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柳枝稷的拌土方法和种植土弹簧草用什么土?

梦想农场 1

柳枝稷的拌土方法和种植土

弹簧草适合的土壤

柳枝稷的拌土方法和种植土弹簧草用什么土?柳枝稷的拌土方法和种植土弹簧草用什么土?


柳枝稷的拌土方法和种植土弹簧草用什么土?


春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有腐殖物质、排水性能好的微酸性土壤中。春草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酸碱度不能太强。

弹簧草用什么土种植

一般来说,用腐殖土或泥炭土种植柳枝稷比较好。可以在其中加入沙子增加排水,可以在土壤中加入适量的发酵鸡粪和腐熟豆饼作为基肥,以满足柳枝稷生长所需的肥效。

弹簧草配土方法

通常有两种方法给柳枝稷施肥。种方式是用红玉、活性炭、椰糠、骨粉,比例为2:1:1:1。这样的土壤施用保证了植物的生长需要,肥效也比较持久。第二种配土方法是将腐叶土、蛭石、细砂、椰糠按照4:1:1:1的比例混合。这种土壤搭配有利于柳枝稷后期的生长,但不适合在苗期使用。

稷是什么农作物

稷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说为谷子,一说为高粱,一说为不粘的黍。

稷(拼音:jì)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稷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当作百谷之长。稷由百谷之长演变为五谷之神,和土神合称“社稷”,后成为的代称。

稷为禾本科作物,别名为粢米。 稷起源于北方,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时期就已经成为人们的主食,也正因此,古代把称为社稷,社指土地,稷就是指粮食,可见稷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稷具有高度抗旱耐热,抗虫害,生长期短等优点,是北方干旱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现主要种植在东北、华北丰口西北地区。

稷属小粒粮,千粒重为3-8克。加工成米后营养也很丰富,含蛋白质9.6%,脂肪0.9%,碳水化合物76.3%,热量351千卡/百克,粗纤维1.0%,灰分1.3%,还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稷的食用方法很多,碾成米称“稷米”,可蒸饭煮粥,磨成面叫“糜子面”,可作糕团或其它小食品。蒙古族多用稷米做炒米。稷专业标准以容重定榆芝等,分三个等级稷米。

原形态:

稷米一年生栽培草本。秆粗壮,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cm,有时有分枝,节密被髭毛,节下具疣毛。叶鞘松弛,被疣基毛;叶舌长约1mm,具长约2mm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cm,宽达1.5cm,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

柳枝稷的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

种苗

种苗建植缓慢。4-5月播种,播量为6-7千克/公顷的纯、活种子。根茎和种子繁殖,根深,株高l-2M。

步骤

一种柳枝稷的体外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一:选择适宜生长发育阶段的茎节组织

在柳枝稷生长发育至有5~6个节时,去除顶端和基部的2个茎节,人工切取中间3~4个茎节处的茎节组织,茎节组织包含切取茎节的上下区段各1~1.5cm长度;

大兴北方常绿基地-柳枝稷

步骤二:诱导初生再生芽

对茎节组织进行灭菌,以MBP培养基人工诱导初生再生芽,其中,MBP培养基为:MS无机盐和维生素混合物4.43g/L,麦芽糖30g/L,6-苄基氨基嘌呤3mg/L,琼脂粉7.5g/L,PH=5.8,28℃条件下光照培养至再生芽长度为0.5cm~1.5cm;

步骤三:丛生芽块生长点的人工处理

沿再生芽基部2mm~3mm处切除再生芽,28℃条件下继续光照培养至再生芽长度为0.5cm~1.5cm时,再次切除再生芽,重复进行4~5次,至茎节组织处的丛生芽块直径为0.5cm左右;

大兴北方常绿基地-柳枝稷

步骤四:丛生芽的大量诱导

再以MBP培养基对丛生芽块进行人工诱导,28℃条件下,光照培养至丛生芽长度平均为2.0cm~2.5cm,再生出较大规模的丛生芽;

步骤五:丛生芽生根培养

沿丛生芽块基部切取并分离出每个丛生芽,转入生根培养基SMO中,28℃,光照条件下培养2~4星期至每个丛生芽幼苗高度约为5cm以上,得到再生植株;其中,生根培养基SMO为:MS无机盐和维生素混合物2.22g/L、蔗糖8g/L、琼脂粉7.0g/L,pH=5.8;

步骤六:移栽至温室或大田

将再生植株炼苗3~5天后,移栽至温室或大田即可

大兴北方常绿基地-柳枝稷

如何种植柳枝稷种子?

种子的获取

一般来说,柳枝稷在花期很难自然授粉,需要人工授粉才能使其结实。授粉后要注意种子的成熟时间,及时采摘。不能等到种子自然散了。一般来说,它的种子适合秋天播种。如果不方便播种,种子需要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

土壤的选择

春草喜欢略湿的生长环境,种植用的种植土要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它喜欢肥沃的种植土壤,可以为它的生长提供养分支持。种植前,可以在种植土中施一些基肥,或者在种植土中掺入一些腐烂的花和叶子,增加其腐殖质含量。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空气支持,也不例外。因此,应选择具有一定空气流动性的种植土进行种植,这样可以为种子提供良好的发芽环境。

播种的方法

播种前需要找一个花盆,大小不要太大,然后用水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准备好的栽培土倒入花盆中,倒入距离花盆口5cm处。用工具平整土壤表面,然后将收集的种子撒在土壤表面。撒得过密会导致植物生长空间不足,撒得过稀会导致盆栽观赏价值下降,所以要合理播种,种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然后用大约1cm的种植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要合适,否则会影响其出芽率。为了给种子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还需要用水壶将花盆中的种植土湿润。

后期打理

羽化前不要让它受强光。放在阴凉的房间里,给它一定的时间慢慢发芽。另外,要时刻注意花盆的种植土壤,保持在一定的湿度以上,保证种子有良好的出芽条件。为了更方便它发芽,还可以在花盆周围的空气中喷一些水,增加空气湿度。

黍稷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怎么样?

黍稷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除低洼易涝地外,从沙土到黏土都可生长。黍稷耐瘠性强,是开荒的先锋作物,古农书《齐民要求》记载:“凡黍穄(稷)田,新开荒为上……”。在新开垦的荒地上,其他作物多不适应,而黍稷却能生长良好。农民常在新开垦的土地上种一茬黍稷,以熟化土壤,然后再种其他作物。

黍稷耐盐碱性较强,在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20%~0.25%时都不会遭受盐害,几种主要作物的耐盐递减顺序为稗子—向日葵—蓖麻—棉花—黍稷—高粱—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可见黍稷对盐碱有较强的适应性。

我国对北方12省(区)的4207份黍稷品种资源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苗期耐盐表现为1级的15份,占鉴定总数的0.36%;2级的62份,占鉴定总数的1.47%;3级的1751份,占鉴定总数的41.62%;4级的1939份,占鉴定总数的46.09%;5级的441份,占鉴定总数的10.48%。77份苗期耐盐品种(1级和2级)在盐渍条件下生长10d左右,从群体以及单株叶片枯萎程度上看都远远优于一般品种,可供耐盐育种及盐碱地栽培利用。

黍稷也适应在风沙土上种植。我国内蒙古境内耕地除黄河灌区外,多为风沙土,在这些贫瘠的风沙土上,黍稷的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0%左右。这是当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也反映了黍稷对沙质土壤的适应性。

黍稷的生产概况是什么?

黍稷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半干旱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属雨养农业区,因此黍稷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但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黍稷的生产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每公顷黍稷的平均产量为615kg;80年代为1005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63.4%;到90年代初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1095kg,比80年代提高9%。陕西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是525kg,80年代每公顷平均产量为900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71.4%;到90年代初每公顷平均产量为975kg,比80年代提高38.3%。甘肃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870kg,90年代初每公顷平均产量为1140kg,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37%。全国黍稷50年代每公顷的平均产量为670kg,90年代初提高到1070kg,提高了60%。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黍稷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黍稷的生产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提高,有些地区黍稷每公顷的平均产量超过了1500kg,有的甚至超过0kg,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府谷、山西河曲、保德、偏关等地,每公顷黍稷的产量可达4500~6000kg。我国黍稷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的发展在20世纪50~70年代比较缓慢,进入80年代以后黍稷的科学研究列入了攻关项目,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由于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生产,使我国黍稷的产量水平也相应的提高。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的地区,黍稷作为当地的主要作物,为当地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很大贡献。如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地区黍稷的播种面积占粮田的40%,陕西的榆林地区农民口粮10%以上是黍稷,甘肃省黍稷的种植面积是谷子的2.5倍,山西的雁北地区黍稷是农村人口的主要食粮,每年的播种面积在8万hm2以上。如今,在我国大西北的开发建设中,黍稷又以其特有的抗旱耐瘠、抗风沙的特点,在开垦荒地、治理沙漠中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