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群盗民乱的时代 群盗民乱的时代背景音乐

梦想农场 1

古代朝代的统一时期

东罗马帝国(395年—1453年)

汉(终结秦末时乱世,灭楚)

群盗民乱的时代 群盗民乱的时代背景音乐群盗民乱的时代 群盗民乱的时代背景音乐


群盗民乱的时代 群盗民乱的时代背景音乐


晋(终结三国乱世)

唐(隋末农民割据不断,唐终其乱而统一)

宋明

【历朝历代自秦开始,内战不打刘知几从史籍源流角度提出“六家”说,这“六家”应该说是综合了史书体裁和史书内容而言的。而当他纯粹从史书的外部形态即史书体裁来论说时,又提出了“二体”说。《六家》篇通过对六种史体的具体论述后,进而总结道:“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亦穷之于此矣。而朴散淳销,时移世异,《尚书》等四家,其体旧废,所可祖述者,唯左氏及《汉书》二家而已。”这就是说,“六家”当中,真正流传于世者,唯有左氏及《汉书》二家,而这里的“二家”,则显然是指《左传》之编年体和《汉书》之纪传体,是纯粹就史书体裁而言的。不过,关于“二体”的代表著作,《二体》篇有一处说法与《六家》篇的说法是不一样的,《二体》篇说:“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这里的“二体”是指以《左传》为代表的编年体和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认为二书史体的创立,标志着史书编纂体裁的完备。我们说纪传体是以《史记》为代表还是以《汉书》为代表,其内涵是不同的,《史记》的纪传体是通史纪传,而《汉书》的纪传体是断代纪传。如果综合《史通》一书所反映的刘知几的历史编纂思想来看,他所说的“二体”,应该是指编年体和断代纪传体,因为一方面《二体》篇又说汉代以后的史书编纂是“班、荀二体,角力相争,欲废其一,固亦难矣。后来作者,不出二途。”这里已经说得很明确,史书编纂不出之“二途”,就是班固《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和荀悦《汉纪》为代表的编年体。这里以荀悦《汉纪》为编年体的代表,无改于《左传》编年体的性质;而《汉书》为代表的纪传体则强调的是断代。另一方面从《史通》关于通史纪传与断代纪传的评价可知,刘知几是崇尚断代纪传,而不主张通史纪传的做法的。《六家》篇说,通史纪传“疆域辽阔,年月遐长……事罕异闻而语饶重出,此采录之烦者也”,故不便做也不易做。而《汉书》的断代纪传,“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赅密,故学者易讨,易为其功;自迩迄今,无改斯道”,故而便于做,也容易做好。刘知几的说法,其实也是汉晋史学发展真实情况的一种反映。到大统一是不会休止的】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变法取得成一、“六家二体”说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列出华夏和罗时间表,好一一对应。

商鞅变法对此后秦国以及秦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云梦出土的《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的基础上修订、补充、累积而成。《秦律》也多处讲到连坐法,例如户籍登记有隐匿或不实,不但乡官要受罚,同“伍”的也要每户罚一盾,“皆迁之”(即罚)。《秦律》也把“盗贼”放在首要地位,并对轻罪用重刑。例如盗取一钱到二百二十钱的要“迁之”,盗取二百二十钱以上和六百六十钱以上要分别罚作刑徒,盗牛者要罚作刑徒,盗羊或猪的也有相当的惩处,甚至偷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的也要“赀徭三旬”(即罚处徭役三十天)。对五人以上的“群盗”则追捕处罚更严。同时《秦律》还有许多对各种逃亡者追捕处罚的规定。

罗马帝国时期大致相当于的哪个朝代

狄奥多西王朝时期,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之前的一个奴隶制王朝,因为建立者的名字而得名,统一的罗马帝国一共传1个,统治16年;东罗马帝国一共传3个,统治62年;西罗马帝国一共传13个,统治81年,合计一共传17个统治97年。(注:这里的东、西罗马指的是的狄奥多西王朝时期分裂成东、西罗马。通常情况下,东罗马帝国指的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廷帝国共历经【12个朝代】,93位。)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该帝国与进行贸易往来的通道是丝绸之路。

(3)该帝国与直接交往的时间和最早记录是《后汉书》中汉桓帝延熹九年(166)罗马帝国安敦派使到汉朝,献上象牙等物品。

罗马帝国成立于周朝的战国时期,

衰落于三国两晋时期,

在东晋或刘宋时期分裂,

西罗马帝国在六朝时期灭亡,

东罗马帝国在明朝早期灭亡。

建立罗马城时是共和执政,并不属于帝国。罗马帝国是屋大维开始于大约是公元前78年,也就是西汉时期,大致是到的西晋时期结束。

汉朝(前202年-220年)

三国(220年-280年)

西晋 (266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十六国(304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

隋朝 (581年-618年)

唐朝 (618年-907年)

五代十国(907年-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9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元朝 (1271年-1368年)

明朝 (1368年-1644年)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

西罗马帝国(395年—476年)

以“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为例,大略划分如下: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公元前27年1月16日-公元68年6月9日)

弗拉维王朝(公元69年-公元96年)

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

“五帝之年” (193年 至 197年)

塞维鲁王朝(193~235)

三世纪危机 (公元235年 — 公元284年):

三世纪危机的高卢帝国 (260年-274年) 高卢帝国,是指罗马帝国处于第三世纪危机时出去由将领所建立的的政权。

三世纪危机的伊利里亚王朝(268年~284年)

四帝共治(284年-324年)

不列颠帝国(286年-296年或297年?)

君士坦丁王朝 (305年到363年)

瓦伦蒂尼安王朝 (364年~392年)

狄奥多西王朝(379年~395年)

罗马帝国是从公元前27年的西汉末年到十五世纪中叶的明朝初年。

东汉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大致相当于的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时间段。

三国是什么时期?

汉朝分别东汉和西汉,西汉过后是王莽建立的新朝(公元8~23年),东汉过后是三国,之后才是西晋。

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进入三国时期。

1、魏

魏国(213年 —266年)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

曹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

2、蜀

蜀汉(221年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秦(终结六国乱世)四十三年。

3、吴

孙吴领有汉末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孙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州全境,后分交州东北部为广州。孙吴大力发展经济,对江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天纪四年(280年),孙吴亡于西晋,标志着汉末三国以来割据局面的结束。

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政权,正式统一,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明朝时期世界上的城市是哪

应天府由上元、江宁 、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个县组成。洪武二十六年户数是1635,人口有1193621人;到弘治四年,户数有144368,人口有7113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机制更加健全,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的战斗力,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为秦的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00。万历六年,户数是143597,人口是790513。

明初的确是百废待兴,但是经过明朝前期的发展,到后期已经是重回了汉唐的辉煌,当时的城市是和南京

与南京

南京是明朝初期的首都

后又从从南京迁都到的

城,人口规模扩展资料:自古以来都不落下风

泉州和南京

宋朝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反映在上的官僚取代贵族,其主要表现是

隋(拯救免于亡国灭种,终结五胡乱华乱世)

宋朝疆域变化(7张)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但宋朝同时也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兴盛于秦朝汉朝时期,

宋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赵匡胤首先行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和楚。之后又灭亡后蜀、南汉、南唐三国。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朝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光义忙于即位,全国统一事业暂告停止。宋太祖弟赵光义即位,庙号太宗。太宗稳固统治地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先是割

神宗驾崩后,太后高氏垂帘听政,对刚即位的哲宗赵煦严加钳制。高太后信用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并冷落哲宗,结果引发的新旧争,是为元祐争。哲宗亲政后,贬斥旧,信用,变法事业因此得到了持续。

完善可科举考试制度。在隋唐以前,官吏的选拔都是按照遗传的。王谢袁萧是当时的四大家族,官吏基本出于其家。而且这样的官吏也使得官员的素质越来越。同时使得官僚贵族的势力越来越大,所以为了解除对的威胁,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官都是来源于民间,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也削减了贵族的势力

宋、金、元、明、清 几个时期的详情,

这个得分很多领域。综合国力是秦汉唐时期最为强盛。北宋时期的文学包括程朱理学、宋词、书法、绘画最为辉煌,军事就很弱了。元朝时期军事虽然很强大,但是文化、经济相对而言就很落后。明朝中前期的航海业,只不过文学等都局限于八股文的泥潭之内,未有建树。至于清朝,康乾时期综合国力还在世界前列,由于乾隆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再加上更好适逢英国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所以导致后来的任人宰割。

我觉得还是写宋朝比较好

宋朝是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一、“五代史”的鉴戒特色是时代的要求兴,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再比如王安石变法 岳飞 宋词 唐宋八大家的

辽宋夏金全时期历史纪念表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五代 907~960

吴国(222年—280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有钱的话,去买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或者手机上搜索“现代汉语词典”APP,里面都有。没钱的话,先去解决温饱问题吧,别这份闲心了。

晚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四章

隋唐史学思第二,“所居而化,所去见思”。这是《隋书》对于封建吏治所寄予的一种理想。这里所谓“化”,指的是教化。《隋书》说:“古之善牧人者,养之以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随其所便而处之,因其所欲而与之,从其所好而劝之。”又说:“古语云:善为水者,引之使平,善化人者,抚之使静。水平则无损于堤防,人静则不犯于。”《隋书·循吏传》。这前一段话出自《循吏传》的序文,后一段话出自该传的后论。它们集中表述的思想,就是“牧人者”如何“化人”。其具体做法一方面要给予民众以人伦教化;另一方面则要清静治民。前者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后者反映了黄老道家的思想。这种儒、道合一的思想,带有一种玄学的味道。不过,《隋书》的这种“化民”主张的提出,显然是吸取了隋朝以暴治天下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同时也是巩固唐初统治的一种需要。我们知道,经历隋末大乱之后,唐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是要与民休息,养育民力,以使封建经济和生产关系得以尽快恢复,时代需要这种以清静无为为内涵的“化民”思想或主张。具体到对隋朝吏治的论述,《隋书》一方面赞扬循吏,《循吏传》后论称颂这些循吏们“内怀直道,至诚待物,故得所居而化,所去见思”;另一方面则对那些酷吏、贪吏、庸吏则进行鞭挞,并这类官吏说:“后来之士,立身从政,纵不能为子高门以待封,其可令母扫墓而望丧乎?!”希望他们不要过分放肆而不知收敛,落得让老母来为自己扫墓的下场,那样就太可悲了。想

绪言

隋、唐是我国经过魏晋南北朝400年分裂之后,相继出现的两个大一统的皇朝。这一时期历史的总体特征,表现在上则是通过实行三省六部制、颁布《开皇律》和《唐律疏义》等,集权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经济上通过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隋为租调制)等经济措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意识形态上儒学呈现复兴迹象,但总体上则是儒、释、道“三教”并重;文化上多姿多彩,一派繁荣景象;对外交往上,盛唐都城长安是东方的大都市,中外往来频繁。然而自唐朝天宝年间以后,大一统的盛世开始逐渐衰败,并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和五代的相继建立。

与这种历史状况相适应,隋唐时期的史学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而言,首先是大一统为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私家修史受到了限制。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下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隋书·文帝纪》从此以后,任何人未经朝廷允许,都不能擅自撰修国史。唐初完善史馆制度,通过史馆来控制国史的撰修。其次是大一统在加强控制史学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历史的撰述。隋朝由于短祚,历史撰述成就不大。但是唐朝贞观年间,在唐太宗的直接干预下,史馆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口气修撰了8部正史(其中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则属私修官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再次是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基础上,唐代在史书体裁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一是在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对于史学所作的评论的基础上,盛唐史家刘知几撰成《史通》一书,成为我国部史学评论专著;其二是唐中后期史家杜佑通过统括以往纪传体史志,而撰成我国部典制体史书《通典》,在典志体撰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三是会要体的出现,这是一种分门别类记述一代典章制度的史书体裁。唐中后期史家苏冕的《唐会要》是会要体创始之作。

这一时期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既与史学本身的发展分不开,更与这一时期的皇朝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视史学的鉴戒功能。这一点,在唐朝初年表现得最为突出。唐皇朝继隋末大乱之后而建,对于隋朝的灭亡有着亲身感受。为了避免重蹈亡隋覆辙,唐初统治者非常重视以史为鉴,特别是以隋为鉴。首先是封建帝王对于史学有着高度的认识。早在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就采纳令狐德棻的建议,颁布《命萧禹等修六代史诏》,而提出“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的重视历史借鉴的思想;唐太宗深知“以古为镜”的道理,在《修晋书诏》中,他明确肯定史学的作用在于“彰善瘅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对史书的鉴戒功能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唐高宗则颁布《简择史官诏》,从才与德上对史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可以说,这三篇修史诏书充分体现了唐初统治者对于史学的一种新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才有唐初史馆的建立,组织修史工作,以及御撰《晋书》等等一系列修史活动。其次是“五代史”的修撰,充分体现了唐代君臣的以史为鉴的思想。魏征是贞观年间朝廷修撰“五代史”的代表和《隋书》的主修者,他本身就有一套“以隋为鉴”的思想。从“五代史”的撰述来看,重视亡国论、重民论和“以隋为鉴”的思想,是其重要特色。

第二,史学批评意识的加强。史学批评意识的加强,离不开史学本身的发展。南朝梁时,史评家刘勰撰写了《文心雕龙·史传》,这是关于古代史学批评的个专篇。在这个专篇中,刘勰对史学的撰述宗旨、史书笔法、史书体裁与体例和史学功能等诸多问题,都作了初步阐述。盛唐刘知几撰《史通》,更是在《史传》的基础上对历史编纂目的和作用、史书取材、史书编纂体裁与体例、修史制度、史书书法、史书语言和史家修养等问题作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评述。这些评述无疑是古代史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与突破,它标志着古代史学进入了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

第四章隋唐史学思想古代史学思想史第三,史学资政意识的加强。如果说初唐史学以鉴戒为主要特色,那么中晚唐史学的主要特色则是资政。众所周知,自唐朝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以后,唐皇朝开始由盛转衰。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历史撰述上,则是史家们更加重视了史书的资政功能。如中唐家兼史学家杜佑,撰述了我国史学史上部典章制度体通史——《通典》,公开宣称其撰述旨趣是“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希望从历代典章制度的演变中去探寻历史治乱兴衰之理,其史学的经邦致用意识非常强烈。李吉甫则是杜佑之后晚唐又一位杰出的家、史地家,他面对当时藩镇割据、财政拮据的状况,力倡改革,同时撰写了《元和郡县图志》这部史地学著作,希望能起到为现实服务的作用。故而该书的撰述旨趣同于杜佑,也是以经邦治国为宗旨,重视对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的研究,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准备“猝然有急,百万众可具”之用,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原序》。资政色彩也是很鲜明的。

节唐修“五代史”的鉴戒特色

“五代史”是唐太宗贞观年间修成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和《隋书》这五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的统称。“五代史”的修撰,从撰述动机到史学思想,都表现出了浓厚的鉴戒特色。

公元618年唐皇朝建立,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巩固这一新兴的政权。对此,唐初统治者除了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之外,也非常重视利用意识形态来为巩固政权服务。史学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所独具的借鉴功能而受到了统治者的特别关注。

唐朝立国不久,统治者就准备撰写前朝历史,以便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武德四年(621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正式向唐高祖提出撰写前代史的建议。令狐德棻说:“窃见近代以来,多无正史。梁、陈及齐,尤有文籍;至周、隋遭大业离乱,多有遗阙。当今耳目犹接,尚有可凭,如更十数年后,恐事迹湮没。陛下既受禅于隋,复承周氏历数。二祖功业,并在周时。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如臣愚见,并请修之。”《旧唐书·令狐德棻传》。在此,令狐德棻主要是从保存史料和记录皇室功业的角度提出了修撰前朝历史的必要性,不过他也明确指出史书撰写的目的是“贻鉴今古”,令狐德棻的建议被唐高祖所采纳。第二年,高祖正式下达《命萧禹等修六代史诏》。这篇诏书提出了修史的目的:“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修史的分工:萧禹等修“北魏史”,陈述达等修“北周史”,封德彝等修“隋史”,崔善等修“梁史”,裴矩等修“北齐史”,窦琎等修“陈史”;修史的要求:“务加详核,博采旧闻,义在不刊,书法无隐。”均见《唐大诏令集》卷81。这次修史尽管没有取得具体成果,但是,唐高祖《命萧禹等修六代史诏》的颁布,不但体现了唐初统治者撰述前代历史的一种恢弘气魄,也充分反映了唐初统治者急需借鉴前朝史事以巩固新兴政权的迫切心情。

唐太宗即位后,贞观君臣深知“以古为镜”的道理,他们常常谈古论今,讨论历史的兴衰成败,特别注重对于隋朝灭亡原因的探讨。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复命修六代史。史臣们认为魏收和魏澹二家《魏书》已经详备,无需重修。唐太宗采纳了史臣们的建议,决定修撰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个朝代的历史。具体分工如下:令狐德棻主修“北周史”、李百主修“北齐史”、姚思廉主修“梁史”和“陈史”、魏征主修“隋史”,由令狐德棻“总知类会”,担任具体协调和指导工作。《旧唐书·令狐德棻传》。这次修史,是唐高祖武德年间修史工作的继续。为了使这次修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就在这一年,唐太宗决定设立史馆,专门从事修史工作,由宰相监修。对此,《旧唐书·职官志二》是这样说的:“历代史官隶秘书省著作局,皆著作郎掌修国史,武德因隋旧制。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自是著作郎始罢史职。”从此以后,这种史馆形式成为历代定制,相袭不变,直至清朝。贞观年间史馆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唐太宗对于修史工作的高度重视,说明他具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

由于唐太宗对修史工作的高度重视,加上修史机构的完善和贞观史臣们的努力,“五代史”的撰写历经7年之久,终于在贞观十年(636年)撰写成功,共成《梁书》56卷、《陈书》36卷、《北齐书》50卷、《北周书》50卷、《隋书》55卷。对于“五代史”的撰写成功,唐太宗由衷地感到高兴,对史臣们进行了一番勉励。他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秦始皇奢无度,志存隐恶,焚书坑儒,用缄谈者之口。隋炀帝虽好文儒,尤疾学者,前世史籍,竟无所存,数代之事,殆将泯绝。朕意则不然,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公辈以数年之间勒成五代之史,深副朕怀,极可嘉尚!《册府元龟·国史部·恩奖》。这段话集中反映了唐太宗关于史学与之关系的认识。他认为秦始皇、隋炀帝的灭亡,与他们对待史学的态度有关,明确表示自己要以史为鉴。这就是说,唐太宗让贞观君臣们撰写“五代史”,就是要通过对近代史事的了解,找寻“前王之得失”,而为当时服务。这一点,在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所下的《修晋书诏》中再次作了强调,在该诏书中,唐太宗一方面肯定史学的作用在于“彰善瘅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唐朝重修“晋史”的原因,就是因为以往诸家《晋书》的修撰,“才非良史,事亏实录”,不利于人们从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唐大诏令集》卷84。由此可见,作为一代名君,唐太宗对于史学功用的认识是何等的清醒!

二、“五代史”鉴戒特色的具体表现

“五代史”的作者都是目睹隋唐之际历史剧变的史臣,有的还是前朝旧臣,因此,他们不但对过去这段历史非常了解,而且也深深懂得当今统治者诏令他们修史的用心,故而都非常重视通过史笔去真实地载录下这段历史,以为当今统治者有所借鉴。在“五代史”中,《隋书》的修撰借鉴特点。因为唐朝继隋而建,统治者对于隋朝的灭亡更有深切的感受,也正因此,唐太宗让谏官、贞观名臣魏征担任《隋书》的主修,由此可见其重视以隋为鉴思想之一斑。具体来讲,“五代史”的鉴戒特色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重视亡国之论

“五代史”的编纂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重视史论,其中尤以《隋书》的史论和魏征对其他各史的总论最为突出。魏征主修的《隋书》,篇篇纪传都有史论,少则近百字,多则数百字,最长者多达1000余字。“五代史”如此重视史论,是要借此发表作者对于前朝历史兴衰的看法,尤其要借此论议亡国之鉴,以给当朝统治者以历史警示。纵观“五代史”的史论,其亡国之论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历史兴亡在人不在天。历史的兴亡在天还是在人,这是历代史家都需做出回答的问题。从史学思想发展史来看,它有一个从重天命到天人并重再到侧重人事的过程,不过,都没有最终否定天命,之所以如此,这是由封建史学二重特性所决定的。“五代史”的作者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的史论对天命论作了一定程度的宣扬。但是,他们确实又继承了一些封建进步史家重人事的思想,并且努力从人事的角度去总结历史兴衰之因,肯定王朝的败亡在人不在天。如《北齐书》就认为北齐的灭亡是北齐的统治者“乱政刑”的必然结果,并由此得出结论:“齐氏之败亡,盖亦由人,匪唯天道也。”《唐大诏令集》卷81。又如《隋书》在论述隋朝败亡的原因时,则以大量历史事实为证,肯定是隋炀帝推行暴政所致,并引《左传》“吉凶由人,妖不妄作”说:“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隋书·炀帝纪》。

第二,亡国之君亡在失民。自周公以来,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和开明的统治者都对保民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周公就视保民为德政的重要内涵之一,而孟子的“民贵君轻”论更是一种警世良言。与这些先贤圣哲一样,“五代史”的作者对于民众的重要性也有清醒的认识。如《北齐书》认为北齐后主之亡,是因为他“视人如草芥,从恶如顺流”。《北齐书·后主幼主纪》。齐后主鄙视的结果,是最终被所唾弃。《梁书》认为南齐的败亡,是末代统治者“掊克聚敛,侵愁细民”《梁书·良吏传序》。所致。《隋书》则指出隋炀帝推行暴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轻视民众、虐待民众。它说:隋炀帝“肆其放,虐用其民,视亿兆如草芥”,其结果是“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隋书》卷70后论。“五代史”肯定民众的重要性,从“民”的角度来探讨亡国之因,这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二)强调“水能覆舟”

以上所论亡国之君亡在失民,主要是从统治者立论的,是要强调统治者保民的重要性。这里谈“水能覆舟”,则是从民众角度立论,以前朝的史实为依据,具体揭示“水能覆舟”的道理。《荀子·王制》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曾经被魏征多次引用来劝诫唐太宗,而唐太宗又用这句话来诲谕太子。分见《贞观政要》卷3《君臣鉴戒》和卷4《教戒太子诸王》。由此可见,贞观君臣对于“水能覆舟”的道理是有深刻认识的,反映到“五代史”的撰述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其具体表现,则是通过大量篇幅记载农民的情况,以此揭示农民推翻封建皇朝的力量。其中尤以《隋书》最为突出,据统计,在《隋书》55卷中,竟有20卷内容述及农民情况,可见其分量之重。从“五代史”的撰述特点来看,一般来说,《北齐书》、《周书》、《梁书》和《陈书》关于农民的记载虽然也很全面,却大多简明扼要,只书事实。如《北齐书》记载卢仲延,只说“范阳人卢仲延率河北流人反于阳夏,西兖州民田龙聚众应之”。《北齐书·任延敬传》。而《隋书》记载农民,则重视揭示农民爆发的原因,如写翟让,就特意记载了李密以“直掩兴洛仓,发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之策献于翟让之事《隋书·李密传》。,其实这就将农民因饥荒而的原因点出来了。又如《炀帝纪》认为隋末“盗贼蜂起”的原因在于隋炀帝推行暴政,并对暴政的具体表现一一作了揭示。毫无疑问,“五代史”重视记载农民的目的,是要借此揭示“水能覆舟”的道理,以为唐初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

(三)突出“以隋为鉴”

前已述及,唐初统治者重视以史为鉴,尤其重视“以隋为鉴”。纵观《隋书》,其“以隋为鉴”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隋书》总结亡隋历史教训,重视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它通过对秦和隋这两个大一统却短命的封建皇朝历史的比较,而得出结论:“隋之得失存亡,大较与秦相类。始皇并吞六国,高祖统一九州,二世虐用威刑,炀帝肆行猜毒,皆祸起于群盗,而身殒于匹夫。”《隋书》卷70后论。在《隋书》的作者看来,秦始皇与隋文帝都建立了大一统的,而秦二世与隋炀帝都以严刑酷法治国,其结果则都被推翻而成为短命的。在此,《隋书》揭示了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承继了秦朝的暴政。《隋书》在《炀帝纪》后论中对隋炀帝的暴政作了具体叙述:(炀帝)负其富强之资,思逞无厌之欲……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荒无度,法令滋章,教绝四维,刑参五虐,锄诛骨肉,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从上所述可知,隋炀帝确实是一个荒无度、大兴土木、滥用酷刑、赏罚不公和穷兵黩武的暴君。《隋书》的这段论述,应该说是揭示了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所在。

第二节刘知几的史学理论

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理论家,所撰《史通》为古代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它对古代史学基本理论框架进行了的系统构建。该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史学与史学理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自觉的历史阶段。《史通》蕴含的史学理论是极其丰富的,它包括史书内容、撰述方法、体裁体例、文字表述、撰述原则、史学功能、史家修养等诸多内容。以下着重从史流史体、撰述原则和史家修养三个方面对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作一论述。

史流史体,属于历史编纂学范畴。《史通》一书用了大量篇幅,对于史籍的源流、类别以及史体的发展作了论述,提出了的“六家二体”说。这里所谓“六家”,是关于史籍的分类;而“二体”,则是关于史体的分类。《史通》以《六家》、《二体》两篇冠盖全书,说明“六家二体”说在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刘知几通过对古往今来史籍源流的考察,认为大体上不出六家范围。《六家》篇说: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这里刘知几所谓“六家”之论,与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所谓“六家”的涵义是不同的。刘知几的“六家”论,是要区分史籍类别,追溯史籍源流;而司马谈的“六家”论,则是论述学术发展大势,是论学本源流。因此,二者“家”的内涵是不相同的。就刘知几“六家”论的具体内容而言,其中的《尚书》家与《春秋》家,刘知几借用《礼记·经解》的话,认为前者旨在“疏通知远”,后者要在“属辞比事”;《左传》家和《国语》家旨在述说经义,《国语》家是于《左传》之外“稽其逸文,纂其别说”,以释经义;《史记》家“鸠集国史,采访家人,上起黄帝,下穷汉武,纪传以统君臣,书、表以谱年爵”,创立了纪传体;《汉书》家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包举一代,成为后世正史范本。

当然,刘知几也看到了史之“家”、“体”还存在着一个流变问题,《杂述》篇说:“爰及近古,斯道渐烦,史氏流别,殊途并骛,榷而为论,其流有十焉:一曰偏记,二曰小录,三曰逸事,四曰琐言,五曰郡书,六曰家史,七曰别传,八曰杂记,九曰地理书,十曰都邑簿。”刘知几认为,史书之“六家”、“二体”在演变过程中,到了近古,主要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十流”。刘知几关于史籍的分类,还有正史、杂史之分,他视“六家”、“二体”为正史,而对于近古史书“十流”的出现,他一方面认为这是“斯道渐烦”的表现,将它们归于“杂史”类;另一方面又能用变易的眼光来看待史体的变化,能够将史书之“家”、“类”与“流”相结合来观察史学的演变,这是其通识意识的一种体现。

刘知几提出的“六家二体”说,得到了后代不少学者的认可。如清代学者浦起龙在所著《史通通释举要》中就说:“《史通》开章提出四个字立柱棒,曰‘六家’,曰‘二体’。此四字刘氏创发之,千古史局不能越。”我们认为,刘知几的“六家二体”说,不失为古代历史编纂学的“一家言”。,刘知几以“六家”、“二体”来总结隋唐以前史书体裁体例,难免过于武断、化,因为这“六家”、“二体”并不能涵盖史体之大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六家”、“二体”确实是这一时期史书的主要体裁或流派,这种分类基本上符合这一时期历史编纂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二,从“六家”到“二体”,从“六家二体”到“十流”,它集中反映了刘知几的历史通识、通变思想。刘知几认为,随着“时移世异”,一些史体会被废弃,而一些新的流派又会产生,《尚书》等四家的废弃和近古“十流”的产生,便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刘知几以“家”论史,其“六家”之论蕴含了一个重要思想,那就是认为经史时间上:同源。在刘知几看来,《尚书》既是经学之源,“夫《尚书》者,七经之冠冕,百氏之襟袖”,《史通·断限》。又是史学之源,《史记》、《汉书》就是从《尚书》、《春秋》那里发展而来的,“昔《尚书》记言,《春秋》记事,以日月为远近,年世为前后,用使阅之者燕行鱼贯,皎然可寻。至马迁始错综成篇,区分类聚,班固踵武,仍加祖述”。《史通·编次》。刘知几认为,《尚书》家的记言和《春秋》家的系年记事这些古老的史书编写方法,到了司马迁时,已经注意按类区分和记述史书的内容了,正是通过他的“错综成篇,区分类聚”,从而创立了纪传体这种新的史书编纂方法。这里一个“类”字,充分体现了古代历史编纂学的发展,也是经史分途的重要标志,它表明史学已经从经学中出来,成为与经学并行的学科。毫无疑问,视《尚书》与《春秋》为史家之派,这是刘知几的创举,他不但体现了刘知几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思想,而且对后世经史关系理论的深入探讨有着重要影响。

二、“直书”、“曲笔”论

“直书”或“曲笔”,属于史书撰述原则问题。《史通》特列《直书》、《曲笔》两篇,提出了“直书”和“曲笔”这两个重要范畴,用以区分史家的撰述品格与撰述态度,评判史书的学术价值与价值。

首先,史书撰述为何会有“直书”与“曲笔”之分?对此,刘知几首先从中去寻找原因。《直书》篇开篇即说:“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这就是说,本来就是多样的,上的人其邪正、曲直也是各不相同的,只是小人以邪曲为道,君子以正直为贵罢了。而这反映到史书撰述上,也就由此有了“直书”与“曲笔”之分。换言之,刘知几认为史书撰述之所以有“直书”与“曲笔”之分,是因为上本来就有小人与君子之分,因而“直书”与“曲笔”是一种必然的现象。更重要的是,史家直书与否,还取决于统治者的权势和好恶。也就是说,史家直书与否

历史上什么时期最辉煌

罗马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的秦汉时期,当时称罗马帝国为大秦。

宋朝。

四帝内乱期(四帝之年) (公元69年)

虽然宋朝看起来很怂,屡战屡败,军事实力羸弱,一直给边疆少数民族纳贡求和,被金兵打得头破血流,最终亡国。

但实际上,也正是因为不,宋朝经济发展迅速、稳定,文化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居历代之首,是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看一下相关数据:

宋朝是“高收入+高消费”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开明,且没有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对宋朝的评价:

今(明朝)天下一统,赋税尤繁,又无岁之事,何一邑之间,千金之家,不过一二?是皆无储粮者也;及询官府,又无赢余之财,此则何也?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历史上,什么时期最辉煌,创造了哪些灿烂文化?

明朝人郎瑛曾感慨说:今读《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则宋之富盛,过今远矣。

唐朝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它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至今还闪耀着熠熠光辉,并将作为民族遗产精华的部分,长久地被后人传扬。唐朝的科技、、建筑、文学、艺术、音乐、游艺等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行、李淳风这样领先于世界的天文历算学家,孙思邈这样的“王”造出了先进的天文钟“水运浑天仪”,艘由人力踏动的船舶;编成了部国颁典《新修本章》和《算经十书》等高质量的数学著作。首次运用于军事目的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也在唐代问世。书法艺术中楷书的欧、虞、褚李、颜、柳6大派别,草书的张旭和怀素,都给后人留下了上佳的范本。

画坛名家有阎立本、吴道子、曹霸、韩干等人,而敦煌雕塑与壁画更是举世无双。唐朝的乐舞,融合了西域的舞蹈与音乐形式,造就出李龟年、公孙大娘等卓越的艺人。唐朝还是“传奇”、“曲子词”等文学形式产生的时代,散文也经历了一场“古文运动”而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唐代文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要首推唐诗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为代表的众多诗人将诗歌艺术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构筑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和艺术宝库,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篇篇千古传诵的诗篇。

唐代的对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唐使远走西域、波斯、一带。在丝绸之路上,商贾成群结队;在长安城中,外国学子勤奋的学习唐代文化,使唐代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化传播到四方各国,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往来。总之,在唐代,文化的几乎所有门类,都在继承前代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弘扬光大,它在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唐代前后近三百年的历史,国势由弱而强,由强而衰,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其中留下了许许多多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和佳话......

我觉得是元朝,去翻翻史书看看元朝的版块地图就知道了,历史上元朝的版块地图是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到处征战,称霸一时。好多人都说是唐朝,我也不否认!历史上两次万国来朝,都发生在唐朝.还有对外贸易额基本占世界的70%.举个例子,那时候的丝绸是西方极其的物品.西方的贵族的衣袖一般是丝绸做的,而只有国王才有一套丝绸的衣服.而这些只给我的感觉是孙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则为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当时唐朝的经济超级繁荣而已。显得霸气的我还是认为是元朝。

思想上最辉煌的是东周,经济上最辉煌的是唐,科技上最辉煌的是宋。

隋唐时期,各路英雄好汉都出现了,个个身怀绝技,富有才智,各种人物的个性都不一样。真的很具历史色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