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淡水大闸蟹冬天怎么养殖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夏季是阳澄湖大闸蟹生长旺季,要抓住时机投足、投好饵料,确保其快速生长。
2、在此阶段应适当增加植物性饵料(如豆饼、小麦、南瓜等)的比例,以利阳澄湖大闸蟹聚积体能,并防止性早熟。
3、秋季正值阳澄湖大闸蟹育肥时节,应适当增加螺、蚌、动物下脚料以及杂鱼等高蛋白饵料。
4、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阳澄湖大闸蟹体重的5%—8%,投喂时间以8:00—10:00,17:00—18:00为宜,其中傍晚的投饵量占全天的70%,每次投喂量应以上次稍有剩余为度,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水质、阳澄湖大闸蟹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横行天下的阳澄湖大闸蟹。
6、很多人都吃过大闸蟹,但相信对大闸蟹养殖技术懂的人肯定没有几个,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大闸蟹的养殖技术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7、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
8、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9、养殖大闸蟹的技术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俗语“蟹大小,看水草”,说明水草是影响大闸蟹捕获规格及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夏季高温期,水草除可为阳澄湖大闸蟹提供栖息、隐蔽、脱壳场所及植物性饵料外,还可以起到遮荫、降低水温、改良水质等作用。
10、 种植 的水草以水葫芦、菹草、苦草等大闸蟹喜食的水生植物为佳,面积应占蟹池的1/3—1/2。
11、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12、还可放入适量田螺。
13、日常管理坚持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对水环境的质检工作。
14、通过芦苇生态养殖,保护湿地植被,使该区域养殖环境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从而做到黄河口河蟹健康养殖。
15、其次是加强对水环境的质检管理。
16、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芦苇湿地养殖区的抽样化验,及时掌握养殖区中水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合理调控,使养殖用水达到黄河口河蟹养殖生产的环境要求。
17、蟹苗放养以后,每天早晚各巡池一遍,观察蟹子生长及摄食情况,定期对养殖区水质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盐度:0‰~30‰,适宜温度15℃~30℃,温度22℃~2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pH值7.5~8.5,氨氮0.1毫克/升以下,0.01毫克/升以下。
18、养殖过程中不用,基本不换水,水质恶化或者暴雨天要及时调水或加水,换水量根据情况而定。
19、在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控制技术作,不使用农及激素等,直接引用黄河水自然养殖,夏季高温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换水,每次换水水深10厘米~20厘米,先排后灌。
20、收捕销售每年9月~10月用灯光诱捕法或在各个水渠内插网捕捉大闸蟹,捕捉的成蟹应经2小时以上的网箱暂养,经吐泥滤后,分袋包装,保温运输至市场销售。
21、科学养殖大闸蟹1、投苗准备,加强防逃设施2、种好水草3、保持良好水质水环境是大闸蟹养殖的制约因素,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效益。
22、在大闸蟹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水质清新,有条件的地方搞微流水养蟹。
23、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发生缺氧现象,并使池中产生大量青苔,影响大闸蟹生长。
24、在夏季应每15—20天,泼洒过磷酸钙(2—pm)、生石灰(10—15ppm),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为大闸蟹补充钙质,促进蟹体蜕壳生长(注意两者施用时间应隔3—5天)。
25、另外,高温期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以不超过原池水的1/3为宜,并保持1—1.5m的水位,透明度控制在35—40cm。
26、由于秋季昼夜温大,水质易恶化,初秋时应勤换水。
27、随着水温降低,换水次数应逐渐减少,保持透明度在45cm左右,水位1—1.5cm左右,保证水温较稳定以利越冬。
28、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