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吃蟹视频大全水产养殖 吃螃蟹视频吃播

梦想农场 1

椰子蟹如何人工养殖

6月中旬~8月底:六月黄

椰子蟹,是生长在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许多珊瑚岛上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寄居蟹。一般寄居蟹都寄居在腹足运动的螺旋形 壳里,所以身体是柔软的,不对称的,但椰子蟹则已经摆脱了那束缚身体生长的螺壳,“自由发展”。它可以在沙土或树根等地方寻找或挖掘洞穴。怕强光,因而白天都蹲在洞穴里休息,夜间才外出游览和觅食。一只椰子蟹独居一个洞穴。当个子长大了,就另行挖掘更大的洞穴,以适应4、成蟹饲料配方

问题二:有人知道椰子蟹怎么养殖么? 到农业网水产养殖版块 虾蟹频道看看,网址链接请看本人用户信息页面左上角用户资料。

问题三:椰子蟹可以自己养吗 任何动物只要你想养,并且足够了解他。都没问题的。这种动物小的也小不到哪里去,国内的个体的最小长度我没见过小于一瓶脉动的。据说东京幼体椰子蟹能跟着一般大小的寄居蟹一起混进宠物市场,但是这种动物长的超慢,20年才能长大。还不如买个成体。但我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位仁兄,这东西就是个野生动物,极其强壮而且破坏力远的想象。要是真心想养的话,号的整理箱+20厘米以上垫才,用椰土或是那种容易板结的土壤+粗壮的树干供其栖息+超重的水盆【2个,一个淡水,一个海水。海水自己调一下,百分之0.2-0.5左右】+食物【苹果,芒果,椰子,蟹 ,叶菜,鱼肉等】。还有;每天把环境重新打扫一遍,一点一点翻土把食物残渣找出来。饲养初期用注射器往他的腮部滴水供其顺畅呼吸,直到他能自己找到水源,必须锁好饲养箱,不然他可能会先报废箱子然后逃跑,寄居蟹都是智商极高的动物,指不定会逃到哪里去。切记,高温【28度以上】高湿度【75%以上】高通风

问题四:椰子蟹的种群现状 椰子蟹以其肉质鲜嫩而闻名于世,然而,由于人类对其疯狂的猎捕以及自然栖息环境被破坏,椰子蟹在其栖息地越来越难觅踪迹,已经成为面临绝迹的濒危动物。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许多的 已制定出相关措施,对其严加保护,并正在研究人工养殖椰子蟹的方法。 印尼苏拉威西岛特产椰子蟹以其肉质鲜嫩而闻名于世,但现在数量大为减少。年幼的椰子蟹经常成为其他动物比如巨蜥、野猪和大鸟等的袭击目标。然而,对椰子蟹真正的威胁则来自于人类。

问题五:青蟹吃什么最容易长肥 不知道这个对你有用r(s_t)q?

海洋动物睡姿百态

鱼类的睡眠时间非常短,有的几分钟,有的只有几秒钟,人们眨眼的功夫,对有些鱼来说,就已经睡了一觉。

海洋哺乳动物的睡觉方法与鱼类不同。例如,海豚睡觉时,多半在夜里浮在水下1英尺的地方,安稳地进入梦乡,而它的尾巴,仍然会每隔约30秒钟,便摆动一下。

海豹在水下睡觉时,每呼吸,就要醒一次。这就是说,它们是在呼吸的间隙抽空睡觉。

产于北太平洋海岸的海獭,会在海边用海草结成一张床,围成椭圆形,睡觉时就把身体藏在中间,腹部朝天。如果它对在某个地方睡觉感到满意,就会每天都到那个地方睡觉。

令人喜欢的海狸,一般在白天睡觉,睡时仰着头,有时还磨牙。尤其是小海狸,睡觉最有趣,它们并排着睡,有的还把小脚掌枕在头下,令人忍俊不禁。

鱼的特异功能

鱼的眼睛

鱼类的一对眼睛是典型的近视眼,它们还有另外的眼睛――侧线。 鱼的侧线生长在体侧的鳞片上,称为侧线鳞,两侧各有一条。侧线鳞上面有小孔,这些小孔把外界信息通过与其相连的感觉器官传至脑神经,从而使鱼能看到外界的一切。

鱼的耳朵

人们总以为鱼没有耳朵,其实鱼类的两只耳朵没有长在体外,而是长在头骨内,由小块状的石灰质耳石、淋巴液和感觉细胞组成。外界的声音引起淋巴液发生振动, 耳石和感觉细胞,经过神经系统传递到脑中,鱼就听到这个声音了。鱼的耳朵还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当身体不平衡时,淋巴液和耳石会压迫感觉细胞,并马上报告大脑,使鱼及时保持平衡。

有趣的螃蟹

螃蟹大多横行,因而被人们称为“横行介士”,这在动物类群中是的。螃蟹的头胸部两侧具有五对胸足,除对为螫足外,其余四对为步足。由于步足的关节只能左右移动,所以只得靠一侧步足侧向推进,另一侧步足趴地而横行了。此外,由于同侧几对步足前长后短,遇到障碍物时也只能拐弯绕过去,往往一个劲地沿着障碍向着一个方向爬。

潮间带和沿海滩涂是螃蟹栖息的主要场所,通常都有几十种生存,在我国沿海滩涂主要有绒毛近方蟹、中华近方蟹和招潮蟹等。它们都喜欢躲在石块下或在泥沙滩上掘穴而居,其洞穴遍布滩涂,在一平方米的面积内就有2~3个。洞穴深浅不一,但一般每穴往往具备2个洞口。螃蟹冬季深藏在洞穴的部进行冬眠,直到春暖大地之时,它们再度爬出洞穴,准备繁殖后代。螃蟹行动迅速,每天的活动高峰期在天刚刚发黑的黄昏时候,这时几乎所有的个体都倾穴而出,遍布道路、河边,密密麻麻,远远看去,蔚为壮观。它们具有较薄的外骨骼和大大的眼睛,总是警惕地向四周张望,尽快躲避猎物。有一种生活在开阔沙岸 线以上的痕掌沙蟹,它的螫足左右不对称,螫掌上有细刻纹,称为发声隆脊。在遇到危险时,便会以1-1.6米/秒的极快速度,马上全部钻进洞穴,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种小沙蟹,受惊时则......>>

问题六:海水经济蟹类有哪些 标准;梭子蟹,珍宝蟹,锈斑蝤,远海梭子蟹,中华绒螯蟹,风属性:蟹,贵妃蟹,馒头蟹,螃蜞,石蟹,火属性;椰子蟹,马蹄蟹,蓝蟹,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林属性;青蟹,

养殖螃蟹如何选择饵料?用什么饲料喂养好?

螃蟹一直是餐桌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类食物,近年来市场需求量较大,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么养殖螃蟹要如何选择饵料呢?用什么饲料喂养好?接下来小编将会详细告诉大家!

一、养殖螃蟹如何选择饵料?

可从螃蟹的习性来选择饵料,蟹为杂食性甲壳类,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植物性食物有金鱼藻、菹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浮萍、丝状藻类、南瓜等;精饲料有发酵豆饼、菜饼、玉米、小麦、稻谷等,河蟹不仅食量大,贪食,而且消化吸收能力强,但是因为其是甲壳动物,消化系统简单,而且相对短,容易感染细菌性疾病,过量投浪高蛋白饵料,会使螃蟹消化系统产生消化综合症。

二、养殖螃蟹用什么饲料喂养好?

1、大眼幼体(蟹苗)饲料配方

动物性饵料由单胞藻、卤虫、轮虫、剑水蚤、枝角类等组成的饵料系列。

卤虫是幼体生长在北冰洋中的海象,睡觉更是与众不同。它睡觉时不是平卧,而是垂直在水中,头则露在水面上。重要的动物性饵料,为降低成本,用鱼糜可在很大程度上代替卤虫。

植物性饵料有小浮萍等。

2、早期幼蟹(仔蟹)饲料配方

动物性饵料:剑水蚤(红虫)、腹蚤、水蚯蚓等底栖动物,植物性饵料:水浮莲、浮萍、水葫芦、满江红等,人工饵料:细粒豆饼、花生饼、麦麸、血粉、嫩菜叶及等。

3、幼蟹饲料配方

动物性饵料:小鱼小虾、螺(蚬、蚌)肉、轮虫、剑水蚤(红虫)、水蚯蚓等。

植物性饵料:轮也黑藻、马来眼子菜、苦草、浮萍、以及南瓜、白菜、玉米、小麦、花生饼、芝麻等。

在饲料总量中添加0.1%的脱壳素。

为了提升螃完善一下对于整理箱的解释,这里的整理箱并不是指超市里常见的整理箱。那种箱子也只能比椰子蟹大点有限【成体】转个身都有些费劲。而且时间长了这种箱子会变脆,可以轻而易举 的被破坏。而较为的是PE材质的水产箱,这种箱子很大,可以达到几白甚至几千升都有。而且较为坚固,不易被破坏。很多饲养大鳄龟或超大型猛鱼的发烧友都喜欢用这种箱子,价格也高些。不过物有所值。但这也只是满足了椰子蟹的基本需求,如果能专门建造大箱子,或是房养。是再好不过的蟹的饲料消化率,在投喂河蟹饲料前,可以搭配使用如金水产养殖专用。

好啦,今天小编要给各位分享的内容就不多先到这了,如果不知道给自家养殖的螃蟹喂养什么饵料好,可以从它的习性来选择,比如鱼、虾、螺、蚌、蚯蚓及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就比较适合它们吃,关于饲料小编也给大家介绍了四大类,大家可以看实际情况来喂养。

关于养殖螃蟹选择饵料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阅读:螃蟹养殖想高产?这几点必须注意到!

螃蟹什么时候吃吃呢

鱼的鼻子

螃蟹所处养殖环境的纬度温度不同,成熟时期也有所异,因此四季吃蟹也有时间表。

9月底~春节前:长江蟹

九雌十雄最相宜

每年秋风飒爽之际,便是大闸蟹如潮水般涌上食客舌尖之时。专家表示,螃蟹洄游季节(寒露后至11月上旬)是吃螃蟹的季节,这个时间段的螃蟹肉厚肥嫩,味美色香,为一年当中最鲜美。而此时间段就是我国长江蟹的成熟食用时期。

长江流域是我国螃蟹的最主要产区,如知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启东蟹、太湖蟹、苏北蟹等,都属于长江蟹。大闸蟹一生会经历多次蜕壳和成长,长江蟹约9月底陆续上市。

春节~4月底:暂养大闸蟹

口感和营养难保证

为实现人们全年吃蟹的愿望,暂养大闸蟹应声出现,也就是将部分秋季成熟大闸蟹通过科技在特定低温环境中暂养起来,反季节再上市销售,一解嗜蟹者的相思之苦。

暂养大闸蟹难度大,不市场风险,还面临技术难度。专家表示,大闸蟹容易掉膘,如果养殖环境不佳,蟹的品质就会受影响,口感会变、蟹膏会变硬、蟹黄会变少,营养成分也会随着流失。为了保持口感,养殖者需加强提供动物性饵料,同时可采取降温的方式使螃蟹性腺延缓发育,”让能量及营养保存更久。

螃蟹暂养错季销,因此囤蟹者一般会等待春节后出售暂养蟹,让大闸蟹能够春季上餐桌。

4月底~6月中旬:、朝鲜野生大闸蟹

赏味期短

你也许想不到,在这个时节,螃蟹并不是青黄不接。随着边贸交易的繁荣,和朝鲜的野生边贸蟹跨越地域限制,出现在我国食客的餐桌上。

专家表示,和朝鲜大闸蟹在外形上其额齿(四齿)与我国长江流域大闸蟹相比较平,属于纯野生环境生长,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养殖,生长环境难以保障,因此口感的好坏每年也不尽相同。

壳薄肉鲜

“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这句民间谚语是食客们对六月黄的称赞。六月黄是大闸蟹中的“小鲜肉”,又称“童子蟹”,是青少年时期的大闸蟹,往往每年6月中旬就已上市。

专家表示,六月黄被人们称为“绿蟹”,具有规格小(体重一般在2两左右)、壳薄脆、味鲜美、腥味重、肢肉较少的特点,在这个短暂的吃蟹季可尝尝鲜。

这个时期主要吃雄蟹,此时的雌蟹还很小,一两左右因纬度高,温度较低,和和朝鲜野生大闸蟹到第3年才能迎来完全成熟期,因此产量极低,螃蟹有着洄游的习性,和朝鲜大闸蟹在4月底至6月中旬洄游,赏味期较短,得在那个季节抓紧尝。,不宜食用。因为还是“未成年”,所以六月黄没有蟹膏,只有蟹黄。虽没成年大闸蟹个大,但不同于成年大闸蟹的硬质蟹黄,六月黄的蟹黄鲜香肥美,挑蟹身胀、蟹肚黄的六月黄,做“面拖六月黄”和“六月黄炒年糕”解解馋。

8月底~9月底:辽河蟹

体积略小

辽河蟹和长江蟹同属河蟹,长江蟹是南方蟹,而辽河蟹就是常说的北方蟹。根据辽河蟹洄游规律和当地气候特点,8月底辽河蟹就已陆续上市,9月份为捕捞高峰期。

正常情况下,辽河蟹比长江蟹体积小,这是因为长江流域的温度使得长江蟹比辽河蟹每年多蜕一次壳,也就多成长一次。但近些年,很多养殖者为追求辽河蟹体积的壮大,会将部分螃蟹养至2~3年再进行捕捞销售,规格也能与长江蟹相提并论。

专家介绍,只要螃蟹的养殖环境优质,水产丰富、水质清澈、动物性饵料喂养较多,辽河蟹也可成为青壳白肚、金爪黄毛的优质大闸蟹。

几月是螃蟹的尝鲜期?在过去有“秋季吃蟹正当时”的说法,可是随着现代养殖技术的发展,吃螃蟹也可以“肆意吃”,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吃螃蟹的几个常见月份:

首先就是9月底~春节前长江蟹,每年秋风飒爽之际,便是大闸蟹如潮水般涌上食客舌尖之时。王成辉表示,螃蟹洄游季节(寒露后至11月上旬)是吃螃蟹的季节,这个时间段的螃蟹肉厚肥嫩,味美色香,为一年当中最鲜美。而此时间段就是我国长江蟹的成熟食用时期。所谓“九雌十雄”,就是农历九月雌蟹最肥,蟹黄足而紧实,农历十月雄蟹最香、蟹膏饱满,最宜吃蟹赏菊。

再就是春节~4月底暂养大闸蟹,为实现人们全年吃蟹的愿望,暂养大闸蟹应声出现,也就是将部分秋季成熟大闸蟹通过科技在特定低温环境中暂养起来,反季节再上市销售,一解嗜蟹者的相思之苦。暂养大闸蟹难度大,不市场风险,还面临技术难度,如果养殖环境不佳,蟹的品质就会受影响,口感会变、蟹膏会变硬、蟹黄会变少,营养成分也会随着流失。

4月底~6月中旬罗斯、朝鲜野生大闸蟹,和朝鲜大闸蟹在外形上其额齿(四齿)与我国长江流域大闸蟹相比较平,属于纯野生环境生长,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养殖,生长环境难以保障,因此口感的好坏每年也不尽相同。因纬度高,温度较低,和和朝鲜野生大闸蟹到第3年才能迎来完全成熟期,因此产量极低,螃蟹有着洄游的习性,和朝鲜大闸蟹在4月底至6月中旬洄游,赏味期较短,得在那个季节抓紧尝。

再有就是6月中旬~8月底六月黄,“忙归忙,勿忘六月黄”,这句民间谚语是食客们对六月黄的称赞。六月黄是大闸蟹中的“小鲜肉”,又称“童子蟹”,是青少年时期的大闸蟹,往往每年6月中旬就已上市。六月黄被人们称为“绿蟹”,具有规格小(体重一般在2两左右)、壳薄脆、味鲜美、腥味重、肢肉较少的特点,在这个短暂的吃蟹季可尝尝鲜。

还有就是8月底~9月底辽河蟹,辽河蟹和长江蟹同属河蟹,长江蟹是南方蟹,而辽河蟹就是常说的北方蟹。根据辽河蟹洄游规律和当地气候特点,8月底辽河蟹就已陆续上市,9月份为捕捞高峰期。正常情况下,辽河蟹比长江蟹体积小,这是因为长江流域的温度使得长江蟹比辽河蟹每年多退一次壳,也就多成长一次。但近些年,很多养殖者为追求辽河蟹体积的壮大,会将部分螃蟹养至2~3年再进行捕捞销售,规格也能与长江蟹相提并论。

青蟹的养殖过程很复杂,青蟹养殖的经验有哪些?

在青蟹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挑选质量合格的资料,及时给青蟹补充营养,给青蟹吃一点小虾米或者小海鲜,纤线对于水质的要求比较秋食蟹,需区分雌雄才可享受到这个时节最鲜美的蟹宴。所谓“九雌十雄”,就是农历九月雌蟹最肥,蟹黄足而紧实,农历十月雄蟹最香、蟹膏饱满,最宜吃蟹赏菊。高,需要按时更换水质,喷洒营养液,而且对于机械的养殖可以采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提高量产,提高质量。

一定要选择清澈的水塘,不要有工业污染,ph值在7.鱼类的鼻子是进行定向和觅食的重要器官。当水从前鼻孔进入鼻囊,再从后鼻孔流出时,鼻囊中的嗅觉细胞就会把捕捉到的信息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贮存。大多数鱼类就是凭借鼻子对水体气息的感觉和分析进行定向,从而完成出巢和回巢行动的。实验表明,不少鱼类可以从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外游回原来占据的巢穴,靠的就是灵敏的鼻子。9到8.7之间,水温在10摄氏度度到30℃,在放养前,应该先清理好卫生,完善池塘的设备,选择青蟹喜欢吃的肉类,虫子,小虾,小鱼,螺丝,每天要到池塘检查。

这些经验就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温度进行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要经常对水塘进行消毒和杀菌,要注意青蟹的养殖状态,还要注意青蟹的生长过程,要注意青蟹在水中的生存方式,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螃蟹怎么清洗和处理视频

问题一:有没有养殖椰子蟹的人 没听说,但是你可以到海南尝试

活螃蟹怎么清洗和处理方法如下:

1、清洗活螃蟹时,要将螃蟹放入盆中,倒入稀释的淡盐水浸泡10分钟,让螃蟹吐出东西,注意浸泡期间要频繁换水,直到螃蟹吐出清水。

2、将浸泡后的螃蟹拿出,一只手捏住背壳,另一只手用旧牙刷刷洗背壳和腹部,刷洗过程要在流水下进行。

3、背壳和腹部清洗干净后,要将螃蟹腹部朝上放在清洗台上,用刷子刷洗蟹足,注意着重清洗蟹足和身体的连接部位以及蟹钳。

4、外部清洗干净后,可以用一只手固定螃蟹的蟹钳,另一只手掰开腹盖,并不断挤压,让腹盖中的东西排出。

5、将挤压后的螃蟹放在流水下清洗—遍,然后浸泡在清水中,有利于清除螃蟹残留的水。

6、把浸泡后的螃蟹放在水龙头下用流水淘洗两到三遍即鱼粉21%、豆饼粉16%、菜饼粉15%、玉米粉16%、麸皮18%、甘薯粉10%、植物油3%、有机盐添加剂1%。可。

吃螃蟹注意事项

螃蟹的胃不能吃,蟹盖中黄的下面有一个蟹泡烤焦口器,这个部位是不能吃的。蟹心也就是一个六角形的东西也不能吃,蟹心长在腹部膏黄的最上面。蟹肠也就是一丝丝的灰色物质同样不可以吃。蟹腮为白色三角形,不能够吃。

2015河蟹养殖技术大全?怎样养好河蟹

海底世界

1 场地选择河蟹养殖技术 1.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水质重点考虑的关键是控制关键点(ccp),可能的危害包括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水产养殖业对废水的标准已由WTO提出,这些准则可以作为水质的临界限值。根据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标准确定水质是否适用。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蟹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足用。河蟹养殖技术 1.2 地势适当,交通便利河蟹养殖技术 不应片面追求平坦开阔而占用良田,尽可能选用无工厂、无污染的湖库岔来建设连片的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这样的地形,符合发展无公害养殖的原则,既能充分利用地势,做到自流排灌,又能收到节约投资,事半功倍之效。建场地点的土质,应保证建于其上的养蟹池底部不漏水,挖用的土料,应适于建造坚固的堤坝,不渗漏坍塌。建场的地点,不宜选在距离交通线过远的地方,以利养殖物资及养殖产品运进运出。河蟹养殖技术 2 池塘建造河蟹养殖技术 2.1 面积河蟹养殖技术 池塘人工饲养也应选择较大的水面。面积大,受力作用也大,能自动增氧,有利于上下水层的对流,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有助于底层有害的气体及时逸出,一般以1公顷左右的池塘较适宜。 2.2 水深河蟹养殖技术 饲养河蟹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池水较深,容水量较大,水温不易改变,水质比较稳定,不易受干旱的影响,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池水过深,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是不适宜的。实践证明,常年保水0.5—1.5m水深较适宜。蟹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每口蟹池水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2.3 地形 地形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作,日照长、受风面大。 2.4 防逃 河蟹攀爬十分迅速,有很强的逃逸能力。通常养蟹池中一根芦苇、树枝或一个小洞,均能成为河蟹外逃的通道。常有数只在防逃墙边搭“蟹梯”,以利地其它蟹逃跑。因此,必须在成蟹池四周要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备,以防河蟹外逃,一般用水泥防光墙、钙塑板、铁皮、尼龙薄膜、玻璃、油毛毡等,从而达到防逃目的。 3放养准备 3.1 清塘消毒 在养蟹池中,常有野杂鱼、水蛇、水鼠、水生昆虫和各种病原体等有害生物,它们不仅消耗水中的溶氧,而且有些会侵袭河蟹、争夺饲料,故应进行清池。目前常用的清池消毒物主要有生石灰、漂、茶粕等。清池一般在蟹种放养前10--15天进行,清池方法有干法清池和带水清池两种。如用生石灰,干法清池,每公顷用量为975—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清池不仅能杀灭水中有害生物,而且能改善池底土质和增加水中钙的含量,这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清池前还要清除池边的杂草,挖出过多的淤泥,以保持蟹池清洁卫生。 3.2 种植水草 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是河蟹喜食的好饲料。在清塘消毒后,池水保持在20--30cm,待水温逐步回升,清塘物消失后,即行种植水草。 3.2.1 水草品种 主要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沉水生物。从水草的品质来看,选择轮叶黑藻、伊乐藻为好,苦草次之;从生长季节方面来看,以伊乐藻为佳,以春秋季为生长季节,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尽早饲养管理。 3.2.2 种植方法 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公顷用草量150--kg,行间距1--1.5m全池栽插;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匀,泼洒即可。既可撒播又可条播,每kg草籽播种0.5公顷。 3.2.3 种植时间 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伊乐藻在清塘后或早春。水草种植前,每公顷施用30--45kg复合肥作为基肥,让其快速生长。 3.2.4 覆盖率 水草覆盖率可达30%--35%,以满足河蟹的生活习性。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则需在池塘四周池边1m处设置水花生带,宽度2m。水花生带设置,在蟹种放养后进行。 3.3 投放螺蛳 活螺蛳肉味鲜美,河蟹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同时螺蛳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螺蛳的价格较低,来源广泛,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6一7月开始大量繁殖仔螺蛳,仔螺蛳不但鲜嫩,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河蟹更喜食。池塘投放螺蛳时应该注意进行消毒处理,可用强氯精杀灭螺蛳身上的细菌、原虫,投放时应得螺蛳洗净,一般养蟹池塘每公顷投放2000--3000kg螺蛳。 4 苗种放养 4.1 蟹种选择 选购蟹种要以长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种或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的扣蟹为,蟹种要规格齐全,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爬行活跃敏捷,身上无附着物,同一批选购的蟹种要放入同一池塘或围网中。 4.2 放养方法 严格把好放养关。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两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人成蟹池。具体做到:“一区”、“三改”、“三适”。“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的数量再放人大塘饲养;“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kg80----120只,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养前先用6mg/L的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暂养区。 4.3 放养密度 对于水源充足、饲料丰富、饲养管理较好的池塘,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1只/m2左右。 4.4 放养时间 一般掌握在2月底至3月。蟹种放养,宜选择天气晴暖、水温较高时进行,以保证放养的成活率。 5 饲料投喂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整个生长阶段,一方面可利用池塘中人工培育的水草和其他饲料生物,另一方面大部分饲料还需要人工投喂。 5.1 饲料来源 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水草、螺蛳等基础饲料的培育,二是人工投喂饲料。水草种植覆盖率一般都在70%左右,螺蛳在清明前后,投喂每公顷4500kg左右,8月份补充一次投放每公顷1500kg。在人工投喂上,按照“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饲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饲管理。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中期以植物性饲料和水草、南瓜为主。坚持做到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及时捞取残渣剩饲。 5.2 科学投饲 首先要注意饲料质量。要求使用全价饲料代替鲜活饲料。配合饲料要求营养全面、成本低、饲料系数低、使用方便、诱食性好、不污染水质。其次要注意饲料投喂地点。投饲地点要适当,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经常对投饲点进行消毒。第三要确定合理的投喂时间与次数。在傍晚适当多投一些。一般来说,少量多次的投喂方法是值得推广的。在疾病暴发的季节可适当减少投喂的次数。第四要确定合理的投喂量。根据不同规格、不同的养殖季节、不同的气候、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及养殖状况来确定。注意不要使河蟹吃得太饱,也不要使其因摄食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在疾病的暴发季节,要适当减少投饲量,一般为平时的80%左右。 6 病害防治 6.1 调节水质 整个养殖期间应采取“三调”措施。调新:即注换新水,5--7天注水1次,10--15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天注水6--9cm,315天换水—次。调优:即调节pH,将pH值控制在7.5—8.5之间。采用生石灰,每10--15天一次,用量每公顷每m水体深150kg,不但提高pH值,同时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供给河蟹吸收。调活:即施用光合细菌调活水体,每公顷用量75—90kg,每半月施用一次,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通过这三个调节,具体要求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透明度40cm以上,pH值7.5以上,真正达到“清、新、嫩、爽”的目的。调节水质的同时,还须调控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稳”三个阶段来进行。3--5月水深掌握在0.5--0.6m,6--8月控制在1.2--1.5m,9—10月稳定在1m左右,高温季节适当加深水位,以防水温过高,影响河蟹蜕壳生长。 6.2 加强防病 河蟹疾病的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物防治为辅大力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或少用的目标。即使用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物进行辅助防治。使用的主要物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锌、中草等。用量标准:生石灰每公顷1O---15kg,化水泼洒;每公顷3kg,化水泼洒;硫酸锌0.2g/m3,化水泼洒(均为1m水深用量)。中草每百kg饲料添加1--1.5kg,制成物投喂,连喂5--7天。防治方法:一是治病与治虫相结合(先治虫后治病),二是内服与外用相结合,三是西与中相结合,四是不同物交叉使用,五是提前采用物预防。种植水草、移植螺蛳是改善水体、改良底质环境两项重要技术关键。施用光合细菌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与繁殖效果明显。 7 日常管理 7.1 日常工作 主要包括“六查、六勤”,即查河蟹活动是否正常,勤巡塘,要坚持早、中、晚各巡池一次;查养蟹水体是否缺氧,勤做清洁卫生工作,以改善水质;查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勤清除敌害生物;查养蟹池塘中是否有软壳蟹,勤保护软壳蟹,可多投适口大块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力,增强防御敌害能力;查河蟹是否患病,勤防治蟹病;查养蟹池的防逃设施,勤维修保养。此外,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保持蟹池环境的安静舒适,不要过多地干扰河蟹的摄食、蜕壳过程,喂饲料、打扫食场要轻,以提高蜕壳蟹的成活率。同时,还要切实做好养殖池塘档案记录。 7.2 常规检测 定期检测养殖河蟹的生物学性状,养殖池塘的水化指标,并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水样的采集、处理与保存。一般采样应能代表蟹池水域的全面性,上午进行;采样次数多少可根据需要而定;采样深度应视水深状况,每隔一定距离采集一层,采取低温保存。渔业水质的分析项目主要应考虑与河蟹养殖关系最密切的若于理化因素。常规的标准分析方法是目前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 8 河蟹捕捞 8.1 捕捞时间 当性腺成熟的河蟹比例占河蟹80%时开始捕捞,一般在10月捕捞为好。 8.2 捕捞方法 主要有地笼捕捞法、流水捕捞法、簖箔捕捞法等三种。其中:地笼捕捞法为最实用捕捞方法。流水捕捞法:在进水口安一个网篓类的渔具,打开出水口,使水流动,河蟹即随水爬到篓中。注意两点:一点是一次放水捕不尽,应将池水放至0.2---0.3m深时再加水,然后又放水,如此反复循环多次;另一点是池水排放后,河蟹都出来后,在傍晚爬上岸至防逃墙边,这时可人工捕捉。该配方含粗蛋白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