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塘养鱼有什么技术要求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通过分析卫泉来的养殖情况,根据市场的变化,经过养殖户的同意,2007年主要采取措施是:1、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养殖模式,为养殖单产地提高,打下坚实地基础。根据市场的要求,结合养殖户的实际和2006年的鱼种情况,适当提高草鱼放养比例,加大鱼种放养规格,制定出合理的放养模式,为提高养殖单产打下基础,实现渔塘的综合利用。2、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2007年主要推广物饲料防病技术、中草型渔防治技术、水质测试技术、自动投饲技术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颗粒饲料利用率,优化水体环境,提升水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3、加强经营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改变养殖理念,提高成本核算能力,实现由“养了算”向“算了养”的转变,增强经营管理能力,提高渔塘经济效益。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b.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 鱼种放养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7.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怎样搞好淡水鱼养殖?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你是养殖经济鱼还是观赏鱼啊,问问题说明白点。。。。下面是目前比越冬鱼体要求:鱼体应无病无伤,肥满健壮。较多的淡水鱼类养殖方法: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2.水质要求
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
3.苗种要求
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放养时间在5月中、下旬。
4.池塘饲养
1)鱼种培育
鱼苗放养:5月中、下旬,池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为适宜投放时间。投放鲢鱼乌仔,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5尾。
饲养管理:鱼苗入池后,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
成鱼养殖:鱼种投放规格、密度,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200克/尾,放养密度为0.4-0.5尾/㎡。
2)越冬管理
越冬密度: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3-0.6㎏/㎡。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
越冬方法: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保水性好,冰下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分规格并塘:冰封前每公顷用90%晶体1.5-3.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50mg/l。保持水面透光性,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
养殖鱼技术
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1.池塘选择水产品,有观赏鱼、淡水鱼、深海鱼、热带鱼等,其中观赏鱼和淡水鱼是养殖最广泛的,那养殖鱼技术有哪些?
最清塘消毒佳:
在准备养鱼前,要先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然后挑选一两种合适的鱼苗放入鱼塘中。鱼塘的水深一般要达到2-3米,便于分层养鱼。水源也要保证充足,且要无污染,方便排灌,可以经常注入淡水来调节水质。养殖期间要注意饲卫泉来同志具有丰富地常规水产品养殖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地不足,主要是:1、市场意识不强,卫泉来于1986年起一直从事水产养殖工作,是经济时代过来的人,所以市场经济意识不强。2、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卫泉来年过50岁,文化程度不超过初中,主要是凭经验从事水产生产,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不强。3、渔场经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卫泉来同志曾经负责过渔场经营管理工作,那是在经济条件下的集体经营,与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体经营有较大的不同,因此,经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4、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缺乏,随着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健康养殖技术取得了长足地进展,对提高水产品质量起到了较好地作用,由于其应用能力不强,所以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利用率不高。料的使用,做好各项病害防治。
大连淡水鱼养殖技术。在大连养淡水青鱼两年能长多大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淡水养鱼技术要点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b. 单养、混养和鲢鱼是套养鱼类,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套养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养殖淡水鱼提高效益的方法是怎样的
提高养殖效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改进:
1.养殖科学技术
,推广现代化的养殖模式。要在现有淡水鱼养殖经营的基础上,通过政策鼓励和,实行股份制或合作制,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和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技术推广和普及,发展更优化的淡水鱼养殖经济。比如网箱养殖的推广。由于网箱养鱼具有投资少、易捕捞、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在水田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塘, 均可推广网箱养鱼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二,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为适应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必须要重视科技研究,拓展科研领域,加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研究。比如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鱼苗培育和优化的应用。同时,要积极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快产学研协作发展,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第三,加快科技的推广。要建立健全地方各级的科技推广网络,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和改善基础设施,加快各级水产技术推广 2.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淡水鱼的养殖结构还是比较单一,主要产品还是局限在鲤,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养殖效益越来越。而名特优新水产品具有营养价值高、产量高、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既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又能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要调整产品结构,推广名特品种。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一是实施特种水产工程。制定和完善淡水鱼养殖规划,推动名特品种养殖业较快发展。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改善产品结构,增加鱼类的花色和品种,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会促进整体渔业结构的调整。
二是因地制宜调整进行合理的布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实现养殖资源优化配置。在养殖中重视环境效益和效益、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推广健康养殖、无公害养殖,生产安全优质的产品。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在共同致富的目标下,扩大渔业生产经营规模, 以规模经济和产业集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要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对养殖的设施设备和技术,进行不间断的控制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做好科学放养,科学投喂的工作,投喂要注重饲料的质量,节约开支。
其次,发展淡水养殖保险。淡水养殖保险是由保险机构为水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产养殖者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保险具有经济补偿、鲢鱼属于套养鱼类,套养在主养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的池塘中,处于服从地位,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资金融通和管理的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淡水鱼养殖如何肥水
3.成本收益管理在捕出符合上市规格的鱼后,补放一部分鱼种,可以提前三个多月回笼20%~30%资金,可将这笔钱用于还贷和购饲料。掌握了生产主动权,调整了鱼塘载鱼量,克服了鱼塘水体内前期密度小、中后期密度越来越大而容易泛塘的弊病。使载鱼量始终保持合理水平,也使鱼类获得生长效果,相比之下,可提高产量5%~10%。当草鱼长到1.5千克以上、花白鲢0.5千克以上、鳊鱼克以上、鲫鱼150克以上时捕出上市,不仅可以先得益,而且促使了塘中其它鱼的生长。加上补放了一部分鱼种,又解决了第二年大规格鱼种的来源,真是一举多得。推行轮捕轮放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要改变放养模式,由传统的主养吃食鱼改为吃食鱼与肥水鱼并重。如当地消费者爱吃肥水鱼的,也可采用以肥水鱼锨鱼养教重缓如何钱。据此,要遏制养殖效益滑坡,笔者提出几点看法。一、调整产品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结构以场为单位选择条件好的鱼塘,划出一部分开发名特适销产品,可以实现扭亏为盈,各地成功经验中值得借鉴的如:1.南美白对虾亩产可在300千克以上,产值可在6000元以上。上海市青浦区赵巷镇沈泾塘村蒋定国新建的90亩塘,去年平均亩产440千克,的达600千克,平均售价11元/500克,成为上海市养虾业的姣姣者,引来了吴江、宜兴、崇明等地养殖户前去取经购苗种。养殖南美白对虾,重点是把握苗种选购关,要深入购苗现场,买到经淡化时间前后达1个月,后期出池盐度降至1%o的苗才可放心;而在放苗入池前必须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清塘,不能象养鱼一样马虎对待清塘;在饲养阶段,还必须选购优质专用虾饲料,不能贪便宜用一般饲料而影响生长;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防治,唯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标。2.河豚河豚有海水和淡水二种。根据条件,有海水注入的,可开发红鳍东方鱼屯;无海水入池的,可开发暗纹东方囟屯养殖。江苏启东、如东已有成功经验,并有苗种供应,效益甚好。例如如东县兵房镇一养殖户去年试养红鳍东方囟屯,就获得人工繁殖苗种30万尾,至年终已长至75~100克/尾;暗纹东方囟屯由2厘米当年长成商品规格克以上,由二年提前为一年长成而出售,成为全省典型。而开发河豚养殖中,技术要求比白对虾高,养殖户需在有关科技人员指导下进行才妥。上述两个品种,当前市场行情较好,销售较畅。当然,各地可因塘制宜,开发其它品种的虾类、贝类、鱼类等。为主的放养模式。这样可以少耗精料,降低成本。同时提倡多放鲫鱼、少放或不放鲤鱼,以鲫代鲤,也可减少饲料消耗。鱼塘堤坝也不会因鲤鱼啃食而易破坏(不少地方塘坝塌裂与鲤鱼有关)。二要种足种好青饲料,使鱼的综合饲料系数由目前的2.5以上降至2以下,则可明显提高效益。据测算,如以每千克鱼减少0.5千克饲料计算,亩产5o0千克的,即可亩降精f~千克,可降本300多元/亩。有条件的还可禽畜配套,也是节省饲料的对策之一。三要有数量足、规格大的鱼种作后盾。尤其要有花白鲢、草鳊鱼鱼种。并创造条件具备大中个档次的鱼种(以场为单位可以划出专塘培育),这样才能从6月份起实行有地捕捞和补放鱼种,而不致因鱼种短缺而陷于生产被动。四要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作熟练,鱼类不受伤。在鱼出塘后,及时发往市场。五要做好防治鱼病工作。重点管好水质,使溶氧、酸碱度、、氨氮、亚盐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以内,一旦发病,及时投,减少损失。此外,对鱼塘条件(水位不能保持1.5米、塘坝塌裂、种青料无土地、进排水不配套的)、亩产量较低的塘,可以考虑养殖河蟹及螯虾。只要清塘、建好防逃设施,也会比传统养鱼效益好
保持水体足够的肥度是养鱼的重要条件。一般春夏(4~6月)可使用活而爽肥水,方法是每亩1千克与磷酸二氢钾1~1.5千克/亩混匀后使用,2天即可培育出“肥、活、嫩、爽”的水体。夏天的池水增肥,使用肥水素,每亩用半包至1包就会有很好的肥水作用;同时还兼有降氨氮、提高溶解氧含量的作用。
泥塘养鱼有什么技术要求?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鱼池条件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x0dx0a 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目前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x0dx0a 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x0dx0a 2.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x0dx0a a. 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x0dx0a b. 单养、混养和套养 x0dx0a 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x0dx0a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x0dx0a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x0dx0a 池塘养鱼 x0dx0a 池塘养鱼是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x0dx0a 鱼池条件: x0dx0a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x0dx0a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x0dx0a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x0dx0a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x0dx0a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x0dx0a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x0dx0a a.清塘消毒 x0dx0a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x0dx0a 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 x0dx0a b.注水和培育水质 x0dx0a 池塘消毒后,待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x0dx0a 5. 鱼种放养 x0dx0a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x0dx0a 6.高产放养模式: x0dx0a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x0dx0a 1). 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x0dx0a 2). 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x0dx0a 3). 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x0dx0a 4). 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x0dx0a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x0dx0a 7.鱼种放养密度 x0dx0a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x0dx0a a. 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x0dx0a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x0dx0a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x0dx0a d. 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x0dx0a e. 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x0dx0a 8.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x0dx0a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的利润。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x0dx0a 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x0dx0a b.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x0dx0a c.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 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x0dx0a d.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x0dx0a e.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x0dx0a f.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x0dx0a g.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x0dx0a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x0dx0a 鱼种放养和收获、实际收获记录、投饵施肥记录、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经济效益分析。 x0dx0a 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x0dx0a a.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x0dx0a b.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x0dx0a c.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x0dx0a 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x0dx0a f.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x0dx0a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x0dx0a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6.高产放养模式:
淡水养殖可行性报告、可研(鱼、虾不限)
g.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草鱼高产养殖技术”科技入户可行性报告a.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浮头,防止泛池。
:水产工程师 张林秋
结对户:外岗镇巨门村 卫全来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根据区农委的要求,结合养殖户的需要,我站设想安排工程师张林秋与外岗镇巨门村渔场的卫泉来养殖户结对,开展科技入户工作,主推品种是草鱼,主推技术是草鱼高产养殖技术,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一、卫泉来2006年养殖情况: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区于1985年冬至1986年初开发了市级淡水鱼商品基地105个,计6100多亩水面,对缓解吃鱼难的矛盾、丰富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卫泉来同志,恰逢水产大发展时期,从事水产养殖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常规水产品养殖工作。因经济体制的转变,于20世纪90年代起承包渔塘为生。2006年,他承包了外岗镇巨门村渔场的三口塘,计22.5亩水面,发展常规水产品养殖,亩均水面产值5700元,亩产淡水鱼695公斤,亩均水面盈利1350元,取得一定地成效。
二、存在的不足:
三、采取措施:
四、考核指标:
2007年,22.5亩水面,总产淡水鱼21400公斤、净产淡水鱼17300公斤,合亩均水面总产淡水鱼951公斤、净产淡水鱼768公斤;实现总产值150000元,盈利35000元,合亩均水面实现总产值6666元、盈利1550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0%以上。工作期限:2007年1月初至12月底。
五、工作及进度
2007年1月至2月,07年度的生产布局及鱼种放养模式的制订,主要是做好鱼种放养工作。
2007年3月,重点是进行养殖成本测算和前期管理的准备工作;
2007年4月至6月,抓好淡水鱼生产前期的管理工作。
2007年7月至9月,着重做好成鱼塘中期管理工作,同时,做好热水鱼起捕工作。
2007年10月至12月,主要是做好成鱼塘后期管理工作,包括成鱼塘起捕、鱼货销售、养殖成本的核算等,以及2008年度生产布局的规划和鱼种放养模式的制订。
最近的淡水鱼池塘养殖的常见病害预防技术,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见解吗?
5). 在收获时,主养鱼(8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1注意养殖场环境:在淡水鱼的养殖过程中,应该注意养殖场的环境。还应注意周边环境,养殖池塘应尽量远离大型工业地区,避免其对池塘的水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加大淡水鱼的患病概率。
2制定科学的养殖:根据地区条件以及外界因素来选择鱼苗的种类,不利于淡水鱼的成长,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科学的养鱼,应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做到多种鱼类共同养殖,除了养殖户进行投食以外,它们还能“自行投食”。
一定要要选择好一点的鱼种,也要选择没有受伤的鱼种,要选择好一点的水源,并且要选择高质量的饲料。
要定期清理池塘,然后也要适当的增加水中的氧气,要注意水质的问题,要选择好一点的饲料,这d.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样不容易出现疾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