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龙虾怎么养殖
筑埂:利用挖沟的土加宽、加高、加固周边田埂,田埂顶面宽2~3米,高出田面1米,田埂要夯实,以防渗水或坍塌。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养殖小龙虾步骤如下:
1、选择合适的塘口
龙虾养殖一定要精选池塘场地,一般土质以壤土为佳,方便龙虾打洞和留得住水分,进排水方便为主,周围尽量远离污染源。
2、消毒肥水
新建的龙虾池塘,一定要进行的消毒,不然后期将会很麻烦,我们一般选用生石灰进行干塘消毒。再者新挖的龙虾塘,需要进行肥水和培养浮游生物,这个市面上有很多的相关产品,效果参不齐,选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3、种植龙虾养殖的相关水草。
适合龙虾养殖的水草有很多,比如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茭白等,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进行搭配种植,水草的覆盖面在整个水面的50%左右。
4、防逃逸
龙虾有溯水逃逸和上岸逃逸的习性,池塘四周应建设围网防逃设施,同时加宽堤坝宽度,防止龙虾把堤坝打穿而逃走,龙虾洞深从30cm到100cm不等,堤坝宽在1.5m左右。
选择合适的优质虾苗进行湖北是我国盛产小龙虾的地方之一,这里有很多小龙虾的专业水产养殖户,每年会向外出口很多小龙虾,经济收益非常可观。投放。因为涉及到后期虾苗的成活率,繁殖能力,成品虾的大小,这个种瓜的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大家都懂,虾苗质量不行,很容易造成后期养殖失败。
6、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套养
混养池中不得养殖肉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鳊鱼等也不宜过多。可混养的品种有鲢鱼、鳙鱼、异育银鲫、河蟹、青虾等,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混养品种,综合养殖一个可以增加养殖收入,再者可以有效的进化水质。混养时要注意虾苗和鱼苗的投放时间,以及他们在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范。
7、饲料投放
龙虾养殖过程中,养殖的朋友为了获得更多的收成和养殖利润,加大了饲料的投放,但当投放量大于龙虾摄食量时,饲料在塘中变质,污染水质,造成龙虾生病或者生长缓慢,饲料喂养一般投放量是存塘虾重量的6%即可,龙虾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11次的退壳。
所以钙的摄入也有一定的要求,可以将蚌壳打磨成粉,拌入饲料中,一起投放。龙虾是杂食动物,龙虾的食物中,青草占了80%,所以池塘中,水草量一定要充足,一个起到净化水质,再者还是龙虾进食的主要来源。
8、相关疾病预防
龙虾病害少,一般不会发病,若发病应对症下,消毒杀菌就用,纤毛虫等就用硫酸锌,禁用聚酯类、有机磷类物。龙虾常见病还有有烂鳃病,黑鳃病,烂尾病,聚缩虫病等。
9、水质调理
龙虾一般都在河的什么地方
在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安设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龙虾一般都在河的上游或者进水口周围。龙虾有很强的趋水流性,喜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每周加水15-20厘米深,确保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当天气过热时,要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水水温。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污染和化学污染。新水活水,逆水上溯,且喜集群生活。在养殖池中常成群聚集在进水口周围。下大雨天,该虾可逆向水流上岸边作短暂停留或逃逸,水中环境不适时也会爬上岸边栖息,因此养殖场地要有防逃的围栏设施。
山区水田如何养小龙虾,如何防大水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二、小龙虾生长习性: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养殖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开始养殖算不算晚呢?
在日常生活中养殖小龙虾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开始养殖算不算晚呢?现在很多养殖类生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环境,当然小龙虾也是如此,小龙虾拥有超强的繁殖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跑去养殖小龙虾,就是看上小龙虾繁殖生长能力强。要养殖小龙虾,就需要规模化养殖。在农村选择一个适合养殖小龙虾的池塘,其实是非常简单,但是有的农民会忽略一点,那就是要避免污染和一些农。若是这种对小龙虾存在有害的物质流入池塘当中,肯定会对小龙虾的产量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会让小龙虾的品质降低。现在的农村存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小编自己也发现现在农村里的水质量没有之前那么好了。再养殖小龙虾的时候,一定要把持好池塘中的水分是干净的。
并不算晚,但是首先你要先找到这样的场地,而且养只小龙虾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磨合,所以可能一开始会遇到挫折,但是坚持下来就会有自己的收入。
不2、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算晚,现在养殖小龙虾是比较好的趋势,而且发展前景比较好,所以并不算晚。
不算晚,是因为现在人们对于小龙虾的需求量比较高,而且也将小龙虾制作成了各种各样的口味。
目前小龙虾主要的养殖方式是利用水稻田或浅水塘养。如果家有农田,利用自家的稻田套养小龙虾广东地区河汊、水库、池塘、稻田较多,四季茂密的水生植物适合龙虾生长脱壳隐蔽。广东地区也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常温在10~32℃,最适宜龙虾栖息繁殖生长,广州地区龙虾全年365天都能生长。而北方进入10月后气温低至5℃以下,龙虾就开始冬眠到第二年四月初,比广东一年少收获一季,且广东养虾的产量是北方的1.5倍。北方冬季龙虾钻泥打洞开始冬眠无法捕捞,而广东地区龙虾正是高产季节,反季节上市,填补北方市场空缺,利润更是可观。还可适当添加一些鱼类进行生态养殖,如:鲇鱼、草鱼等即可改善水质,又可相互利用。充分利用池中的各种饲料资源,做到养虾、养鱼双丰收。相对靠谱。家人管理水稻时,顺带就管理了小龙虾。不需要额外支出土地租金和人工费用,小龙虾养成后也是一份额外补贴。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哪儿售??
水体处理塘养殖克氏螯虾即小龙虾,饲养管理容易,饲料来源广,产量高,是克氏螯虾养殖的重要形式 。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水位管理要根据季节与温度变化按“浅—深—浅—深”的原则管理,即掌握“春浅、夏满”的原则,再者,要适时的进行换补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机器,促进上下水层流动,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产氧改善水体氧气含量。漂精等物,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1)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2)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3)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四 、 科学投喂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再干池捕捉。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舒新亚著的《淡水小龙虾健康养殖技术》在新华书店有售,网上也应该有卖的,你上langlang搜索一下就行了。
淡水小龙虾人工养殖技术
淡水小龙虾又名克氏螯虾,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淡水小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
水体选择
淡水龙虾生命力强,既可利用池塘、稻田、房前屋后的坑塘养殖,也可利用一些不宜用来耕种和水产养殖的荒水、荒滩和宜渔荒地来养殖。
水塘每667平方米用10~15公斤生石灰杀菌消毒,养殖过程要注意控制有关水质标准,主要是透明度须保持在20~25厘米。
移植水草
淡水龙虾喜阴,在塘边栽种水花生和黑麦草等饲草,并在水面上种养适量的水葫芦、空心菜,在水底种植金鱼藻类等,这样既有利于龙虾摄食、蜕皮等活动,又能减少其互相残食。
虾苗投放
解决虾种的途径,一是直接投放抱卵虾,二是投放幼虾。虾种来源是到河流、沟渠、池塘、稻田等水域直接捕捞,或从市场购买。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放抱卵虾40~60公斤,或幼虾80~120公斤,按此标准,每667平方米成虾产量可达400~600公斤。抱卵亲虾,4月份投放。
5饵料投喂
淡水小龙虾为杂食性,喜食植物性饲料,为降低养殖成本,饵料投喂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新鲜水草、水花生、空心菜、麸皮、米糠,或半糊状的大麦、小麦、蚕豆、水稻等作物的秸秆。有条件的投放一些动物性饲料,如打碎的螺蛳、小杂鱼和动物内等,会使其生长更快。如果饵料充足,幼虾投放30~40天后,就可达到上市规格。
6水质管理
淡水小龙虾抗病力强,基本上无什么病害,只是对水质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因此,可以每667平方米投放50~100尾花、白鲢来调控水质。养殖期间一般隔15~20天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0~15公斤溶水泼洒,以利淡水龙虾蜕壳。
注意事项
一般从6月开始用虾篓或地笼捕捞,规格大的上市,小的放回池塘,这样,可一直持续上市到10月底。
养殖网上搜索
小龙虾在什么地方养殖?
2、运输。商品虾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运,也可以用塑料袋装运,或用冷藏车装运。运输时保持虾体湿润,不要挤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小龙虾应该在池塘养殖。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建成水面积宽4米围水堤宽3米沟状池塘。龙虾是一夫一妻制,他们挖洞深1-1.5米。整个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3、稻虾轮作。稻虾轮作是利用稻田水体种一季稻,待稻谷收割后养小龙虾,隔年再种一季稻,待稻谷收割后养小龙虾,三年一个轮回,有利用保持稻田养虾的生态环境,使虾有较充足的养料,减少虾的病原体种群量。方法是水稻在9~10月份收获完毕后,立即灌水放养小龙虾种虾,隔离年后的6月份待小龙虾收获完毕后采取免耕抛秧的方式再种一季中稻,三年一个轮回。这种模式每亩稻田可产小龙虾200~公斤。我市沙洋农场范家台点采取的就是这种养殖模式。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
扩展资料:
一、水质管理:
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天、连阴天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并注意观察,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
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
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
蜕壳后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龙虾养殖适合多大水池.水温在多少度、水位在多深,一年可以买几次、
淡水龙虾适应性强,耐长途运输,广东的气候、水域适合其养殖,在广东的养殖季节比北方长、产量高,可以反季节上市填补北方市场空缺,利润可观。 下面是学习啦网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小龙虾养殖方法的内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淡水龙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和人类必须的钙及多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幼儿必须的组氨酸,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淡水龙虾正常生长的pH值为5.5~8,适宜值为7.5。它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适应广东气候,水温1~42℃都能生存。龙虾离水后可存活72小时、耐长途运输、便于鲜活虾上市。笔者去年从湖北农科院毕业后,先后自己及应客户要求在广州白云区、增城荔城镇、南沙开发区珠江管理区等地建立了数个淡水小龙虾养殖基地,下面谈谈广东养殖淡水龙虾的前景和养殖技术。
小龙虾养殖方法一:天然优势
小龙虾养殖方法二:过程事项
1、放养前准备。放养龙虾前15天应将池塘水排干淤泥厚度保持在15厘米内为妥,挖除过多淤泥,排水清塘后,通过日晒杀灭病菌,而且增加淤泥的通气性,促进淤泥中间产物分解、矿化,变成简单的无机物,然后每亩使用100斤生石灰,除了杀灭寄生虫、病菌和害虫等以便池塘保持微碱性的环境和提高池水的硬度,增加缓冲能力,并使淤泥中被胶体所吸附的营养物质代换释放,以增加水的肥度。
养殖龙虾的水塘进水和下大雨的天气易发生淡水小龙虾逃逸的现象,因此,水塘要加强防逃设施,材料因地制宜,可以是石棉瓦、水泥瓦、塑料布、聚网片等。只要达到取材方便、牢固、防逃效果好就行,沿塘四周围网,入土10厘米深埋,路面高出50厘米就可以,进出水要用孔径0.25毫米(60目)网布做成长袖状过滤三 、 虾苗虾种放养网进行过滤。
池塘消毒后15天进行并种植或移植水生植物主要有:水浮莲、水葫芦、水芹菜、水上竹叶菜、苫草、马来眼子菜等。总面积要占全池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同时还要增设一定量的人工隐蔽物。保水0.5~2米内,适当施放部分基肥,一般每亩施放腐熟有机肥150千克,到河沟干渠捡田螺、蚌每亩投养150千克。
3、养殖管理。坚持每天多次巡塘观察,检查仔虾的脱壳、生长、摄食活动状况,投入必要的水生植物、青菜,定期到菜市场收集动物下脚料绞碎投喂,发现有成批小仔虾出生,可投喂麦皮和豆浆加强营养,也可施放腐熟农家粪每亩50千克以上,培育幼虾喜食的轮虫、技角类、桡虫类等浮游动物。时刻提防龙虾天敌,如:水老鼠、水蛇、青蛙、水鸟以及一些凶猛肉食性鱼类,这样小虾三个月就可以达到6厘米以上捕捞上市。
龙虾喜暗怕光,白天一般潜伏在岩石和水草等阴暗处,夜晚活动,喜群居、两栖爬行生活,龙虾常爬上塘边陆地或趴在浮水植物上栖息,所以有句俗语 要养好虾、先要养好草 ,虾塘水上植物覆盖率应占三分之一以上,种水草有以下好处:1、可以在高温情况下给虾遮阴。2、水上植物有利于龙虾在上面找到支撑点脱壳。3、水上植物的根、茎、叶都是龙虾的好饲料。
常年采取微流水或定期加注新水养虾塘水呈清绿色,透明度宜保持在40厘米左右,自然培育,水中浮游生物,水底饲养活体动物,这样养龙虾既节省人力,更是饲料不花钱。
小龙虾养殖方法三:捕捞
龙虾的捕捞更是方便、不用干塘、不用围网、只用地笼想捕多少都很方便,出售时捕大留小,大的当成品虾出售、小的留下做虾种,这样滚动发展五年内都不需要再拿钱买种苗,一年稳收二到三季。我们引进的龙虾4个月后捕捞批平均每亩产量可以达到500斤。
塘养殖克氏螯虾即小龙虾,饲养管理容易,饲料来源广,产量高,是克氏螯虾养殖的重要形式 。
一 、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做到灌得进,排得出。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必须搞好防逃设施建设。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
二 、 放养前准备
1、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漂精等物,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但是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哪家公司培育出新品种,有的甚至介绍自己的亩产可以达到几千斤的,目前龙虾全年的一个产量,养的好的也就七八百斤,一般五六百,的两三百。所以购苗的时候,要擦亮眼睛。~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虾种提供适口饵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同时,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为克氏螯虾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1、养殖模式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模式。(1)夏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孵化的批稚虾为主,放养时间在7月中下旬,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万~4万尾。(2)秋季放养模式。以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或虾种为主,放养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养2.5万~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养1.5万~2万尾。少部分年底可达上市规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25克,亩产300~500公斤。(3)冬春放养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以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为主,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 ,每亩放养1.5万~2万尾。经过冬春养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虾只重可达30克,亩产400~500公斤。
2、苗种质量虾苗虾种质量要求是:(1)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0.8厘米以上,虾种规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虾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2)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3)虾苗虾种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虾种,应经过一段时间驯养后再放养,以免相互争斗残杀。
四 、 科学投喂
1、按照克氏螯虾同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要,搞好饲料的组合和投喂。克氏螯虾稚虾、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食,成虾阶段则兼食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虾苗、虾种放养后,要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在8~10月克氏螯虾快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以及青绿饲料,适当喂给动物性饲料。11~12月克氏螯虾越冬前,以投喂动物性饲料为主。
2、按照克氏螯虾的生活习性和摄食特点投喂。克氏螯虾多在夜里活动觅食,并具有争食、贪食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为主,占全天投喂量70%;采取定质、定量、定时投喂方法,喂足喂匀,保证每只虾都吃饱,避免相互争食。
3、按天气、水质变化和虾活动摄食情况合理投喂。克氏螯虾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32℃。在8~10月克氏螯虾摄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虾体重的6%~10%安排,干饲料或配合饲料按2%~4%统筹,并根据天气、水质状况以及虾活动觅食情况适当增减。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过浓,可以少投喂,天气晴好时适当多投喂;大批虾蜕壳时少投喂,蜕壳后多投喂;虾发病季节少投喂,生长正常时多投喂。既要让虾吃饱吃好,又要减少浪费,提高饲料利用率。
五 、 日常管理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六 、 商品虾捕捞与运输
1、捕捞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捞。先用地笼网、手抄网等工具捕捉,再干池捕捉。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捞。
全国的养虾基地
肯定是可以的,他们的小龙虾很便宜,还二、虾苗虾种放养是很好吃的,特别的多。江苏。根据查询惠农网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1月28日,江苏盱眙是全国的"龙虾之都",也是的龙虾养殖基地之一,在江苏盱眙,龙虾产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龙虾养殖、交易、深加工等环节。
如何养殖小龙虾
2、放苗数量。达到上述条件选好在晴天早上或夜晚投放虾种注意分散、多点投放,亩投放亲虾量控制在50千克以下,雌雄比1.5:1,也可亩放1厘米以上仔虾10万只。小龙虾怎么养殖 1、场地建设
2、虾种投放
在开始虾种的投放之前湖北小龙虾出名,在湖北自然有非常多以龙虾为主的餐厅!很多明星不惜坐飞机都要来湖北吃虾,因为他们觉得唯有来湖北才能吃到正宗且鲜美的龙虾,这种跨区域吃虾看似有些,但是,吃到虾的那一刻,绝大多数明星觉得值了!不仅是明星钟爱湖北龙虾,每年在小龙虾丰收的季节,都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吃龙虾!边吃边买边打包已经成为了一道风景!很多游客住在湖北,往家里速寄龙虾的比比皆是!,先要在虾池中倒入一定量的肥料,等到池水变得黄绿清亮之后即可种植一些水藻等植物,等到池塘中的浮游动物逐渐繁殖壮大之后,选择在晴朗凉爽的白天投放,一亩地投放大约40公斤虾种即可。
3、饲料投喂
饲料的投喂也是很重要的,小龙虾在幼年时体型过小,只能以浮游生物和水藻的碎屑嫩叶为食,等到其体型逐渐长大之后,就可以自主捕食底栖的水生动物,为其投喂饵料时以高蛋白的食物为主,动物内也可以,但要注意定时定点定量。
4、定期巡查
如何选择小龙虾养殖场的场址?
克氏螯虾食性杂,且比较贪食。饲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点。(1)对水源的要求江河、湖泊、沟渠、水田、湿地和水库、山泉水等,都可以作为养殖小龙虾的水源。建池前,要掌握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旱季要求能储水备旱,雨季要能防洪抗涝。
(2)对水质的要求水质好坏是养好小龙虾的关键。虽说小龙虾对水质要求不如有些养殖鱼类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江河、湖泊的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了生产无公害小龙虾,在选择场地建虾池时,水源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3)对土质的要求不同的土质直接影响到池塘的现在开始养殖不算晚,只要开始做就很有可能会成功,而且要做好才会让自己更聪明。保水和保肥性能。因此,建小龙虾池对土质要有一定选择。沙土、粉土、砾质土等保水能力,小龙虾池灌水后易渗漏,均不宜建池。壤土介于沙土、黏土之间,并含有一定的有机质,硬度适中,透水性弱,吸水性强,养分不流失,土内空气流通,有利于有机物分解。因此,壤土是建池最理想的土壤。黏土保水能力强,干时土质坚硬,吸水看起来呈糨糊状。干旱时堤埂易龟裂,冰冻时膨胀甚大,冰融后变松软,该种土壤也适合建养虾池。建造小龙虾养殖池对土质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含铁量过多的土壤,因铁离子在水中形成胶体氢氧化铁或氧化铁沉淀,附于小龙虾鳃丝上,对呼吸不利,特别对小龙虾卵孵化和幼体虾危害较大,所以不宜建池。
(4)对地形的要求小龙虾养殖场对地形没有特殊要求,一般对地形的选择是为了节省劳力和投资。因此,宜选择平地建池,使工程量最小,投资最省,灌排方便,有利于作管理。
(5)对交通和通讯的要求小龙虾养殖场应选择在交通便利、通讯方便的地方,以便于饲料与物资的运输,产品上市输出,对外联络,信息交流等,因此,也是建场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病虫害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