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黄腊丁鱼苗养殖技术与管理 黄腊丁鱼苗养殖技术与管理视频

梦想农场 1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4、水质调节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如下:池塘条件、养殖准备、鱼种放养、水质调节、饲料投喂。在池塘里养这种鱼,需要注意不要让池塘里的植物太多,很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这种鱼缺氧,因此要保证池塘的清洁。

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利。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平坦,土质以黏壤土为佳。在排水口端底部挖出比四周低20~30厘米,面积为40~50平方米的洼坑,以便于成鱼捕捞。池中应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2、养殖准备

冬季抽干池内剩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不超过10厘米,让其冻晒一个冬季。于放种前15~20天注水0.8~1米(进水口应用60目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使用生石灰清塘,量为120~150千克∕亩,以杀来病原体、野杂鱼等敌害生物。于放种前7~10天施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用量为350千克∕亩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黄颡鱼种提供生物饵料。

3、鱼种放养

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每10~15天交替使用1次生石灰和EM菌(复合生物制剂),用量分别为10~15千克∕亩和1~1.5千克∕亩,以改良水质和底质,保持池水的酸碱度为7.5~8.5,透明度为35厘米左右。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5、饲料投喂

设置食场的目的是为了让黄颡鱼按照“四定”原则进入食场内“集体就餐”,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并便于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黄颡鱼在鱼种培育期间已经驯化过,一般鱼种入池2天后即可投喂。

投喂 “天邦牌”黄颡专用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36%~40%,粒径为2~5毫米,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9:00~9:30、下午16:3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饲量的60%~70%。

4~5月份,投饲率为3%左右;6~9月份,投饲率为5%~8%;10月份后,投饲率为3%~5%。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水温、天气及鱼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一般以80%的池鱼吃饱离开食场为宜。

你知道黄颡鱼养殖,人工孵化技术介绍吗?

要注意池塘周围的一些环境,还有湿度,同时的话要定期的消,杀周围的一个疾病,平常的话要少注意一些饲料的发酵。

单养主要措施为放养前,挑选体质强壮、无伤无病、身体完整的鱼苗,然后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放养前,将装有鱼苗的容器浮于池塘水体中,待两者的水温接近再放养。: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进排水方便,面积2至3亩、水深1至2米的池塘,安装好进排水棚栏及护网,对池塘进行清淤并用生石灰、漂消毒后,每亩放养长3厘米左右的黄颡鱼冬片0至3000尾,也可搭放体长12厘米的花白鲢100至200尾。放养后,投喂新鲜的蚯蚓、蚌肉、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3%至6%

你知道哪些在水泥池养殖黄颡鱼的经验吗?

一定要注意水质,要定期的换水,也要及时的清理池底,注意控制好水温,不要让温太大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20克/尾,密度为6000~8000尾∕亩,时间在4月份。为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可于5月份搭配放养部分在习性和食性上无冲突的鲢、鳙、鳊鱼种,鲢、鳙鱼种的放养规格为50克/尾,密度为 150~200尾∕亩;鳊鱼种的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密度为100尾∕亩。上述鱼种放养入池前需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 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一般采用的是网箱饲养,然后也要注自己养殖,一定要注意它的生活环境,包括水里面的水质,还有饲料,一定要保证鱼的营养均匀,大约每半个月都需要换一次水。意水质,要控制好温度,不要让温度太低。

需要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确定,正常情况是9.5米,9.8米,1.5米,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生长。

原来养黄颡鱼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秘诀,你会养黄颡鱼吗?

池塘中培育黄颡鱼,首先,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其次就是保持混养30尾~60尾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在养殖的时候不可以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

适当降低池塘水位,要根据气温回升的情况,及时的、逐步的降低池塘水位,不能突然大幅度降低水位,以免引起杂交黄颡鱼产生应激反应。 进入春季,杂交黄颡鱼开始摄食后,要及时使用显微镜检查黄颡鱼的鳃丝与体表黏液中是否存在小瓜虫、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 如果发现有少量寄生虫寄生,可以通过肥水来控制,不需要杀;如果发现大量的寄生虫,可在水温18℃以上选择天气好、水质好时,根据不同的寄生虫及时采取针对性杀灭措施。 早春不加注新水 但可适当加注池塘老水。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饵料来源广泛。如小鱼虾、蚯蚓、动物内及下脚料、蝌抖、蚕蛹、螺肉、米饭、瓜皮、菜屑等等。 黄鳝的投喂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地投喂。

可以适当的使用杀虫剂,也要注意水质的管理,不要让水的透明度过高。要适当的排除老水。

要适2、春末或者初秋易出现车轮虫病,的时候病鱼会满池塘乱游。可以在整个池塘泼洒0.7毫克每升的水硫酸亚铁合剂进行防治,防治效果明显。当的降低池塘的水位,并且也要避免有寄生虫,要适当的进行肥水,要注意鱼的摄食量。

在农村自行养殖黄腊丁,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养殖黄腊丁在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以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千克,以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黄腊丁种的放养规格不要过小,池中不适合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黄腊丁耐低氧的能力比常规鱼,喜欢清洁的水,所以,养殖黄腊丁的池塘水透明度应该保持在35-40厘米,

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养殖手法,还有就是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去准备充分的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够快速的成长起来,而且也不会在养殖的过程中出现营养不良的1、如果发现池塘里有多余的饵料,就要及时的清除掉,如果发现水的透明度太低或者有污染的时候,就要及时的换水,每隔15天左右用生石灰对池塘进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亩面积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放苗前3天注入新水,并用杀虫剂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养殖成活率。行消毒,减小黄颡鱼得病的几率。情况。

在池塘中培育黄颡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3、鱼苗长至5厘米以上时,开始投喂一些配合饲料,加快生长速度,可以用鲜鱼浆35%,豆饼粉25%,麦麸23%,玉米粉15%,粘合剂2%进行投喂。

培育黄颡鱼夏花鱼种,首先要注意池塘条件,要水源水质合格。其次要清池消毒。还要注意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更要关注鱼苗的下池方法和鱼苗放养注意事项。是鱼苗饵料的投喂,育苗过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孵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流水与静水结合,开始将受精卵放入孵化池,用流水并保持较高的溶氧,持续时间3~5小时,然后改用静水(只充气)的方法,临近出苗前5~7小时,再采用流水,一直到孵化完毕;二是孵化全过程流水,从放入鱼卵开始,至鱼苗出池一直保持微流水。程中要及时补充轮虫、红虫。对于鱼苗食性驯化,鱼苗下池3 ~ 5天后即可开始,鱼苗最终驯化成集中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

2、放养鱼苗

选择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水深1.5-2米的池塘养殖黄颡鱼;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并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放苗前3天注入新水,用杀虫剂杀灭水蜈蚣等敌害;放苗时轻轻将鱼苗放进池塘,1亩池水大概能养14-16万尾鱼苗,放苗第7天开始用小虾、小杂鱼等投喂,每天早晚上各喂一次,后期投喂一些配合饲料即可。

一、池塘条件

二、放养前的准备1、池塘条件

三、投放与饲喂

1、放鱼苗的时候将鱼慢慢放入池子里,不要伤到它们,1亩池水大概能养14-16万尾鱼苗。

2、养殖初期鱼苗的主要食物是池子里的一些浮游动植物,第7天开始可以使用一些新鲜的小虾、小杂鱼、螺蚌的肉、鱼粉等进行投喂,每天投喂2次,是在早上和晚上各喂一次,注意晚上投喂的量应该比早上多一些,这样投喂鱼苗长得更快。

四、管理

3、黄颡鱼得了烂鳃病后,鱼头会变成黑色,鳃上有一些黏液,鳃会烂掉。可以在发病初期初期在鱼吃饲料的地方撒一些漂进行防治;发病比时需要把漂撒到整个池塘里进行防治。

五、注意事项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根据黄颡鱼喜欢集群摄食的习性,在投饵机前方用网片围成一个30平方米左右的食场,网片四周外侧用竹竿固定,下缘入水50~60厘米,上缘用塑料瓶子、泡沫塑料、PVC管子等做浮子,以防饵料随风飘散。

池塘养殖黄颡鱼的技术人工孵化的技术,其实现在在市面上虽然有,但并不是推广的很广或者是很成熟,因为它的整个培养周期是很长的。要注意处理池塘、放样鱼苗、合理喂食、保持水质、预防疾病等。

1、处理池塘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深度控制在1.5-2.5m之间(适深2m),清除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淤泥厚度一般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暴晒数日,进行消毒。

在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使用50-75kg的生石灰或者7-10kg的漂泼撒池塘,几天过后,每亩池塘施加50-200kg的腐熟有机粪肥,培育水体浮游生物,另外池塘需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3-4月份,水的温度稳定在10℃时放养黄颡鱼苗,鱼苗的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3、合理喂食

每天投喂两次,次在下午6点,喂日投量的3/5,剩下的在夜晚10点投喂;5月之前,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2-2.5%;6-8月,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4-5%;9-10月后,喂食饲料量为鱼重量的1-2%,饲料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5-45%,粗脂肪5-8%。

4、保持水质

保持水的透明度为35-45cm,PH值为6.5-8;5-6月期间,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30cm左右;7-9月期间,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保持水深在2m左右,晴天中午时分使用增氧机将池水曝气2小时,使水体溶氧浓度保持在3mg/L以上。

5、预防疾病

定期用木棍搅动池底淤泥,将池底的毒气排出,保持良好水质。

池塘主养黄颡鱼的技术要点有哪些,可以分享一下吗?

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首先要注意水吃的干净,同时要注意水的深度,要达到两米左右,而且随时要控制好水量,不能有太多的污染。养殖黄颡鱼要求水源良好、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排灌方便,面积2-5亩,水深1.5-2米为宜,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要控制好池塘的深度,保持在两米左右,然后要控制好淤泥的厚度,千万不可以超过10厘米,也要定期的消毒,不要让水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