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给大家谈谈浅水鲫鱼养殖密度是多少,以及浅水鲫鱼漂适合水深多少米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1、二、鱼种培育各种鱼的混养比例和密度可根据肥料饵料供应情况、混养模式、池塘条件及鱼种规格等确定。
2、在传统养鱼中,“肥水鱼”和“吃食鱼”的比例为6:4;采用配合饵料精养,可增加“吃食鱼”的混养数量,其比例一般为4:6。
3、以草鱼为主体混养鲢、鳙鱼,混养比例为2:1或2:2;以草鱼、团头鲂为主体混养鲢、鳙鱼,草鱼、团头鲂的比例为1:3或1:4,草鱼、团头鲂与鲢、鳙鱼的比例为1:1,鲢、鳙鱼的比例任何时候均为4:1或5:1。
4、其中,草鱼允养量为每平方米水面10~15千克;鲢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20~30千克;鳙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面4.5~6.0千克。
5、以鲤鱼为主体混养其他鱼的比例为6:4或7:3,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
6、由于鲤鱼争食性很强,在以主养老口草鱼的池塘,鲤鱼的搭配规格应控制在25克/尾,每100平方米水面数量不超过15尾。
7、以青鱼为主体鱼的池塘,鳊鱼的搭配数量一般为每100平方米水面30尾。
8、以鲫鱼为主体鱼,允养量为150~220尾;不论以那种鱼类为主体鱼,若银鲫和白鲫混合搭配混养,每100平方米水面,规格为40~50克/尾的白鲫混养数为30~45尾,规格为15~20克/尾的银鲫混养数为60~90尾。
9、此外,罗非鱼是很好的搭配鱼种,规格为5~10克的越冬鱼种,搭配数量一般为每100平方米水面45~75尾。
10、(三)混养模式目前我国池塘养鱼1、在饲料里添加适量诱食剂,可缩短驯化时间,增加鲫鱼摄食面积和数量。
11、主要有以下几种混养模式:1.以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通过给草食性鱼类投喂草类,利用草鱼、鲂鱼的粪便肥水,饲养鲢、鳙鱼等。
12、这种混养模式以水草和种植青饵料为主,可适量添加部分精饵料。
13、由于饵料来源较容易解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好,该混养模式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
14、鱼种培育期间,特别是高温季节,必须经常换注新水,以防水质过肥。
15、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后期7天换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
16、在养殖过程中,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时,应适时追肥,原则为“少施勤施”,每亩可施有机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
17、每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 每亩用生石灰15公斤。
18、定期防病治病。
19、在我国较普遍。
20、3.以杂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以鲤鱼或鲫鱼为主体鱼。
21、前者北方多见,后者南方多见。
22、以鲤鱼为主体鱼的养殖类型以投精料为主,养殖成本较高;以鲫鱼为主体鱼的养殖类型以施肥为主,养殖成本较低。
23、4.以肉食性鱼类为主体鱼的混养模式 该混养模式主体鱼以青鱼为代表。
24、由于螺、蚬类天然资源较少,青鱼颗粒饵料还未完全解决,故这种养殖模式不多见。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