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养殖技术
场址选择
肉鸡养殖专用灯 肉鸡养殖专用灯光
肉鸡养殖专用灯 肉鸡养殖专用灯光
1、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
3、要远离村镇,与其他饲养场相距1000米以上,便于防疫的地方。
4、交通便利。
5、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2、密度:肉鸡苗增长速度快,要及时匀开,确保鸡只同时采食、饮水,为快速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6、电力供应稳定可靠,自己配备发电设备。
7、符合法律规定,禁止在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
鸡舍建设
1、肉鸡饲养要求每批全进全出,所以只需建一个鸡舍就可以了。
2、采用“双坡”方式建鸡舍,高3米左右,顶部要加隔热层,屋脊处设通风天窗,每隔6米一个,天窗上加防雨帽。
3、鸡舍的两边修有固定的墙,并开有窗户(高约1.35米,面积约0.9×0.8米),每隔3米开一个窗户。
4、为保持通风干燥,还要设置翼窗,位于网床与地面之间,为0.40×0.4米,窗台距离地面5~10厘米,每隔3米设置1个,还可以设置地下通风道辅助通风。
5、鸡舍地面必须是水泥地面,鸡舍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的脚踏消毒池。
6、顶部内侧应铺一层塑料布,便于保温和冲洗消毒。
7、鸡舍两头设置风机辅助换气。
饲养设施
1、网架应坚固耐用,网页要光滑平整,肉床高0.9米,宽3.5米为一道,长度视鸡舍长度而定,网床设0.4米高的护栏。
2、雏鸡阶段不需要使用整个网床致富点评,可以用塑料布将整个网床隔开成几个单独的鸡舍,只使用部分网床,以后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步扩大使用面积,以符合密度要求。
3、鸡舍内供暖设备一般采用火炉供暖,但必须安装烟囱,以防煤气中毒,烟囱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以利于充分散热,节省能源。
4、光照时间对鸡只的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每天的自然光照外,还要备有人工光照设备。因此鸡舍内要安装2条照明线路,每隔3米安装1个灯头,达到每20平方米面积有一个灯泡照明,高度以距离地面2米为宜,一般采用白炽灯照明。
5、饮水、喂料设备要充足,以保证鸡只的饮水和采食。一般育雏阶段要求每50只雏鸡配有一个饮水器和喂料器,20日龄后每30只配一个。
肉鸡的光照怎么控制为
光照的作用肉鸡的话前一周M2/3瓦,二周m2/1.5瓦,三周至三、注意喂料:出壳后雏鸡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在出壳后12—24小时开食为好,出壳后12小时内,鸡体内有5克蛋黄足够自身能量;用玉米粉、小碎米混和拌湿或干料开食;开始几天一般以“少喂勤添八成饱”为原则,将饲料撒在深色的塑料布上,以后逐渐改为食槽饲喂;第5天可在喂料中添加1%的砂砾,以帮助消化,并在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青绿饲料。出栏m2/0.5瓦
我的鸡舍宽9米,两路灯泡,前3天3米一个100瓦的,3——7天,隔一个换成25瓦。7天后全是25瓦,15天左右,改成6米一个25瓦的。
天24小时亮灯,第二天停电1小时,第二天停2小时,以后每天停4小时,间隔开,每次停1小时。建议用定时器控制,我用的是渐明渐暗,就是马路上控制路灯的那种,灯是慢慢变亮、慢慢变暗,鸡应急小。本人肉鸡养殖8年了,鸡民苦、鸡民累、鸡民的日子活受罪,借了钱、贷了款、到头来还是负资产。
养鸡厂的鸡舍内晚开电灯主要目的 越详细越好
4.用能效高的灯泡代替白炽灯在养鸡生产中,合理应用光照可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成熟期,提高产蛋率、受精率、种蛋合格率,并可减少啄癖的发生。
只要做好以上八点,既可避免鸡场的疾病繁衍,又可以提高鸡群的成活率,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初次养鸡的新手来说,更应该做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让你获得高利润,还能增强自己养殖的自信心,为以后养殖打下基础。自然光照(太阳光)和人工光照(灯光照)对鸡的腺有作用。据介绍,在秋冬和早春自然光照不足时,人工补充光照,可使产蛋量增加34-40%。适宜的光照时数,一般为:每天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总时数,当年初产母鸡为14-15小时,成年经产母鸡为15-16小时。
鸡是恒温动物,成鸡体温调节机能健全,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度超过其适应范围(惟15-21°C为宜),也会影响产蛋率,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升高1°C,饲料的消耗下降1.6%。鸡没有汗腺,当气温超过30°C时,就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放散体热,致使采食量减少20-25%,产蛋量下降20-30%。此外,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有所降低。
模拟阳光提高鸡的产蛋率和饲料利用率,增强抗病力。
养殖小鸡一般几点开灯几点关灯
肉鸡的养殖成本基本上有这些:饲料、鸡苗、品、煤炭能源类(天然气)、人工、水电、鸡舍及设备折旧、垫料和其它维修费用等。其中鸡苗、人工、鸡舍及设备折旧、垫料可列为不可控成本,而要降低肉鸡养殖成本就要从可控成本下手。1、温度:肉鸡苗的温度与蛋鸡基光照是影响鸡体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12周龄以后的光照时间对育成鸡性成熟的影响比较明显,10周龄以前可保持较长的关照时间,使鸡体采食较多饲料,获得更好的生长。本一致,1—3天33—34℃,以后每周降3℃,
1、温度:肉鸡苗的温度与蛋鸡基本一致,1—3天33—34℃,以后每周降3℃,舍内温度到21℃时停止降温。注意看鸡施温,以鸡不张嘴、不扎堆儿为宜。
3、光照:可以采用1—3天全天光照,以后每天晚上12:00关灯,中间熄灯1小时;也可以按白天正常饲喂,晚上喂料时开灯.使鸡只吃料、休息、增重有序循环。
4、通风:在保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减少舍内有害气体,防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的发生。
5、饲料:利用全价饲料,同时饮水中可补充维生素,以提高抗应激、抗病能力。
白炽灯和节能灯对蛋鸡产蛋的影响
天气转凉,冬天就要来了,蛋鸡养殖户,又要忙活起来了……
目前,蛋鸡养殖利润持续走低,鉴于光照环境在蛋鸡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降低生产中光照成本、确保蛋鸡健康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成了关键技术。
市怀柔区康鸿禽业有限公司率先用上了智能化节能光照技术,养殖场区的生产节能效果超过了60%。
适宜的照明条件对家禽机体的生长发育有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家禽遗传潜能的正常发挥。合理的光照控制能增加蛋鸡的产量,反之则会影响到蛋鸡的产蛋量。
智能化节能光照技术介绍
传统的光照技术多使用恒定的白炽灯或LED灯!随着鸡的日龄鸡苗养殖技术基本要点:、生产情况变化,需要人工调整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智能化光照技术是基于冷阴极荧光灯及智能化控制两项技术的有机结合。该技术通过在养殖环节中加入传感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冷阴极荧光灯等设备,通过对家禽养殖场舍内光照环境的自动监测、智能化调控,最终实现家禽养殖场舍内的科学补光。
智能化节能光照技术的优势
1、易控制
该系统由智能控制终端、传感器以及照明终端所组成,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设置,就可以实现禽舍光照自动化。智能化调控技术可根据舍内光照需求,对荧光灯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进行实时调控。
2、节省能2、场地要有一定坡度,有得于排水。源投入
数据表明,该系统应用的冷阴极荧光灯在达到同样的流明时,耗电仅是白炽灯的10%-20%左右;
与LED灯相比,显色性能好,无眩光,价格便宜。
智能光照系统不但实现了科学补光、智能调节,节能效果也尤为显著,运用该项技术后,场区生产节能效果超过了60%。
3、提高产能
智能光照系统的光源的光色贴近自然光,能有效提高产能,该系统的应用可提升1%的蛋鸡产蛋率及肉鸡增重率,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智能化光照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该系统能够根据养殖品种对光照强度的要求,随时进行调整,使光照强度达到各品种的养殖要求,完全覆盖本市家禽养殖品种。
大量养小鸡怎么养殖技术
(2) 通风换气,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呼吸快,温度高,要定时通风换气,减少舍内水汽、尘埃和微生物。大量养小鸡,就有规模的鸡苗养殖。
一、注意饮水:初生雏鸡首次饮水叫初饮,初饮水用18℃的糖开水或温开水,初饮应在次喂料之前进行;饮水可防止刚出壳后的小鸡虚弱或缺水,促进体内卵黄的消化吸收;有条件的,每50只小鸡配备1个4.5升自动饮水器,饮水器应常消毒,水要卫生,可在每0.5kg的水里加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让小鸡饮服,可预防疾病。
二、注意温度:温度是育雏的关键。刚出壳雏鸡一般要求环境温度为32—35℃,而后每星期下降2℃,温度是否适宜,除通过温度计测量外,还要观察小鸡的精神、活动表现,若小鸡堆在热源中心,发生“唧唧”声、不安、行动慢、羽毛蓬乱,说明温度过低;若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饮水,说明温度过高;若小鸡分布均匀、精神活泼、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说明温度适中。
四、注湿意度:育雏初期,湿度应大一些,有利于腹内蛋黄吸收,以防体内水分散发;10日龄前湿度一般为60—65%,10日龄后为50—60%;因高温高湿环境下,微生物易生长繁殖,小鸡蒸发散热受阻而导致体温过高,使鸡群发病,特别易发球虫病,因此平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地面少洒水、勤换垫草。
五、注意光照:随着雏鸡日龄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一定或稍减,不能增加;1—3日龄因雏鸡视力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每天采用22—23小时光照,以后每周逐渐减少2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9小时为止,持续到20周龄;为使室 内照明均匀,灯宜挂在饮水器与食槽上方,育雏6宜的光照强度可按30瓦/10m2计算。
六、注意通风:通风换气才能保证育雏室空气新鲜,鸡舍内的细菌、、尘埃通过换气可以排出;一般采用自然通风,利用内外温度,敞开部分门窗,使室 内外空气得以交换。
七、注意分群:依雏鸡大小、强弱进行分群,每半月调整一次;若鸡群密度过大,小鸡生长缓慢、且易发生啄癖。
八、注意防病:“防重于治”是农家养好鸡的有效措施;接种是预防鸡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常用小鸡免疫程序为: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10日龄接种鸡法氏囊饮水;15日龄用鸡Ⅱ系苗滴鼻或滴眼或饮水;21日龄进行鸡痘刺种;35日龄用鸡法氏囊饮水;40日龄用鸡Ⅱ系苗和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混合饮水。
(1)
严格控制育雏室内的温度。1~2天的小鸡温度为35摄氏度~33摄氏度,1周龄33~30摄氏度,2周龄30~28摄氏度,3周龄28~26摄氏度,4周龄26~24摄氏度,5周龄24~21摄氏度,6周龄为21~18摄氏度,7~20周龄18~16摄氏度。
(3) 控制密度,地面平养模式在1~2周龄在40~35只/平方米为宜,3~4周龄在30~23.不使用通肾和退烧,这些阻碍不了疾病的发展,努力改善鸡舍环境吧。5只/平方米为宜,
5~7周龄在25~15只/平方米为宜.
(4)
降低肉鸡养殖成本方法,如何提高鸡场经济效益
冬季昼短夜长,易造成光照不足,影响蛋鸡产蛋量。养殖户在早晨和晚上都需要进行灯光补充。一、饲料成本
饲料成本是节本增效的一个对手,又称料肉比,它的成本几乎占了养殖成本一半多的比例。以下几个措施可帮助我们降低料肉比:
1.合理调控鸡舍温度。鸡舍温度太高,鸡群需要张口喘息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这会消耗一部分饲料能量,同时鸡群忙于散热保命,会停止采食,这样会影响鸡群生长。当鸡舍内温度低于小鸡舒适的范围后,鸡群为了维持体温正常,会采食更多的饲料。长此以往,鸡群料肉比也会升高。
2.饲养期合理调节料盘料位,育雏期开食纸上饲料少加勤加,避免饲料浪费。
二、鸡舍建造成本
1.在鸡舍建造之初,绝不能为了节省建造成本,使用保温性能较的保温材料建造鸡舍。在冬季和夏季,保温性能好的鸡舍和的鸡舍相比,可节约25%以上的燃料费和电费。
2.通风和保温,根据外界温度和湿度变化,合理维持鸡舍通风,保证鸡舍通风窗和负压合适,保证鸡舍空气质量合格。笼养场,关注鸡舍各处温变化,及时清粪,降尘。地养场,保持鸡舍垫料潮湿松散。保证少氨气,无灰尘。
三、水电成本
以下措施可降低用电成本:
1.清洁风扇、百叶窗和纱窗,有助于降低风机工作时的静压。
2.用能效高的电动机代替使用时间过长的电动机与日光灯相比,光效略低,但寿命是日光灯的四至五倍;
3.进行日常清洁并保持合理使用湿帘――以降低隧道风机工作时候的静压
四、品成本
降低用成本,还得看各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水平,在这里,提供几点用建议:
1.坚持做敏试验,寻找适合自己养殖场的敏感物。对症下,不滥用,不盲目使用物。
2.不使用抗物。得了病,你控制继发感染就好了。还能做的就是改善鸡舍环境,提高管理水平。
4.不使用违禁和违规的物,鸡群在34天后如果发生很的感染病,不建议再使用物治疗,尽快出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