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土塘对虾养殖60天后怎么样管理_土塘养殖对虾技术指南

梦想农场 1

怎么养殖对虾,对虾养殖技术有哪些?

(3)养成后期(10cm以上)此阶段对虾仍处于快速生长期,水质管理的难度。一要加大换水量,换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每次换水量不能过大,避免破坏池水环境的稳定,产生应激反应,引发虾病,每天换水量提高至20cm左右;二要定时投施光合细菌(一般每7天1次,全池泼洒,用量0.5瓶/亩)。

l、清池除害。池塘建成或老塘修复后,在拟定放养20天前,要进行清塘、清塘包括清除淤泥,杂藻及动物性敌害生物。

土塘对虾养殖60天后怎么样管理_土塘养殖对虾技术指南土塘对虾养殖60天后怎么样管理_土塘养殖对虾技术指南


土塘对虾养殖60天后怎么样管理_土塘养殖对虾技术指南


清除敌害生物的方法是: 不积水的池塘,在对虾收获后将塘水排干,曝晒一冬,就能达到清除之目的。但不能排干曝晒的池塘,需用物清除。常用的物有茶籽饼,漂、2、施加底肥鱼藤精、生石灰等。

2、饵料生物培养。清除后,就可以进水培育生物饵料,它是对虾放养的基础饵类、具有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省力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一口基础饵料培育好的虾塘,虾苗放养时可半月内不需报饵。

3、虾苗运输及注意事项。虾苗运输是否得当,对其成活率的影响很大。运输途中溶解氧和水质是主要因素。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聚乙烯袋充氧运输。这种方法轻便、安全、适应各种工具运送。在体积为10升的聚乙烯袋中,装入新鲜海水约1/4,虾苗约2万尾,再充入氧气约3/4,然后把袋口扎紧,运输时间在10小时以内不会有问题,如果将袋装放入纸盒内更为安全。

虾苗运输注意事项有:①装苗不能用育苗池中的育苗水,而应用新鲜海水,另外混浊或已被污染的海水不能用。③运苗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避免中午日烈炎热,运输水温能控制在与育苗池水温相近,尽量避免超过20℃。

4、放苗时应注意的事项。放苗时要注意虾塘内的理化因子是否适宜虾苗生活,一般4月份放养时,水温要回升稳定在14℃以上为好,苗放时水深以不低于40厘米,盐度在20‰-30‰,pH值在7-8.6为宜。

白对虾养殖技术及管理

1、水质:养殖白对虾二抓密度关。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中抓好适宜的养殖密度为关键,以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养殖密度上,以放养虾苗6~8万尾/亩为宜。在放养虾苗时,必须做到“兑水”工作,做到苗袋平均水温和池水水温基本保持一致。最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形成的黄绿色。2、施肥:往池塘中施加肥水,维护虾池生态平衡。3、喂食:每天给虾苗投喂3次小鱼和浮游生物。4、巡塘:需要早中晚各巡查一次,观察白对虾的情况。

白对虾怎么养殖 1、水质颜色

白对虾适宜在黄绿色的水色中生长,如果水质颜色较浅,可以在池塘中加入磷肥和钾肥,在养殖中后期,水质颜色会变为深绿色,此时要施加生石灰,让白对虾健康生长。

3、喂食方法

4、巡塘管理

养殖白对虾时,每天要巡塘3次,早中晚各巡视一次,注意观察水质的颜色以(2)养成中期(6-10cm)随着水温的升高、投饵量的增加,水中有机质增多,浮游植物繁殖旺盛,一些对虾不能摄食的浮游动物、原生动物会借机泛滥,消耗池内溶解氧。此阶段对溶解氧、pH值、氨氮、等重要水质指标,每天必须早、晚2次进行监测。及白对虾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如果白对虾活动较慢,需要打开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氧气。

养殖户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如何实现科学管理抓好“三关”?

为了维护虾池的生态平衡,需要在池塘中加入营养丰富的肥水,促使水中浮游生物以及水草更好的生长,避免白对虾发生病害。

三抓防病关。放苗后30~60天是对虾性疾病高发期,需严格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一是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改调节水质,在饲料添加活性饮用微生物FPC-活力源添加剂。能改善对虾肠道功能,抑制病菌发生,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二是物防病。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0.3PPM。内服可养殖白对虾时,一般要给它喂食小贝类或者鱼浆,也可以投喂虾苗专用饲料,并且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一天投喂2-3次即可,另外投喂量应当根据白对虾的大小、水质、以及饲料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在饲料中经常添加对虾促生长剂和纯中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添加剂等绿色产品。

勤开机、勤巡塘,认真做好饲养管理记录 ,此外,还应该定期检测。

需要做好品种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密度,注意病害,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要注意安全问题。

小棚养虾“钱”景好,养殖期间的管理措施更应做好

一抓虾苗质量关。在虾苗选择上,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应灵敏、躯体透明、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苗,对引进的的籽虾苗自行检测有无。规格选择以1.2~1.5厘米为宜。

江苏,在水产人的眼里一直都是块宝地,在这里,不管是盐城的鲫鱼,兴化的河蟹,高邮的罗氏沼虾,在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如东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虽起步较晚,但这一品种在当地的迅猛发展,却足以让如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美白对虾县”。下面以如东小棚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为例,介绍一下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模式以及养殖问题。

1、面积小、内部环境稳定、养殖过程可控性强

小棚养殖由于池塘面积小,进、排水容易,抗风能力强,不易倒塌。同时弧形外棚相比于福建龙海、广东珠三角的外棚更能保温,所以内部环境比较稳定,水质和底质更易调控,增强了养殖过程的可控性,放多少苗种,投喂多少饵料,虾苗的成活率,排污、换水等都能控制;管理更为便捷,不需要太多的人力。

2、棚内温度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一年可养2~3造虾,其中4~6月为春虾,8~12月为秋虾。春虾时,温度是慢慢上升,所以温不会相太大,而且3月底4月初时,在有阳光的条件下,水温上升比较快,比外界高出6~8℃,气温至少比棚外高10℃。养秋虾时,外棚养殖的昼夜温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养殖在海边的虾塘,白天与夜晚的温度变化可高达10多度。然而,我们搭小棚,棚膜就像是一个保护层,与外界环境“隔离”了,就算在海边养殖,温最多才7~8℃,比露天的要缓和得多;即使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和冷空气,棚内水温下降的速度缓慢,大概2~3天才降1℃。还有一点就是,选择弧形外棚,比其他形状的棚更能达到保温、稳温的效果。由于温度保持比较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对虾规格大小也比较均匀整齐。

3、敌害少,不易受外界病害传染

搭建了小棚后,整个池塘是“全封闭式”养殖,好的出不去,坏的也进不来。这样不仅能有效防控周边塘口带来的、病菌、病虫、病害的交叉感染,还能防控有害动物如海鸟、蛇、鼠、甲虫、青蛙、杂鱼杂虾等的侵害及病害传播,比如说老鼠本身就带有很多有害细菌,如老鼠掉到塘里腐烂以后就会滋生各种、病害。而且也避免了污染水源的流入,极大地增强了养殖过程的安全性,为对虾安全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4、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在江苏地区,小棚养殖一年至少可以养2造,大约7月上旬将茬全部卖完后,7月下旬又可放第二批苗,所以有条件的也可养3造。在江浙地区如果只采用露天塘养殖,一年一般只能养殖一造。所以说:小棚养殖是花一年的塘租,赚2~3年的钱。

5、缩短养殖周期,抢占市场先机

小棚养殖一般养到50~60天就可出售,若是春虾,是提前进苗,提前出塘,以快为主,规格在60头左右,养得特别好的,规格还更大些,而露天塘养殖一般得养70~80天,或是更久才能出虾。这样一来,小棚养殖比外塘养殖要提早20~30天上市,抢占市场先机,“物以稀为贵”,所以卖个好价钱不是问题。反之,若是虾多了,价格定会有所下调,收益就会随之下降。同时,缩短20多天的养殖时间,还能大大降低饲料、电费、人工等成本。

小棚养殖白对虾的基础管理

1、水质管理

南美白对虾养成期间常规水质标准为:水温22-32℃,pH值7.8-8.6,溶解氧不低于5mg/L,氨氮<0.2mg/L,亚盐<0.01 mg/L,总碱度>100,总硬度>500,透明度35-45cm,弧菌含量<1000cfu/ml。水色要依据生物优势种群的不同来确定,比较理想的水色一般以硅藻为主,反映为浅褐色;以绿藻为主,反映为浅绿色;二者共同作用,则反映为深浅不同的黄绿色。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光合细菌。

(1)要根据水色和生物量的变化,及时施肥和添加新水,每天补水不应超过5公分。

2、饵料投喂

(1)全程使用优质白虾料和龙昌胆汁酸(保护对虾肝胰腺,促进转肝),早期每日投喂4-6餐,后期每日3-4餐。

(2)每张棚放置罾网2个,罾网内放料量占总投饵料量的1-2%,投料量以1.5-2小时吃完,根据对虾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优势的摄食情况适当的调整投料量。如出现当餐剩余料50%,下一餐不需投喂。

(3)为了增加对虾体色透明度及对饲料的吸收能力,每3-7天使用乳酸菌进行拌料投喂1餐,拌料的比例以5-8‰为宜。

3、及时消毒:

及时杀灭和消除虾池中的有害动植物,自放苗前一天到收虾前5天,每5-6天使用弧菌培养基弧菌1次,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消毒,如有需要,使用聚维酮碘200-ml/亩水体消毒,消毒后5小时再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决定是否延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