡30亿只计算,其粪便量和BOD5量分别相当于3亿人和20.4亿人的排粪量。再加上鸭、鹅、牛等其它家畜家禽的物,其数量之巨可想而知。如今对畜禽物的处理已成为集约化养殖业的负担,对养殖场环境的控制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
由于“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和养殖业的6. 开拓生鲜乳直销模式,提升企业效益 当前,在等发达,液体奶消费95%以上为低温鲜奶,常温奶不足5%。而在我国,受消费观念、产业布局和冷链等多种因素限制,常温奶占液态奶市场的70%,低温鲜奶仅占30%,这种消费方式为进口奶粉创造了条件,造成进口常温奶和以进口奶粉还原生产的还原奶比重增加。与此同时,这也是奶牛养殖场(户)开拓鲜奶销售的有利时机。虽然,我国的奶牛养殖场(户)大多建在城市郊区,但是随着城市交通和公路村村通的建设,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奶牛养殖场(户)可通过积极倡导、宣传科学饮用鲜奶的好处,逐步改变居民的消费习惯,充分利用价格优势打开鲜奶消费的巨大市场,同时要加强对鲜奶质量的控制,逐步扩大消费市场,提升奶牛养殖效益。逐步集约化、工业化,再加上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致富工程”的实施,畜禽养殖逐步在城郊及工矿地区集中。
统计表明,2004年云南省共有大中型畜禽养殖场(即百头牛、千头猪、万羽鸡以上规模)700多家,其中奶牛饲养量4.56万头,生猪年末存栏168.6万头,全年上市435万头;家禽年末存栏8793万羽,全年上市10651万羽。
环保部门已经发现,由于相应的环保设施不完备,养殖业产生的污染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加之大部分养殖从业人员环保意识薄弱,依法治理力度不够,养殖污染有大行其道,无人问津之势,虽然近期相关部门已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及治理养殖污染的措施,但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够,效果依然不明显,养殖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关于牛养殖管理方面的误区一般有哪些呢?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我禽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可分为陆禽和水禽两大类,其中陆禽包括家鸡、火鸡、珍珠鸡以及鸽子等;水禽包括鸭子和鹅等。2.对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环境控制有很多人在养殖的时候没有选择一片合适的区域,交通不是特别的便利,没有注意优质搭配的饲料,没有给牛及时注射,在养殖的过程中,也没有及时处理养殖场地的粪便。现代化的奶牛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近几年,河南省实施奶牛单产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隐性炎检测技术、奶牛性控技术等一系列实用技术,有效提升了奶牛单产水平,保障了奶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奶牛养殖效益。奶牛养殖场(户)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从而提升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牛场的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规模大的话,经济投入成本要高,还需要很多的人工和取暖通风设备,如果是刚开始养殖的话,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会加大养殖风险,同时在养牛的过程中,要选择地势高向阳背风的地方作为场地,保证饮水,同时要注意选取充足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水源,科学饲养,理性投资。
品种很重要,要选择合适的品种,注意饮食搭配,选择合适的草料进行搭配,按时的接种,发现问题及时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