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林下养殖项目概念性规划_林下养殖包括哪些

梦想农场 1

林下经济的多种模式

下面我们以稻壳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垫料的制作。

林下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现代生态林业模式,它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农、牧、草、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通过优选林下经济新模式,可有效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对促进生态和谐和富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下养殖项目概念性规划_林下养殖包括哪些林下养殖项目概念性规划_林下养殖包括哪些


林下养殖项目概念性规划_林下养殖包括哪些


人工养殖金蝉投资小、技术容易掌握、省工时、高效益、,是农村新的致富项目。3年的树林每亩地可种植卵枝500条,每条卵枝有卵50个到150个不等,一般每亩可收金蝉成品150kg左右,效益可达10000余元。如果树龄较大还可酌情多种植一些卵条,收入可达15000元。

一、综合优势

1.1政策科技扶持优势

林下经济作为生态、高效、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林下经济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特色突出,既是长周期林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产品生产的必要补充,完全符合当前政策鼓励的低碳经济、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

1.2林地空间利用优势

根据2012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查数据显示,成武县林业用地面积22.8万亩,有林地面积17万亩,林木覆盖率25.8%。林地绝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或单一种植模式。

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优势。随着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及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林地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林业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贡献率日益凸显,林地优势更加明显。

1.3.生态良性循环优势

1.3.1周期互补,增加效益

林下经济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有效地解决了林业收益周期过长的弊端,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实现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

1.3.2遮荫降温,减少成本

1.3.3相互利用,互促共赢

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畜禽物产生的氨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利于林木的光合作用,树木释放大量氧气,又利于畜禽生长,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循环。

1.3.4绿色养殖,健康生态

发展林下养殖,净化了村庄。把庭院养殖转到村外林下,畜禽的粪便和气体不再污染村庄庭院,保持了村容整洁,同时还阻断了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村民健康的威胁,为公共卫生建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林下养殖”还较好地解决了林牧争地矛盾,节省耕地,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林分的抚育管理得到加强,林地的生产力得到有效维持。

二、优选发展模式拓展林下经营模式,实现短、中、长项目合理搭配,达到用长带短、以短养长的科学种养格局,实现主体生态林业业协调发展。

2.1林粮结合模式

在造林初密度为3m×4m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种植面积约占林下经营总面积的60%以上,年亩纯收入2200元左右。选择种植大豆、花生、绿豆、豌豆等小杂粮,均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五谷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林粮间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间作蔬菜和瓜类,平均每亩效益可达800元~1500元。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1、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花生倒茬。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

使片林当年就有收益,亩纯收入150~200元。林粮间作这种模式技术简单,当年有效益,容易被农民接受。但林粮间作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林木行间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

2.2林结合模式

在林下发展中材种植,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林间套种模式,也是一条生态保护和兼顾农民长短期效益的双赢途径。在管理中材的同时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长。树木定植后第1~3年,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中材板蓝根、赤芍、黄芩、白术、知母、三七、薄荷、金银花等。

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喜阴耐阴中材,如桔梗、黄连、半夏、柴胡、参、天麻、白芷、丹参、天南星、麦冬等,试验证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可增收1000~3000元/左右。比如,在杨树行间平播板蓝根,全年施肥2次(基肥1次,追肥1次)。

浇水1次,喷1次(防治菜青虫);秋后板蓝根收获时主根3cm粗,侧根1cm粗,亩产量达450~500kg,按照市场价2元/kg,每亩收入1000元,扣除投入100元,每亩纯收入900元;板蓝根叶子也是材,每年可采2次,干叶回收价格为0.6元/kg,每亩可收入70多元。

2.3林蔬结合模式

就是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有:大葱,青椒、茄类、油菜、圆白菜等,种植技术同一般露地栽植技术。以栽植大葱为例,亩可出葱2000kg左右,按0.2元/kg计算。

平均亩纯收入在400元以上,且管理简单。第2、3年也可在行间种植一些常规露地上可以生长的蔬菜,但不要种植萝卜、白菜等生长期较长且后期需水量大的品种。

2.4林苗结合模式

针对造林密度3m×3m或3m×4m的株行距,行间不宜进行杨、柳等高大乔木的育苗,可选择一些耐荫性较强、植株生长较慢的冬青、小叶女贞等绿化苗木。也可行间进行玫瑰、紫穗槐树种育小苗。该模式特点是充分利用造林初期林间地培育各种苗木。间作育苗的时间为造林后1~3年,在林木树冠郁闭以前出圃。

2.5林花结合模式

利用宽窄行林分结构,林下种植油用牡丹、油用牡丹再套种短期作物,如套种中材白术、生地、丹参、板蓝根、知母、天南星、桔梗等,平均每亩增收2000~3000元左右;套种蔬菜朝天椒、、油菜等,平均每亩增收4000元左右。

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木耳等食用菌,每亩林地有效种植面积300m2,经济效益显著。当速生林长到4~5年的时候,大树遮荫,林间地利用不上。

但是林地暗潮湿正适合林菌间作。选择交通便利、有水源的3年以上、行距3m以上的速丰林地,树木行间搭建规格为宽1~1.5m、高0.8~1m的小拱棚。在小拱棚内依次排入菌棒,1亩速生林地,一年一季投入菌棒1万只,每亩地产值2.4万元。

只要按照要求管理,扣除成本每亩地获利在5000元左右。从菌棒入地到开始出菇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整个生产时间为2个月,每亩可增收8000~10000元左右,是单纯种粮或种树效益的数倍甚至10倍以上。

2.7林蝉结合模式旅游(观光)农业——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

即在郁闭的树行间浅埋孵化好的蝉卵枝条,养殖金蝉18~24个月即可收获。金蝉俗称“知了”,在当前昆虫市场中,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保健食品,不受任何饲料添加剂、农、激素的影响,营养丰富,味道或口,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

2.8林草、林牧结合模式

林草模式,即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牧草品种选择:黑麦草、紫花、苜蓿、野谷草、三叶草等。林牧模式,即在树木行间郁闭后,养殖与种草相结合,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草多的特点,在林地周边区围栏,散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鹅、肉兔、青山羊等,树木为家禽遮荫。

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地与林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比如每亩可分别投放青山羊10只、兔60只,亩年效益可达5万余元;每亩地可以放养鹅200~300只,饲养期5个月左右,每只鹅纯经济效益2.4元,每亩地获收入4000~6000元。

打造一个10-50亩小型生态农庄需要投资多少?该如何设计规划?

人类在经历了30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之后,基本生活已经得到满足。

十亩的生态农庄类似于大农1、四周用砖墙围成,砖墙与房子的建造方式是一样的,大棚高度为2.5米,南北高度为1.8米,砖选用空心砖,空心砖轻,强度高,隔热保温效果好,还要在砖墙上涂泥。家乐、一般要看你规划些什么农庄项目,是走高端路线还是走一般的路线,如亲子游、采摘项目、景观项目、以游戏为主的项目、以农家乐为主。如果走一般路线大约50万可以启动。

(2)近年来大量农民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在网上出售自身(或收购)的农产品,使互联网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人员充分结合。

打造这样的一个农庄考虑多种因素,需要投资10万左右,要做好设计图,设计风格。

新型农业项目有哪些

(1)在现代先进的饲养技术和管理条件下,农民走出传统养殖圈子,进行养殖业的“三元”结构调整,进行“粮、经、饲”种植养殖模式,发展养猪业,同时针对本地区猪的品质及养殖水平滞后的现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充分利用农产品化调整的契机,发挥养殖业现有优势,积极优质商品猪生产。

新型农业有林下养殖、有机种植、休闲农业、农机租赁服务、互联网农业服务等项目。

1. 发酵床管理

1、林下养殖:以林地资源、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林下种植、水产养殖等项目,包括林下产业、林业产业等。

2、有机种植:使用天然材料来种植植物,包括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等,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有机蔬菜的需求越来越大。

3、休闲农业:该产业植根于农业、农民、农村及城乡居民服务,目前发展的项目有观光农场、休闲渔业、牧场等。

扩展资料:

农业的分类比较多,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

无土农业

——即无土栽培技术。凡是不完全使用自然土壤的农业都可以叫做无土农业。

利用水做溶剂,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需求,加以不同量的营养物,以营养液在根部流动或者喷雾的形式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方式叫做水培。

配制不同配方的营养液,以砂石、草炭、椰丝或锯末粉为载体的栽培方式叫做基质培。也有把水培和基质培结合在一起的栽培方式。无土栽培以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为目的。

同时具有劳动强度低,抗灾抗逆能力强,省工省水省肥的优点。

主要应用在特需蔬菜的栽培上。

特色农业——指为适应市场条件的要求,开发那些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

可谓是另辟蹊径。不种植常规作物,不养殖常现家畜禽近年来,网商行业快速发展,不少农民也开始接触电商,利用电商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在这一方面,也有很多政策支持。。

如开发珍稀苗木、名贵花卉等。

精准农业——为近年来上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

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

运用这些系统按照田间每一作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优化农业投入,达到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同时获取高产量和高效益。已有发达开始应用。

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吸引游客,以增加收入。

旅游活动的内容除游览田园风景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随着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各种物质条件的便利,已越来越感到城市空间的狭小和不适,在要求食品新鲜、安全的同时更需体验回归自然的感觉。

城乡间的相互排斥、对立关系将变为互补、融合关系。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农业园区规划的规划内容

在春末和夏初气温升高时,应逐渐降低发酵床的高度。

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分为田园综合体、农业加工产业园和农业流通产业园:

把畜牧盐均匀撒在稻壳上,边撒边翻稻壳。

农业流通产业园:

1立方米的发酵床需要的材料和重量为:稻壳50千克,畜牧盐450克,黄土60千克,液体混合菌1千克。

规划内容以社员网为例:分拣中心+物流中心+冷库冷链+追溯中心+服务中心+数据中心+交易大厅+展览中心+商业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

内容分为景观+休闲区+农业生产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

农业加工产业园:

初加工的厂房,少部分会配套种植

农业科技种植产业园:

采用科技手段进行种植

一、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农业产业园区主要是指以规模化农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农业园区,既涵盖单一产业类型的园区,又有多产业相互叠加的园区。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二、农业科技园区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类以农业高科技、辐射推广、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园区,将新技术、新成果、新的运行机制和新的管理体制应用到园区并进行推广。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科技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都市农业园区一般是以一种或几种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利用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依托都市的经济辐射和市场需求,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都市农业服务半径与需求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四、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休闲农业园区是一类以服务于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为市场导向,以农业资源、农村特色、农村自然景观和天然风光为依托,开展观赏、体验农作、品尝、购物、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等各种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多功能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

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是一类拥有完善的物流设施、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专业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主导农业产业链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加工工艺指导、主导产业商品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六、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是一类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构建种养加循环发展产业链条的现代农业园区,注重生态技术和新能源的引进应用。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主导农业产业链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生态循环容量计算、生态循环链条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七、畜牧水产园区规划

畜牧水产园区是一类以畜牧、畜禽、水产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园区。畜牧水产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生态环境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养殖工艺流程、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相关案例有:

1、安徽省宣城市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发展规划

2、安徽省涡阳县现代农业区概念性规划

新型农业项目有哪些

如果想要打造一个小型生态农庄的话,大概是需要投资100万元左右,在涉及规划的时候,首先就应该加强里面的科技创造,而且在进行生态化规划的时候,也要理解这其中的一些费用。

新型农业项目有休闲农业、有机种植、林下种养殖、农机租赁服务、互联网农业服务。

1旅游(观光)农业的兴起,不仅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发挥其休闲度假、保护生态、丰富生活等功能。、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不错的新型发展项目像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花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大家已经对有机种植不陌生了,大家对于有机蔬菜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此外,还有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创业者不妨考虑一下。市、森林游乐区、屋顶农业、休闲渔场、牧场等都是休闲农业的范畴。

2、有机种植

3、林下种养殖

林下经济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它是一种能够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所以受到了很多创业者们的欢迎。

农民所需的一些小型农用机械在农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但很多人会觉得买一整套下来花费金额昂贵,所以很多人选择用租凭的方式,以及租凭服务也随之发展起来。

5、互联网农业服务

生猪养殖项目书

温室大棚即省事又省钱,造价低,室内小气候更容易调节。

一、生猪养殖项目建议书概述

林下养殖可林木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适宜畜禽生长,可生产出更加绿色、健康、环保、风味独特的畜产品;畜禽的粪便与畜禽吃剩的草渣、树叶混合,快速分解后利于树根吸收。

(一)项目名称:xx县生猪养殖项目

看就是看生猪的反应,如果生猪都集中在一起睡,说明温度偏低;如果都分散睡,说明温度正常;如果生猪不活动,且食欲下降,说明温度偏高。

(二)项目建设年限:2年

(三)项目总投资:xx万元

(四)项目建设地点:xx县

(五)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xx县具有充足的草场资源,饲草充足,当地群众具有养殖生猪的丰富经验。

随着近年来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空间的日益增加,生猪养殖项目前景广阔。

项目选择在我县发展生猪养殖繁育,有效利用项目地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市场空间,做到联动发展,互惠互利。

(六)建设效益:

近年来我县积极加快养殖业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致富奔,改变长期以来的原始经营及增产不增收、低效益发展的局面,创造科技致富新路子,不断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积极推广科学技术,走科学养殖,持续发展的道路。

推动了全县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经济和效益。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背景

此部分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撰写,本生猪养殖项目建议书中不提供具体内容。

(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的需求量日愈增加,尤其是近几年来牛羊养殖在我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为生猪养殖提供了市尝销售条件。

(3)在我县猪肉价格季节性浮动较大,淡季价格为每公斤15-17左右元,旺季肉价格仅为每公斤11-12元左右,实施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的供需矛盾。

四、项目实施依据

该项目依据《xx省畜牧业“十二五”规划》、《xx县扶贫开发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1、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据,以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为重点,增加科技含量,实现科技兴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加快养殖业建设步伐,向规模化、效益化转移,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改变粗放、低效的传统放牧方式,实现我县养殖业经济高效发展。

2、总体目标:通过有利的措施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科技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快经济发展。

(1)突出重点,采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多种措施科学合理配置,发挥效益。

(2)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的商品猪生产的原则。

(3)科学依法管理项目及项目资金,确保产生效益。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此部分内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撰写,本生猪养殖项目建议书中不提供具体内容。

(一)投资概算

八、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2、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项目,充分利用群众的养殖积极性,开展舍饲圈养,减少饲养成本,缩短饲养周期,使科学的生猪养殖技术得到普及并起到推广的作用,使市场猪肉供给实现稳定化,改善肉价浮动,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增收渠道,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推动我县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增加收入,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稳定有着显著的效益。

九、项目管理及主要措施

1、加强:组成项目小组,县乡两级兽医站加强疫病防治,驱虫等指导工作,群众优化畜群结构,逐步向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饲养方式向科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更新思想,改变观念,保证畜疫防治,技术指导和科学养殖相结合,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2、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运做是关键,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资金使用上做到严格把关,专款专用,专帐专户,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生猪养殖项目书二

养殖总体布局的设计

养殖厂地貌

发酵床猪场的建设:猪舍的建设要东西走向,坐北朝南,能充分采光,通风良好,南北可以敞开,地形高且干燥,地面渗水能力强,无污染,离公路100米,有清洁的水源,有供电系统,住房处下风,偏风方向,朝南面的半坡全部作为采光面,阳光直接照射整个猪舍,冬至日也可照射到后墙。

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圈舍的每个角落。

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更适宜生长繁殖,促进垫料的发酵。

冬天采光好、保温,夏天前坡的采光面上放上遮阳网,把周围的棚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

养殖环境的建设

一、大棚的外部结构

2、只需设一个出入大门,高为2米,宽为1.2米,南北分设对称的9个窗,窗的高和长均为1.5米,窗台离地面20厘米,窗内安装铁丝网,外侧另有纱窗,防止苍蝇,蚊子入侵,方便猪更好地在里面活动。

3、棚顶均匀分布四个天窗,天窗长宽均为0.5米,用流滴消雾膜来盖棚顶,因为流滴消雾膜具有不滴水,采光性好优点。

二、内部结构

1、内部主体是用木制三角体来做,南北墙用木柱支撑,木头成本低,抗风雪能力强等优点。

养猪创业项目书养猪创业项目书

2、在正中间内设宽1.5米的水泥管理通道,两边宽30厘米,深10厘米的水泥石槽。

3、其它设施

另外养猪大棚内还需自动饮水和照明装置。

三、发酵床的准备

垫料的制作和铺设

垫料是发酵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1.垫料的制作:垫料是由锯末、稻壳、棉籽壳粉、椰子壳粉、花生壳等含粗纤维高的一种或几种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畜牧盐、黄土、液体混合菌种组成。

首先把土撒在稻壳上,用铁锨混合均匀。

不能使用受到污染的土,土的湿度应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让液体混合菌溶入25千克清水中,然后泼在稻壳上,一边泼一边翻起稻壳,使菌种均匀分布。

用清水浇在稻壳上面来调节垫料的湿度,垫料的湿度以随手抓一把握紧能感觉到湿润、但不滴水,松开不成团为最合适。

到这里,垫料就制作好了,下面看下该如何铺设垫料。

2.垫料的铺设:新挖的发酵床坑如果搁置时间太久会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入,湿度也会降低,不利于有益微生物的`发酵,所以应及时往坑里铺垫料。

新坑的搁置时间不要超过1天。

如果搁置时间太久,铺设垫料前应除去表面的旧土。

玉米秸秆通风好,能为好氧发酵菌提供氧气,而好氧发酵菌在发酵床中起到的作用是的,所以应先在坑底铺设一层没有霉变的玉米秸秆,不用粉碎。

秸秆铺完后把垫料填在坑里,用工具把垫料抚平即可。

新建发酵床的厚度要根据季节而定,夏季新建发酵床的厚度应在30-40厘米之间,因为新建发酵床产热多,夏季温度也高,采用这样的厚度不仅减少了发酵床的发热量,猪也可以随时把垫料拱翻到底使发酵床内部更多的热量散发出来。

冬季新建发酵床的厚度在80-100厘米之间,春秋季节在40-80厘米之间。

发酵床可以用围栏隔开,围栏高1米即可。

四.猪进圈时间及饲养密度

1.猪进圈时间:在夏季,气温较高,微生物发酵快,发酵床做好后可以让猪直接进圈。

在冬季,微生物发酵慢,不能及时分解猪的粪尿,如果猪直接进圈会对发酵床造成破坏。

所以在冬季要等发酵床制作完成5-7天后才能让猪进圈,这时候的发酵床已经完全发酵,猪的吃喝拉撒就不会影响发酵床的正常发酵了。

在春季和秋季,要等发酵床制作完成3-4天后才能让猪进圈。

2. 饲养密度:发酵床分解转化猪粪、尿的能力有限,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发酵床就不能及时分解废物,猪粪、尿就会产生氨气等有害气体,甚至会影响发酵床的正常发酵;如果饲养密度过小,不能充分利用发酵床,就会增加饲养成本。

所以用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掌握好饲养密度也很关键。

一般来说,仔猪的饲养密度为0.8平方米每头;育成猪的饲养密度为:100斤以下的育成猪1.2平方米每头,100斤以上的育成猪1.5平方米每头;母猪的饲养密度为:空怀期的母猪2平方米每头,妊娠期的母猪3平方米每头,哺乳期的母猪4平方米每头,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母猪要单圈饲养;种公猪的饲养密度为3平方米每头,要单圈饲养。

五.日常管理

大棚与发酵床结合养猪在管理上相对较为简单,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管理不当,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发酵床的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就看下如何进行发酵床的管理。

①.翻动菌床

在冬季,如果发现发酵床板结,应及时翻动菌床,进行30-40厘米的深翻,使垫料疏松,充分发酵。

在夏季发酵床温度较高时,也应进行30-40厘米的深翻,这样能够让垫料中的储备热量散发出来,降低发酵床的温度。

②.垫料厚度

南方的夏季垫料的厚度建议为30厘米,北方为40厘米,等进入秋冬季天气变冷时再慢慢增加垫料。

③. 添加垫料

如果发现发酵床面下沉10厘米以上,应及时补充垫料。

养猪创业项目书工作

④. 垫料温度

垫料的温度是否适宜可以通过“一看一测”来检查。

测是用温度计测量垫料的温度,测量时把温度计埋在垫料下面20-30厘米处,10分钟后取出。

夏季垫料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冬季控制在50度左右。

⑤.垫料湿度

垫料的湿度影响微生物的发酵强度,湿度越大,发酵强度也越大。

所以在夏季应降低垫料的湿度,垫料水分逐步控制在37-4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繁殖不受影响,同时又可以控制发酵强度,避免发酵产生高温及高湿;冬季温度低,应适当增加垫料湿度,使发酵强度加大,提高发酵床的温度。

冬季垫料的湿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

当湿度低于要求时,可以向发酵床表面洒水,在夏季这样做不但能调节垫料的湿度,还能防止发酵床表面过于干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新型农业是什么,新型农业项目有哪些

3、基本原则:

新型农业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型农业的特点是农业机械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七、项目资金概算及筹措方案

一、新型农业是什么

传统庭院饲养方式因密度过高造成高温环境,影响畜禽生长,林下养殖则能降低禽舍内外温湿度,给畜禽营造较好的生长环境,降低了设施投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饲养效益。

1、新型农业主要包括设施农业、无土农业、特色农业、包装农业、彩色农业、知识农业、精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型农业的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家庭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村新出现的生产模式。

2、新型农业的特点是农业机械化,也就是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大面积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二、新型农业项目有哪些

1、林下养殖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的林下种植、森林旅游、水产养殖、集聚产业等项目,主要包括林下产业、林业产业等。

2、有机种植

有机农业是一种使用所有天然材料来种植植物的方式,主要包括施肥、改良土壤、防治病虫害。

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植根于农民、农村、农业、城乡居民服务的产业。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工业在进行快速的发展,而且已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加快了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

5、互联网农业服务

(1)在新型的农业经济科技公司项目中,互联网和农业融合后的发展研究前景非常好。

个人承包的林业用地可以建养猪场吗?原因是什么呢?

三、都市农业园区规划

可以建养猪场,但必须经过批准。否则会构成,违法行为。只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违例占用以外,还需经过国土部门的建设用地审批,批准以后才能施工建设。

五、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我认3、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在农业领域全面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为不可以,因为这种林地属于种植性质的,不能用来搞养殖。

林下经济建设用地政策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发展生猪养殖项目书一林下经济不效推进了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为林区增收致富。目前,正大力开展百万亩造林工程,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养殖业,解决了养殖用地与种植业争地的矛盾,节约了大量土地。林下养殖,使人禽隔离,减少禽类疾病的影响。林木也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动物物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又作为林木的叶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进其生长。除了养殖森林鸡,林下还能种植板蓝根、蒲公英等中材,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首先是增加土地使用率,在有限土地资源下增大了产出;其次是林下养鸡解决了除草、除杂、病虫害等多方面的问题。第三就是林下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就是鸡粪及粉碎的玉米植株增强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苗木的长势,在苗圃内部产生了有效的良性2.6林菌结合模式循环。林下种植养殖只要用心经营,肯定就有收获。养鸡不用锄草、防虫,这些都是鸡营养丰富的食料;不用买化肥,鸡粪就是地肥。林地生产投入减少,产值自然增加。

什么是概念性规划方案编制

4、农机租赁服务

概念性规划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规划,它概念性规划的内容,一般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规划区域的资源和客源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规划区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明确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特色和主要内容;提出规划区旅游发展的重点项目,强调策划的创新、个性和特色;提出相关要素发展的原则和方法等.从而在宏观层面上对规划区的旅游发展勾勒理想蓝图.强调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是属于一种对旅游宏观发展思路的探讨和研究.作为一种规划设计的思维方法,它淡化了设计的表象,使规划成为纲领性、战略性的文件,指导和协调旅游区的发展与建设.

个人承包的林业用地可以建养猪场,但是一定要过审核才可以,不然就是违规的,占用林地总面积一般为林地10亩,生态林5亩,可能构成刑事案件,依法追究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