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鹌鹑孵化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鹌鹑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梦想农场 1

鹌鹑如何养殖

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小鹌鹑。小鹌鹑出壳后,需放在34℃的高温下,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一旦毛长就移入内环境与小鸡相仿的小间内培育,但保温开始32℃左右,以后每隔一天降温一度。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鹌鹑孵化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鹌鹑孵化需要什么条件鹌鹑孵化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鹌鹑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鹌鹑孵化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鹌鹑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小鹌鹑出壳一天后,即可用粗米粉或优质麸皮饲料,两天后逐步改用混合饲料,并由终日饲喂改为分顿饲喂,一般养53、火炕孵化法0天成熟,开始产蛋。

方法与蛋鸡大致相同,但饲料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常用混合饲料配方:碎米粉65%、麸皮23%,鱼粉12%。夏天养料不足时,可用南瓜打浆,每天每千鹌鹑喂5公斤。

饲料要质量良好,磨成粉状,养料切细打成薄浆,两者1:1加水混搅成能捏得拢,散得开,不粘嘴。一般每天喂食四次,定时定量供给。

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4)日常管理要点:①要保持饲料与饮水的正常供应,并据产蛋率、 气温调整饲粮。②防止外翻,注意控制体重与膘度。③在夜间与早晨各集蛋1次, 应采用蛋托分装,防止堆压破损。④防止各种应激,严防兽害。⑤做好日常记录和统计报表工作。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相当于50-60支光的电灯;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此外,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

大体和鸡一样,春季配种3-5月,秋季9-11月,公母鹑搭配一比四;一般每只公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鸡,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鹑放到母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鹑。

鹌鹑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鹌鹑饲养技术

鹌鹑别称鹑鸟、奔鹑等,为雉科鹌鹑属候鸟,肉嫩肥实,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养殖鹌鹑具有管理方便、容易饲养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鹌鹑养殖技术与管三、为成鹑创造适宜的环境理方法。

1、鹑舍的建造要求

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

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2、鹌鹑的饲料

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组成。

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

3、鹌鹑如何喂料

鹌鹑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这个很好养的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

4、养殖鹌鹑的日常管理 ①分群

②密度

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饲养密度,幼鹑平养密度为100只/1周龄/平米,85只/2周龄/平米,70只/3周龄/平米,50只/4周龄/平米。

③环境

养殖鹌鹑的周边环境要安静,如果受惊忧,会影响母鹑产蛋。

新手如何养殖鹌鹑

A、场地的准备:

1、育雏期:育雏期主要指的是还会飞零至十四日龄的雏鹑,而且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雏鹑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关键时期,因为它是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雏鹑生长发育时间和性能,特别是在零至七日龄的时候,那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做好管理才行。

2、逃避与模仿行为:鹌鹑虽然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驯化和繁育,但还是会具有一定的野性,据一些观察,鹌鹑在出壳以后的一小时之内是会有逃避的行为发生,然后也会与时俱增,出壳以后的五小时至九小时可以说是恐惧应激行为最为敏感的时期,只要鹌鹑听到一些异响,那它就会四处的进行逃避,逃窜,所以前一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应激行为的发生。当然了,我们可以在鹑舍里面不间断的去播放一些可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是可以避免鹌鹑因为环境的原因而造成的应激反应。

3、体温异:据一些测定方面表示,初生的雏鹑平均体温是为三十八点六度至三十八点九度,可以说是比成鹑要低上两度至三度,因此在鹌鹑的育雏初期必须要做好保温的工作才行。

4、全进全出制:雏鹑群于同一个时间进入到育雏舍,并且还是与同一时间全部转群或者是进行上市,而雏鹑全部进行清除以后,是一定要随即的进行打扫,冲洗和消毒,封闭时间要达到一周至两周不等,然后再进第二批的雏鹑群。记住,千万不要在同一育雏舍内饲养不同批次的雏鹑群。

7、雏鹑的开食:雏鹑什么时候进行开食,是可以关系到雏鹑的成活率,一般情况都是在出壳以后的二十四小时开食是比较适宜的,但是在开食之前的两小时一定要先给予饮水才行,因为饮水是可以非常有效的补充孵化器内所损失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食欲,来促进胎粪的,比较有利于饲料的吸收和消化。而在饮水以后,也可以渐渐的活动开来,鹌鹑是会有啄食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喂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怎么养鹌鹑?

(四)使用自动饮水器。 鹌鹑虽不适宜用式饮水器,但近几年市售的碗式自动饮水器却特别适用于鹌鹑。

一、引进优良的鹌鹑品种

优良的鹌鹑品种是决定其生产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饲养的蛋鹌鹑品种主要有朝鲜龙城、隐性白羽和隐性黄羽3个品种,其中朝鲜龙城与隐性白羽的杂交子一代生产性能,出壳便可根据羽色鉴别雌雄5、而在饲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饲养的密度等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的免疫。可以说是只要大家做好以上介绍的这几点,那么养育好雏鹑完全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哦。加温设备:由于一些饲养的规模与方式不一样,经济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加温设备也会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会分为煤炉加温和电加热。目前还是会采用多用煤炉去保持舍温,然后再配以白炽灯,线灯来进行辅助加热。电热装置必须是要配上感温装置的,毕竟这样是可以调节育雏的温度。,育雏期成活率98%以上,雏鹑出壳后35天开始产蛋,产蛋高峰期产蛋率可达98%。

(一)适时的饮水与开食。饮水要在进雏后马上进行,水温与室温相同,先饮水后开食,开食要在进雏后10小时进行。

(二)育雏期适宜的温度。1--3日龄37--38℃,4--5日龄36℃,6--10日龄35℃,11--35日龄30--32℃,在保证育雏温度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育雏期室内的通风状况。

(三)合理的光照。1--7日龄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60瓦为宜;8--35日龄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40瓦为宜。

(四)采用单层平网育雏笼育雏。单层平网育雏方式与多层立体育雏笼育雏相比,具有光照充足、温度均匀、卫生条件好和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低的优点。在采取单层平网育雏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200只为宜。

(五)适时转群。雏鹑长至20日龄,便可从育雏笼转入成鹑笼,在转群时要求成鹑室的温度、光照等条件与育雏室相同,以免雏鹑转群时因环境不适而使其抗病力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批雏鹑育雏结束后,育雏室要进行清扫、消毒,为育下一批雏做好准备。

雏鹑长至35日龄,便逐渐开始产蛋,从此便进入成鹑期。

(一)适宜产蛋的温度。鹌鹑体型虽小,但体表相对散热面积较大,从而御寒能力,而抗热能力较强,当舍温低于20℃时,产蛋率会明显下降,低于10℃时几乎停产。舍温达到36℃时对产蛋率影响不大,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夏季舍温达到36℃以上时,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二)合理的光照制度。鹌鹑产蛋期光照时间一般掌握在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光等于16小时、光照强度以40瓦为宜,24小时光照时间虽不会引起鹌鹑脱肛,但对于提高产蛋率没有任何意义,且蛋料比会降低,过强的光照易引起鹌鹑啄癖,突然将光照时间降为每天10小时,大部分鹌鹑会脱毛换羽,产蛋率下降50%以上。

(三)合理的鹑舍结构及适当的密度。规模化的鹌鹑养殖场要远离交通要道及有污染的水源,并且排水方便,每栋鹑舍以长12--14米、宽3--3.2米、高2.7米为宜,可饲养成鹑5000只左右。每栋鹑舍要建有缓冲室,并且要求通风、光照条件良好。商品鹌鹑成鹑笼以6层阶梯为宜,每层笼长90厘米、宽50厘米、高20厘米,每层以饲养成鹑30只为宜。

(五)勤清粪。鹑舍要每2天清粪1次,在保持卫生的同时,要注意搞好防蝇灭鼠工作。

很简单。。我家也在养。

你有鸡仔饲料泡湿放着。用棍子搞下。。让它们发现来吃。加上如果你感觉冷的话要记得保温。。不过现在天那么热了。要放水

你如果你附近有什么虫子的话去抓点小小的给它们吃。就如草蜢之类的。

玉米糊根本就是浪费

这样的小东西如果能大的话活是活的很强悍的。。如果小时候挂就没办法了。

鸡仔饲料喂养。玉米糊没有喂过。感觉做起来麻烦。有贵。楼主。养过小鸡的话就是按照鸡的方式养把

鹌鹑场舍的大小、形式,可按当地情况、饲养数量以及需要而定。鹌鹑养殖的设备用具主要是鹌鹑笼、育雏箱、产蛋笼、食槽、水槽及育肥箱等。幼鹌鹑和产蛋鹌鹑均要求饲料中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同时产蛋期还要特别增加磷、钙的补充。肉鹌鹑催肥一般在25~30日龄时开始,催肥总的原则是,吃饱、吃好、少动、多睡,促使其催肥长膘。

我以前就养过

很好玩的

但是飞不高

你就找个纸盒子装起来

白天喂点米

青菜之类的

如果可以放到外面让他自己活动

鹌鹑养殖技术

6、注意:中途如果水袋漏水的话直接套一个上去,不要换水袋。

一、鹌鹑基本习性常识

种鹑及商品产蛋鹑的饲养管理原则基本相似。而蛋用型与肉用型种鹑的饲养管理则有各有特点。

A、鹌鹑的外形特征:

鹌鹑体形比小鸡相似,体重110-450克,头小,嘴细小,与小鸡相比无冠,无耳叶,无距,尾羽不上翘,尾短于翅长一半。

B、鹌鹑的类型:

鹌鹑可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蛋用型的日本鹌鹑、朝鲜鹌鹑、白羽鹌鹑、黄羽鹌鹑;肉用型有法国巨型肉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C、鹌鹑的生理习性;

1、鹌鹑生性怕冷也怕热,雏期温度达到35-37度,成期温度在20-25度。

2、湿度,一般要求鹑舍的相对湿度在50-60%。

3、鹌鹑的光照适合暗淡的光照,使鹑群保持安静,饲料转化率高。

D、鹌鹑的饲料:

二、投资鹌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鹌鹑的场舍一般可采用和改造原有民房,设顶棚,以水泥地面为好,大型鹑场要设计与论证。

B、设施的准备:

1、雏鹑笼:主要供0~3周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或塑料制作,正面设玻璃小窗,笼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属编织网制成。热源可采用白炽灯、电热丝(300瓦、 串联、均匀分布)、电热管(板)。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 100厘米×60厘米×30厘米,设2~3个笼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2、仔鹑笼:供4~6周龄(种用)仔鹑用(含育肥用),可与雏鹑套用,与成鹑笼结构相同。也可采用雏鸡的育雏笼,于笼外架设食槽与水槽。

3、成鹑笼:可分为重叠式、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几类。重叠式多以双列、4~5 层配置, 每层长100厘米、宽60厘米、中高24厘米,两侧高28厘米。笼壁棚条间距2.5厘米,底网网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为好。笼前景挂食槽与水槽。顶网用塑料网。每层设4个单元,每单元养种公鹑2只和母鹑5~6只,或产蛋鹑10只。产蛋鹑也可采用6~8层密饲式笼

C、技术的准备:

D、饲料的准备:

养殖鹌鹑饲料的原料容易解决,主要是要掌握饲料的配方

E、引种的准备:

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种鸽的质量关、价格关、结构关,

三、饲养管理鹌鹑基本知识

A、饲养管理育雏期鹌鹑

1)开水与开食:出壳雏鹑应在24小时内吃到温水,补充体内所耗水分。 远距离引种是,应在饮水中加5%~8%的葡萄糖,第3天在饮水中加0.01 %的。饮水后即可开食,在粉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以防白痢发生。一般每天喂6~8次,也可任其自由采食,不得无故断水与断料。每日每只平均采食量:3日龄3~4克,5日龄5~7克,7日龄9~11克,11日龄13~15克,15日龄16~18克。

2)日常管理:①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 ②饲料与饮水保证供应。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③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④勤于观察雏鹑的动态和排粪情况,检查并调整好密度,防止啄癖发生。⑤做好防鼠害、兽害和防煤气中毒工作。⑥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⑦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

B、饲养管理育成期鹌鹑

指15~35日龄(蛋用鹑)或40日龄(肉用鹑)仔鹑的饲养管理。种用仔鹑均实行限制饲喂。肉用仔鹑(含淘汰的种用仔鹑)至育成期结果(有时经育肥)时上市。公鹑性成熟早于母鹑10~14天,但体重低于母鹑,至40日龄左右便 有求偶与交配行为,其标志还表现在泄殖腔腺已发达并分泌泡沫状物。种用仔鹑多在5~6周龄进行选种,编号登记后转入种鹑舍。

肉用鹑基本上采用蛋用鹑的管理原则,只是其饲养标准较高,有些单位采用雏火鸡的饲粮,效果尚可。采用“平-笼”结合方法,即前期平养,20日龄后笼育,也有的于25日龄后再转入育肥笼育肥。其笼高12厘米,80只/米2,暗光照,笼顶采用纱布或塑料网。饲粮中可适当掺加能量与油脂饲料。

适时上市可获较低的料肉比。同时应选择高产良种,完善饲粮配方与管理,提高成活率,增加活重,降低料耗,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C、饲养管理产蛋期鹌鹑

1)转群:育成母鹑至35~40日龄,约有2%左右已开产时应予转群,以熟悉新环境。在夜间进行转群,及时供应饮水和种鹑饲料,保持安静。在转群的同时,按种鹑要求再进行一次严格选择。

2)产蛋规律与利用年限:产蛋鹑每天产蛋的时间主要集中于午后至晚上8点前,而以下午3点、4点为最多。

在笼养情况下,种母鹑利用年限为1~2年,但一般多采取“年年清”,育种场可利用2~3年,但实践中采种时间仅利用8~10个月,以确保种蛋质量。 商品蛋鹑仅利用10~12个月。生产中应主要考虑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及其经济效益和育种价值。

3)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一般自然换羽时间长,换羽慢,产蛋少且不集中。实施方法: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饮水不可中断。必须淘汰病、弱个体。

鹌鹑养殖 鹌鹑养殖方法

养殖鹌鹑主要设备为笼具,目前尚无定型产品,可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自制笼具:

1、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2、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防各种应激而致惊群,公母鹑应分笼饲养。定期饲喂,喂后遮暗,为此可采用间歇光照制,即1小时照明、3小时黑暗,可获得较高活重、成活率,降低料肉比。饮水沾湿绒毛。

3、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

4、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

鹌鹑养殖技术与注意事项

4、资金问题:

笼舍摆放:一般采用分层式养殖模式,而笼舍一般要摆放在通畅的、向阳的、光线好、保温效果好的地方。饲料配置:正常的饲料都是由玉米、豆饼、菜籽饼、麦麸、鱼粉、粗糠、骨粉、食盐、维生素、抗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组成。温湿度调节:刚出壳的鹌鹑室内温度要控制35-38度左右,一周以后将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

一、建筑笼舍。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二、配好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3.7%,麦麸29%,鱼粉6%、粗糠1.5%,骨粉1.5%,食盐0.3%,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三、日常管护。⑴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⑵0-4日龄常表现出逃窜的野性,加料、喂水要当心。防止饲料被扒食溅失,防止饮水沾湿绒毛。⑶鹌鹑饲养40天即可上笼,以适应产蛋时的笼养环境,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暑降温;冬季要生炉子,保持温度在16℃以上。⑷产蛋期要有充足的光照,天黑以后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母鹑产蛋通常是下午2-4时,6时结束,要随时捡蛋,以防践踏、啄碎。⑸要勤于检查与调整室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并要防止各种应激、啄癖、鼠害、兽害和煤气中毒的发生。⑹定期称测体重与检查羽毛生长情况,并做好各项记录和统计报表。四、配种繁殖。春季配种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鹌鹑搭配1:4;一般每只公鹌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鹌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鹌鹑。五、抓住育雏关。鹌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以后每天降温0.5℃,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另外要适时给鹌鹑开食。出壳1天后,要喂些蒸熟蛋黄和碎玉米;一周后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六、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从停饲到恢复开产仅需20天。必须淘汰病、弱个体;饮水不可中断。七、疾病防治。鹌鹑常见的病有:⑴胃肠炎。由饲料霉烂或饲养不当引起腹泻、虚弱、昏迷等,可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或木炭末连喂3天,停2天,再喂1-2次,或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连喂5天;也可用磺胺咪唑或磺胺二甲嘧啶拌入饲料中每天喂2次,连喂5-6天。⑵白痢。由沙门氏杆菌引起不食、排白色有恶臭稀粪等,可在饲料中拌入痢特灵连喂3天,停喂2天,再喂3天,待粪便正常停喂。或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连喂6天,也可用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饲料内连喂3天,停2天再喂3天。⑶脱肛和难产。由早产或产蛋期营养不良等引起,防治方法保持饲料营养全面。防止母鹌鹑过肥和预防输卵管疾病。难产时要用手轻按腹部助其产蛋。脱肛时,用0.1%的溶液冲洗直肠,然后轻轻送回体内。

鹌鹑孵化时应注意什么 你学会了吗?

(一)鹑舍建筑 1、建设地点: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质好、背风向阳、远离污染和水、电、交通便利的地方。鹑舍座北朝南,以利于采光和通风。要有平整的路通往鹑舍,又不能离交通要道太近,要避免往来车辆及其他噪音的干扰。 2、屋顶:要求屋顶材料保温性能好、隔热,并易于排雨。使用瓦片建造,先抹泥再挂瓦,屋顶要有顶棚,有利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顶棚距地面2.2-2.4米高。 3、墙壁和地面:墙壁以砖墙为好,砖墙保温性能好,坚固耐用,便于清扫消毒,但造价较高。如采用造价低廉的石墙,保温性能,水气凝结在墙上不易散发。因此,使用石墙时要在墙上抹一层麦秸泥,再用石灰乳刷白,可以增强防潮保温。

1、鹌鹑蛋的孵化温度为37.9到38之间,受精蛋一般常温下可以保存一周,超过一周孵化率不高

可通过书本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到本网网校电子刊物养鸽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2、孵化鹌鹑需要用到塑料袋,泡沫箱,加热垫,温控器,首先把塑料袋加入水,尽量把空气挤掉,水温38度,低于38度也可以,绝不能超过38。

3、把加热垫放入泡沫箱,泡沫箱保温比较好,没有的话可以用厚一点的纸箱代替。底部可以用毛巾垫厚一点,把加热垫放入纸箱,把水袋放在加热垫上面,要确保孵化期间不会漏水。温控器探头防在水袋上,可以用胶带固定一下防止移位

5、水袋温度稳定到38度后放入鹌鹑蛋,4到5天后开始翻蛋,每天翻5到6次,到了14天可以适当喷点水增加湿度,一般17天就出壳,慢的话延迟一两天

鹌鹑苗的饲养方法鹌鹑怎样养殖

火炕孵化比较适合北方地区,方法和电热毯相似。农民有更多农业相关的问题,可以咨询专家,农技问答网站。关于养殖方面的问题都会得到很好的解答。鹌鹑孵化技术。

养殖方法如下:

1、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

2、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3、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等组成。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

4、喂料,鹌鹑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

扩展资料:

配种: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鹌鹑的早晨和傍晚最旺,交配后受精,以早上次喂饲后让其交配。如有把握进行人工孵化,则一年四季均可让鹌鹑交配繁殖。

产蛋: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据试验,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其余时间改换成4瓦电灯照明。

孵化: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

怎么孵化鹌鹑蛋怎么孵化鹌鹑蛋宝宝

6、高层平网饲养:通过一些养殖的实践可以证明,在地面铺垫料饲进行养雏鹑这个方式是非常不行的,因为比较容易出现病菌,比如说球虫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疾病都是非常难防治的。而且管理方面也比较困难。而高层平网饲养则是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以上的疾病。

1、自然孵化法

可以一次性孵蛋30-40枚,选择体型较小、抱窝性强的母鸡,如果气温较低,可以在窝上加盖棉毯等保温,孵化过程中要防止母鸡踩破种蛋。还可以用鸽子代孵,每次可以孵蛋6-8枚,在鸽子下蛋后,将鸽子蛋取出,放入鹌鹑蛋即可,鹌鹑出壳后,一定要及时将其取出,放入育雏器内,鹌鹑孵化。

2、电热毯孵化法

在电热毯下铺一层棉絮,毯子上盖一层棉毯,上面平放5厘米见方的方形木棍,将蛋放在木棍上,盖上棉被,通电加温,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温度,通过开关电热毯、翻蛋、盖被子的薄厚等控制孵化温度。

4、热水缸孵化法

热水缸孵化需要水缸、铝盘、棉被等,将种蛋放入小网袋内,水缸外用棉絮进行保温,内有50-70摄氏度温水,水量不要接触铝盘底部,将铝盘放在水缸上,再盖上棉被。开始孵化时,缸内温度略高,可以多进行几次翻蛋,蛋温一致后,每4-6小时可以进行翻蛋一次,缸内水可以一天换1-2次,孵化时可以在铝盘内放置一支温度计以便掌握温度变化。

5一般人工养殖鹌鹑的饲料为配合饲料,以玉米、麦皮、豆饼等。、机器孵化法

市面上有很多种类孵化机,凡是用于禽蛋的孵化机都可以用来孵化鹌鹑蛋,但是需要改变蛋盘的承蛋间距,改成2.6厘米。

鹌鹑怎样养殖 鹌鹑养殖的方法

你好!

养殖鹌鹑有较大的风险,而且养殖鹌鹑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其体型较小,抵抗外界风险能力较,若饲养管理方面技术不达标,很大机率会导致养殖应该注意预防灾害,一定要放适量的水,温度要合适,打,喂的粮食一定要适合安全的身体特点,注意营养均衡搭配。失败。

养殖风险:

1、技术因素:

养殖鹌鹑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其体型较小,抵抗外界风险能力较,若饲养管理方面技术不达标,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2、疾病大了就不用你担心了。。。放白饭就能成活了。因素:

鹌鹑常见疾病有20多种,而且目前国内外对鹌鹑疾病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缺乏诊断、治疗手段,而且鹌鹑养殖的密度较大,其疾病感染风险更加大。

3、环境方面:

鹌鹑胆子较小,容易受外界,若处于吵闹的养殖环境会极大的影响养殖效益,同时鹌鹑对温度比较敏感,特别要注意极端天气。

养殖鹌鹑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养殖鹌鹑要场地、种苗、设备、饲料等费用,若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缺,极易导致养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