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硅矿山可以建设养殖场 硅石矿矿山开采合作吧

梦想农场 1

硅矿石铁ppm标准

锑:泰国的锑矿床为脉型,沿沉积岩和花岗岩类岩石中的剪切和角砾化断裂带产出。矿脉形状不规则,呵叻盆地面积为17000km2,其中钾盐层分布面积15100km2,钾盐层平均厚度23.29m,K2O平均品位8.64%,埋深132~532m。盆地有那泰国东矿带地质情况颇为不同。宽阔的东北部高原广布有岩盐和钾盐,二者均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在泰国东北部产出有一些金属、宝石和硅砂矿床。近年的勘查显示,金矿亦具有较大资源潜力。隆、孔敬、暖颂及南丘克矿田。沙空那空盆地面积33000km2,其中钾盐层分布面积9800km2,钾盐层平均厚度43.21m,K2O平均品位9.%,埋深90~465m。盆地有乌隆、廊开、哇伦等钾盐矿田。泰国呵叻高原大部分含钾矿物是光卤石,钾盐仅分布在几个大矿田中。有时呈囊状。辉锑矿和黄锑矿为常见矿石矿物。锑矿床主要位于泰国北部,如南邦府、帕府、清迈府和南奔府等。

优势矿产资源

图10-2 铲子坪矿床剖面示意图(2)有色金属:

泰国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西部盛产与花岗岩和热液活动有关的矿产(图5.4),局部见有层状铅锌矿床。这种成矿环境延伸到马来半岛南部,但那里的砂锡矿(陆上和海上)、重砂矿物和硅砂矿床的分布更为广泛。北部平原地区和中部地区产有为数众多的古近纪煤矿和粘土矿床,其次产出石油,而更年轻的沉积物则是建筑用砂和粘土的来源。再向东,与平原毗邻的山链以及东北部高原由部分火山岩和浅成侵入体组成,局部含金。其他部分是产有石灰石和大理石、页岩和石膏的古生代沉积岩。

图5.4 泰国地质矿产简图

5.2.2.1 金属矿产

在金属矿产中,通常形成块状硫化物铅、锌、铜及相关矿产的金属矿床,斑岩铜矿以及浅成热液火山岩金矿床亦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化类型。自从对石英脉中的原生金矿进行调查以来,已发现了许多金矿点,其中有些矿点含高品位矿石。因此,金是可供泰国在不久的将来开发的另外一种有潜力的矿产。

(1)(金):现有证据表明,泰国至少有三个重要的金矿化潜力区带,其中的两个与二叠纪—三叠纪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火山岩主要是流纹岩、安山岩、凝灰岩和集块岩,含众多有酸性—中性成分的小型斑岩和次火山岩侵入体。与火山岩有关的矿化以与斑岩相关者为主,矿床类型取决于所侵入的容矿岩石和剥蚀水平。容矿地层中大量的石灰岩,特别是二叠纪的石灰岩,导致了众多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第三个区带与侵入到志留纪—泥盆纪变质沉积岩地层中的酸性侵入岩密切相关。这类金矿化与含锡花岗岩带密切相关,并形成了热液脉型、变质热液脉型和热液角砾岩型矿床。这些矿床常常受断裂和剪切带等构造控制。

第二个带位于泰国北部,已知矿点沿北东向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火山岩展布。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仍在活动,形成一个北北西向的走滑断裂带,其他断裂呈北西—南东和北东—南西向分布,这种条件使这套层序中裂隙高度发育,有利于含金矿液的定位。该带中有一些较的金矿床,其中,会甘温(Huai Kam On)金矿床的含金品位0.03~76.0g/t,达600g/t。含金石英矿脉产于火山岩地层中。门坤甘(Mon Khum Kam)金矿位于会甘温矿床的北西方向,矿化受断裂控制,具硅化和绿泥石化蚀变,金品位0.03~6.6g/t。其他矿床显示出几乎一致的矿化类型,其品位尚未确定,但可以预测其具有较高含金潜力。

第三个带紧靠泰国的西部边界。花岗岩侵位于志留纪—泥盆纪沉积地层中,该带的矿化类型尚不清楚,但有迹象表明矿化与含锡花岗岩带具有明显关系。

铅锌:铅锌矿床零星散布于泰国西部以及东北部的黎府,已识别出有石英—硫化物脉型、层控型和矽卡岩型三类矿床,但是有经济潜力的主要矿床是产于奥陶纪碳酸盐岩中德宏盈江硅矿成矿特点有:的层控型铅锌矿床,在侏罗纪碳酸盐岩中只发现少数矿床。常见成矿元素组合有铅、锌、铜、银和Ba。泰国主要的铅锌矿床在北部有夜丰颂府迈萨良(Mae Sariang)地区的湄霍(Mae Ho)矿床、清迈府湄东(Mae Toeng)地区的班孟吉(Ban Muang Gid)矿床、帕府隆县地区的博善格劳(Bo Sam Kleaw)矿床,在南部有拉府班南沙达(Bg Sata)地区的坦达卢(Tham Talu)矿床,在西部有北碧府通帕蓬(Thong Pha Phum)地区中奥陶世石灰岩中约100km长的北北西—南南东向层控型铅锌矿化带。矿带原生矿物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等硫化物为主,次生矿物有白铅矿、菱锌矿等。在其中一个矿山中,3~5m宽的矿带可650m,而且钻孔资料显示,矿带垂向延深约200m。

(3)黑色金属(铁):泰国的铁矿床已勘查多年,但用大规模钻探进行了详细调查的只有黎府地区的少数矿床,如普扬(Phu Yang)、普昂(Phu Ang)、普勒(Phu Lek)和普夏(Phu Hia)等矿床。这些都是接触交代型矿床,铁以赤铁矿和磁铁矿形式产出,矿床内以及附近地段和钻孔中见有侵入岩。四个矿床的储量约2720×104t,含铁52%。北碧以北55km的考温格龙(Khao Uem Kruem)矿床首次勘查于1961年,根据5年后的详细钻探数据估计,储量为480×104t,含铁40%。另一个铁矿床是华富里府的考塔圭(Khao Thab Kwai)铁矿床,是该区最老的铁矿山,储量约760×104t,估计含铁44.4%。

5.2.2.2 化学工业矿物(原料)

随着泰国国内经济建设对矿产品需求的增长,许多工业矿物的开采活动相应增加,如盐类矿物石膏和盐(岩)等。过去10年期间,这些矿物的产量高速增长。自1990年以来,它们成为泰国矿业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者。由于亚太地区(含泰国)经济的变化,矿业生产的未来可能仍将依赖于工业矿物。

湖南哪里有白硅矿山

铜:斑岩铜矿床位于黎府的普通达埃(Phu Thong Daen)和普辛勒菲(Phu Hin Lek Fai)两地,其发现显示出泰国具有较高的铜资源潜力。钻探提高了矿床研究的详细程度。在普辛勒费地区的地表发现了磁铁在已圈定的三个含金高潜力区带当中,个带呈弧形,沿呵叻高原西部边缘分布。该带的矿化类型有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两种。矽卡岩型矿化与石英二长岩至闪长岩成分的次火山和斑岩密切相关,自然金和银金矿呈浸染状产于矽卡岩的裂隙和孔隙内,或见于石英脉和网脉之中。伴生矿物因地而异,金常与铜、铅、锌和砷密切相关,硫化物含量高。金属和硫化物富集程度沿此带向南呈降低趋势,但矽卡岩和接触交代矿化仍很发育。据泰国矿产资源局对这些矿化的试金分析,基岩样品中金含量0.8~16.0g/t,达90g/t。热液脉型矿床硫化物含量通常很低,金含量0.6~43.0g/t。由该带的原生矿床派生的次生金已被当地居民开采,对其品位尚未进行评价,但有些地段金具有很高品位。矿和铁帽,在探槽所揭露的蚀变闪长斑岩中可以到孔雀石矿化现象。矿床概略储量为1500×104t,含铜约1%,远景储量约5000×104t。同期,对普通登地区也进行了详细调查,包括地质填图、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调查、坑探、槽探和钻探。在地表见有铁帽、蚀变凝灰岩和砂岩出露。钻孔岩心显示,大量硫化物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一些黄铜矿呈浸染状出现于凝灰岩和斑岩中。普通登铜矿床的证实和概略储量估计为100×104t,远景储量约为1200×104t,含铜约1%。位于湄公河附近的廊开府的安隆(Anther Phu100ppm以内。标准硅石含铁100ppm以内,就是指该批硅石的含铁量小于万分之一,100ppm是百万分之一百,也就是万分之一的意思,因此是100ppm以内。硅矿(英文名称siliconorebody)是指能够进行开采的硅的矿石实体,而不是指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硅化合物。 Lon)铜矿床具有较高的铜、金资源潜力。具孔雀石染色的铁帽露头在地表清晰可见,还可见一些古老的铜矿采坑。该区亦进行了与上述地区类似的详细勘查。据估计铜矿石,储量约为1850×104t,含铜品位大于1%,伴生的金、银品位分别为Au 0.8~1.2g/t,Ag 4~5g/t。

城步县白毛坪乡。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城步苗族自治县袁家山村硅矿开采场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城步县白毛坪乡,这里硅石储量丰富。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省境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湘江贯穿省境南北,故简称湘。

德宏盈江硅矿成矿特点

锡:泰国的锡储量约94×104t。1998年泰国锡生产矿山有30个。泰国锡矿的成因与花岗岩类岩石密切相关,锡矿床通常以高温热液矿脉产于花岗岩或其围岩内。典型原生矿床类型有花岗岩类岩石中的浸染型、接触交代型、热液脉型、石英—长石—磷灰石脉型和伟晶岩脉型。次生矿床由原生矿床风化和受侵蚀演变而来,有残积矿、崩积矿和砂矿几资源矿田位于新资断裂(新宁-资源断裂)上盘,苗儿山岩体中段,矿田南北长约60km,东西宽10~20km。新资断裂走向北北东—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中等偏小。苗儿山岩体为一加里东-印支-燕山期的复式花岗岩体,沿苗儿山复背斜核部侵位,呈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展布,北部、西部、南部与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呈侵入接触,岩体东北部、东南部与中泥盆统应堂组为沉积不整合接触,岩体东侧大部分被白垩纪红层所覆盖。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岩体是苗儿山复式岩体中的印支-燕山早期形成的张家岩体(中—中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豆乍山岩体(中细粒斑状二云母花岗岩)和晓锦岩体(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种类型。泰国重要的锡矿床主要位于泰国南部地区,中部、北部和东部也有发现。

1、地理位置:东与地势结构为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中低山与小谷盆地交错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钨:以黑钨矿为主的钨一直是从许多锡矿山回收的,既来自砂锡矿也来自脉型锡矿。钨铁矿矿床发现于那空是贪玛叻府的考顺(Khao Soon)地区和帕府的堆温(Doi Ngom)地区,矿床产于角砾状硅化泥岩中,附近出露火成岩。白钨矿发现于清莱府的堆莫(Doi Mok)地区,矿床产于由黑云母花岗岩与石灰岩—页岩接触交代作用而产生的矽卡岩中。

2、资源丰富:德宏州发现及周边的硅石矿资源较为丰富,品位在95.5%以上的硅石储量约有2亿吨左右,占比全省硅矿石资源7%,主要分布在陇川、潞西、盈江、梁河等地。

矿田概述

(2)盐(岩):泰国块状盐(岩)矿床产于其北东部呵叻高原的白垩纪地层中,呵叻高原为一中新生代厚层红色碎屑岩建造,中部为普潘隆起所隔,分割成南部的呵叻盆地和北部的沙空那空盆地。钾盐层赋存于上白垩统—古近系马哈沙拉勘建造中,分布面积24900km2。沙空那空和呵叻两个蒸发盐盆地发现于1973年,60000多米的钻孔揭示出马哈沙拉勘建造包括三个蒸发盐地层,即上部、中部和下部盐层;最下部地层厚130m,含光卤石、商业性含钾岩盐和普通岩盐,其上的两个地层均为普通岩盐,估计储量为2400×108t光卤石,70×108t钾盐和18×1012t岩盐。

矿床可分两类:一类是受花岗岩体控制,产于花岗岩体内部的花岗岩型矿床(如沙子江、白毛冲、双滑江、孟公界、鸭子头、张家、红桥、乍古田、杨家庄矿床);第二类是产于岩体周边的薄层状碳硅泥岩系地层中的碳硅泥岩型矿床(铲子坪矿床)。除鸭子头矿床产于晓锦岩体外,其他花岗岩型矿床均产于豆乍山岩体、张家岩体内部及其与印支期岩体或加里东期岩体接触带附近,受韧-脆性构造带控制明显。铲子坪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清溪组地层中,矿化受向斜构造及层间破碎带控制。矿田内各矿床空间分布见图10-1。(1)石膏:泰国的石膏矿石储量巨大,迄今为止,已在黎府、披集府、那空沙旺府、素叻他尼府、那空是贪玛叻府发现了石膏,然而只有前四个产地在开采。披集府和那空沙旺府的矿床储量估计为9900×104t,素叻他尼府和那空是贪玛叻府的矿床估计储量为7000×104t。泰国东北部黎府的班旺沙蓬县所产石膏的可能储量约3500×104t。所有石膏矿床位均于平原区或稍有起伏的地区,偶见露头。矿体常位于半固结—未固结的沉积物下,厚4~15m。石膏质量一般较优,平均品位大于96%。

资源矿田共圈定工业矿体541个,其中花岗岩内矿体416个,碳硅泥岩地层中矿体125个,矿体走向长5~480m,倾向延伸20~510m,厚0.5~11.89m,品位0.05%~1.777%,矿化标高-179~156图10-1 资源矿田地质略图0m,垂幅230~677m。

花岗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与成矿断裂产状一致,形态多呈脉状、透镜状,少数为扁豆状、柱状、鸡窝状,矿体规模与成矿断裂规模及断裂力学性质有关。碎裂蚀变花岗岩型矿体规模一般较大,但品位较低,大多为隐伏矿体,仅少数出露地表,且以成群分布的小矿体为主。双滑江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硅化花岗岩碎裂岩带中,在硅化角砾岩、糜棱岩、紫黑色萤石胶结角砾岩带中常形成富矿体;沙子江矿床矿体赋存于破碎强烈的断裂构造及其上、下盘次级断裂带内,断裂拐弯、收缩、分支复合及尖灭再现部位常有较富的矿体,矿体在空间上成群出现,断续分布;孟公界矿床富矿体赋存于北北西向断裂中。

富矿石矿物成分除沥青矿外,尚见条带状、团块状、细脉状硅钙矿,以及微晶石英、片状方解石、粉末状紫黑色萤石、高岭土、束状肉红色辉沸石。沙子江矿床1440中段32号矿体富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沥青矿、黄铁矿、赤铁矿、白钨矿等。有的特富矿石(17.08%)生有方石英、闪石等高温矿物。上禾高岭花岗岩型-钨矿床,、钨共生,同时达富矿品位,其中呈浸染分散状,黑钨矿呈细脉状赋存于隐爆角砾岩中。

花岗岩体周边碳硅泥岩系地层中的矿床,矿体多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透镜状、等轴状,产状与地层及层间构造产状基本一致(图10-2),单个矿体中心部位一般较富,向深部也有变厚变富趋势,大多为隐伏矿体。

资源矿田是华南矿的重点找矿远景区之一,核工业地质局一直没有放弃对资源矿田的勘查、研究、评价,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矿田的矿找矿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