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一、(2)竹笋长定后,将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以及影响造型的枝条剪去。
1、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盆土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沙质壤土,可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
2、肥料管理:盆栽竹肥料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在春夏可水施复合肥。
3、病虫防治:盆栽竹子虫害主要有竹蚜虫、竹介壳虫等。
4、其他管理:盛夏高温季节,应把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大棚要覆盖遮阴网,还需经常向叶片喷水,保持竹子叶色翠绿。到严寒冬季,须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大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二、
2、想要将竹子移栽到花盆一定要选取三个月以上的竹笋,栽种之前要给花土上底肥。肥料要选择酸性是硫酸亚铁,底肥放在盆土中层上面放疏松透气的花土。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进行栽种,根据花盆大小决定栽种几棵栽种的太密有碍生长。
3、新栽好的竹子不要被太阳直射,要放在通风好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如果室温干燥一定要每天三次给竹子喷水,但是根部不要浇水太勤,通常竹子不容易烂根但是也要防患于未然。
竹子怎么养,竹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4)加液时间。加液时间可以白天开泵,晚上关泵,也可以调整定时器使其间断供液,每循环2小时停泵1小时。竹子的养殖方法:竹子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1、埋鞭育苗: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竹子养殖注意事项:
1、适当浇水:应于每年春季出笋前(3月)浇足催笋水,五六月浇足拔节水。雨季可视降雨情况浇水,11月、12月上旬浇孕笋水,冬季过于干旱时可适当喷水。竹子种植后,不管刮风下雨,都要淋透竹子,并填实泥土,和其它苗木的养护一样,要淋定根水。
2、松土除草:每年进行两次,次在五六月间,第二次在七八月间杂草种子尚未成熟前进行。
3、合理施肥:为促使竹子更新,提早成林,应及时追施肥料。施肥时间为早春3月和8至9月,以农家肥和化肥并用效果好。在秋冬季施入饼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有利于孕笋越冬。在春夏季节施入人粪尿、化肥,可及时满一、红笋的种植技术:足竹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4、合理间伐:新竹萌发快,数量多,但大小不匀,应及时间伐。间伐时要去小留大,去弱留壮,去老留幼,去密留稀。每过3至5年,应间移过密竹,保持竹林适当密度,保证通风透光。同时进行深翻、断鞭,将四年生以上的老鞭及每年砍伐后的竹蔸挖出。间移及竹蔸挖除后应及时用土杂肥填埋坑穴,保持林地平整。
5、竹林规划:在用地充裕和景观需要的条件下,在竹林延伸的方向深翻土壤,并施入土杂肥,竹鞭延伸。
芦笋可以水培吗
5、一双就是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喜欢在家里样竹子的朋友们。竹子这种植物生长比较缓慢,通常一年才长两三厘米。所以养殖它们一定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发竹子样的翠绿茂盛。一、是否可以水培
芦笋不仅可以用土栽培,也可以用水栽培。不仅能在水中生长,而且容易维护,很快就能活下来。但是,不能直接把植物的一根枝条剪下来放在水里
二、水培方法
1.准备容器:在开始水培之前,你需要找到一个花瓶。清洗干净后,在底部放少量陶粒。也可以用麦饭石。2.修剪根系:准备好有根的植物。如果根部有泥土,需要清理。并轻轻梳理根系,把所有弱根剪掉,只需要保留壮根。3.水培:在水培过程中,你需要小心翼翼地将植物放入瓶中,并适当加入一些干净的水。特别是不要用水。
二、水培(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养护
在水培的过程中,不能让它在闷热的环境中生长。应确保更好的通风。而且你也要记得给它换水,水质变后再换。必要的话还应该清洗花瓶内部,否则时间长了会有污垢。
青笋可以水培吗?
莴苣品种繁多,基本上分为3大类,即结球莴苣、散叶莴苣和直立莴苣。这3种莴苣都可以采用水培方式,一般宜选用早熟耐热品种。莴苣性喜冷凉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在平均温度为10~22℃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莴苣种子发芽适温为15~20℃。日平均温度超过24℃易使秧苗徒长或发生早期抽薹。结球适温为17~18℃,平均气温在22℃以上时容易徒长,结球松散,提早拔节抽薹,还会发生叶片焦边、心腐病。莴苣对光照要求不严格,高温长日照是莴苣花芽分化的主要条件。莴苣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钾肥需要量,是镁需要量的17~25倍,尤其结球莴苣进入结球期后对磷、钾肥需要量大幅度增加,所以水培莴苣在生长中后期应增加磷、钾肥的用量。青笋又名莴苣,是可以水培的。
1、品种与生理特性
2、播种育苗
①准备好育苗盘。育苗盘选用平底不漏水塑料盘,长60厘米,宽24厘米,高4厘米。
②准备好育苗基质——海绵块。莴苣育苗也是采用水培方式,其育苗基质是选用3厘米厚疏松的海绵。先把海绵裁成略小于苗盘大小的块状,再裁成3平方厘米小块,为便于在苗盘中摆平,小块相互之间稍有连接。将海绵用清水洗净,平铺于苗盘中备用。
③种子处理。为使莴苣种子出苗齐,尤其在高温季节一定要进行低温处理。具体方法是:将莴苣籽在冷水中浸泡30分钟,控去多余的水分,用纱布包好,装入密封塑料袋中,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温度约1~2℃)存放2天后取出播种。
(2)播种。将种子直接抹在海绵块表面,每块抹上2~3粒。播完后将苗盘加满清水,使水浸至海绵体表面。播种后的保湿工作非常重要,每天应给种子表面喷雾2~3次,直至出芽。若温、湿度条件正常,2~3天后种子即可出齐苗。
(3)间苗和浇营养液。大约在播种后10天左右,真叶开始显露时进行间苗,每个海绵块上只留1株。然后,将苗盘中的水尽量控干,喷入营养液,使营养液浸至海绵块表面。
(1)定植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好栽培床,并检查是否漏水。配好营养液进行循环试验,以察看回液量的大小。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定植。
(2)定植。幼苗长出2片真叶,根尖从海绵块底部扎出,日历苗龄约20~25天时即可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为16厘米×24厘米。定植时把幼苗连同海绵块从苗盘中撕下,塞入定植孔中即可。随后调好定时器,使营养液开始循环。
4、营养液管理
(1)营养液配方。北方地区营养液配方:四水589克/吨;886.9克/吨;57.1克/吨;硫酸镁182.5克/吨;硫酸钾53.5克/吨;磷酸223毫升/吨。微肥配方是:edta铁16克/吨,硼酸3克/吨,硫酸锰2克/吨,硫酸锌0.22克/吨,硫酸铜0.08克/吨,钼酸铵0.5克/吨或直接使用碧卡水溶一、土壤肥。
(2)酸度管理。莴苣生长最适ph值是6.0~6.9(微酸性),如地区水质ph值在8.0左右(碱性),若不调整酸度直接使用会影响阳离子尤其是铁离子的吸收,从而使莴苣因缺素而全株黄化,生长缓慢。所以配制营养液前首先应调整ph值。把磷酸作为磷肥的来源进入配方不仅经济而且易达到酸度适宜的目的。莴苣的整个生育期ph值要一直维持在最适范围,所加磷酸量可以根据本地区水质酸度灵活掌握。
(3)浓度管理。莴苣苗期营养液的电导度(ec)是2.0毫西门子/厘米,定植后导电度度管理指标为2.0~2.5毫西门子/厘米,进入莲座期后每吨营养液追加50克磷酸二氢钾。
(5)营养液更新。由于莴苣生育期较短,从定植到采收仅50天左右,所以只需定植时配1次营养液,中途不再更新,以后每周补充1次所消耗的营养液即可。
如何养好冬笋 冬笋的养殖方法
栽植前要先进行整地,栽植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竹子的质量和成林的速度。整地的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法,就是对种植地进行全面的耕翻,深度在50厘米左右。为保证长1、冬笋的品种也极为众多,为了增加产量,将经济效益放到,母竹选择那种窄叶竹,窄叶竹的特点是竹叶小而窄,竹节平坦,出笋较早,且笋期长,竹笋的肉质厚而脆,产量非常高。选1-取一至两年的新竹做竹鞭,三年以上的不宜做母竹,它的竹鞭的芽头少,出笋少,移植成活率低。将新竹带竹杆埋鞭育苗,竹杆留取一两节活枝,提高成活率,在埋入土壤即可,一般每亩埋鞭4000株左右。
2、待竹苗育成后即可栽植,栽植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栽植时间一般在2-3月,这时的温度和气候有利竹苗生长,栽植成活率也较高。竹苗根系的木质化高,在起苗后如果不及时栽植,会导致其失水而影响栽活率,所以栽植一般不宜长途运输,要在起苗后到栽植不宜超过72小时,一般要在48小时内栽植完毕。栽植时要将竹杆进行切杆,栽植时竹苗竹杆倒向山坡的下方4、养竹子也要防治病虫害,对它威胁的是蚜虫和甲壳虫。这些虫子一旦对竹子造成侵害就很难根治,所以每个三个月就要给竹子喷施杀虫剂进行预防。用三滴敌敌畏兑水十公斤的配比就能成功给竹子进行虫害防治,记住杀虫剂比例一定不能太高。,与地面成为一个夹角,土壤外留取一至两个节活枝,这样可减少水分的蒸法,提高成活率,栽植时还要注意栽植密度。
3、为了保证产量,在种植时肥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要保证竹子生长所需营养物质,才能收获更多的优质竹笋。每年要根据竹子的生长阶段进行浇水施肥,一般每年追肥3-4次,次在5-6月,第二次在8-9月,第三次在11-12月,第四次在第二年的4月。南方地区多雨季节,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低洼处应积水过多而烂根,但在高温季节又要及时灌水,防止土壤过于干旱而影响产量。
竹子的栽培方法
1、竹林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壤深厚肥沃、竹种优良、成片分布有一定规模的野生苦竹林、低产老竹林进行改造。竹子造林一般采用移母竹造林或鞭节育苗造林,但鞭节育苗造林要发展成高产竹林,速度慢。生产中通常采用移母竹造林。在绍兴县发展竹子生产,毛竹以鞭根诱导为主,而雷竹、哺鸡竹、高节生则以移载母竹来造林,下面就雷竹栽培技术作一详细介绍。
雷竹造林 雷竹有细叶雷重竹(红头雷)与宽叶雷竹(青壳雷)之分。前者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在生产上宜发展细叶雷竹。 雷竹造林一般采用移栽母竹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和整地。造林地选择:以坡度平缓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乌砂土和砂质壤土为好,一般的普通红壤、黄壤都适宜栽培,要求微酸至中性。盐碱土、粘土、低洼积水,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及高山风口不宜栽培。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深度30厘米左右,清除林地中的树桩、石块,然后每亩挖60个定植穴,穴长100厘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长边与等高线平行,穴底挖平。坡度在15°以上,采用水平阶梯整地。
3、母竹的选择。母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成林的快慢,所以选择好母竹非常重要。确定母竹的好坏有四条标准。
(1)年龄:母竹的年龄以当年新竹及1~年生的好,因为这样的母竹所连的竹鞭处于壮年阶段,具有饱满的笋芽,有较强的发笋及抽鞭能力。
(2)母竹的粗度,一般以胸围2.0~3.5厘米为好。
(3)母竹分枝要低,生长健壮,节间匀称,枝叶繁茂,当年新竹幼叶齐全,竹竿硬实。分枝低可降低母竹高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4)无病虫害、无开花枝。
4、母竹的挖掘与运输。挖掘:在竹林中选择符合标准的母竹(在林缘或稀疏竹林中挖的母竹质量较好),然后确定母竹的竹鞭分布方向,一般量下一盘分枝的方向与支鞭的方向大致相同,根据竹鞭的方向,按来鞭半尺,支鞭1尺挖取母竹,挖时注意不要扳摇竹竿,以免扭断螺丝钉,并且避免鞭芽损伤。带土15千克以上,挖起后立即斩梢,切口要平,呈45°角,带枝叶7档。运输:母竹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护好鞭芽与螺丝钉,远距离要进行包扎,装卸车子要尽量小心,缩短途中运输时间,路途远的要对母竹进行遮盖,喷水保湿,减少蒸发。
5、栽植要求。1~2年母竹,6月上旬种植。当年生新竹,要竹竿硬实挖掘。 母竹运到后应及时种植,种植时应掌握四点:
(1)穴底要平;
(2)竹鞭放2、病虫害平;
(3)适当浅栽;
(4)鞭土密接。
种竹时要根据母竹蔸的大小,适当修整穴塘,填回表土,穴底要平,解去母竹包扎物,放下母竹,放平竹鞭,使鞭根自然舒展,种竹不指望母竹本身长大成材,而是依靠所连的竹鞭抽鞭发笋,长大成林。所以母竹竹竿不强求直立,而竹鞭一定要种平。种竹的深度一般以竹鞭在土中20~25百米厘米为宜,可比原来略深,不宜深栽,栽得过深,容易引起烂鞭而不出笋,竹蔸下部要与土壤密接,不留空隙,然后回入表土,自下而上,分层踏实,注意不要使竹笋和竹鞭脱开。基本种好后,每株再浇5~10千克淡水粪,再覆土培成馒头型,上盖松土。再覆盖杂草保温。高大的母竹要打桩固定。天气久睛,土壤干燥经常浇水。
多采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种法繁殖。竹鞭萌芽力与丛生性都很强,早春发芽前剪断竹鞭,连同竹竿分别栽种,当年夏季就可长出新竹。竹子开花后的种子也可以播种。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竹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欲栽培好竹,必须掌握以下栽培技术:①盆栽的夏季宜移至室外阴凉处,并注意多浇水,保持盆土湿润,还要向叶面喷水,地面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才能使竹枝叶青翠。夏季干燥热风,会使竹叶片枯焦,必须适当降温,防止闷热。冬季需放在室内,控制水分,并停止施肥。室内温度需保持在10℃以上。②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
盆栽竹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2、造林季节的选择。根据绍兴县10多年的实践,以选3、定植择梅季6月种植为。梅季种竹得用当年生新竹为母竹,种苗来源丰富,种后能立即发鞭,次年通常能出笋成竹,效果较好。竹子是不适合盆栽的,你说的应该是文竹之类的名字带走竹字的,但是它完全不是竹科的植物,竹子只适合地栽,因为竹子先要长出竹笋才能长大成竹子,竹笋需要深扎在地下。
关于文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你知道几个呢?
罗汉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喜水分需经常浇水
二、施肥1、土壤:土壤以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沙质土壤为宜。2、施肥:不宜过度施肥,一般在3-9月份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3、水分:应经常浇水,但又不能让盆内出现积水。4、管理:修剪掉过密、重叠、交叉、影响美观的枝条。
1、种植罗汉竹的土壤以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沙质土壤为宜。
2、常见的有沙质土壤+适量腐熟有机肥,草皮泥+农田表层土壤(1:1),农田表层土壤+河沙+腐熟有机肥(4:1、想要把竹子种到花盆中,应该先知道竹子喜欢什么样的土壤。它们通常喜欢带有土,所以应该买适合让竹子生长的专用花土。然后我们来选盆,栽种竹子的花盆不能太小而且透气性一定要好。是陶土制品,陶土花盆虽说没有陶瓷盆漂亮但是透气性远远超过瓷花盆和塑料盆。2:1)。
1、罗汉竹的肥料以栽植时施加的腐熟有机肥为主。
2、成活以后,在后续管理过程中,不宜过度施加肥料。一般在3-9月份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
3、施肥的时候,氮肥不宜施加过多,否则罗汉竹生长速度过快,会导致竹节无法形成佛肚状,影响美观。
三、水分
1、罗汉竹喜湿,应当经常浇水,但是不能出现积水。
2、夏天的时候,正处于罗汉竹的生长旺盛时期,可以在早晚分别浇水一次。
3、冬天的时候,将罗汉竹转移至室内,对叶面浇水。
4、新竹抽出,竹笋刚露时,控制浇水量;盆土干燥,竹叶出现轻度萎蔫时,先叶面浇水,1小时过后,再浇透水,重复数次,当新长出的竹子长至40cm左右,竹节基本定型时,正常浇水。
四、管理
1、修剪
(1)新笋出土10cm左右,如果是平腹的,每隔1天剥一片壳,将竹子矮化。
(3)靠近基部的侧枝剪去。
(4)定型后,新长出的竹笋应当剪去。
(1)锈病:喷洒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
(2)黑痣病: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竹蝗:喷洒90%原1500倍液。
红笋的种植技术是什么?
4、侧枝育苗: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1、造林地的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黄壤或红壤。
2、造林整地。造林地坡度小于15度的采取全面整地,坡度大于15度小于30度的采取带状整地,坡度大于30度的采取块状整地。
3、母竹标准。母竹基径1厘米以上,年龄1~2年生,来鞭10~20厘米,去鞭15~25厘米,单株留枝4~5档,3~5株一丛时,留枝2~3档。植株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检疫性病虫害。
4、母竹栽植。苦竹栽植密度每亩种80~100株;3米×2.5米和2.5米×2.5米左右,穴大小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深30厘米。栽植时间,选择在雨水至清明期间栽植。栽种时先将母竹放入穴中,回填表土,分层踏实,使鞭根舒展,下紧上松,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厘米。在天气或土壤干燥时要先适当灌水,再进行覆土。栽竹时要做到: 深挖穴、浅栽竹、下拥紧、上松盖。
二、后期管理:
1、植后管护。栽后要注意经常检查,久旱要浇水,久雨要排涝,及时防治病虫害,严禁人畜践踏,加强竹林保护。
2、松土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次,2月浅削松土,6月深翻松土。
3、合理施肥。栽后3~6个月,可进行一次施肥。年,6月每亩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第二年,2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10千克,6月每亩再施入农家有机粪肥1000千克,9月每亩可施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第三年可按成林标准进行施肥。
三、成林培育技术:
1、除草松土。苦竹林郁闭后,一般无杂草。如果有,一定要除去,松土可结合施肥进行,每年要松土2次。
2、合理施肥。
(1)2月施笋前(2)6月施行鞭肥: 每亩施入腐熟农家粪肥2000千克,结合松土,翻入土中。肥: 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30千克,采用开沟施入。
(3)9月施孕笋肥: 每亩施入竹笋专用复合肥20千克或相当含量的农家土肥。
3.留好母竹。苦竹笋出土时间可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和末期出土的竹笋,应全部挖出食用;盛期出土的竹笋,要选留母竹,每年每亩保留健壮笋400株。竹笋采收,在笋尖离地面5~7厘米处开始挖笋,选用特制竹笋采收工具进行挖笋,不损伤竹鞭和笋芽。
4.合理砍伐。每亩苦竹林均匀保留母竹1200株左右,母竹留养3年,4年生以上全部砍掉。每年“寒露”后砍伐4年以上的老竹。
四、低产苦竹笋用林改造技术
2、劈山清理。对低产及老苦竹林进行全面清理,砍除竹林中的柴、草、刺、藤及老、残、病、小的苦竹。每平方米保留1~2株生长健壮的苦竹。
3、深翻垦复。坡度在20度以下的,可采用全面深翻垦复,垦复时间选择在10月至次年2月进行,垦复深翻深度30~40厘米,土块翻盖不打碎。
4、增施土肥。结合深翻垦复进行施肥,每亩施用厩肥2000千克或饼肥100千克。
5.立体混交。在海拔500米以上高山苦竹林,改造时每亩宜保留3~5株阔叶树,有利水土涵养,维护苦竹笋用林生态系统平衡。
改造后按成林丰产竹林进行培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