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

梦想农场 1

关于2018高考语文作文预测,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2018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预测 2018年语文高考作文题


1、1.活出自我2018年广东高考作文应该怎么写如何立意及点评感知自然需躬行看着书本中神秘美丽的热带丛林,抬头却只见钢铁森林的冷漠荒凉;向往电视里一望无际的蔚蓝海洋,却不曾感觉过海风的凉爽。

2、你是否也曾这样,感觉自然很近,但又似从未如此遥远?手机、电视、鼠标拉近了我们与自然的距离,但从那冷冻的屏幕中,我们终究无法勾勒出自然的模样。

3、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然而人们只看到了前半句,却视后半句为无物。

5、的确,各种拍摄工具的推陈出新,令普罗大众都能从荧屏中感知自然的美好。

6、然而人们却不知,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自然需躬行!如不是苏轼亲临了壮阔的赤壁,又怎能心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人物”的感慨?如不是李白亲临庐山,又怎能写出“疑似银河落九天”这般的千古绝句?如不是亲临自然,又怎能抒发“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壮志?可见,要想真正体会自然、感知自然,光是从影视、文字间领会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于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之间,才能于云卷云舒、花败花开寻得自然的真谛。

7、当下,人们想“看到”自然的需求已被科学技术满足,然而我们感知自然的期盼却是科技所无法满足的。

8、那么,何不将“行万里路”当成我们的新准则,去体会黄山之奇、泰山之伟、长江之壮、大海之阔?要想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

9、【这篇文章文情并茂,记叙散文特征突出。

10、“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非常自然妥当。

11、第二、三自然段的后半部分,联想想象非常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12、满分作文评析】本文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

13、作者从直接感知自然的角度入笔,开篇灵活运用命题材料,在对比之中提出“觉知自然要躬行”的观点,审题准确,立意鲜明且易“令普罗大众”接受。

14、接着反向设,运用排比反问句式,罗列苏轼、李白、等事例,论据相对充实,论证较为有力。

15、然后很有分寸地指出,光靠“影视、文字”感知自然是不够的,“唯有亲临自然,才能寻得自然的真谛”,归因分析合理到位。

16、更为可贵的是,文章在辨证地肯定“电视、手机”对感知自然“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努力探究感知自然的意义所在,揭示出人类妄想“控制自然的野心”及其导致了“自然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后果,针砭时弊,引人思考。

17、另外本文标题和观点皆化用古诗,简洁典雅又略有变化。

18、标题用“感知”,紧扣命题材料;论点用“觉知”,有些哲学意味,颇见匠心。

19、结尾处,“要感知自然,诸君自请上路”,呼告亲切,嘱托殷殷。

20、尽管行文中有个别不当的用词和错别字,三个史料也有排列顺序欠妥的嫌疑,但瑕不掩瑜,本文仍然不失为一篇的考场急就章。

21、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

22、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

23、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24、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是好,然而却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

25、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

26、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27、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淋雨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