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平地适合种玉米吗?
大山平地适合种玉米。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是什么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是什么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 种植玉米地块选择原则是什么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玉米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种植玉米的技术和方法:选地整地、选种播种、定苗管理、日常管理、预防病虫害。
一、选地整地
玉米的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它惧怕水涝,因此要选地势高、方便排水的地块栽培。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种植前先整地,将地块中杂物清理掉,撒入充足的基肥,提高土壤肥力。基肥一般选腐熟的农家肥、复合肥等。施肥后还要翻地一次。
二、选种播种
玉米品种多,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情况选择品种,选抗病能力强、丰产的品种。播种一般都是穴播,按照行距65厘米,株距18厘米进行挖穴,穴深5厘米左右,每个穴内放2-3粒种子,种下后及时覆土,并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浇水,环境适宜玉米种子很快就可萌发出苗。
三、定苗管理
玉米在5叶期就可定苗,将病苗、弱苗拔除掉,只保留健壮的玉米苗就行。若是有缺苗情况,还要及时补苗。定苗后及时中耕,促进根部下扎。
玉米苗期消耗的养分多,还需及时追肥,确保肥水充足才行,这样长势才会更旺盛。另外,发现地块中有杂草时尽快清理,否则会和玉米苗争夺养分,会影响生长。
四、日常管理
玉米属于喜温植物,播种后要将温度保持在28-35度之间,有利于幼苗生长,而且要为玉米每天提供8-10小时的光照,促使花芽分化,并且在拔节期、孕穗期、抽雄期、开花灌浆期要为其施加氮肥,并清理田间杂草。
五、预防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叶斑病、丝黑穗病、黑粉病、黑条矮缩病、青枯病等,虫害有粘虫、玉米螟、蝼蛄、地老虎、蛴螬等,应注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及剂防治等措施及时防治。
种植糯玉米、甜玉米如何选择地块?
(1)选择交通方便,采摘后便于运输的地块。
(2)选择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种植,甜、糯玉米是既需水又怕涝的喜光作物,选择土壤肥沃且均匀、排灌容易,病虫害指数小的地块种植。
(3)隔离种植。要与普通玉米品种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失去甜性、糯性。隔离种植分为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空间隔离一般选周围200米内,无同期开花的普通或其他类型玉米。时间隔离一般为错期种植,开花散粉期应间隔15天以上。
玉米适合种在什么土壤
玉米适应性很强,各种土壤都适宜玉米生产,但要达到高产的指标,选择相应的土壤也是一条关键的条件。具体参考以下介绍:
(1)土层深厚。土层深厚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根系,提高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土层厚度60厘米以上,耕层的熟土层20厘米以上较为适宜玉米生长。
(2)质地适中。土壤过于疏松或过于紧实都不利于玉米生长。一般选择沙壤或轻壤土较好。
(3)肥力较高。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主要来于土壤中,因此,应选择土壤基础肥力好的地块种植玉米。
(4)排水良好。玉米虽需水较多,但它不耐涝。当土壤的田间持水量达到80%以上时,就会影响玉米生长。
玉米怎样种植和管理的更高产
1、选择品种:选择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产量高、品质好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2、选择地块:选择酸度低、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作为种植地。3、种植:紧凑型玉米,亩种5000株左右即可,扁平型玉米,可适当稀植。4、合理施肥:在植株的生长期间配合其他肥料增施氮肥,后期增加肥料的供应量。
一、种植方法
1、选择品种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能够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的品种作为种植对象,若种植地较为肥沃,且灌溉条件良好,则建议选择高产的玉米品种;若种植地的土壤条件较,灌溉设备也不齐全,则建议选择比较稳定、抗病和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若当地的气候较温暖,或气温比较高,则建议选择生长期较长的晚熟品种(产量相对较高);若当地的气温较低,气温变化较大,则建议选择早熟品种,这样能够让玉米快速成熟。
2、选择地块
玉米是一种喜肥水、喜温热、怕涝、需要较多氧气的作物,若将其种植在贫瘠或酸性土壤中,会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影响,所以建议选择酸度低、灌溉方便、土壤肥沃的地块进行种植。
3、种植
(1)玉米的产量与日照、土壤肥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植株的叶片面积越大,对于光照的利用率就越高,能够吸收的养分和能量也越多,产量也会相应有所提高,因此播种时需合理布局以达到高产目的。
(2)玉米的种植密度需要从品种、播期、土壤肥力、种植条件等方面来考虑,按照植物类型可将玉米分为紧凑型和扁平型,若是紧凑型玉米,一般适合集约种植,亩种5000株左右即可,而扁平型适合稀疏种植。
4、合理施肥
(1)玉米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较大,在生长期间,植株对氮元素的需求量,其次为钾元素和磷元素,所以在施肥方面主要是配合其他肥料增施氮肥。
(2)若植株较小,生长速度较慢,则吸收的养分量也相对较少,此时应少施化肥,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10%即可。
(3)植株进入开花期后生长速度较快(此时是雌雄穗的形成时期),吸收的营养物质也比较多,应增加营养的供给,肥料的施用量一般需施加化肥总量的一半以上,以促进果穗生长。
5、防治病虫害
(1)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一项尤其重要的工作,虽然玉米种子覆盖了一层较厚的外皮,但有时依然会发生病虫害。一般常见的主要病害为叶斑病、锈病、纹枯病,主要害虫为玉米螟、粘虫、玉米蚜虫、棉铃虫、地老虎等。
(2)发生叶斑和锈病时,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和井冈霉素5%(500倍液)进行治疗;发生玉米螟、粘虫时,可用氯氰拟除虫菊酯(2000倍液)和800倍BT粉进行处理,发生棉铃虫时,可喷施800倍BT粉和800倍天力粉。
6、及时收获
(1)玉米成熟后需及时收获,当植株的茎叶变黄,包叶变白,籽粒变硬变亮,出现黑色层时便可收获,此时籽粒较为饱满,产量相对较高。
(2)若过早收获,则籽粒可能会因为没有完全填充而导致产量下降;若太晚收获,则籽粒中的养分可能会有所流失,这也会导致产量降低。
二、管理方法
1、购买种子
购买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玉米品种,并且要选择在正规的农资店进行购买,这样才能保障玉米的品质。
2、播种技巧
播种之前要先经过拌种处理,以预防病虫害。播种深度需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可盲目深播,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达到3-5厘米即可,若田间较为干旱,则可以将播种深度增加到5-7厘米,不可小于3厘米。播种密度也要适宜,不可过密或过稀。
3、水肥管理
玉米对水肥的需求量较多,施用底肥时,可选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进入大喇叭口期后,用尿素进行追肥,到了中后期可喷施中微量元素叶面肥。
4、及时除草
(1)玉米出苗后,不可使用封闭除草剂,若需要使用此类物,则要在播种后的7天内喷施完毕。
(2)若是要进行苗后除草,一般建议在玉米3-5叶期时喷,此时不管是使用烟嘧磺隆还是硝磺草酮都能进行全田喷雾,但要注意一旦玉米过了5叶期就不能再进行全田喷雾。
(3)喷施除草剂时需使用含有安全剂的物,同时也建议定向喷雾。
5、中耕培土
(1)中耕:目的是为了增强土壤的通风性、透气性,同时应对肥水的供应状况,清除田内杂草,这有利于促进植株根部的生长发育。
(2)培土:目的是为了增加植株的气生根的数量,增强植株抗倒伏的能力。在多风的秋季,玉米常会出现倒伏的现象,因此追肥后需尽快中耕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