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养过石蛙?人工养殖石蛙应该怎么养呢?
在选择种蛙的时候青蛙就是田鸡,相对较光滑;蟾蜍俗称,有时也包括青蛙,背上有较多的毒腺,看起来坑坑洼洼的,溅出的白色液体有毒,可入;牛蛙体型较青蛙大一倍左右,现在桌上吃的大多是牛蛙,可人工养殖。详细的在网上搜搜吧。,一定要选择那些第二次产卵的青蛙,因为第二次产卵的青蛙,授精是比较高的,等到第三年之后,受精率又开始下降了,所以就需要淘汰重新选择了。所以一般两年就要选择一批新的种蛙,这是比较麻烦的一个事情,所以在这个环节上,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人力进行挑选。为了方便管理和辨认,选择体型较大,同时活动力较强的作为种蛙。蛙有哪些种类?
蛙类是指青蛙(黑斑蛙)、蟾蜍(俗称癞)等没有尾巴的两栖动物,它们在分类上是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由于皮肤,不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因此它们一生离不开水或潮湿的环境,怕干旱和寒冷。所以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温带多雨地区,分布在寒带的种类极少。我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
在农田里常见的蛙类有黑斑蛙、泽蛙、金线蛙、花背蟾蜍等等。从古巴引入的牛蛙可算是蛙中的“巨人”,体长可达20厘米。它那哞哞的鸣声很像牛叫,所以叫牛蛙。其实我国也有身体很大的蛙,例如生活在江南稻田中的虎纹蛙,身长超过12厘米,鸣声犹如狗叫。生活在江南山涧溪流中的棘蛙,又叫“石鸡”,体长也有12厘米左右。那么我国最小的蛙有多大呢?只比蚕豆略大一点。早春二月,当北方还是风雪交加,海南岛上已经鲜花怒放。这时,白天在稻田附近可听到“呱呱”的鸣声。这是最小蛙类之一——姬蛙在求偶。身长才2.5厘米,在鸣叫时,咽喉的下部会鼓出一个大气泡——鸣囊。有时,你还可以听到从水草间传来阵阵“吱吱”的声音,那是一种不易发现的小蛙——浮蛙的鸣声。浮蛙是灰色的,身长只有2厘米,常飘浮在水草之间,只露出个头。一有动静,就马上潜水而逃。别看这些蛙身体小,它们是小型害虫和白蚁的天敌。树蛙在我国约有十几种,它们轻盈瘦小,指端有吸盘,善攀登高大的树干或矮小的灌木丛,体色和周围环境一致。
蛙类的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需要说明的是,蛙类的抱对并不是在进行交配,只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研究表明,如果人为地把雌雄青蛙分开(即没有抱对的过程),那么即使是在青蛙的繁殖期里,雌蛙也不能排出卵细胞。可见抱对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一般蛙类都在水中产卵、受精,卵孵化后变成蝌蚪,在水中生活,然后变成幼蛙登陆活动。不过树蛙的产卵方法与众不同,斑腿树蛙产出的卵好像一团白色的肥皂沫,又像一团奶油,粘附在水草上。最有趣的是峨眉树蛙,它把卵块产在水边的树叶上,卵就在卵块中发育,然后落到湖里,继续发育。又如鸣声悦耳的弹琴蛙,在产卵前还会先筑一个泥窝,然后把卵产在里面。有些属于树蛙的蛙类并不上树,而是生活在水里。有些树蛙如红蹼树蛙和黑蹼树蛙,指、趾间有宽大的蹼,能由高处的树枝向低处展蹼滑翔,所以又叫飞蛙。有吸盘的蛙类除了树蛙外,还有雨蛙和湍蛙。其中以湍蛙比较特别,它们喜欢生活在湍急的水域中,能敏捷地穿过急流,爬登岩石。湍蛙的蝌蚪也很奇特,它的腹部有一个吸盘,能吸附在岩石上,以免被急流冲去。有“胡子”的蟾蜍是我国特有的珍奇蛙类,最早发现在峨嵋山,后来在南方几省相继发现。这种蛙吻部宽圆、扁平,雄性上颌缘有椎形角质黑刺12—16根,所以叫胡子蟾。这些“胡子”的功能目前还在人们的研究之中。蛙的种类很多,但不论哪一种,都主要以害虫为食。
蛙类除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贡献之外,还有其他的用处。蟾蜍的外貌虽然丑陋而且有臭味,但是由于它的皮肤上有根多瘤突,能分泌出一种毒液。这种毒液可以制造蟾酥,是多种物的原料,据说有止血、消炎、排毒、消肿的功效。中六神丸、蟾酥丸等成,都含有蟾酥。泽蛙能够治疗疥疮,有解湿毒的功效,虎纹蛙则能治疗小儿疳积症。哈士蟆是产于东北的一种蛙类,从它的输卵管提取的哈士蟆油,是一种滋补品,可以治气虚体弱、精力亏损、记忆力减退、产后缺乳等症,肉可食。现在我国已经开始饲养哈士蟆。牛蛙体大肉肥,味道鲜美,可以饲养作为副食品。国外已有牛蛙罐头出售。
随着天气的慢慢转暖,冬眠的青蛙就开始苏醒。众所周知,青蛙在捕食害虫、保护农田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保护青蛙。虽然门曾发出过保护青蛙的指示,但是由于有些地区的人们有嗜食蛙肉的习惯,对保护青蛙执行的还不够。因此我们倡导,在大力宣传保护青蛙的同时,发展养蛙业,饲养一些体大肉多的蛙种,既保护了农田的青蛙,又满足了的需要。
1、美国青蛙
2、牛蛙
牛蛙,俗名美国水蛙,因其叫声犹如牛而得名,牛蛙原产在北美洲、墨西哥等地区,目前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是各个地区食用蛙的主要养殖品种,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
3、泰国虎纹蛙
目前国内有虎纹蛙和泰国虎纹蛙两种。泰国虎纹蛙原产于泰国,于1996 年引进我国海南。泰国虎纹蛙成年体重一般—450克,大的可达650克。泰国虎纹蛙成为继牛蛙养殖热、美国青蛙养殖热之后的又一大热门养殖品种。
4、虎纹蛙
5、石蛙
石蛙学名称棘胸蛙,又名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石虾蟆等,石蛙是体大肉肥的蛙类,体重一般100~200g,大的个体可达~300g。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
6、林蛙
林蛙又叫东北林蛙、长白山林蛙,是东北地区特产,跟、青蛙是完全不同的物种,是集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动物,林蛙可以食用,且肉质鲜美细嫩,在东北被视为美味,肉质鲜美,被誉为山珍。
7、青蛙
青蛙又名田鸡,有的地方称水鸡,是黑斑蛙、虎纹蛙、金线蛙和泽蛙等的统称。在分类上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均我国常见的蛙类。青蛙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2、蟾蜍:每年春末夏初,5~8月份为蟾蜍的产卵季节。在气温升至6~8℃时,蟾蜍即开始雌雄抱对,人工养殖时雌雄比例比3:1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温度在16℃时便可产卵。每次产卵量大约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双行排列在管状胶质带内,卵带参考资料来源:可长达几米,缠绕在水生植物上。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量高,人工养殖青蛙不仅技术简单,而且经济收益快。
蛙类品种非常的多,以上介绍的主要是可食用品种,当然了现在很多蛙类都是保护动物,野生是不可以随意捕捉的,人工养殖的可以出售食用,因此大家在购买时,务必要选择人工养殖的才行。
蛙的人工养殖技术
又名沼泽绿牛蛙、猪蛙或猪呜蛙,美国青蛙原产在加拿大、美国一些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卡罗莱纳州、得克萨斯州,我国于1987年引进,个体比本地青蛙大,但比牛蛙小,个体500克左右。全人工养林蛙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有充足的饲料黄粉虫(黄粉虫比较好繁殖)因圈养林蛙,必须保证每只蛙每天吃到3-5条虫。
2.蛙场址选择很重要,要选植被好,有水源,有越冬条件,土壤湿润的地点。
通过网上的视频就可以看出来有很多人养殖这种青蛙,而且养殖起来非常的方便,新手也可以养殖。首先要提供一个养殖缸,然后可以在缸里面进行,不仅可以放一些水草,也可以放一些石头,可以放一些躲避,扣在缸底铺一些碎石或者铺一些沙子,再倒入一些水就可以了。3.四周围栏建好,因林蛙的逃逸功能强,不能让林蛙外逃.(内围拦塑料反沿比较适用)同时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一但蛙场进入鼠蛇后果不甚设想。
4.由于人工高密度养蛙,加之环境条件不适,林蛙有病害发生,我们要提早预防,如果有病才去治疗,那就晚了。
林蛙养殖技术概要:
一、蛙场选址: 可在房前屋后,院子选择平整的地面做养蛙场,附近有地下水、河水、池水,土质黑土、黄土均可。
二、蝌蚪池的修建: 在蛙场中选择一处地势平整,容易排水的地方建蝌蚪池。首先将要建蝌蚪池地方的地面用土垫高15-20厘米,以便抬高地面利于排水,然后将池的四周用土堆成土坝,土坝高度在30厘米左右,再将池中及土坝上的小石子等杂物拣干净,以防弄坏塑料布,将两层或三层比较结实的塑料布铺到蝌蚪池上,将塑料布的四边用土压实,在塑料布上面放水,水深20-30厘米,这样蝌蚪池就建成了。当然,蝌蚪池的宽度不要超过2米。这样利于将池中水换掉。面积的大小要根据引进种蛙的数量而定。一般100对种蛙有10-15平方的蝌蚪池即可。
三、蝌蚪期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四、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麦麸子繁养(饲养方法极简便,详见技术资料),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麦麸子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量大。
五、幼蛙及成蛙养殖圈的搭建: 养殖蝌蚪时期可以让蝌蚪在太阳光下直接饲养,当蝌蚪成幼蛙以后就要让幼蛙在遮阳保湿的环境下生长,这样就必须为其搭建养殖圈,首先可以用竹杆或竹片,铁筋搭建高度1.8米的拱棚,拱棚上面用遮阳网罩住,遮阳网四周底边用土埋压,在拱棚下修建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修建蛙圈可以修一个大的养殖圈也可以修建数个养殖圈,在规划好养殖圈的大小后,沿每个养殖圈的四周每隔1米-2米埋一根木桩,木桩高出地面1米,埋入地下20-30厘米,然后用塑料布将所有木桩围成一个圈形,塑料布底边埋入土中,上边用1米-2米长的木板卷起用钉子钉到木桩的顶端,使塑料布垂直于地面,塑料布的上边沿在木板的作用下与地面保持平行,与木桩成直角以防蛙逃跑。蝌蚪池可以建在幼蛙及成蛙养殖圈中,这样,蝌蚪变成幼蛙上岸后直接可以投喂而不需再换地方,省时省力,只是养殖蝌蚪时不要在拱棚上罩遮阳网,等到蝌蚪变成幼蛙时再罩上遮阳网。保湿就是在晴天每天往养殖场内的地面上喷一到二次水。
六、延长生长时间: 早春利用塑料提高水温,提早孵化蝌蚪,促进早进入陆地生活,早春气温低也可先将网棚盖上塑料布,促使蛙提前捕食,晚秋盖塑料布延长幼蛙捕食时间。这样可使林蛙提前达到商品蛙规格。 我公司在近两年搞了林蛙全年无冬眠养殖试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七、越冬管理: 林蛙在气温低于10摄氏度时就开始冬眠,不吃东西,减少活动。
1、南方地区养殖可以采用地面上盖上一尺到二尺厚的杂草、稻草,让林蛙在杂草、稻草下面直接越冬的方法。
2、窖内越冬:窖宽2米,深2米,四壁用砖石水泥等砌成,窖底为土层,窖盖覆土保温,留有通气孔道,地面放入石块落叶等隐避物。每平方米大约贮小蛙3000只,大蛙700只。要经常喷水。
4、焊接镀锌板水池越冬:有移动方便,控制温度方便,换水方便的特点,可放置在空房的炕上,天冷时烧一下炕,或在池下方放一电暖器控制温度,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作 者:罗琛等编著
出版社:农业出版社
网上很难有txt版的,去书店或者网上购买吧
青蛙怎么分公母,公母能一起养吗
石蛙和螃蟹一样,比较喜欢那种安静的,不可太过吵闹,否则会影响石蛙的生长和繁殖。接着就是蛙体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产卵的质量,所以我们选择个体大,皮肤光滑,身体强壮的种蛙。一、青蛙怎么分公母1、看外观:公青蛙和母青蛙的别是比较大的,最直观的就是它们外观的区别。首先可以看它们的脚上,公青蛙的脚上一般都有吸盘,这个吸盘还被叫做“婚姻纽”,但母青蛙则没有这一外观特征,所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判断青蛙的公母是十分有效而且非常快速的。再者,还可以通过观察青蛙是否有鸣囊来判断公区别二、价值不同:母。公青蛙头的两边都有鸣囊这一构造,但母青蛙则没有这一构造。
区别青蛙,蟾蜍,田鸡,石蚌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以前食用的牛蛙为野生,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加上对牛蛙需求量的增加,牛蛙基本为人工饲养。下面为牛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在养殖石蛙的时候就应该了解石蛙的生长系习性在去养殖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再加上科学的养殖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的。有没有人养过石蛙?人工养殖石蛙应该怎么养呢?
区别一、外形不同在孵化的时候,要注意水温保持稳定,控制在二十度以上,但是不要超过二十五度,平时换水的时候,就要轻手轻脚,避免惊动孵化的卵。在孵化之后,大概五天左右,就会形成自己游动的小蝌蚪了,这个时期就可以投喂粉料了。饲料投喂以每天吃完为主,不要一次性投喂太多,否则会污染到水质。:怎么分辩青蛙与蟾蜍?
食用蛙的人工养殖技术1、青蛙: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 3 部分。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
2、蟾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
1、青蛙: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根据一个小型蛙场计算,蛙卵600元,黄粉虫种虫500元,木盘600元,麦麸约1500元,建场用1500元,工时杂费按1600元计算,总计约投6300元。当年小蛙可卖4万元。我们可以获得33700元的收入。如果精心认真管理,以上指标是可以达到的,第二年加大投入40000元,可出售商品蛙30000-40000只,可获利90000-120000元。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
2、蟾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材。
区别三、繁殖方式不同:
1、青蛙:通过鸣叫来吸引异性,结成配偶。配对以后,雌蛙便开始向水中排卵,每次排卵约3 000—6 000粒;与此同时,雄蛙向水中排出。精、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经4—5天的孵化发育成为蝌蚪。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是什么?
看外观:公青蛙脚上带有吸盘这一构造,但母青蛙则没有。公青蛙头的两边各有一个鸣囊,母青蛙没有的。看体型:公母相比,公青蛙的体型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看颜色:公青蛙和母青蛙相比,身体的颜色更鲜艳。听叫声:公青蛙的叫声更大,因为它们有鸣囊。母青蛙发出的叫声非常小,有些甚至不会发出叫声。养殖青蛙首先需要建设一个养殖池,养殖池需要分成很多个区域,比如有产卵池,也有蝌蚪池等等。一般选择比较阴凉避光的地方建设,使用长形的水泥池或者是土塘作为地址。在建设的时候,注意在两边 一定要建设遮光板,同时也要设立防逃网,避免青蛙跳出逃走。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在养殖石蛙的时候就应该了解石蛙的生长系习性在去养殖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再加上科学的养殖就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的。
一般的情况下,每平方的水池可以饲养四十只左右的成年青蛙,池塘可以放入一些浮萍和漂浮类的水草,比如水葫芦和水花生。如果是培养蝌蚪的池塘,可以不用留陆地,几乎全部使用水泥池都行,仅仅提供一定的缓坡,可以让蝌蚪栖息使用。
一般的情况下,青蛙都是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就开始产卵了,越是靠南的地区,产卵的时间就越早,一般在四月份的时候,是产卵的高峰期。种蛙的交配和产卵和水温以及深度都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根据测试显示,在水温超过了十五度以上的时候,种蛙才开始抱对。所以二十度左右,是产卵的温度。
石蛙的人工养殖
3、室内越冬池越冬:在室内修建水泥池,面积因地制宜,池深1米,水深70我国各种常见蛙类中,体型的蛙类,虎纹蛙性凶猛、体型巨大,体长可超过12厘米,体重~500克,被称为“蛙中之虎”。虎纹蛙的皮肤粗糙,头部以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斑纹,由于看上去有点像虎皮,因此得名。-80厘米。需经常换水,防止缺氧,水池上边盖上窗纱等防逃网。牛蛙是野生还是人工饲养的
5.林蛙要两年后才是商品,所以林蛙的越冬尤为重要,也是全人工养林蛙成败的关键。我们要很好的想办法,顺其自然的生活环境。确保全人工养蛙的成功。牛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一定的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己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因其鸣叫声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1959年牛蛙从古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一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巴引入我国,九十年代左右开始在我国被大范围推广养殖。近年来,牛蛙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水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