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峡江县牛蛙养殖厂家在哪里 宜春牛蛙养殖

梦想农场 1

牛蛙养殖池如何建造,怎样施工、尺寸如何掌握

牛蛙是水生动物,所以水质管理非常重要。养殖牛蛙的水池应该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水。水质应该保持在PH值为6.5-7.5之间,水温控制在20-25℃左右。

根据牛蛙的繁殖特点、过程、生活习性,配套建设牛蛙养殖设施。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如何建造牛蛙养殖池,以及建设牛蛙养殖池怎样施工。亲蛙池的总面积根据亲蛙的数量而定,通常以每平方米教养1只亲蛙来计算。

(1)亲蛙池的建造方法

亲蛙池主要用于培育产卵用的亲蛙和繁殖后分养雌雄亲蛙。养蛙规模较大的单位,一般要建造2--3个。亲蛙池也可兼作产卵池。亲蛙池一般为土池,面积以200平方米为宜,深度1.2米,能蓄0.8-1.0米的水为好。池底要有15-20厘米的淤泥,以利亲蛙越冬。池埂坡度要大,以1:2.5为好。

(2)产卵池如何建造 产卵池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产卵池主要在人工催产时采用;一般用土池,效果较好。土池面积以100-200平方米为宜,要求池深l米,蓄水0.6-0.8米,堤埂坡度要大,以1:(2.5-3)好。池内要种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以促使牛蛙正常产卵。

(3)孵化池如何建造 孵化池也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使用效果以水泥池为好,面积一般为3平方米,正好适合于1只牛蛙所产的卵孵化,池深度0.6米,池子内壁粉抹的水泥,不必很光滑,稍粗糙有利于刚孵出的蝌蚪吸附,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土池因有堤埂坡度,面积比水泥池大,一般为6平方米,池深60厘米,蓄水40厘米,使用时在池内铺垫塑料薄膜,可以大幅度提高孵化率。

孵化池的面积,要根据生产上孵化蛙卵的数量来确定,还应考虑到孵化池的周转。

(4)蝌蚪池如何建造 蝌蚪池也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水泥池面积15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蓄水0.8米;土池面积以50-100平方米为宜,池深0.8-1米,堤埂坡度以l:(1.5-2)为宜。

(5)幼蛙池如何建造 为了便于饲养管理,应建立专门的幼蛙池,并留足幼蛙捕食活动的场所。一般来说,蝌蚪成幼蛙,在水中生活的时间较少。因此,幼蛙池不宜太大,一般以15平方米为宜,水深50厘米左右。在幼蛙池四周,应种植一些供幼蛙隐蔽和捕食的植物,便于幼蛙上岸活动。在幼蛙池的一角搭一个饵料台,作为幼蛙天然饵料不足时补充人工饲料的场所。在固定饵料台上空设灯光诱虫,这是解决天然饵料不足的较好途径之一。

牛蛙成蛙和亲蛙对养殖池的技术要求

用水泥池养蛙,应在池口设有铁丝网,防止蛙的逃跑和敌害的侵入,土池则要建造障碍。用作障壁的物质有竹帘、竹篱笆、铁丝网、尼龙网和砖墙等。因为牛蛙有掘土打洞的习性,所以障壁在土下要埋30cm,还因为牛蛙能跳高和攀爬逃逸,所以土上部分障壁的高度为l5-2m。采用竹帘、竹篱笆作障壁,其缝隙以及铁丝网、尼龙网的网眼大小,要视饲养蛙的规格来确定。

成蛙的饲养是整个牛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生产程序。目前牛蛙养殖可分精养和粗养两种方式。粗养,就是将蛙放养于比较宽广的场所,利用天然饵料任其自然生长。精养,则是利用较小的池子,采用人工投饵,进行高密度养殖。下面主要是介绍精养的方式。

成蛙养殖一般可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的天然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管理方便、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场所,如有流水条件则更为理想。成蛙池以300-l000平方米为好。土质养蛙池除了水面以外,四周和池子中间要牛蛙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如鱼眼病、皮肤病等。养殖牛蛙时,应该注意观察牛蛙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留有一定面积的陆地,一般陆地和水面之间的比例为1:l。池的坡度要大,便于牛蛙登陆体憩和捕捉食物。水深应根据当地冬天结冰的厚度而定,主要应保证冬天在冰层下仍有一定的水深,以便牛蛙在池底安全过冬,长江流域的水深应保持在l-1.5m。

牛蛙怕热,成蛙最适水温23-30℃,还应在池内岸边种植灌木树或搭建小的遮阴棚,借以降低温度供牛蛙栖息。炎热夏季,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2,新旧水温为1-2℃。牛蛙还有穴居的习性,宜在池埂水边人工挖一些洞穴,以供暑天牛蛙入洞休憩。养蛙池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使整个蛙池的环境更适于牛蛙的栖息生活,从而促进牛蛙生长,提高饲养成活率。

牛蛙养殖政策

水泥池和土池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水泥池的面积小,放养蝌蚪的密度相对较大,故长成的蝌蚪规格较小,全长10厘米左右,后的幼蛙较小,只有4-5克,但因为水泥池管理方便,易于控制,蝌蚪成活率较高,一般可达70%-90%;土池的水体大,水质比较稳定,培育出的蝌蚪较大。

需要办理养殖证,目前国内没有特种养殖证。凡是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牛蛙为经济价值较高的蛙类,体大肉肥,体重可达0.5-1.0kg,肉可供食用,皮可以制革。牛蛙的腿肉肉质细嫩、味美,是重要的出口食品。内或磨等部分可以加工成饲料。牛蛙体内存在霍乱弧菌等寄生病菌,所以作为国内市场常见的水产品,很可能通过市场流通传播霍乱弧菌,导致食物型霍乱的流行和爆发。2. 传染病危害:养殖场内通常密集饲养,容易传染疾病,如口蹄疫等性疾病。这不仅损害养殖业的生产,而且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牛蛙怎么养 牛蛙的养殖技巧

牛蛙的饲料以活饵为主,如小鱼、小虾等。也可以喂食鱼粉、虾粉等饲料。饲料应该适量,不要过多,否则会导致牛蛙长胖,影响生长和繁殖。

1、蝌蚪时期

刚孵化出的蝌蚪,体小、黑色、游泳能力,随着个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因此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左右才能转入蝌蚪池中。在蝌蚪下池之前,水池要清洗干净,并用200PPM的漂消毒,如果是泥土池,则要用生石灰(每亩75KG)消毒,过7天生石灰效消失(并经试水),再放入蝌蚪。

2、幼蛙时期

3、成蛙时期牛蛙的生活环境应该保持安静、稳定,不要有过多的噪音和干扰。养殖牛蛙的水池应该保持适当的湿度,不要让水池过于干燥。

成蛙池一般以300平方米为宜,池水深度保持1—1.2m。池内陆地杂草丛生(也可种农植物),有进出水口,要建立防逃墙,高度1.5m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20只。成蛙的饵料和幼蛙一样,但投喂量较大,5—6月投5%,7—8月投20%。

为什么不能养牛蛙不能养牛蛙原因

该生物禁养的省份有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

不能养牛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生态环境破坏:牛蛙在野外生活,需要湿地等特殊的生态环境。大规模养殖会破坏原生态环境,造成生态失衡。

3. 食品安全问题:牛蛙肉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若养殖不当,这些有害物质会被牛蛙吸收并通过肉类传递到人体,对健康造成危害。

4. 繁殖能力弱:养殖牛蛙产卵困难,繁殖能力较弱,而养殖者通常采用捕捉野生牛蛙来获取幼苗,无法保证牛蛙养殖的可持续性。

5. 常造成动物感染:牛蛙生活在野外的环境中,容易感染病原体,养殖场通常都是半封闭蝌蚪后应及时转入幼蛙池饲养。一般刚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80-10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g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30—50只。为防止残食,根据大小及时分级饲养。、密集的环境,可能会造成病菌的扩散,对养殖者和消费者带来风险。

综上所述,养牛蛙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不建议养殖牛蛙。

全国牛蛙禁养省份

1、四川省: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禁止养殖水生动物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禁止(6)成蛙池如何建造 即商品蛙池,根据生产规模建立成蛙池,要将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牛蛙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也是一种美味的食材。在养殖牛蛙时,需要注意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以保证牛蛙的健康和生长。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牛蛙的养护方法。成蛙分池饲养。成蛙池可建大些,一般占地一至数亩,池的最深处0.5-1米左右,池的四周可人为地堆砌石块、砖块或筑些土洞,地面尽可能绿化,给牛蛙提供较多的隐蔽场所,便于牛蛙生长和繁殖。养殖牛蛙。

2、陕西省: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禁止养殖包括牛蛙在内的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3、湖南省: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在2020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禁止养殖牛蛙等外来水生生物。

牛蛙怎么养护 牛蛙的饲养管理和注意事项?

土池饲养时,为了给牛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在蛙池内安排一个适于牛蛙生活的天然环境。主要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姑、菖蒲、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以供牛蛙的栖息。在兼作产卵池的池中,还要种植一些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睡莲、聚合草等水生植物,以利牛蛙的产卵。陆地的池埂斜坡要种植花卉青草,以招引昆虫增加蛙的饲料。

5. 繁殖管理一般为15-20厘米,后的幼蛙也大,一般为7-10克,但因管理难度大,敌害又多,所以成活率低,一般只有50%左右。蝌蚪池的总面积,要根据培育蝌蚪的数量和需要育成幼蛙的数量而定。

1. 水质管理

1. 水质管理

5. 繁殖管理

2. 饲料管理

4. 疾病防治

1. 水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