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有哪些工作职责?
农业农村局主要业务如下:
农业农村局培训宣传 农业局培训心得体会
1、贯彻落实“三农”工作发展战略,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负责农业(农业、林业、渔业)综合执法;参与涉农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进出口等政策制定;
2、贯彻落实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市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协调拟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方案;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协调机制,推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制,制定和落实扶贫开发目标和考核评价办法;负责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绩效考核评价;负责全市扶贫开发宣传、培训和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3、统筹推动发展农村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农耕文化建设;负责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4、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和仲裁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负责被征地农民名单的确定;
5、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6、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工作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标准化生产及建设工作;负责远洋渔业管理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承担渔业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江苏沭阳:农民培训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沭阳:农民培训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参加县里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我学会了如何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在江苏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村民通过一部手机,一个直播架,把盆景带入互联网,实现年收入超百万元。
她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盆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沭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后,她更是如鱼得水,每天通过网络平台分享盆景创作心得、推广盆景文化,利用平台展示和销售盆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已有十几万粉丝,从刚开始的一年销售几盆盆景,到现在一天能销售上百盆盆景。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沭阳按照重质保量的原则,以服务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为导向,依托省级农民培训项目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沭阳已开展23期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51人,位于全市前列。
为增加培训针对性,沭阳注重摸底培训需求,每年培训开始前,沭阳县均会对全县农技人员、部分种养大户代表进行多种形式调研,摸清乡镇培训需求,采取菜单式培训,开设了稻虾种养、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多种课程,实现高效培训。
“通过腾讯课堂直播,可以对1个主会场和多个分会场同步开展培训。”沭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转变传统培训思路,运用互联网+培训,借助多个互联网平台,开展玉豆复合种植、农资经营、水禽养殖技术、农资经营等线上培训班。通过培训,农民群众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从事农业活动更加科学化、高效率,助推了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镇农业农村局如何贯彻实施好盐城市“八五”普法规划
乡镇农业农村局贯彻实施好盐城市八五普法规划的方法是:
1、建立学法用法培育人员库,据了解,农村学法用法户培育工作是2021年省农业农村厅、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求的重要举措,利用三年,到2025年底实现行政村农村学法用法户全覆盖。
2、开拓线上法制培训平台,根据防控要求,大丰区农业农村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确保农民普法培训不断档、不停滞。
3、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构建普法大格局,扩大普法覆盖面,大丰区农业农村局联合镇司法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执法中队为单位,根据执法特点集中联片,将57个执法人员挂钩联系到218个户,了解需求、提供帮助,建立一户一档档案资料。
参加农业农村局培训好处有哪些
参加农业农村局培训好处有培训提升农技水平。培训有利于提高水城区广大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切实增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
科技加“数”跑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科技加“数”跑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随着气温回暖,春耕正由南向北展开,在罗山县从田间地头到育秧大棚基地再到农资销售公司,在广袤的山川田野,扑面而来的是春耕的滚滚热潮,构成春天里的美丽画卷。
带着好奇心,走进坐落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罗山县灵山镇董桥村灵山科技小院,处处充满新科技、新装备,有四情监测站、科创展示区、科普知识廊、云上科普直播间和智能演播厅和配套九大数字农业研学基地。
科技人员聚焦难点,“九驾马车”全程护航,数字稻园、数字菜园、数字花园、数字茶园、数字果园、数字渔园、数字菌园、数字园、数字家园等符合罗山农业发展需求的九大应用场景。通过一院九园带动、科技服务、技术推广的建设运营,用现代农业技术打造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的新时代美丽罗山,为罗山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在全市、全省乡村振兴打造“罗山样板”。
扎根一线把脉问诊,科研瞄准实践难题。“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科技小院建设,将智慧农业、现代化农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把科技人才带入罗山,融入到提高涉农企业的使用水平和科技推广转化,打造九个农业生产生活应用场景,作为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毕庆生带领团队常年入驻罗山,以数字小院为载体,提供各类技术服务支持和人才培训,与县农业农村局和县农科所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科技小院科研院校技术及研学。
在云上科普直播间,县农科所副研究员刘某明正利用云平台与农户把“麦”问诊,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信息传递的桥梁,提供民众在线咨询、专家直播答疑等方式,帮助广大群众及时、精准地解决农业生产难点问题。
呈现“一院九园”智慧农业新场景、新业态。在乡村,子路问津种养殖合作社,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冬小麦绿油油的长势喜人,孕育着一场丰收盛宴。“听了刘技术员的授课,学到了不少先进适用农技,让种田更容易,更有信心带领大伙致富奔。”合作社理事长陈某权说起在科技平台学技术很激动。
河农生以“产业数字化发展”和“乡村治理信息化”为主线,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数字技术植入产业,融入乡村治理。创新“村、校、企”人才共育新模式,培养乡村振兴本地化数字技术人才,实现了“本土人才、现场实训、在乡服务、对外创收”发展目标,用数字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把灵山科技小院打造成全省乃至的典型样板。
县委副张某斌、副王某舸多次前往灵山科技小院指导工作,对数字化在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和农业经营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数字应用场景的打造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认为科技小院完成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科技推广转化平台、农业人才培训平台、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作用。科技小院正围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体验式农业,加强与省、市、县农业科技部门、科研院校联动,依托罗山县的农牧业产业特点,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过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助推罗山县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田间地头当实验室,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罗山县利用“科技小院”发展壮大设施农业、培育完善新兴产业,建设的一院九园园区,对一院九园的模式进行推广。作为科技小院的“数字菜园”基地,罗山县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铁铺镇铁铺村,流转近千亩土地种植有机蔬菜,与科技小院强强联手,实体化运营,科技人员零距离、零门槛、零时、零费用服务农户,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快实现绿色、环保、有机食品高质量发展,让科技的“种子”在广袤的土地上开花结果、开枝散叶。
泰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对“科技小院”技术帮扶很满意,信心满满表示,建设的自动化配套水肥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运输配送数字化建设,通过农业墒情、病虫情、亩情、等信怎采集上传,提前做好防治措施。预计人工效率提升,水肥投入减少30%~40%,亩产量提升20%。在满足大家对高品质食品追求的同时,为乡村居民带来不菲收入,走出了一条居民富、乡村强、生态美的产业发展新路。
人勤春来早,在东铺镇淮河岸边,东日农机合作社,一架正张开双翼,来回穿梭,低空施肥喷。“以前农户背个喷雾器打,撑破天也就打个十亩八亩,现在只要动动手指,把数据输入,手机键上点点,无人机一天能飞防喷300亩,是传统人工的20多倍,不仅省事省时,还节省了农,减少了污染,保护了人身安全。”县科协负责人说。
数字赋能“云”上管理,乡村治理添“智”提“质”。“科技小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农业生产种植及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对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高效、农民增产增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科技小院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大显身手,成为助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新引擎,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人才培养引进的新平台,使罗山县成为乡村建设的典型。
九大场景之一的“数字家园”,就位于何家冲村未来社区,以留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发展核心,以造场景、造产业为发展途径,探索实施以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田园化、数字化、融合化为建设方向,打造未来社区治理的“一统四化九场景”,着力构建彰显红色底蕴、呈现未来元素,数字生活体验未来乡村。
安装的“数智大屏”不间断地播放何家冲村容村貌、老年人康养、本地土特产、乡村治理,针对乡村治理中的难点堵点,是否也能将数字化运用于基层治理中,如何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加速数据赋能治理全链条,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一直困扰着何家冲村支“两委”,何家冲村支部为努力探索全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合移动公司启动“建+智慧云平台”,借助信息科技助力平安建设,将消息快速传递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辖区治理水平,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提供了新路径。
“可以方便了解村情民情,村民可查看村务,也可以及时上报诉求、疑问、建议,通过汇总整理研判,及时解决群众需求,通过信息互动,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何某冲村支部何宗伟谈起“数字化”乡村治理话匣子打开了。
在罗山,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思维深入人心。“这些年赶上好机遇,搭上电商快车,通过参加培训,丰富了电商理论知识和实经验,合作社‘紫云英大米’线上线下都可以卖到6元一斤,在家就能把大米销往全国各地。”子路镇问津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鲁某燕充满骄傲和自豪地说。目前,在罗山乡村,一幅产业兴、富、生态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