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梁河阿昌养殖场在哪个位置_梁河阿昌农家乐

梦想农场 1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3,除宗教节日外,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节、尝新节、泼水节、进洼、出洼等,都与邻近的傣族相同。此外还有火把节、换黄单、烧白柴、浇花水、窝罗节、等节日活动。其中以火把节和窝罗节的规模较大,活动内容较多。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梁河阿昌养殖场在哪个位置_梁河阿昌农家乐梁河阿昌养殖场在哪个位置_梁河阿昌农家乐


梁河阿昌养殖场在哪个位置_梁河阿昌农家乐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它是根据阿昌族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以上内容参考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是根据阿昌族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扩展资料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阿昌族服饰别具风格,各地稍有别。传统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腊撒地区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

2、饮食: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泼水节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

1、窝罗节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而举行的。

2、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避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人们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而举行的。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

2、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避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人们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4、会街节

会街节是阿昌族的一种传统节日,主要是人们进行物资交流,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表达感情的机会。耍青龙、玩白象,是会街节期间最隆重、最精彩的娱乐活动。民间艺人制作的白象、青龙。一般用竹木编扎,彩纸裱装,活灵活显,表现出阿昌的勤劳智慧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5、换黄丹

届时,各佛寺所辖区的群众要抬上香烛、纸以及食物,同时还要将准备好的佛像穿的黄单和在佛寺里挂的各种布单,一起送到佛寺供祭。到寺院后,先进香拜佛,然后由佛爷为进香拜佛者念经,念经完毕,前来进香拜佛的人们把新黄单给佛像换上,以示其信仰的虔诚。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1."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麻给阿昌纺织的龙衣凤裙。节日从纪念人类始祖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重整天地、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歌颂、歌颂阿昌的幸福生活。节日期间各级前来祝贺,各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还举行阿昌族的传统体育刀舞、棍术、拳术以及对歌、春灯等活动。节日欢快隆重,热闹非常。

2.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3.会街节

会街,是阿昌族的传统,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会街原属宗教。传说“个打马” (阿昌语,意思是菩萨)在上天取经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经书取到,并决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间。阿昌族为了迎接“个打马”的归来,便扎起青龙、白象,由男女青年收斋米,煮出斋饭供斋。以后,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

届时,男子穿蓝、黑或白色对襟上衣,黑裤,斜背一个“筒帕”,打包头,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已婚女子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往膝盖的裙子,裹绑腿,缠黑布或蓝布包头。姑娘们多是将一根发辨盘于头顶,用二指宽的布围在辨子里,胸前并排四个银纽扣,扣上挂四根长长的银链,戴银沧花和项圈,耳环等首饰。会街期间,主要是耍自象,舞青龙。白象和青龙是村寨里的艺人用竹木精心编扎的,一般是竹木做架,纸糊身,布做象鼻。耍白象时,一人藏在自象的肚里,双手拉动连着象鼻带有滑轮的绳子,象鼻子就上下左右的甩动起来。青龙,由盛装打扮的小伙子挥舞,表演各种动作。

会街开始,人们给白象、青龙系上红绸,各村寨的男女老 少簇拥着耍白象,舞青龙的队列,敲锣打鼓绕寨一周,然后来到广场,将白象、青龙围在中间。顿时,象脚鼓声,锘锣声,镲声齐鸣,跳起欢快豪放的象脚鼓舞。跳时,敲镲者始终和击象脚鼓者斜对着,双脚前后左右跳跃挪动,腿时蹬时收,身体象波浪一样起伏。跳着跳着各往前跨一大步,接着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连续三次。情绪达到,镲声连续的“镲镲镲”地打着,拿着树枝起舞的男女也发出一片欢呼声。热烈鼓掌欢迎。此时,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舞青龙的小伙子也更加起劲。

4.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5.进洼

汉语称"关门节",每年六月到九月四个月间,正值农闲时期,在一般情况下,信徒们都到各村寨的佛寺中参佛,听经说法,过佛寺生活,此间还不能进行结婚嫁娶。

6.出洼

汉语称"开门节",进洼三个月期满,一年一度的佛寺生活宣告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出洼要举行盛大的。

7.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8.换黄单

农历十月,各佛3、建筑: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村寨一般选择在有阳光、水源充足的地方。新成立前,阿昌族的生活较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1949年以后,茅草房逐步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绝迹。寺所属群众,将做好的黄单,给佛像换上,并将旧黄单取下,以示虔诚。

1,"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

2,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3,会街节

会街,是阿昌族的传统,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会街原属宗教。

4,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5,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1,阿昌族是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2,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民族的节日都有那些?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 窝罗节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3、泼水节

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节日是“阿露窝罗节”。它是根据阿昌族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以上内容参考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根据阿昌族的意愿,将原梁河地区阿昌族纪念传说中的人类始祖遮帕麻与遮米麻的民族宗教节日“窝罗节”与陇川户腊撒一带阿昌族传统的小乘“会街节”统一起来的节日,“阿露窝罗节”于每年公历3月20日—21日举行,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

从1994年3月20日开始,每届节期,各地阿昌族欢庆节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节。节日内容丰富多彩,阿昌族不仅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宾朋展示他们的人才、歌舞、服饰,还举行各种联谊比赛活动,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着传承民族文化,加强经济交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扩展资料

阿昌族的风俗习惯:

1、服饰:阿昌族服饰别具风格,各地稍有别。传统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黑色长裤。腊撒地区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

2、饮食: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面食,嗜食酸笋、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烧猪肉。户腊撒的“过手米线”、梁河的黄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味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

1、窝罗节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四是阿昌族传统的重要节日——窝罗节。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而举行的。

2、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避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人们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在阿昌语中,“窝罗”是“在屋旁欢乐”的意思。相传,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始祖而举行的。节日的前夕,各村各寨都要用竹木搭起一座4米见方的窝罗台坊,中间立两块牌坊,上绘日、月、星图案,下绘阿昌族男女彩像,象征两位始祖。

2、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为祈求五谷丰收,驱虫避灾,要杀猪、宰牛祭祀,届时要熟制火烧生猪肉拌米线给大家分食。人们入夜后点火把在村寨周围游动。

4、会街节

会街节是阿昌族的一种传统节日,主要是人们进行物资交流,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表达感情的机会。耍青龙、玩白象,是会街节期间最隆重、最精彩的娱乐活动。民间艺人制作的白象、青龙。一般用竹木编扎,彩纸裱装,活灵活显,表现出阿昌的勤劳智慧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5、换黄丹

届时,各佛寺所辖区的群众要抬上香烛、纸以及食物,同时还要将准备好的佛像穿的黄单和在佛寺里挂的各种布单,一起送到佛寺供祭。到寺院后,先进香拜佛,然后由佛爷为进香拜佛者念经,念经完毕,前来进香拜佛的人们把新黄单给佛像换上,以示其信仰的虔诚。

阿昌族的传统节日

1."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麻给阿昌纺织的龙衣凤裙。节日从纪念人类始祖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重整天地、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歌颂、歌颂阿昌的幸福生活。节日期间各级前来祝贺,各民族代表队表演节目,还举行阿昌族的传统体育刀舞、棍术、拳术以及对歌、春灯等活动。节日欢快隆重,热闹非常。

2.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3.会街节

会街,是阿昌族的传统,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会街原属宗教。传说“个打马” (阿昌语,意思是菩萨)在上天取经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把经书取到,并决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间。阿昌族为了迎接“个打马”的归来,便扎起青龙、白象,由男女青年收斋米,煮出斋饭供斋。以后,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

届时,男子穿蓝、黑或白色对襟上衣,黑裤,斜背一个“筒帕”,打包头,脑后留一尺多长的包头布,已婚女子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往膝盖的裙子,裹绑腿,缠黑布或蓝布包头。姑娘们多是将一根发辨盘于头顶,用二指宽的布围在辨子里,胸前并排四个银纽扣,扣上挂四根长长的银链,戴银沧花和项圈,耳环等首饰。会街期间,主要是耍自象,舞青龙。白象和青龙是村寨里的艺人用竹木精心编扎的,一般是竹木做架,纸糊身,布做象鼻。耍白象时,一人藏在自象的肚里,双手拉动连着象鼻带有滑轮的绳子,象鼻子就上下左右的甩动起来。青龙,由盛装打扮的小伙子挥舞,表演各种动作。

会街开始,人们给白象、青龙系上红绸,各村寨的男女老 少簇拥着耍白象,舞青龙的队列,敲锣打鼓绕寨一周,然后来到广场,将白象、青龙围在中间。顿时,象脚鼓声,锘锣声,镲声齐鸣,跳起欢快豪放的象脚鼓舞。跳时,敲镲者始终和击象脚鼓者斜对着,双脚前后左右跳跃挪动,腿时蹬时收,身体象波浪一样起伏。跳着跳着各往前跨一大步,接着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连续三次。情绪达到,镲声连续的“镲镲镲”地打着,拿着树枝起舞的男女也发出一片欢呼声。热烈鼓掌欢迎。此时,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舞青龙的小伙子也更加起劲。

4.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参加聚餐的人数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别人不察觉的情况下把姑娘家的鸡头偷走,如鸡头被姑娘查出来,要罚偷鸡头者一碗酒,否则就要罚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当场抓住,不仅要受罚,还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据菜价,将钱在不让姑娘察觉的情况下交给姑娘。

5.进洼

汉语称"关门节",每年六月到九月四个月间,正值农闲时期,在一般情况下,信徒们都到各村寨的佛寺中参佛,听经说法,过佛寺生活,此间还不能进行结婚嫁娶。

6.出洼

汉语称"开门节",进洼三个月期满,一年一度的佛寺生活宣告结束,恢复正常的生活。出洼要举行盛大的。

7.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8.换黄单

农历十月,各佛寺所属群众,将做好的黄单,给佛像换上,并将旧黄单取下,以示虔诚。

1,"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

2,火把节

阿昌族都过火把节,云龙漕涧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以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登为主要内容。梁河、户撒地区的阿昌族的火把节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

3,会街节

会街,是阿昌族的传统,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 阿昌族信仰小乘,会街原属宗教。

4,泼水节

和当地的傣族一样,阿昌族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期间是年轻人择偶的好机会,届时常常由姑娘家备好八大碗菜肴招待来串亲的小伙子。

5,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使佛像暖和,各佛寺所属群众,晚上在佛寺附近,将木质成白色的木柴堆成"井"字形,燃起熊熊大火,和佛像一起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1,阿昌族是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2,阿昌族是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阿昌族民族的节日都有那些?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围绕着"窝罗"台方如痴如醉地跳起窝罗舞。"窝罗"台高约1米,4米见方,矗着两块约6米高的牌坊,牌坊顶端架着一把巨大的木刻满弦弓箭,意示人类始祖遮帕麻用这把神箭射落了妖魔腊訇的假太阳。左牌坊顶端绘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右牌坊顶端绘着皓月碧空。太阳月亮下面绘制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彩色图案,意示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