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农村土蜂养殖方法大全视频_农村养土蜂技术视频

梦想农场 1

蜜蜂的养殖方法介绍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巢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②蜂巢的保温。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蜜蜂养殖先要挑选蜂群,选择最适宜当地蜜蜂。然后将选好的蜂群饲养在事先准备好的坚实、质地轻的蜂箱中。在花蜜少的冬天或者是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要做好清理蜂箱、检查蜂群等常规性管理和分蜂、换王、并群等特殊性管理。

农村土蜂养殖方法大全视频_农村养土蜂技术视频农村土蜂养殖方法大全视频_农村养土蜂技术视频


农村土蜂养殖方法大全视频_农村养土蜂技术视频


蜜蜂-摄图网

养蜜蜂还要注意:

1.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蜜养殖的胡蜂可以在春季从野外获取,或者直接从养蜂场购买,注意捕获胡蜂前,要将进出口堵住,只保留上下两个进出口,然后将塑料袋套在上方出口的位置,将烟熏填入下方出口,让胡蜂自己进入袋中。蜂养殖最重要的工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几乎决定了养蜂的成败,在疾病方面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平时也要注意饲料和蜂箱的卫生,另外也可以时常在饲料中添加些防病物,虫害方面要防治好巢虫、蜂螨等,而在敌害方面则要防止好胡蜂、蚂蚁、蜘蛛等。

2.饲喂

(2)喂糖浆:以白糖然后加水5成左右,经过人工加热溶解后静置放凉到微温,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吸收,不宜采用红糖此时。

(3)喂水:普通每一蜂群一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浸湿的毛巾,供自行采水。

(4)喂盐:在糖浆当中加入百分之一的的食盐。

蜜蜂-摄图网

保证蜂场周围的2.5千米的范围之内,应该具备充足的蜜源植物和辅蜜粉植物,而且主辅要相互协调搭配。场地选择在向日近山坡地,能够保证光照充足。

目前蜂蜜的市场行情可观,蜜蜂的养殖前景也很看好,但是蜜蜂养殖还是需要掌握好技术。

蜜蜂的养殖方法,这应该是直接你养着就养着下路应该比较不错,所以这些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巢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②蜂巢的保温。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不要做法是非常好的,更好的精神应该还是比较不错的。

蜜蜂养殖技术方法有哪些?

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蜂群就是群体的单位。 现代养蜂生产, 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 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 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 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 快速繁殖蜂群,可以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 现特介绍几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 以供养蜂者参考使用。

2.选用优质的蜂种和蜂群,保持蜂群健康。4.及时巡查和管理蜂箱,保持蜂群健康,防止疫病和虫害的发生。

养殖工具:养殖胡蜂要准备木质蜂箱、交尾棚、越冬室、饲喂器等。 蜂种来源:可以从养蜂场购买或直接捕捉。 养殖形式:采用半野生的形式养殖,雌蜂筑巢后放养至室外。 注意事项:前期做好防治敌害的措施。

3.建立合适的蜂箱,包括材料、大小、布局等方面。

5.定期进行蜜蜂的饲养、繁殖和采集蜜等工作。

6.控制蜜蜂的繁殖数量,确保蜂群数量合理,避免过度损失。

7.加强对蜜蜂的营养管理和健康保护,提高蜜蜂的生产效益。

圆桶自然养土蜂腊月蜂少脾多有什么方法

土蜂割蜜时先要点燃艾草产生烟雾将蜂群驱散,然后再用割蜜刀等工具将蜂巢中有蜜的巢脾割下来。土蜂将蜂蜜酿制成熟后会用蜂蜡封存在巢脾上,因此蜜脾割下来后还要将蜂蜜从巢脾上分离出来。土蜂割蜜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有所异用密封的箱子,安放在阴凉的地方注意防天敌。每一个星期检查一次半个月全面检查一次蜜蜂情况。,但一般都集中在每年的初夏至中秋这段时间。

:利于蜜蜂护脾 由于蜜蜂蜂群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在发生分蜂后,产生了一只产卵力较的蜂王,由于圆桶养殖的蜜蜂都是蜜蜂自造脾,在一只产卵力强的蜂群中蜂脾会比较多,但是在出现一只产卵力较的蜂王的时候,往往蜂群中的蜂脾就会比较多,而蜂群中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的幼虫孵化是需要蜜蜂能够把蜂脾包围住的,这样有利于蜂群的保温,幼虫出房才会正常,所以如果蜂群中的巢脾过多,造成蜂脾暴露,这对于蜜蜂护脾来说是不利的,我们需要把多余的巢脾割掉,便于工蜂护脾,提升幼虫的质量。 第二:防治巢虫 我们都知道,巢虫的产生主要还是蜂群中的老旧蜂脾过多引发,在活框养殖中,尤其是中蜂往往都是一年更换一次蜂脾,所以对于圆桶养殖的蜜蜂也需要一年更换一次蜂脾,方法就是在我们取蜜的时候分两次取蜜,把蜂群中的巢脾全部割完一次,达到完全更换蜂脾的目的,预防巢虫的发生。 第三:取蜜 取蜜的时候不用说,由于圆桶养殖的蜜蜂都是中蜂,而中蜂具有蜜子同脾的现象,一般我们能够取到的纯蜜脾比较少,很多蜂脾上会含有幼虫,为了获得较多的蜂蜜,其实很多带有幼虫的蜂脾在取蜜的时候也是要割掉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割脾现象。 第四:预防病敌害

胡蜂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说到收蜂,几乎每个养蜂人都有从野外收到蜂群的经历,但是在冬天还能收到的蜂群,还是比较少见的,很明显这不是分蜂群,根据蜂虫虫的养蜂经验来看,这应该是一群出逃的蜜蜂,要想留住,必须做好这几点。

胡蜂怎么养殖 1、养殖工具

二、蜂群的选购

3、养殖形式

养殖胡蜂可以采取半野生的方式,将捕获的胡蜂放入蜂箱中,等待雌蜂顺利筑巢,开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始繁衍后代时,将蜂箱直接搬到野生环境中,让胡蜂自行采食蜂蜜,酿造蜂蜜。

胡蜂毒性较强,敌害较少,但前期蜂群规模未形成时,容易遭受敌害入侵,导致蜂群被破坏,因此养殖前期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遭受敌害。

养蜜蜂的技术

4、注意(1)喂蜂蜜:可以用蜂蜜加温水2成然后稀释,稀释之后的蜂蜜,可以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的饲喂器当中进行饲喂。事项

关于蜜蜂要怎么养?冬天收回来的。目前养殖的蜜蜂主要有中蜂和意蜂,蜂种不同,饲养的方有异,但是在技术方面基本相通的,养蜂人的蜜蜂群,有部分是从野外收回来的,因为蜜蜂每年有两个时期容易产生分蜂,还有一种是出逃的蜂群,那么在冬天从野外收回来的蜜蜂要怎么养,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分蜂群,想要留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蜜蜂要怎么养

首先来说一下中蜂,中蜂的饲养方法有土养和活框养殖,对饲养环境没有太多讲究,因为中蜂对蜜源采集方面,种类广泛,所以目前养殖中蜂如此普遍。

中蜂土养是一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已有很长的饲养历史,蜂具简便,不用投入太多时间管理,非常适合养蜂人员和一些年老的蜂农饲养,每年可以取蜜一到两次,在正常情况下,土养蜜蜂相比活框养殖的发展更为迅速。

中蜂活框养殖,是从引进意蜂后,才开始使用活框来饲养中蜂,活框养殖更加职业化,方便检查蜂群,易掌控蜂群分蜂,取蜜更方便,对病虫灾害能够及早发现,也比较好防治。

在来说一下意蜂,意蜂属于进口货,其特点显著,就是采集能力强,蜂蜜产量高,但是只针对大面积的蜜源,对零星蜜源不起作用,所以蜂蜜营养成分相对单一,意蜂相比于中蜂,沾染病虫的几率更高,所以饲养意蜂,不太适合长期定点饲养,需要外出追花夺蜜。

冬天收回来的蜜蜂该怎么养

冬天外界蜜源不多,天气寒冷,不利于蜜蜂出勤采集,所以这时候收回来的蜜蜂群必须要饲喂,然后在做好保温,如果家里还有其他蜂群,而且是强群,那么可以采用活框养殖,需要从其他强群抽取部分蜜子充足的蜂脾来给这群蜜蜂,让蜜蜂在有蜜有子环境里安全过冬。对于家里没有任何蜂群的人来说,只能使用土养,做好保温的情况下,加强饲喂,可以放到室内来饲养,这样蜜蜂比较容易过冬。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三、同群同箱分蜂快速繁殖)场地选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四)管理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略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初学养蜂步骤及方法

一、场地选择

1、了解习性:蜂群的管理应该围绕蜜蜂习性去开展。2、蜂群选择:养殖地有比较集中的大蜜源,可以养殖意蜂,养殖地山地多,且蜜源比较分散时,能够养殖中蜂。3、蜂场位置:中蜂喜欢比较安静,并且有适宜温湿度的环境。4、获取蜂群:蜂群的获取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收捕。5、蜂群动态:蜂群获取后应该及时进行过箱作。6、病虫害预防:主要应该预防囊状幼虫病、麻痹病和幼虫腐臭病等疾病。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一、了解习性

蜜蜂属于一种群居性的昆虫,有着比较独特的生活习性,养殖蜜蜂之前必须要先了解清楚它们的习性。其实蜂群的管理都是围绕着习性去开展的,如果可以了解它的习性,以后能够很好的去控制蜂群自然的分蜂和并群,这样后期开展工作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

二、蜂群选择

适合的蜂群是直接决定养蜂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如今我国养殖意蜂和中蜂最为普遍,前者有高生产蜂蜜性能,后者有强生存能力。养蜂的具体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决定,如果当地有比较集中的大蜜源,就能养殖意蜂,如果当地山地多,并且蜜源比较分散,则可以养殖中蜂,养蜂的初学者可以从养殖中蜂入手,因为中蜂对环境的适应性比意蜂强。

三、蜂场位置

适合的养蜂场是养蜂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中蜂时应3、蜜源:土蜜蜂的正常生存和繁衍离不开蜜源,而且养蜂人获取效益的蜂蜜全部都是土蜜蜂从蜜源上采集花蜜酿成,较理想的蜜源条件是全年有数个集中的大蜜源,且在这些大蜜源之间夹杂着数个相对连续的小蜜源。先了解清除,中蜂的有效采集半径为3公里左右,喜欢的环境是比较安静、温湿度都适宜的,并且养蜂场附近的敌害,比如胡蜂、蚂蚁尽量越少越好。

四、获取蜂群

蜂群购买时可以去养蜂场,也能自己去收捕一些野生的蜂群。收捕蜂群应该根据蜜蜂的习性去进行,倘若足够了解蜜蜂的习性,那么只需要几步即可将野生蜂群收捕回家。

五、蜂群动态

不管是购买的蜂群还是收铺的野生蜂群,都应该及时将其过箱作,应该把蜂群转移到蜂箱中,等到过箱完成之后,应该及时用蜂蜜水和糖浆对其进行饲喂,同一时间还应该在巢门上安装防逃片来预防蜂王逃走。当蜂群在蜂箱中造脾产卵之后,蜂群几乎就稳定下来了,随后应该注意观察蜂群的动态,比如工蜂是否正常出勤、蜂王是否正常产卵等,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处理。

六、病虫害预防

蜜蜂是存在天敌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病虫害的危害,主要应该预防的疾病是蜂囊状幼虫病、麻痹病和幼虫腐臭病,寄生虫主要为巢虫、蜂螨等,蜜蜂的天敌主要包含胡蜂、蚂蚁、蜘蛛等。

土养蜜蜂怎么割蜜,土养蜜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选择合适的养蜂场地,要求环境干燥、通风良好、附近植被丰富。

一、土养蜜蜂怎么割蜜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1、给土蜂割蜜时一定要先点燃艾草等可以产生烟雾的东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蜂群驱散开,然后再用割蜜刀等工具将有蜜的巢脾割下来。割蜜时一定要给蜂巢中留一些巢脾,因为割蜜对传统蜂箱饲养的土蜂是致命的,因为是土蜂有“向上储蜜,向下育虫”的习性,割蜜脾时一般会连子脾一起割下来。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所以一定要留一些巢脾给蜜蜂继续繁殖,活框蜂箱饲养土蜂一般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2、土蜂将蜂蜜酿制成熟后会用蜂蜡将其封存在巢脾上,因此蜜脾割下来以后还要将蜂蜜从巢脾上分离。其中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将蜜脾割成碎块后用纱布或筲箕等工具进行过滤,新式的做法是将整块蜜脾的蜡盖削掉后用摇蜜机分离蜂蜜,一般小规模养殖土蜂时由于产蜜量低很少会用到摇蜜机。

3、土蜂割蜜的时间会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一般都是集中在每年初夏至中秋左右。这段时间蜂箱中储蜜量比较多,而且在这段时间割蜜也有利于蜂群度夏,土蜂用传统蜂箱饲养时一般1年只能割1-2次蜜,如果用活框蜂箱养殖则可根据蜂巢中储蜜情况选择割蜜时间。

二、土养蜜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蜂种:获取蜂种的途径主要有收捕蜂群和购买蜂群这2种。其中收捕蜂群是指收捕野外生存的野生蜂群,这种蜂群大多为中蜂,购买蜂群则是直接从养蜂场买回蜂群,这种蜂群里面一般会有中蜂和意蜂。

2、场地:选择一个好的场地可提高养蜂效果,选择场地时一定要从周围环境、敌害、蜂群密度、交通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例如环境过于嘈杂的公路、、学校及工厂等附近不适合养殖土蜜蜂。

4、蜂具:在许多蜂具中对养蜂生产影响较大的是蜂箱,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蜂箱有传统蜂箱和活框蜂箱。传统蜂箱由于作麻烦且不易管理被逐渐淘汰,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养蜂场都是用活框蜂箱养殖蜜蜂。

土养新分群如何快速繁蜂?

一、转地落场分蜂快速繁殖

二在夏秋季节, 蜂场如果要分蜂繁殖, 同样要在蜂场转地前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 确定处女王的出房时间。 然后在转地落场后,在蜜蜂还没有试飞前, 连蜂带脾提入到摆好的空蜂箱里,最少也要 2~3 脾。 第 2 天介绍入 1 只产卵王或处女王。 这种分蜂繁殖法,提出去的蜜蜂不会飞回蜂群, 提出去的蜂群群势也相对不会减弱,分出去的蜂群比较好饲养。 利用同样的原理,也可以在早、晚提出分蜂群, 把分蜂群运到离原蜂场直径 3 公里外, 这样采集蜂飞不回原群,分出群也比较好饲养。、继箱底箱分蜂快速繁殖

在夏秋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 8~12 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 把 产卵蜂王预备好, 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后,再把底箱摆好,3.场地选择继箱放在平箱上摆好。 然后从蜂群里提出连蜂带子脾 2~3 脾, 提入摆好的底箱或继箱里。 要注意继箱与底箱隔开,上下蜜蜂不能互通,提出的子脾是正在大量出房的封盖子脾。 1 天后,介绍入 1 只产卵的蜂王或处女王。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提出去的采集蜂会飞回原群, 分出群可能群势与蜂脾不相称,因此,提出去的蜂应尽量是幼蜂。 此法的优点是用继箱分2、蜂种来源蜂,蜂场放蜂的面积不扩大。

在春夏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 6~8 脾时,如果要繁殖蜂群,先诱入产卵王或介绍处女王, 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和处女王出房的时间确定, 再把另一个巢门在分蜂前一个星期打开。 在新打开的巢门有蜜蜂出入之后, 根据蜂群内部情况,把两边子 脾、蜜 粉 脾 调 均 匀,用中隔板从中间一分为二, 使两边的蜜蜂不能互通。 1 天后,再在无王的一边介绍入 1 只产卵蜂王或处女王即可。

四、换王季节分蜂快速繁殖

蜂 场 换 王 时, 如 果 要 分 蜂 繁 殖,同样要把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 后,女 王 出 房 前 2~3 天,把 原蜂王连蜂带子脾提出 2~3 脾,作为繁殖群。继续繁殖,原群介入 1只 处 女 王,让 其 交 尾。 分 出 群 作为 繁 殖 群 ,可 拉 离 原 蜂 场 ,也 可摆 在 原 蜂 场。 如 有 条 件,可 尽 量拉 离 原 蜂 场,这样对以后繁殖饲养好管理。 因为提出去的采集蜂也不会飞回原群,这 样 繁 殖 速 度就快。

蜜蜂怎么养殖

胡蜂含有毒性,被蛰后处理不当容易发生生命危险,因此养殖胡蜂前,要准备木板或树洞制成的蜂箱,为胡蜂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要准备交尾棚、越冬室、饲喂器等工具,而且养殖人员要佩戴防蛰服。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5、技术:养蜂技术是养殖蜜蜂时必备的基础条件。例如过箱时养蜂人一定要具备过箱技术,分蜂时养蜂人要掌握分蜂技术,蜂群患病时养蜂人必须要找出病因并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养殖蜜蜂需要的技术还有并群、介王、育王等。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