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提高鲈鱼苗的运输成活率呢?需做哪些准备?
鲈鱼喜欢生活在水体溶氧量保持在4-6毫克/升、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范围内的环境中。装运前一天停止投喂,让鱼苗排空肠道,防止包装和运输时鱼苗因剧烈运动而受伤以及鱼苗在运输途中因排便或呕吐而污染水质,运输用水必须是盐度合适、无污染的海水,同时准备好冰块控制水温。鱼苗体长3厘米以下的用鱼苗袋充氧运输,体长3~6厘米可用鱼苗袋充氧或帆布桶充氧运输,体长超过6厘米,则须用帆布桶充氧运输。
河南鲈鱼苗养殖厂地址_郑州鲈鱼养殖
河南鲈鱼苗养殖厂地址_郑州鲈鱼养殖
4、在苗种培育期间,需要每周一次对暂养池进行消毒,其中消毒液可以选择0.pm强氯精或15ppm。
一、运输前的准备
二、苗种运输
装运的前一天停止投饵,让鱼苗排空肠道,防止包装和运输时鱼苗因剧烈运动而受伤以及鱼苗在运输途中因排便或呕吐而污染水质,运输用水必须是没有污染的盐度合适的海水,同时准备好冰块控制水温。
鲈鱼在生产过程中,怎样提高幼苗的?
鱼苗从自然海区捕获之后立即运输,鱼苗成活率低,因此必须要经过暂养。无论用水泥池暂养还是用网箱来暂养,都必须保证水质。用水泥池暂养,日换水量必须要达到百分之200以上,暂养的密度为每立方米水体400~500尾;分级筛分可以有效保证鱼类规格的均匀性,降低市场上二次鱼的比例,提高利润水平。因此,在海鲈苗较粗时,常采用分级筛分来达到上述目的。做好抗应激工作,可以有效防止筛选过程中出现鱼抽筋和黑体问题,减少鱼苗流失,增加鱼苗数量。
二、水质调节1、根据水体的透明度和色泽度,调整注入适量的新水。我觉得鲈鱼在生产过程当中,想要更好地提高幼苗的成活率的话,我们应该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定时的为它们投食,更换水源
怎样养加州鲈鱼苗?
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霉素拨洒消毒,待摄食鱼糜后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或海淡水技角类,桡足类,而后投喂新鲜鱼糜。鱼种培养至10cm左右,按尾/m2投入养成池中。养殖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们对于鱼苗规格的划分早已熟透于心,但更多的养殖户或者刚入行的新手们对于鱼苗规格仍是一知半解,听到“夏花”、“冬片”、“朝筛”等词更是焦头烂额。“水花”,指从鱼卵中孵化出来后体长达7-8mm的鱼苗,水花经10-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1.5-2.0cm的稚鱼,称为“乌仔”、“黑芝麻”。乌仔经过10-三、池塘建设1、选择水质佳、水源丰富、淤泥少,同时拥有排水系统完善、池塘底部平坦,水深1.54米,面积在1-5亩之间的地方。15天饲养,养成体长达3-5cm的稚鱼,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故称“夏花”。夏花经3-5个月的饲养后体长达10-16cm,在冬季出塘的鱼种,故称“冬片”。
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人工养殖的鲈鱼
1、池塘。每口池塘的面积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作。池塘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2、机械配备。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这是高产养殖的基本条件。池塘需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没有进、排水闸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3、清塘。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酒,以清除野杂鱼。
4、插网。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
5、培水。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80公分左右),施放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鲈鱼高产人工养殖技术
二、鱼苗选购与培育
1、鱼苗选购。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广东养殖鲈鱼所需的鱼苗基本是在福建孵化并淡化后直接运到珠海斗门用网箱暂养出售,一般在2~3公分大小。选苗注意均匀度不一定要贪大,另外要注意黑身鱼苗,该鱼苗由于运输应激成活率低。
2、鱼苗放养。一般放养密度约8000尾/亩,一般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并能增加养殖效益。
三、管理与病害防治
(1)投饵:鲈鱼易暴食,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的6~7时和傍晚的6~7时,一般在塘中搭-饵桥,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如遇高温、变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2)水质管理: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①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
②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充足。
③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适当施放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氨氮和亚盐,保持良好水质,此点最易被养殖户忽略。
④做好消毒4、其他管理与杀虫2、放养密度:每亩1000-1500尾。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视鱼吃食情况而定。
鲈鱼养殖条件
鲈鱼是一种杂食性的鱼类,在人工喂养的时候也可以喂一些小鱼小虾,但是这些小鱼小虾不能满足鲈鱼的正常生长需求,因此我们要在其中参杂一些人工饲料。在养殖的时候遵循定时定量的投喂原则,保证饲料的充足,因为一些体型大的鲈鱼会抢食,如果这种现象的话,会导致小鱼越来越小大鱼越来越大,因此在投喂的时候要观察鲈鱼是不是吃饱了。在早春,晚秋的时节鲈鱼的食欲降低,进食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减少投喂次数,增加饲料内的营养,保证鲈鱼的健康成长。成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1~5亩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水深1.5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池塘经干塘暴晒,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隔天另加漂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饵料投喂鲈鱼掠食性强,可用鱼糜或冰鲜小杂鱼、野杂鱼肉块喂养,经过驯化可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投料之前先泼浇几下水,以形成条件反射,再投以颗粒饲料,经过数次调驯,只要听到泼水声花鲈就会群游而至取食。选择位置居中地方,用竹、木跳板伸入池中水面,距池岸6~7米,搭设投饵点,这样的投饵点饵料投撒面积大,鱼摄食时不易浑水,而且可容纳较多的鱼均匀摄食。日投饵量在前期鱼体较小时,可按鱼体重8%~15%投喂,每天3~5次,后期随鱼体长大,可按鱼体重的3%~5%投喂,日投2次,投饵量应根据鱼摄食情况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根据花鲈不喜强光的习性,日出和日落时,摄食旺盛,中午几乎不摄食,所以应注意早晚2次投喂。投时应掌握“慢、快、慢”的原则,开始时少投,将鱼引诱聚集后再快投,并及时扩大投饵面积,使鱼群均匀吃饱,等鱼快吃饱,抢食不激烈后再少投,一直喂到多数鱼离开投饵点为止。一般每次投喂时间在30分钟左右,防止饵料沉底浪费并污染水体
一、池塘要求与放苗准备鲈鱼水花苗怎样养殖鲈鱼水花苗如何养殖
1、水花放养前2小时泼洒抗应激物活力宝+水黄金3亩/组。减少鱼苗出现的应激反应,同时对鱼苗长途运输后体质恢复起到良好作用。
2、水花到塘时不要立即下塘,如果罐装则需要进行罐内调水,即使用池塘水加入鱼2、第2天可以直接投喂鲜活饲料,鲜活饲料包括:红虫、浮游动物。罐车内进行水温调控,等待10分钟后即可入塘,如果是打包袋运输则把打包袋放入塘中,待10-15分钟后即可打开放入池塘。
3、放水花时间选择晴天上午,提前开增氧机搅动3、鱼苗培育。放苗后要开足增氧(用散气石底部增氧),天一般不投饵料,一天后逐步开始投料训食,要求定点定时,一般四餐,开口饵料以水蛛,也可以鱼浆混和部分鳗鱼饲料开口,到鱼苗5~6公分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鱼苗逐步长大后网格随之逐步拆除。水体,避开高温,防止温过大导致应激反应。
4、放苗后当天下午再次泼洒滤饵多肽5亩/包,可以直接被鲈鱼水花摄食,同时还可以为水花培育“水蛛”等开口饵料。丰富的“水蛛”可为鲈鱼水花提供充足的营养。
6、每两天使用一次滤饵多肽维持池塘本身“水蛛”等天然开口饵料的数量,因为鲈鱼水花在“水蛛”不足的情况下会营养不良,容易发生疾病,饵料不充足时会影响鲈鱼的规格,造成大吃小的情况,造成巨大损失。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不同生长阶段所需水质不同
一、苗种培育1、选择海区1.5-2厘米的鲈苗,再将苗种通过淡化处理到4-7%之后,暂养在盐度是1%的水体中。
3、为了驯化苗种可以直接搅碎浮性颗粒饲料和鱼糜,可以将活鲜饲料搭配鱼浆或者浮性颗粒,将其混合再进行投喂。
5、在投饵的前3天,需要在每天吃的饲料中混合3克土霉素、0.5克痢特灵和1克维生素,饲养20多天后,长至4-6厘米后再放入大池饲养。
2、鱼体生长的不同阶段,调节5、为减少鲈鱼水花的应激反应、提高免疫能力,需要放苗后一周每天使用活力宝+水黄金3亩/组,进行全池泼洒。水质不同。
如:在前期鲈鱼温度低、体积比较小、水质容易调控时,可以延长换水的周期。
3、在鲈鱼不断生长,池中生物量不断增加时,应该经常检查池塘情况,勤换新水。
2、干塘经过太阳的曝晒后,在放养鲈鱼前10-15天内放入10厘米的水,然后7、水珠不能满足时,应该加大滤饵多肽的投喂频率,快速补充“水蛛”的同时,鲈鱼苗也可以直接摄食滤饵多肽,这对于后期驯化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池塘的消毒除菌。
3、清塘消毒方法:首先每亩用80~10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泼洒后,隔天另加漂5公斤化水再次全池泼洒。
四、种苗放养1、鲈鱼苗种经过培育之后,生长到10厘米左右的鱼,通过整齐的放养方式,放入成鱼池中进行养殖。
3、养殖方法:在成鱼池中,放入养殖大规格的40尾鳙鱼种、20尾鲢鱼种和200尾彭泽鲫混合搭配进行养殖,这样有助于产量的提升。
鲈鱼养殖新技术
(4)防盗:每年都会发生偷鱼,所以养殖中后期一定要注意防盗,一般办法是鱼塘晚间应保持照明充足,鱼塘设置栅栏,条件宽裕的可装2、鱼苗暂养和放养设备。鲈鱼肉质洁白肥嫩,细刺少、无腥味,味极鲜美,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可入,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补品。鲈鱼养殖新技术介绍如下:
搭建养鲈鱼殖池,配备养殖设备,保持2m左右的水深,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如果是海鲈鱼则要淡水化才能进入鱼池。鱼池消毒后再放入健康的鲈鱼苗,喂食根据生长阶段来定。投喂的饲料食量具体需要控制在鱼平均体重的2%-4%之间。按时巡塘,观察水质情况。
鲈鱼怎么养 鲈鱼如何养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日常的管理,除了正常的投喂外,每天要进行巡塘工作,观察水的透明度变化。如果发现有鱼出现异常的话要及时打捞出来,查明鲈鱼的发病原因,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因为鲈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所以我们并不能直观的观察它的生长状况,只有当鲈鱼出现浮塘现象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它们已经出现问题了,但是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些来不及。因此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鲈鱼的生存环境干净清洁,当水的透明度降低的时候及时的改善水质。1、养殖准备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养殖之前我们要准备些什么东西,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池塘的规划,好的养殖场地对于后期的管理和鱼的生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要选择一个规格大小合适的池塘,池塘的面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控制在6-10亩左右,这个面积最适合后期的管理。池塘的水深控制在两米以上,池塘周围要有充足排换水源,保证池塘内水质干净清洁,没有污染。池塘周围有方便的交通,鲈鱼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脂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天然以小鱼虾为食,人工养殖以膨化料为主食少量用鱼仔。海鲈属广盐性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这样有利于饲料的运输和成品鱼的销售,在放养之前先给池塘消一遍毒,减少后期疾病的诱发,消毒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石灰消毒,然后将水池暴晒一周左右,当这些步骤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注入新水,开始养殖了。
鲈鱼在我国的养殖时间比较短,养殖技术相对来说不算特别的完善,大型的鲈鱼养殖场地比较少,因此鱼苗的购买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在购买鱼苗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到太远的地方,因为鱼苗比较脆弱,长时间长距离的运输会降低鱼苗的活性,影响成活率。如果是野外捕捉鱼苗的话就要在春季进行,如果养殖户怕鱼苗出现岔子的话,可以先暂养,所谓的暂养就是用网箱养殖,一般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暂养3000尾鱼苗,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选取的鱼苗大小调整一下养殖的密度,等到幼苗长大一些后,再放进养殖池进行饲养。
3、投喂管理
鲈鱼养殖技术
在鲈鱼苗进行运输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应该保持水源平稳,尽量避开比较波动的路况,而且要注意氧气供给。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春季海捕苗种约为,经捕捞转运作鱼体会有不同程度受伤,为提高养殖成活率,可先进行中间暂养,暂养方式以养殖池中架设40目网箱比较方便。
饵料以低殖杂鱼为主,辅以人工配料。鲈鱼抢食快,含量大,定时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时要掌握鱼吃(3)巡塘:白天主要观察吃食增减情况来判断鲈鱼健康情况,一般鱼有不适反应在吃食上面,另外巡查有无鱼游水,大量发病前一般有少量几条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的时期也是关键期。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饱,又不浪费饵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鱼上浮抢食时再加大投喂量,待鱼下沉不抢食时中止投喂,日投饵次数和投饵量视季节而异。
鲈鱼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4-5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低温的早春、晚秋,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以上内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