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养殖鱼池如何建成鱼缸视频 养殖鱼池如何建成鱼缸视频教程

梦想农场 1

鱼池怎样养好锦鲤的方法

二、鱼—猪养殖。配置方式有塘头建猪栏,塘外建养猪场,集中养猪,采用肥料加饲料养鱼的鱼塘,每亩配养2~3头猪;若用猪从规模生产结构上说,生态养鱼即为“以鱼为主,多种经营”的生产方式。由于它具有多环节的转换,多层次的利用,所以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优点表现为物质转化率高、能量转化率高、资金利润率高、土地产出率高。粪养鱼者,则宜配养猪4-5头,亩产鲜鱼也可达300~350公斤以上。

将新鱼带回家时不宜马上放入混养池,应先将包裹新鱼苗的塑料袋一起放入隔离池,泡半小时以上,让新鱼适应自家鱼池水温,之后再给新鱼进行盐浴消毒,清洗干净新鱼苗才能放进混养池。

3、 养好水质,锦鲤适宜的水温在23~28℃,水的PH值在PH7.2-7.5之间为宜;

锦鲤对于水质要求比较高,需要保持水池清澈、无食物残渣,定期换水,清洗鱼缸或水池,减少青苔的产生。锦鲤适宜在水温23~28℃生存,且水温应恒定,不宜上下波动超过5℃,否则锦鲤容易生病。另外锦鲤喜欢弱碱性水质,水的PH值在PH7.2-7.5之间为宜。

家庭的小鱼池,如何制作增氧机来给鱼池供氧。有图或图解!

去购个小型气泵就行。

去买一个吧,不太贵。15元钱一个。我也想自己做。2、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室外20鱼池设计图

做一个 我是做不来 我只有买一个》

去买一个吧,不太贵

教你怎样制作一个增氧机,来给鱼缸提供氧气

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庭院鱼池如何设计

锦鲤饲养注意事项:室内鱼池水循环系统。

提起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庭院鱼池如何设计,另外,还有人想问室外20鱼池设计图,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庭院鱼池如何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室内鱼池设计大全

1、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庭院鱼池如何设计

1、过滤系统室内小型鱼池设计图。

鱼池设计挑选好的过滤系统,过滤杀菌以及净化污染物,并为鱼池的鱼儿提供更充足的氧气,为鱼儿创造健康、卫生以及舒适环境,鱼儿生命力强,活跃的鱼儿,也是呈现更生动、自然的景观特色。当然并不是越贵的过滤系统越,意味着越好,根据鱼的品种以及养殖方式,选择更适合的过滤系统。

鱼池属于庭景观,既具有装饰庭院,又要兼顾安全设计,别墅鱼池面积大小适合,同时注意鱼池的深度。鱼池深度太深,看不到底的深度,反而给人更不安全的感觉,失去观赏的价值,一般的深度1.2米左右,特别是家里有小孩时,更注意鱼池安全设计,鱼池周围安装防护栏。10鱼池造价。

3、鱼池材质10能养多少鱼。

鱼池材质应用适合,考虑安全性的设计,比如鱼池周围地面处理,具有很好的防滑作用。为实现更自然的景观,一般选用自然石头装饰鱼池,石头的简单堆砌,反而更有格调。鱼池的水不宜频繁更换,“水至清则无鱼”,否则就本末倒置了。家庭室内鱼池设计实景图。

挖坑,不规则形状,以8字形、连环形状、葫芦形为佳。大小自定,深度2~3米,池边缘设安全台,防止滑落溺水。池底铺卵石,水泥堆砌。池端部一侧,立2-4米假石头,池底放水泵。水泵管道由隐蔽处,甩至石头顶部,类似瀑布,利于水体循环、增氧。就这样。图纸根据以上构思。

3、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

看住的什么地方了,面积大的小别墅可以在院子里哇更个小鱼池,如果是室内的话,可以考虑买个现成的鱼缸或者定做个鱼缸,用一些植物水草装饰修。餐馆鱼池设计图。

4、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室外锦鲤鱼池设计图

首先会说如果有条件的话,鱼池当然是越大越好。水量多,水中的溶氧量就越丰富,水温的变化也比较慢,水质也较难污染。但是就算是同样的水量,建议做成圆形的池子。风吹过水面以后,会起小波浪,会融入一些氧气。如果以三左右的戏子为例,水深左右,每周会从池底换掉1/4的水,像这样的池子可以养左右的幼鱼,不超过10条。这样过一两年以后,困难就来了,锦鲤长大了,不论哪方面都超越了池子的承受力,密度过大,锦鲤的健康就是一个大问题。就得扩展过滤以及鱼池了。所以一定要将锦鲤鱼池建大。

家里鱼池怎么装修好看

一般庭池子,也要左右。在较宽的空地上,尽可能达到1——1.5m,水深是,再考虑到锦鲤有可能跳池,还要预留20——的高度,合起来鱼池的深度大概有——。室内锦鲤池。

如果观赏池的话,不要把饲料洒满全池,要把锦鲤引过来喂食,所以也有人将鱼池的深度建成50—,每天鱼的情况都可以观察到。鱼食剩下多少也可以一目了然。有小孩的家庭还要注意在鱼池的周围围上栅栏,这样还可以防止锦鲤跳池。总结下来户外锦鲤鱼池的深度最起码要在1米左右。在建设锦鲤鱼池时要注意一下锦鲤鱼池建造的注意事项。以免有漏洞。

水质调节:在开春后,池塘水温上升到10℃左右或以上时,就应对越冬的鲤塘加注适量的新水,这样既可补充鱼塘水量,淡化物,增加溶解氧,又能提高水温,促进池养锦鲤早活动、早摄食、早生长。早春水温低,锦鲤活动少,吃食少,池水不宜过深,但新建鱼池或需春季放养种鱼的鲤塘,应加足水量。随着水温升高锦鲤吃食增多,可逐渐加深水位,一般每7~10天注入新水一次,到4月份可逐步提高水位至1米以上。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大换水一次,及时加深水位。在加注新水时,每次不可大量注入,以防水温骤降。如需(2)投饵。稻田中杂草、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都是鱼的天然自由摄食的饵料,一般每亩可形成40斤左右的鱼产量,如产量超过此指标,就必须投饵补充其不足。分池饲养,应在水温8℃左右时进行,此时锦鲤的活动力弱,鳞片紧,捕捞或运输时锦鲤不易受伤,加之水温较低,感染发病的机会也较少。鱼池设计图室内装修效果图。

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锦鲤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量,加快生长。因此,初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米~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锦鲤提早开食。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

全面消:可使用含氯量30%的充分溶化后,全塘均匀泼洒,使池水含浓度为1ppm,可预防细菌性鱼病,每月二次。、、二溴、强氯精、鱼用消剂等均为含氯消剂,具有、快速、杀菌力强等特点。由于欠稳定,保管上较麻烦,容易出现氯含量不足的情况,大型的养鲤场使用较稳定的二溴、强氯粉和鱼用消剂较为适宜。其他碘类的消剂,目前上市的产品也很多,使用比较方便,也可选择使用。

全面杀虫:扑杀寄生虫要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较为成熟的杀虫品进行杀灭工作。杀虫,不应只考虑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还应同时考虑杀灭水体的中存在的寄生虫和幼虫。需防止只进行个别鱼体单独浴杀虫,忽略水体中的虫体杀灭工作的行为。否则,很容易出现常杀常有的情况。鱼池泼杀虫剂要视水体的肥瘦、天气、水温、鱼群活动情况安排。天气正常,水温正常,鱼群无明显异常可在下午3-4时泼洒;如果下暴雨,气压低,水温过低,缺氧浮头和鱼群有非因寄生虫引发的异常情况则不能杀虫作业,否则会恶化水体环境和加重鱼类病情,造成损失。杀虫时应特别注意观察锦鲤的表现,如出现狂游、抖动、贴边、浮头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换水50%,再进行观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杀虫结束后,应立即使用配合。具体的杀虫方法和用内容因涉及的方面较多,另行与防治鱼病单独撰文论述。

防治鱼病:冬季,池养锦鲤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生长停滞、体质较,春季开食前,体质状况降到点。随着水温的回升,病菌繁衍加快,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加强春季锦鲤养殖管理是增强锦鲤抗病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春天鲤塘易发生的鱼病有水霉病、烂腮病、肠炎病、寄生虫病等。对于由各种致病菌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应使用类品进行。在预防中,中草由于无残留、副作用小等特点,比较适合在此阶段使用。具体的防治鱼病内容另行撰文论述。

以上就是与庭院鱼池如何设计相关内容,是关于庭院鱼池如何设计的分享。看完室内鱼池设计大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在院子里的大水缸养金鱼?

尽早投饵:根据锦鲤的生理特点,春季鲤塘的投饵应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则。当鲤池水温上升到8~10℃时,锦鲤开始少量摄食,此时应进行投饵,以增强越冬锦鲤的体质,加速其生长。投饵要定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锦鲤的摄食强度而定,饲料要清洁新鲜、可口。开食的具体是当鲤塘表层水温达8~10℃,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鲤塘表层水温升到10℃以上时,可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初期,日投饵量占总体重的0.5%–1.5%左右。15–20天后,逐步改为每天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饵量增加到占总体重的1%–2%左右。开春时,要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应以投喂高能量饲料为主。有冷空气影响时,水温降低,要暂停投饵。

1 、过滤装置在金鱼的饲料中,必须具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一定量的无机盐类及微量元素等。

过滤配套是鱼缸鱼池的钢需。配套的过滤,是指过滤体积,要占水体的四分之一以上,小时过滤量水体的五倍以上、八倍以下,流水不腐,要求水的流动缓而不断。例如在侧滤地缸加上滤,水质将逐步稳定。

2、沉淀仓

一个配套的沉淀仓,在养水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益处。给后续的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不仅能减少频繁洗棉的麻烦,还能加长清理污泥淤积的周期。

3、喂食适量

鱼缸喂食一定要适量,2分钟之内必须吃完,吃不完的鱼食捞出来晒干下回再喂。鱼要时刻保持摄食欲望。不要喂太碎的食物,杜绝细沫之类。

4、金鱼的密度

养鱼的密度决定水质优劣的前提,毕竟都是小水体,与大江大河自然条件没得比。

扩展资料:金鱼的饲料基本情况:

金鱼虽是一种经人类完全驯化的杂食性鱼类,它和鲫鱼等其他鱼类一样,饲料是否选择合理,投喂是否正确可直接影响金鱼的生长发育、色彩深浅和鲜艳程度、特征的显现、丰满与否、以及产卵数量、孵化率和金鱼的抗病力。

参考资料:

如何自然生态养鱼?

生态养鱼的具体养殖

(1)选好养殖的水田。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灌排方便,耕作层深厚不漏水的田。

(2)加高加固田埂。养鱼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开挖鱼沟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加固。

(3)开好鱼沟、鱼坑。在养鱼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田块大小再开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鱼沟,鱼沟深30公分,宽40公分,同时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个深一米,面积约3-5平方米大的鱼坑,以备鱼栖息。

(4)做栏鱼栅。为防止逃鱼,在鱼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较牢固鱼钻不出去的栏鱼。

(5)消毒和施肥。在冬季开挖鱼沟、鱼坑或旧的鱼沟、鱼坑修整时,每亩要用60斤以上的生石灰撒施消毒,撒石灰时田中应无积水,撒施后一星期再灌水,并亩施600斤腐熟粪肥培肥水质,再过4-5天后放养鱼种。

做好鱼种放养与管理

(l)鱼种的选择与放养。根据各地的习惯和市场的需要,可以选择鲤鱼、鲫鱼、草鱼、瓯江彩锂等。放养的数量,要根据稻田的生态条件及产量要求等确定。一般每亩可放养8-15公分大规格鱼种200-800尾。要先将鱼种放在3-5%盐水中消毒5-10分钟后再行放养。

常年可作鱼饵料有嫩草、浮萍、菜叶、米糠、麦麸和复合颗粒的专用鱼饲料。投饲量要按需要逐步增加,要定点、定时。

(3)鱼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在做好稻田、鱼沟、鱼坑以及鱼种消毒的基础上,管好水质,发现水质有问题,要通过排、灌施用生石灰水改善。

(4)从稻鱼共育出发,相应调整种稻栽培技术。首先水稻品种要选抗倒伏力强的紧扣型耐深水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为抵消深水灌溉对分蘖的减少,要在培育壮秧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和用种量10-20%。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基肥为主,增加稻田水体中饵料生物量,尽量少施化肥,不施对鱼有害的碳铵等肥料;水的管理以保持一定的水层为主,控蘖也应改用灌深水(3-6寸)控蘖。

稻田病虫害防治如果使用诱虫灯,一般不需要用防治,如确需用,也要注意选用对鱼无害的低毒农,喷前要加深田水,喷方式以微雾为好,尽量不使喷到田。

(5)捕捞。上市需要或水稻成熟五、猪—草—鱼养殖。即猪粪(尿)种草,草喂鲩鱼,塘泥肥地,地又种草,综合利用。每亩塘养猪3头,种草半亩(约300平方米),可产鲜鱼500公斤以上。鱼产量和收入都比直接用粪肥养鱼高出一倍以上。猪粪养鱼比重越小,种草养鱼比重越大,其经济效益也越高。时,排干田面积水,使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便于捕捞。

扩展资料传统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鱼缸其实是要模仿自然环境,但是,这是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的,所以,换水还是必须的。养鱼养小型鱼,红雀 红箭 红绿灯玛丽就可以,密度不要太大,可以适当的种点水草,喂食量要小,能保证鱼的基本生活就可以了。泵要24小时开着。不然,鱼缸内的生态平衡会很快被打破。

生态养鱼的模式:

一、鱼—鸭养殖。养殖配置方式有放群鸭、集中圈养鸭和鱼鸭混养三种。用旧网片、木柱围栏部分塘基、水面成为集中养殖管理场所,每平方米水面养殖3~4只肉蛋鸭,年产粪便40~50公斤,鸭粪落塘作鱼饵料,可转化成鲜鱼-350公斤的需要。每只配养白鸭盈利2元,两批白鸭共盈利2万元以上,塘鱼亩产600公斤。

三、鱼—牛养殖。一头奶牛日排粪量约30~40公斤、排尿量23~28公斤。25~30公斤牛粪可产鲜鱼1公斤。如果每亩塘配养奶牛1头,年排粪量约10吨,加上废弃青天饲料供养鱼,可产鲜鱼300多公斤。集中养奶牛,牛奶鲜卖,粪便入池发酵,高温杀菌后再作饲料喂鱼,效益可观。

四、鱼—鸡(鸽)、鱼—鹅养殖。鸡(鸽)粪5公斤可转化成鲜鱼1公斤,一只鸡(鸽)年产粪便8—10公斤。可转化养鲜鱼1.5-2公斤,每亩塘配养鸡(鸽)200~300只,可用鸡(鸽)粪发酵作饲料先喂畜,然后再用畜粪喂鱼,亩产鲜鱼350公斤。1只鹅年产粪便150公斤左右,可转化成鲜鱼5公斤;每亩塘配养汕头狮头鹅60~80只,年产粪约80吨,可直接转化成鲜鱼300公斤以上。

生态鱼缸其实是要模仿自然环境,但是,这是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的,所以,换水还是必须的。养鱼养小型鱼,红雀 红箭 红绿灯玛丽就可以,密度不要太大,可以适当的种点水草,喂食量要小,能保证鱼的基本生活就可以了。泵要24小时开着。不然,鱼缸内的生态平衡会很快被打破。

生态养鱼实质上是一个人为控制的生态经济系统,它把自然变化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结合了起来,成为一个生态与经济交错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物与经济物、生物结构与经济结构融为一体,这就要求人们在设计生态养鱼系统和实施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优化生态经济结构。

传统养鱼的特色是在同一水体中进行多种鱼类混养,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又充分利用水体本身的食料资源,同时又把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相衔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生态养鱼属生态农业的一个分支,是以水体为依托,以养鱼为核心来组织生态经济系统。

拓展资料:在设计生态养鱼的生物结构时,就要考虑生物之间互利互惠的因素,合理安排,兴利除弊。多品种混养就是利用不同生态习性的生物品种,科学搭配,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天然食料资源。在稻、萍、鱼共生系统中,形成了“养萍固氮,萍充饵料,鱼除虫草,鱼粪肥稻”相互促进的高效生态系统。

把陆生系统和水生系统互相衔接也可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两个系统生态效率共同提高。如桑基鱼塘,桑—蚕—鱼之间物质循环利用;又如草—禽—猪—鱼的联结,环环相扣,互为利用,构成多产出、高效率的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2、鱼池的安全于

一、选址: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池塘条件的优劣,对鱼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池塘建设时,必须把握原则是选择地理位置宽阔、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田、山垅田;池塘中水的排灌方便,不易洪涝,同时要光照好、交通、供电等方便的位置。 二、规划:池塘建设,规划要先行,选址选好的田、山垅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好路、池塘、猪栏、鸭舍、鹅舍、沼气池等位置及居住场所等。道路建设必须环绕池塘四周,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如运输砖头、立电杆、架电线等;二是便于投放鱼饲料、夜间巡逻、观察鱼的动向和捕鱼时装车。合理规划好道路、猪栏、池塘等,对于拿饲料喂鱼方便,猪粪能够全部排放到池塘中。 三、建塘:池塘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田的大小可建成每口3-5亩、8-10亩以上的池塘,或者山垅田中,将山垅田中的狭口沿山而建鱼池堤坝,直接建成每口10-30亩或更大的鱼塘。鱼塘的建设必须分浮萍池和养鱼池,浮萍池要占总鱼塘的三分之一,养鱼池占三分之二;池塘的水位深度不得低于1.8米;鱼池堤坝必须取用山边黄土作为主要材料,建设堤坝时底部淤泥必须清理干净,堤坝斜度做成四十五度的斜坡,堤坝建设高度要达2米或者更高些,但要考虑到防洪等问题;堤坝底部宽6-8米,顶部2-4米宽;如果建设3-5亩的池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每口池塘建设过程中要有建设排洪设施,底部要预埋直径20厘米的排水管,堤坝顶部靠山边根据地理条件和水流量建设排洪沟,避免在暴雨来时管理不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增氧设施:为鱼增氧有两种方法:一是电力增氧,可选用1.5千瓦或3千瓦的增氧机,每台1.5千瓦增氧机可为3亩池塘鱼供氧,每台3千瓦可为10亩的池塘鱼供氧;二是泉水增氧,在没有电力地方可用山泉水架入鱼塘做增氧设施,增氧水管高度离鱼池水面1.5-2米,灌入池塘中就可起到增氧作用,不需要增氧时就把水堵截,避免池塘中水过多而造成养分的流失。 四、建栏:将猪栏建在池塘的上游位置,沼气池建在猪栏和养浮萍池之间,猪的粪便直接冲洗到沼气池中,沼气可供猪取暖或人煮饭、照明,沼液流到池塘中作为浮萍肥料,这样环境不会受到污染;鸭舍、鹅舍直接建立在浮萍池的水面上,粪便直接进入浮萍池,直接作为浮萍养分。浮萍因为昼夜温大,生长速度快,加上有充分的肥料,三分之一的浮萍池养的浮萍,可供三分之二鱼池的草鱼主鱼的天然饲料,养出的鱼无土味、无污染、无物残留。这种方法养殖的鱼只可能在内地才能实现。 四、浮萍:因季节变化,在浮萍池中可生长三种浮萍,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4—6月,名叫“七仙浮萍”,可饲养夏花鱼苗;第二种浮萍是生长在每年6-9月,名叫“杂交红底浮萍”,可饲养克-500克以上的中鱼;第三种浮萍生长在9月至次年3月,名叫“杂交七层浮萍”,可饲养500克—1000克以上的大鱼。还要做好浮萍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五、养殖: 1、投苗:投苗之前做好池塘消毒工作,到每年4至5月份期间要投入优质鱼苗,投入以草鱼为主的夏花,每亩池塘中可投入1000尾,其他品种鱼可根据池塘实际条件自由投放。 2、投浮萍:早期鱼苗投入鱼池后,每天早上7点钟至8点投入七仙浮萍,下午4点钟之前补充投入含30%蛋白的鱼饲料,使用浮料能观察鱼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情况。中期、后期养殖的鱼每天早7-8点钟和下午4点钟之前投杂交红底浮萍、杂交七层浮萍,确保鱼能喂饱,但不能多吃。 3、池塘含氧量:每天都要注意观察池塘的含氧量,每年5-8月因内地海拔较高,夜间鱼池水中施放氧气较低,导致池塘中的鱼缺氧,这时就要起用增氧设施。 4、防范工作:养鱼平时多消毒、多防病、防乏塘、防敌害、防逃鱼、防偷鱼。 六、捕捞:大约草鱼养至1000-1500克时,池塘的鱼密度较大,采用吊网捕捞一部分鱼,剩余鱼再饲养到次年夏花投放之前采用干塘捕捞,这时池塘里的鱼每尾可达3500-5000克,池塘中鱼捕捞完毕后再清理池塘进入次年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