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养肉鸡,养殖小窍门都有哪些呢?
一般雏鸡在1月龄左右开始放养,应注意: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品种优质的,然后也应该学习专业的养殖技术,要喂养一些营养的饲料,然后也应该及时的给鸡喂水,需要注意养殖的温度,温度需要把控在20℃左右,要提前预防病害。
要挑选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一定要注意养殖的环境,注意粪便的清理,需要注意饲料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干净卫生问题,注意通风问题。
选择优良的品种,要保证鸡场环境干净,温度适宜,阳光想要提升肌肉的质量,就要注重一些选择的地方,比如说在山区还有在田地里面养殖的鸡肉,口感鲜美,非常的营养。照射充足,及时的打扫杀菌,定期接种。
养殖肉鸡时怎么提升鸡的肉质?该如何进行饲养?
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80%的日常配合饲料,75%青贮饲料,5%的青苔或植物秸秆类饲料,这些可使圈养鸡的肉更加的香,跟天然放养鸡的肉香味一样,并且还可以增强养鸡的抗病能力。大蒜也是可以用来养鸡的,主要是可以改善鸡肉的味道及口感。可在肉鸡饲料中添加大蒜粉,添加量为日粮的0.2%。这个作用是因为大蒜中含有丰富的促使鸡肉香味的物质,因此鸡吃了大蒜粉日粮后,渐渐的就会消除了鸡肉中的腥味,且加了这个对鸡的生长也不会有影响。 还可以在育肥肉鸡时加入丁香、生姜、甜辣椒等调味香料,这些不仅能鸡的食欲,对鸡肉的品种也有很大的改变,让其味道更好,且能更长久的保鲜。而且这些香料还有防腐防病的作用,具体调味剂配发:取大葱、大蒜各10克,干酵母7克,姜粉、五香粉、辣椒粉各3克、味精、食盐各0.5克。鸡出栏10天~15天,按日粮0.2%~0.5%的比例加入在饲料调味剂中,搅拌均匀,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机械喂养、投料,一站式宰杀,机械孵化,全自动化圈养
鸡的养殖全过程
(4)勤观察,注意鸡粪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病弱鸡,并隔离观察和治疗。(1)初放养头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以提供优质鸡饲料,确保营养均衡:确保鸡饲料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促进消化吸收;选择优良水源,供给清洁饮水;遵循循序渐进的换料方式,杜绝换料应激;加强环境卫生消毒,保护好呼吸道,防止机体防御体系的道门户受损防应激。
(2)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补充饮水,应勤换水。
(3)坚持放养定人,喂料定时、定点的日常管理。
(6)适时补饲。根据不同季节和鸡的觅食情况确定补饲次数和时间,一般每日补饲1至2次
养殖肉鸡时怎么提升鸡的肉质?该如何进行饲养?
(5)刮风下雨天气停止放养。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80%的日常配合饲料,75%青贮饲料,5%的青苔或植物秸秆类饲料,这些可使圈养鸡的肉更加的香,跟天然放养鸡的肉香味一样,并且还可以增强养鸡的抗病能力。大蒜也是可以用来养鸡的,主要是可以改善鸡肉的味道及口感。可在肉鸡饲料中添加大蒜粉,添加量为日粮的0.2%。这个作用是因为大蒜中含有丰富的促使鸡肉香味的物质,因此鸡吃了大蒜粉日粮后,渐渐的就会消除了鸡肉中的腥味,且加了这个对鸡的生长也不会有影响。 还可以在育肥肉鸡时加入丁香、生姜、甜辣椒等调味香料,这些不仅能鸡的食欲,对鸡肉的品种也有很大的改变,让其味道更好,且能更长久的保鲜。而且这些香料还有防腐防病的作用,具体调味剂配发:取大葱、大蒜各10克,干酵母7克,姜粉、五香粉、辣椒粉各3克、味精、食盐各0.5克。鸡出栏10天~15天,按日粮0.2%~0.5%的比例加入在饲料调味剂中,搅拌均匀,每天早晚各喂一次。
如何利用林间空地高效养殖肉鸡?
种植业与肉鸡养殖有效结合,可以同时提高两者的经济效益。一是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走林下养鸡致富之路。由于种植果树周期长、见效慢,果农可趁果树苗较小的阶段,选择在果树中套养鸡、鸭、鹅等家禽或套种苗木、蔬菜等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目前育维、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一整套林下鸡养殖技术已趋成熟,可在畜牧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采用。二是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养殖一批肉鸡,仅一个鸡棚便会产生30吨的鸡粪,这些鸡粪进行无害化处理(经过高温堆腐或粪污沼气化等过程)后可以作为果园的有机肥料,这样不仅给鸡粪找到了安身之所,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果树生产的成本,而且水果的品质(口感好、色泽鲜、商品性强、货架期长)会大大提高,出售时(1)价钱就会高。另外还可以将多余的有机肥料出售给周边一些非养殖果农,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形成规模效益,种植业丰厚的利润反过来还可以用来扩大肉鸡养殖规模,提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因此,种果树和养肉鸡有效结合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提高两者的经济效益。种鸡养殖技术龙养
的办法就是减少饲料量,增加草料的量,同时加大鸡的运动量。种鸡养殖技术光照是影响鸡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龄以后的光照时间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明显,10周龄以前可保持较长的关照时间,使鸡体采食较多饲料,获得更好的生长。:
一、精选良种。优良的品种是饲养优质肉鸡的基础。应选鸡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鲜美、抗逆性强、体型中小型的有色羽毛的地方品种。如果是蛋鸡 可是海兰褐京红一号 ,这两种鸡都比较好 ,产蛋率高 ,适应性强。 如果是做商品鸡 可以养乌鸡贵妃鸡,如果养笨鸡 可以养三黄鸡芦花鸡等品种。
二、注重放牧。放牧是提高肉鸡肉质的重要措施之一。优质放养土鸡的育雏技术要求与快大型肉鸡无异,在育雏室内育雏30天左右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秋45日龄、寒冬50~60日龄开始放牧。放鸡场地宜选择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园、果园、茶园、桑园等地较理想。鸡只既可吃上述“四园”中的害虫及杂草,还可为“四园”施肥。放牧场地可设砂坑,让鸡砂浴。还要搭建避雨、遮阳、防寒的草棚或塑料大棚。肉鸡早出晚归,放牧密度为50~70只/亩,每群规模约500只为宜。为防止鸡走失或危害附近农作物,放牧场可设置围栏,一直放养至出售。加强放牧可以提高鸡肉的结实度,促进体格健壮及羽毛紧密光亮;还可采食青草、草籽、枯叶、虫蝇等,节约饲料和提高肉质。有条件的可以放一批鸡换一个地方,既有利于防病,又有利于鸡只觅食。
三、巧喂饲料。饲料是影响肉质的重要因素。优质土鸡育雏期应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低于快大型肉仔鸡全价料2个百分点,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育成、放牧期要多喂青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以改善肉质、降低饲料成本,一般仅晚归后补喂配合饲料。出售前1~2周,如鸡体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牧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利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添加剂及物等,应加入适量的桔皮粉、松针粉、大蒜、生姜、茴香、桂皮、茶末等自然物质以改变肉色、改善肉质和增加鲜味。
大量养小鸡怎么养殖技术
大量养小鸡,就有规模的鸡苗养殖。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四、注湿意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4)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6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八、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农家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只要做好以上八点,既可避免鸡场的疾病繁衍,又可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初次养鸡的新手来说,更应该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让你获得高利润,还能增强自己养殖的自信心,为以后养殖打下基础。
严格控制育雏室内的温度。1~2天的小鸡温度为35摄氏度~33摄氏度,1周龄33~30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8~26摄氏度,4周龄26~24摄氏度,5周龄24~21摄氏度,6周龄为21~18摄氏度,7~20周龄18~16摄氏度。
(2) 通风换气,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快,温度高,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水汽、尘埃和微生物。
5~7周龄在25~15只/平方米为宜.
养鸡是我国城乡广大群众一项传统的饲养业,科学养鸡有哪些技术?
(3) 控制密度,地面平养模式在1~2周龄在40~35只/平方米为宜,3~4周龄在30~25只/平方米为宜注意圈养的范围,而且要选择合适的饲料,同时也要选择鸡的品种,提前预防病害,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等等。,养鸡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科学的方式,而且也应该选择一个非常专业的养鸡场,并且也应该注意温度的设置,而且也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经济收益。
最应该了解到的就是在养鸡的时候一定要去对于鸡生长的环境进行一个改变,还有要懂得去购买适合鸡的饲料,这样能够科学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