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小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淡水养殖池塘修复技术方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淡水养殖池塘修复技术方案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淡水养殖池塘修复技术方案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1、1、虾苗的放养及苗种的选择池塘养殖什么品种,应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中水深是重要原因之一。
2、若养殖池塘的水位过浅,则不能养殖体型较大的鱼类品种,一般情况下,池塘水深不足1.2m的水体,不养殖草鱼商品鱼,也不能作为亲鱼培育池,可以考虑培育鱼种及养殖特种水产品。
3、水深不足1.0m的池塘,可以经过稍加改造后进行黄鳝、泥鳅等品种的养殖。
4、若池底污泥过多,可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以吸收肥分,池中可配套养殖少量鱼类。
5、此外,还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习性,尽量选择生长快、生长期短、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又能适应在浅水中生存的鱼类进行养殖,如罗非鱼、鲤鱼、鲫鱼、淡水白鲳等,是可供选择的养殖对象。
6、选择虾苗的时候要选活力好,行动敏捷、虾体透明没有红色,而且腮部不发黑,黑伞全部张开的虾苗。
7、2、当暂养池中虾苗体型规格长到2cm以上的时候就停止投喂,在暂养池的池坝上挖数个缺口,与养殖池相通,让虾苗自行游出来。
8、苗种进入养殖池中的当天晚上就要投喂饵料,4天之后投喂饲料。
9、次投喂的量为每一万尾投放5-10克,每天投喂次数为5-6次,每天逐渐递增,每天递增20%-30%的饲量。
10、养殖池中放养密度要合理,每亩十万尾左右即可。
11、淡化标粗处理育苗场孵化的虾苗通常是在盐度含量在20的海水种孵化出来的,虽然经过了短时间的淡化处理,但是如果直接放苗的话会影响成活率,的话则会导致全军覆灭。
12、为了不影响白对虾的成活率,在养殖前期需要对虾苗在进行池塘养鱼时,需要做好淡水池塘的选址、清理、消毒工作,并增大池塘的采光面积,对于控制池塘水温,减少细菌滋生,养殖过程中,及时清除池塘的饵料残渣和污染物,并进行为期2-3天的消毒。
13、提高水质。
14、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淡化暂养处理。
15、放苗之前在池塘的一角用彩布条或者土坝围建一个暂养池进行淡化标粗处理,在暂养池中每平方米放入500尾虾苗,如果有增氧设备的话可以放入1000尾,然后在暂养池的池水中加入海水精或者粗盐,将含盐度调到和放苗池中水中的盐度相似。
16、在放苗的时候水中的盐度别不能超过3-5,温不能超过3℃,PH值为7.8-8.6。
17、放苗4天以后,每天都要往暂养池加注3-5cm左右的池水,让暂养池的池水盐度慢慢降低,同时保持池中的水深大概在1m,注意及时调整PH值和水体颜色。
18、经过半个月的淡化标粗处理之后,暂养池中的盐度含量与养殖池的含量就会比较。
19、对池水中的藻类要求较高,最适合的水色是由绿藻和硅藻所形成的茶褐色或者黄绿色,透明度为25-40cm。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