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的耕地真的会肥沃许多吗?哪些蔬菜更适合东北地区种植?
真的,因为东北地区大多为红土地,所含的微量元素比较丰富,所以肥沃很多。萝卜、白菜、大葱、蒜苗、等蔬菜适合在此种植。
东北农业种植比重_东北地区农业种植
东北农业种植比重_东北地区农业种植
东北地区的耕地真的会肥沃许多,因为东北有很多黑土地。空心菜、土豆、香菜、胡萝卜、小葱等蔬菜更适合东北地区种植。
东北的土地真的很肥沃,因为东北的土地是黑土地,黑土里的营养成分比较多。白菜,玉米,豆角,西红柿,黄瓜更适合东北地区种植。
东北三省主要的经济作物有什么?
东北三省重要的粮食产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高梁等。
东北三省,简称东三省,是对位于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东北三省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是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土地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也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重要条件;东北三省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的商品粮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东北三省重要的粮食产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高梁等。
东北三省,简称东三省,是对位于东北部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总称。
东北三省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是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土地连片,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也是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重要条件;东北三省主要生产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高梁;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东北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的商品粮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为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人参、大豆、葵花籽。
甜菜,花生,亚麻
东北种水稻吗
东北种水稻的,就是所说的大米,东北的大米(水稻)可是国宴用米呢。
东北的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多条河流经过,有春汛夏汛,灌溉水源充足
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
土壤肥沃,是高钙土(黑土)
地势平坦开阔,多平原
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力充足
雨热同期
肯定种的,不然东北大米如何而来的,而且东北大米还很好吃的哦!
东北很多地方都种水稻,每年一次。东北的空气好,水好,土壤好,种出来的水稻磨成稻米后,做饭吃就很香。
据门不完全统计,东北稻区水稻常年种植面积500万公顷以上,目前全部为都为常规稻品种。
只种一季,规模很小
东北为每年提供的粮食比是多少
东北区是大农业结构比较完整、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全的农业地区。1990年,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即耕作业)占主导地位,占63.3%,林业占2.8%(不包括森林工业),牧业占24.5%,副业占5.0%,渔业占4.4%。
在耕作业中,粮食生产约占总播种面积的65%左右,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商品率较高,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经济作物的比重约占总播种面积的25%左右,其中大豆占15%左右,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其他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花生、烤烟、亚麻等。经济作物比重大,粮食商品率高,是本区农业的重要特点。
东北区原来是以旱作杂粮为主的地区,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变化,作物比例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经被玉米、大豆所代替了。虽然大豆仍为第二大作物,但其所占作物面积比重已由20%下降到15%左右。粮食作物中属于减少趋势的是高粱和谷子,两者已由40%降到20%左右,呈现增加趋势的是玉米、水稻和小麦,合计已由35%上升到65%左右。
水稻和小麦是东北区的两大细粮作物。水稻面积1949年前只占总播种面积的2%左右,分布上也仅限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1949年后,由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生活的需要,水稻又是高产稳产作物,播种面积逐步增长,已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8%左右,产量更占到15%以上。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和朝鲜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大体是以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盘锦、浑河、梨树、前郭旗、拉林河)为主。但水稻分布也有向北向西推移的趋势。实践证明,只要水利条件可能,东北全区几乎都可以种植水稻,目前水稻种植已到黑河市,这是我国水稻种植的北界。
东北区是全国重要的春小麦区,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22.6%,为水稻面积的1.7倍,但其产量只相当于水稻的4/5左右。春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都地区,黑龙江省小麦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区的90%左右,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和黑河地区为集中。
水稻和小麦的总产量虽不如杂粮多,但都是商品率较高的作物,都有极大的发展前途。水稻是重点发展的稳产高产作物,小麦是机械化开荒地区的重点作物。
玉米、谷于、高粱是东北区三大杂粮作物,面积和产量合占粮食作物的70%上下。玉米是发展快的作物,在本世纪初,玉米还是种植极少的啃青作物,在旧只占粮食作物的10%左右,1949年后,在50~60年代一直占20%上下,进入70年代后迅速增加到40%以上,分布非常普遍,不管东部与西部,山区或平原,湿润区、半湿润区或半干旱区,都占很重,尤以中部松辽平原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谷子面积占杂粮面积的第二位,但产量低于高粱而居第三位。谷子是日常主食之一,谷草是牲畜的主要饲料,在粮食作物的面积中,一直保持在1/7左右,分布也比较普遍,而以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比重较大。高粱是本区传统的粮食作物,东北的主食之一,以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大豆生产在东北区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东北区曾是世界上的商品大豆产地,大豆的商品率一般都在75~80%左右,出口率达50%以上,在久负盛名。但自1949年以后,由于区内食用油和工业用油的成倍增加,粮豆比价的限制,大豆的面积有所压缩,虽然产量和商品率没有降低,但出口率大为减少,目前基本上是区内消费为主,地位已大有下降。大豆的分布以平原地区多,而北部又多于南部。沈阳以北经四平、长春、哈尔滨到北安的沿线地区,是大豆的集中产区。一般年份,黑龙江省占全区产量的65%,吉辽两省各占15%上下,内蒙古东部占5%左右。东北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气候和土质条件适宜大豆栽培,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1/3强,耕地多可保证大豆的种植面积,大豆又是与杂粮结合的理想轮种作物,民用、出口以及工业都有迫切的需要,本区又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这些都是有利于发展大豆专业化生产的条件,只要制定与落实促进大豆生产的各项经济政策,推广新的科学技术经验,恢复大豆生产的地位是可能的。
东北区是全国传统的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除辽宁和内蒙古东部是缺粮区外,黑吉两省则属于经常调出粮食的省份。黑吉两省土地资源丰富,粮食单产水平虽较低,但人均粮食产量,故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对全国有重大意义。东北区商品粮产区分布的地域辽阔,面积较大,各地的热量、水份、土壤条件异性相当大,各种粮食作物的适宜区也不相同,大致是:高粱偏于南部,小麦偏于北部,水稻偏于东部,谷子偏于西部,大豆偏于中部、东部和北部,玉米则为普遍。从各地区的粮食作物组合结构来看,也是有明显区别的,大体可分为6个作物组合类型:1.小麦大豆类型;2.小麦、大豆、玉米、谷子类型;3.玉米、谷子类型;4.玉米、大豆、谷子类型;5.水稻、大豆、玉米类型;6.水稻、玉米、高粱类型。
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东北相对关内农业来说有以下的优势.1、土地资源优势
东北沃野千里,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条件优越。其土地资源优势的特点是:
①耕地广大。东北区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少地多的地区。其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
②土壤肥沃。东北大部分平原地区的土壤是有机质含量很高的黑土、黑钙土,生产力较高,是世界三大肥沃黑土区之一。松嫩平原的东部和北部、三江平原西部是黑土的主要分布区,松嫩平原中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东北地区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非常适于机械化作业和进行其他农田建设。东北区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仅黑龙江垦区就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播种和大部分田间收割基本上实现了大型机械化生产。
2东北区商品粮基地建设
东北区是全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所能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商品率高!有利于就地转化余粮和深加工.
3、森林资源优势
①全国的林区。森林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2%,人均林地面积,为全国人均林地面积的8倍。森林覆盖率,为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2倍多。②全国主要的采伐基地。③宜林地区广。④森林树种丰富。4气候优势,北温带季风气候.及500~800毫米的降雨量都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5政策的扶持由于东北地区的农业综合优势明显.对东北农业,农机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及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也比较到位.也带动了农业,农村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希望能继续加大对东北农业的支持力度,分流多余的农业人口.加快小城镇建设.那么现代农业离我们就不远了。
东北农业布局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特殊分布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②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③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④随着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①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的林区(图4)。②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材产区,③延边盛产苹果梨。④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五陵区是我国的柞蚕茧产区。⑤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②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有良好的半农半牧饲养条件。③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