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手绘

梦想农场 1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概述

总体布局:确定居住区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包括道路、停车场、绿地、建筑物等的位置和分布。

居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概述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手绘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手绘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手绘


住宅建筑单元长度除以单元内服务的户数所得的值称为平均每套面宽。平均每套面宽是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内容之一。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每套面宽愈小,其栋深就愈大。、

我国居住区的实践,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1964年原经委和1980年原建委,在先后颁布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文件中,对居住区规划的部分定额指标作了规定,1994年部正式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颁布实施。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居住水平明显提高和住宅市场化逐步完善的新形势。

居住区根据居住人口规模进行分级配套是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分级的主要目的是配置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相关设施,配置水平的主要依据是人口(户)规模。现行的分级规模符合配套设施的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合理性。

经对全国大中小城市已建居住区的调查分析,根据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配套关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30000~50000人、10000~16000户)、小区(10000~15000人、3000~5000户)、组团(1000~3000人、 300~1000户)规模;分别对应的规划为:

居住区规划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对城市居住区的住宅、公共设施、公共绿地、室外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所进行的综合性具体安排。

居住小区 residential quarter

居住组团 housing cluster

城市中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科学合理,符合国情。主要依据是:

一、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中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即对基层服务设施的要求(组团级),如组团绿地、便民店、停(存)车场库等;对一套基本生活设施的要求(小区级),如小学、社区服务等;对一整套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设施的要求(居住区级)如百货商场、门诊所、文化活动中心等;

二、能满足配套设施的设置及经营要求,即配套公建的设置,对自身规模和服务人口数均有一定的要求,本规范的分级规模基本与公建设置要求一致,如一所小学服务人口为一万人以上,正好与小区级人口规模对应等;

三、能与现行的城市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协调。即组团级居住人口规模与居(里)委会的管辖规模1000~3000人一致,居住区级居住人口规模与街道办事处一般的管辖规模30000~50000人一致,既便于居民生活组织管理,又利于管理设施的配套设置。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内容?

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绿化设计:考虑种植哪些树木、草坪、花卉等植物,以及如何分布和搭配,以提高居住区的美观度和生态效益。

停车场规划包括停车场的位置和数量,通过了解,可以获悉该社区停车场的数量与停车是否方便。一般来说,选择房屋不要离停车场太近,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话,离停车场比较近会造成出行不安全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购房者喜欢住在低层,那么离停车场近就容易受到 噪音污染 。

水景设计:考虑如何设计水体,如喷泉、游泳池、池塘等,以及如何利用水景来增加居住区的美感和舒适度。

照明设计:设计居住区的照明系统,以保证安全、舒适和美观的夜间环境。

公共空间设计:设计公共场所,如广场、公园、游乐场等,以提供居民社交、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景观设施设计:设计景观设施,如雕塑、花坛、座椅等,以增加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

保护生态环境:考虑如何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城市规划师相关知识辅导:居住区设计基础理论

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积的总和;

一、居住区的规划布局

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3.合理组织、车流,有利安全;

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二、建筑基地

也可以称为建筑用地。它是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划定为建筑使用的土地。建筑基地应给定四周范围尺寸或坐标。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与道路红线相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建筑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基地如果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电、剧场、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应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和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

三、住宅容积率

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

建筑容积率是建筑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控制建筑基地内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以便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绿化交通广场用地,也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层数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需要建设的基地应提出建筑容积率指标。

四、建筑红线

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1.在人行道地面上空:

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

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

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

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

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

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五、地形图

按着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物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图形,是规划和总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资料依据。地形图上的比例尺是地面上一段长度与图上相应一段长度之比。

例如地形图比例尺是1:1000,就是地面上1000米的长度反映在图上的长度是1米。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地形图的比例可以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图比例尺为1:00或1:50000;区域位置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或1:10000,等高线间距为1~5米;厂址地形团比例尺为1:500,1:1000或1:2000,等高线间距为0.25~1米,厂外工程地形图,厂外、道路、供水排水管线、热力管线,输电线路,原料成品输送廊道等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

地形图上的方向用指北针表示,在指北针箭头处注上“北”或“N”字。一般情况下地形图的上部为北向,下部为南向,即称上北下南。

六、风玫瑰图

根据某一地区气象台观测的风气象资料,绘制出的图形称风玫瑰图。

分为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两种,一般多用风向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的频率。

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玫瑰图。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为当地主导风向。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当地主导风向有密切关系。如把清洁的建筑物布置在主导风向的向;把污染建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免受污染建筑散发的有害物的影响。

风玫瑰图是一个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风的一般情况但由于地形、地物的不同,它对风气候起到直接的影响。由于地形、地面情况往往会引起局部气流的变化,使风向、风速改变,因此在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到地方小气候的变化,在设计中善于利用地形、地势,综合考虑对建筑的布置。

七、建筑总平面布置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按有关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布置建筑,组织交通线路,布置绿化,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技术经济合理、有利生产发展、方便职工生活,称为建筑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应有必要的说明和设计图纸。说明的内容主要应阐述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原则、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街景空间组织、环境美化设计、建筑小品和绿化布置等。

总平面设计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地形和地物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场地四周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

2.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室内设计标高。

3.拆废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

4.道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5.绿化及美化设施布置。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8.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测绘单位、日期、高程系统名称、场地施工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

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结合用地地形特点和施工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标高,做到充分利用地形,少挖填土石方,使设计经济合理,这就是竖向布置设计的主要工作。

竖向布置的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使确定的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和场地内外交通运输合理要求,保证地面水有组织的排除,并力争土石方工程量最小。

竖向设计应说明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工艺要求、运输、地形、排水、供水位等情况以及土石方平衡、取土或弃土地点、场地、平整方法等。还应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水排除方式(明沟或暗沟系统)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高程等情况。

竖向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场地施工坐标图、坐标值。

3.场地外围的道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标高。

4.道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5.用坡向箭头表示地面坡向。6.指北针。7.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层系统名称等。

九、管线综合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同时,根据有关规范和规定,综合解决各专业工程技术管线布置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从全面出发,使各种管线布置合理、经济,将各种管线统一布置在管线综合平面图上。

根据各种管线的介质、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种管线敷设顺序。地下管线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地段,特殊困难情况应采取加固措施,方可在车行道下布置检修较少的给水管或排水管。

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煤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地下管道均可以敷设在绿化地带内,但不宜在乔木下。管线敷设发生矛盾时应本着临时性管道让性管道;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可以弯曲的让不可弯曲或难弯曲的;新设计的让原有的;有压力的让自流的;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原则进行处理。

十、建筑模数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单位。在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均以此为基本模数。

模数系列可由基本模数M的倍数得出。模数系列在建筑工业化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借助于它才可能分割某些部件或半成品不剩零头,并把它们的尺寸准确地送进机器中去。模数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依据的度量,它决定每个建筑构件的尺寸,它决定体系中和建筑物本身内建筑构件的位置。

模数在建筑设计上表现是模数化网格。网格的尺寸单位是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在建筑设计中,每个建筑构件都应与网格线建立一定的关系,一般常以建筑构件的中心线、偏中线或边线位于网格线上。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建筑构件如承重墙、柱、梁、门窗洞口都应符合模数化的要求,严格遵守模数协调规则,以利于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

十一、定位轴线

确定主要结构位置的线,如确定建筑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称为定位轴线。

除定位轴线以外的网格线均称为定2.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位线,它用于确定模数化构件尺寸。

模数化网格可以采用单轴线定位、双轴线定位或二者兼用,应根据建筑设计、施工及构件生产等条件综合确定,连续的模数化网格可采用单轴线定位。当模数化网格需加间隔而产生中间区时,可采用双轴线定位。定位轴线应与主网格轴线重合。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应符合模数尺寸,用以确定结构或构件等的位置及标高。结构构件与平面定位线的联系,应有利于水平构件梁、板、屋架和竖向构件墙、柱等的统一和互换,并使结构构件受力合理、构造简化。工业厂房定位线的确定应遵守有关规定,使厂房建筑和构配件逐步达到统一,提高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和施工机械化的水平。

十二、体型系数

建筑物外露部分所有面的面积总和(F↓0),除以该建筑物的体积(V↓0),所得的数值称为建筑的体型系数。为了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临空面的面积大而造成的热能损失,节能建筑标准中对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做出限定,限定不同地区的住宅体型系数应在限定值以内。建筑的耗能量随着体型系数加大而增加,体型系数小,建筑物耗能效果好。

为了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点:

1.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凸凹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

2.加大建筑物的栋深。

3.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4.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十三、住宅使用面积

住宅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2.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4.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5.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0米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2.10米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米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十四、使用面积系数

使用面积系数一般作为住宅建筑设计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它等于总套内使用面积(平方米)被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除,再乘以,用百分数表示。

使用面积系数愈大,标志建筑的公共交通及结构面积越小,也就说明建筑的使用面积大,建筑 的经济性好。由于建筑的类型不同,建筑方案、建筑层数不同,其使用面积系数也不一样 。建筑的结构及墙体材料不同,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面积多少,在评价建筑的经济指标时,也不能单纯看使用面积系数大小而决定其是否经济,应根据建筑方案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衡量建筑的经济性。

十五、平均每套面宽

栋深加大对于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节能都有利。为了减少建筑面宽,一般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可采取三进深、四进深平面布置,使栋深加大。还有的住宅设计采取内天井、内楼梯等形式加大建筑栋深,减少建筑面宽。采用平均每套面宽这一指标进行住宅设计方案评价时,相比较的方案应具有基本相同的套型和建筑面积才能具有可比性。否则不具有可比性。

平均每套良好朝向卧室、起居室面积住宅每套中卧室和起居室良好朝向的面积是住宅建筑建筑经济技术评价中项目之一。

它是衡量住宅冬季获取日照的房间面积的多少而确定住宅居住质量的一项指标。房间日照多,阳光充足,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所谓良好朝向一般指南向偏东、偏西15°。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偏南向为朝向,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情况不同,可能对良好朝向的理解有些异。各地可以根据地区情况,确定良好朝向的位置。

十六、套型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以下的规定:

一类住宅,居住空间2个,使用面积34平方米;

三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56平方米;

四类住宅,居住空间4个,使用面积68平方米。

上述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套内空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室与起居室。

1)、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10平方米;单人卧室为6平方米;兼起居的卧室为12平方米。

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米。

4)、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平方米。

2.厨房。

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平方米;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平方米。

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作流程排列,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米。

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米;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米。

3.卫生间。

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2个或2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方米;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平方米;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方米;单设便器的为1.10平方米。

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如何进行居住规划用地规划设计?其内容和要求有哪些?

地下管线应避免将饮用水管与生活、生产污水排水管或含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如并列敷设应保证一定的安全间距。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

居住区规划的内容较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设计工作。它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实用要求。符合居民正常生活的使用要求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居民的使用要求是多方位的,不同的家庭人口组成其使用要求也不相同,即使同一人口数因家庭成员工作性质、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对住宅、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满足不同形式居民的多种需要,必须合理确定公用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地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和居民区出入口与村庄交通干道的连接。(2)环境要求。居住区要求有良好的日照、通风尺度与空间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的发展,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已从面对面直接交流转变成通过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间接交流,人情冷漠,邻里交往贫乏,互不关心。原本亲密的团体环境关系被弱化,建立在这些关系上的道德结构也趋于消亡,而且城市越大情况越。建立高品质的城市交往空间可以通过环境与行为间的相互贯通与影响,使人们获得亲切、舒适、愉悦、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们的交往空间,缩短心灵距,增加生活体验,增强相互理解,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人的文明行为,减少由人情冷漠产生的道德与犯罪问题。条件,同时防止噪声的干扰和空气污染等。居民要求有一个卫生、安静的居住环境。

如何进行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2)、起居室(购房 者在 买房 时应尽量选择离大型商超近的 房源 ,这样能限度地节约时间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时要做到商住分区,娱乐购物不影响居住的安静和安全。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

住宅的规划布置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住宅及其用地不仅量大面广(一般情况下,住宅的面积约占整个居住区总建筑面积的80%,用地约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而且在体现村庄总体形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与建筑朝向和日照间距的要求关系密切,而居住区的面貌往往取决于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及住宅的造型、色彩等。(1)建筑朝向和日照间距的要求。建筑朝向和日照要求历来都是被居民所看重的,朝向的好坏、日照时间的长短大大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以及利用地形和绿化等手段来实现。山地还可借用南向坡地缩小日照间距。(2)居住区建筑的平面布置。

景观设计方法的内容

城市在更新中逐渐失去自己的文脉。“城市看不到自己历史的传承和发展的轨迹,永远都在浮动,没有根基”。因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设计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而且能反映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连续性。城市设计应寻找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异与特征,研究其特点,以形象特征、空间层次、结构关系结合具体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探求区位与地段的异,对文化深层次的探求,也是对人际生态的一种文化表现的探求。文脉的延续性与历史街区的保护相辅相成,城市空间设计是要恰当把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景观,如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民族气氛等,这些都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城市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面。

《景观设计方法》旨在介绍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原则和方法、表现及流程等专业设计知识,以期使读者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认识景观设计的本质,进而达到运用景观设计原理来进行设计的目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国内现代景观设计代表性实例为素材线索,深入浅出地探讨,阐述了居住区、城市公园、城市道路、河岸、校园、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典型景观设计及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景观设计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与实用性。

1. 总体布局:确定居住区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包括道路、停车场、绿地、建筑物等的位置和分布。

居住区有哪些规划设计要点?

我国城市化率已超过40%,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城市的迅速发展使空间布局与城市特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设计师对城市设计的经验不足以及对空间完整性和文脉理解的偏造成许多城市的空间缺乏特色和魅力,以致“干城一面”。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建筑设计应考虑城市整体形象,城市规划需要文化眼光的涵养。”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对城市环境形态三维空间所做的意象性创作。它的任务是将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与人在其中活动的感受联系起来,并按照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舒适、安全、方便和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在空间环境设计中体现自然与人工、物质与精神、空间与时间、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等的结合,其成果有助于改善城市质量和景观效果。城市设计的概念虽然是20世纪40年代才被提出的,但城市设计行为从人类早期的简单防御功能到现代复杂的功能,一直伴随着城市形态的发展而发展。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前提和轮廓,其地位举足轻重。

1.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户室比:应满足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对住宅的需要.户室比的确定,在新建地区主要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在改建区,要考虑改建地区户人口的结构来确定适当的户室比.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建筑造价,建筑材料的供应,市政工程设施,居民生活水平,居住方便的程度等因素。 2.公共建筑6.风玫瑰,指北针。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 居住区内的公共建筑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商业和服务系统,文娱体育系统,金融邮电系统,行政管理系统,市政公用系统。 公共建筑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根据不同建筑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定额单位来计算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民用建筑综合指标(包括家属宿舍,单身宿舍,公共建筑)。

居住区小区规划如何设计 小区规划好不好怎么看

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的破坏,所以综观这几年的建筑规划界,议论的最多的就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城市设计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尊重自然和历史文脉为准则,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表现在城市设计的具体方法上,就是控制建筑的容量,合理地解决动静态交通,增加绿化开放空间面积,保护和继承历史文脉,组织完善的步行系统与城市公共空间,使人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的城市之中。美国城市设计师罗纳德·托马斯在<现在居住小区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居住小区都是要提前进行设计的,只有让外观和整体的结构看起来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在销售的时候才会比较好销售一点,那么,居住区小区规划如何设计?要根据小区的面积来确定。

居住区小区规划如何设计

现在居住 小区 是越来越多了,而且很多居住小区都是要提前进行设计的,只有让外观和整体的结构看起来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在销售的时候才会比较好销售一点,那么,居住区小区规划如何设计?要根据小区的面积来确定,小区规划好不好怎么看?小区的规划不仅仅要符合居住需求,同时还要符合需要,因此小区的规划是需要有专业人员或专业团队来完成的。

小区规划好不好怎么看

1、景观 配套

从规划图中还要重点看社区的景观配套,生活娱乐设施的规划等内容。首先,这些景观配套的存在是丰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高性价比社区的一个判断标准。其次,还是要考虑到,居住的 房屋 与景观配套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小区内部道路规划

小区规划图上肯定会显示未来社区的道路规划,通过观看道路规划图,可以了解社区的安静区与热闹区。在之后选购楼栋和楼层时,可以通过对社区道路的一个考察和参考,远离交通要道和热闹区,选择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3、楼栋分布

从规划图中可以看出楼栋的数量与分布,还能通过楼栋的分布查看楼间距的大小。楼间距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影响采光,一个是保障隐私。通过看楼栋分布图,大概估算楼间距的大小,选购房屋楼栋时,要避开楼间距小的楼栋,选择楼间距大的楼栋。其次,楼间距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社区容积率的高低和居住的舒适度。

4、停车场规划

上面所说的就是居住区小区规划如何设计和小区规划好不好怎么看,小区如果规划的好看的话,不仅整体看起来非常的整齐,而且小区的设备也能融入进去,如果说规划的不好的话,不仅看起来比较杂乱一些,甚至有些原先设定好的设备都无法融入,因此,居住的小区有一个好的规划是非常的重要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好看那么简单。

如何理解城市设计各典型空间设计的相关要素结合案例分析

八、竖向布置

如何进行城市空间设计?一个世纪以来,城市空间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层出不穷,每一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见解与方法,但却使人感到繁杂、困惑,人们希望找到一些基本元素,再通过某种法则的排列组合,达到由简到繁、由枯燥到趣味的一种整体化的城市新面貌。

一、感受空间

何为空间,意大利学者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指出:“所谓空间,不仅仅是一种洞穴、一种中空的东西;空间是一种活跃而积极的东西,是我们生活在其间的一种现实存在。”当建筑的空间由内部扩展到外部领域,便产生了城市空间的概念。空间有其特定的语言,通过围合与开敞的形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了解行为的限制与激发,所以空间可以通过人们的行为心理来感知,如在城市空间中,以步伐度量空间是感受空间的基本方法,人们通过漫步体验空间界面的上升与下降,体验城市空间的真正尺度。城市与单体建筑内部的空间不同,它不仅是一种开敞的视觉体会空间,而且包含了地理空间、人文空间等,因此城市空间涵盖了多种空间意义,具有多种特性:空间的物质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以及属性。

二、意象元素

城市不仅仅通过建筑而展现,给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仅仅是建筑形象。凯文-林奇的《城市的意象》是通过群众对城市印象的认知研究建立的城市设计研究方法。他认为个人对城市的感知和反应是做好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那么究竟哪些元素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础呢?吉伯特认为,城市中看得到的东西,都是要素,如建筑物、道路、小品、植物、照明;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意象元素包含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路:城市的骨架。在路网的联系下,城市的可达性提高,城市的空间特性由此一一展现出来。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构成城市的简单系统。区:是较大范围的城市地区。一个区应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功能,并与其他区有明显的别,如居住区、商业区、高等学校教学区、郊区等等。边缘:不同地带交汇处就是边缘。边缘应能从远处望见,也易于接近,提高其形象作用,如一条绿化带、河岸、山峰、高层建筑等都能形成边缘。标志:是城市中令人产生印象的突出景观。不论大小,既可以是电视塔、摩天楼,也可以是街钟、喷泉、雕塑,标志是形成城市空间的重要因素。中心点:中心点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其空间环境决定了人们对中心点的认同能力。意象元素是城市空间的骨架,在城市空间设计时,应抓住主要要素点,创造出独特的景观,以激起人们对整个城市的想象。

三、空间句法

句法研究单词组成句子的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城市设计借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意象元素如何构成城市空间与景观,现在已成为城市空间与景观的具体作手段,包含城市空间的组成原则和基本理论。

(一)适用原则

舒适性:充分考虑到人类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心理规律,研究创造便利、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环境。

城市美:充分考虑感官与文化心理对城市纷繁信息的承受能力及评价标准,研究创造有特色、有内涵、可识别、和谐、悦目的城市审美品质。借景:俗者避之,佳者收之,可运用添景进行城市空间的再创造。

统一性:与地形结合,对称、轴线、母题、共同的体形、形式与风格达到统一。

(二)基础理论

无论城市设计是要体现城市美学,还是要展二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45平方米;示城市空间的景观组织,或是表现城市的轴线艺术,都要运用其独特的城市构图理论,主要包括三大基础理论。

图底理论:图底理论是研究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敞空间的“底”的相互关系,关键在于实体与空间的控制与组成,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图底理论可以化无为有,可以化消极空间为积极空间,使开敞空间得到完形,并且通过渗透性界面化大空间为小空间。

联系理论:联系理论致力于分析各元素的“线路”,强调空间的线性联系,用各种联系的基线把建筑与空间串接起来。G-卡伦在《城市的景观艺术》中根据联系理论提出了“视觉连续”的概念。通过“联系”可以将无序的因素组织在一起,形成可以引起人们某种情感的层次清晰的环境。联系线路可以形成表现城市特征的城市线性空间轴。

场所理论:2O世纪6O年代场所理论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纯空间理论。场所是特定的人或事物占有特定的环境空间,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场所与人和相关联,空间的不确定性赋予场所不同的内涵。

四、高品质城市空间的建立

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同时城市也反映人类的需求与渴望。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实力,城市空间的创造也是不同的。高品质的城市空问是人们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状态下,追求更高层次精神文化的物化反映。主要应从人性化、文化性、生态化等方面探讨与实践。

(一)人性化

(二)文化性

(三)生态化

居住区设计原则

6.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建筑总面积时,利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使用面积或建筑面积内。

居住区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化服务;

3.合理组织、车流,有利安全;

4.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2.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化服务;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

居住区设计规范

法律分析:居住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式组团等多种类型。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 原则;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为商品化经营、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充分考虑、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法律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城市中由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以居民基本生活活动越城市主要交通线为原则,并设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应的、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区。总则

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 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 表1.0.3 的规定。

1.0.3a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基本模数的整数值称为扩大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称为分模数。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这个度量单位的数值扩展成一个系列就构成了模数系列。-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 原则;

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基纳入规划;

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活动提供条件;

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为商品化经营、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充分考虑、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