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水质标准
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夏季养鱼最需要关心的就是水温了,如果这时候没有好好注意水温的变化很有可能引起水质的改变,这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观赏鱼的疾病了。那么夏季养鱼该如何调节水质呢?2、二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这类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水器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观赏鱼毒等)后,即可供生活饮用。
3、三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这类水质经过处理后也能供生活饮用。
4、四类水质:主要适用于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这类水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用于工业或娱乐用水时也需要经过一定处理后才能使用。
5、五类水质: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景观要求水域,这类水质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相应处理。
请问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可以加剂吗?为什么?
池塘水质在水产养殖中首先就是加强平常的巡塘时间,经常观察池塘水体的变化。早中晚各检查一次比较好,水质的时候尽量多换水。还可以使用物来调节水质。其次,调节好水质的肥瘦程度,施肥量根据天气变化还有季节来确定,看水质的肥瘦来施肥,具体水质肥瘦的判断之前的文章中鱼塘增氧机商家也介绍过。施肥遵循每次少施用多施几次的原则。再次,控制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繁殖速度,大量的额水草生长或者是浮游动物生长都会影响水质的肥瘦还有水中氧气的消耗。,适当的投喂饲料,尽量是投喂多少水产动物消耗多少,避免浪费污染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变红是经常可能会碰到的一种情况。导致池塘水体变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水中的氧气含量太少,水质酸碱度不平衡酸性过大,水质的肥瘦程度不好,这都是引起水体变红的原因。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鱼塘增氧机销售商家建议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怎么去除养殖污水中的杂质?
面对因土壤碱性大而引起的pH值升高问题,的办法就是“洗池”。如果想选择类似于解毒型产品降解pH1、一类水质:主要适用于源头水、自然保护区,这类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处理(如过滤)后即可供生活饮用。,一定要足量大量。否则无异于“拿筷子划拉缸”。也有朋友更相信“扑草净”,用扑草净和漂降解pH值首先要确定是否因浮游生物繁殖过盛引起的水体pH值过高。另外,像除草剂在pH值5.5—7.5之间能较好发挥作用,过酸过碱对某些除草剂有分解作用,影响效。工业盐酸也有用在降解pH值问题上,并听说有着不错的效果。养殖水体中的总有效氮含量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池塘养殖中投喂的饲料,有未被鱼类食用的占5-10%,而在被鱼类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的形势排出。氮的输入方面,饲料占90-98%,氮的输出方面,鱼类占20-27%,沉积的氮占54-77%,磷的输入中饲料占97-98%,而沉积的磷占输出的72-89%,鱼类的输出仅占8-24%。即说明饲料中氮、磷含量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生长外,大部分在池塘中沉积,造成浪费和污染。超量投喂的人工饲料、施放的有机肥料和生物物等使池塘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溶解的有机物质是细菌的营养物,为致病菌的繁殖生长提供条件,增加养殖生物患病的可能。过多的有机物质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使池塘易发生缺氧状况水质易恶化,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一、养殖尾水的物理处理技术。水产养殖尾水物理处理技术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阻隔或吸附水中杂质,以期保持水质洁净,目前以机械过滤和泡沫分离处理技术效果最为明显,在工厂化规模养殖的尾水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二、养殖尾水的化学处理技术。臭氧可以有效地氧化水产养殖尾水中积累的氨氮,亚盐,降低有机碳含量、化学需氧量浓度,去除尾水中多种还原性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优化水产养殖环境的作用,臭氧具有的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性。另外,水产养殖中使用、生石灰等化学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对尾水处理后,可提高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质量,但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使菌株产生耐性,对水产养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养鱼怎么调节水质?
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7—10天加水或换水一次,每。平时注意观察,根据水质情况及时采取加水、换水措施进行适当调节,保证池水利于鱼类生长。
2、增氧机增氧
精养池在夏季应安装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增氧机调节水质,有浮头危险时,开增氧机增氧。
3、其他方法
在夏季,还要采用其他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定期搅动池底,促使物质循环代谢;及时清除污物、残饵防污染,适时杀灭水蚤及其他物调节法等。
4、防止鱼病
夏季也是鱼病的易发季节,应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食场、饵料台每10天清理一次,然后每个食场用漂g或生石灰7.5—10kg,用水溶化后泼洒,一般可每15天全池泼洒一次,使水中漂达1mg/kg或泼洒生石灰达20mg/kg来防病治病。平时还应注意观察。发现鱼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水质硬度高低调整可用一下方式。当水质硬度过高时,可采用的调整方法为:1.使用软水剂调整,例如:添加适量的硬度降低剂。2.使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过滤,软化水质硬度。3.部份换水,加入低硬度水或以纯水混合。当水质硬度过低时,可采用的调整方法为:1.使用硬水剂调整,例如:添加适量的硬度增高剂。2.在水族箱中适量加入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可以加剂,需要及时注换水或调节水质。如河(湖)水源水质较好,可定期(10至15天)注换1次,每次20厘米左右;如水源水质较,可以选择晴好天气,每15至20天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也可用生石灰(每亩12至1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马上使用消毒杀菌剂。适时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同时备好急救“增氧灵”,预防缺氧浮头发生。无活水源的水池,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含量30%左右的漂1克兑水浇泼,同时早晚适量泼施人粪尿。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浮莲和水花生等。及时注换水或调节水质。如河(湖)水源水质较好,可定期(10至15天)注换1次,每次20厘米左右;如水源水质较,可以选择晴好天气,每15至20天使用一次复合微生物制剂,也可用生石灰(每亩12至15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马上使用消毒杀菌剂。适时使用增氧设备,坚持晴天中午开,傍晚不开;阴天清晨开,白天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天半夜开的原则。同时备好急救“增氧灵”,预防缺氧浮头发生。无活水源的水池,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含量30%左右的漂1克兑水浇泼,同时早晚适量泼施人粪尿。如是肥水塘或以投喂精饲料为主的鱼塘和配套禽畜场的池塘,水质容易富营养化,每亩塘用竹竿栏圈50~60平方米的水面,种浮莲和水花生等。一些珊瑚砂或大理石砂,借以增高水质硬度,但同时需要注意水质pH含量的变化。3.部份换水,加入高硬度水进行混合。
常言道“养鱼先调水”,由此可见调水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调水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物理调水
加换水。加换水是最简单的调水措施,但加换水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有的养殖区域水源不便,无水可加;二是加换水会流出许多饵料生物,使水质清淡,不利于滤食鱼生长,水质太清淡也降低光合作用增氧量;三是加换水易引起鱼虾的应激反应。因此,精养过程中,如果不是必须(污染超过自净力),一般不以加换水作为调水措施。
2.机械增氧。溶氧指标是鱼虾精养中最重要的因子,溶氧的来源除藻类增氧外,机械增氧是鱼虾养殖主要的氧源保障,随生物反应器可以长期调控水质问题和讲解水体重金属。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增氧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机械增氧作用概括有四个方面:(1)增加水体溶氧;(2)减少水体分层,促进溶氧的均匀分布;(3)促进底质的氧化反应,消除或降低“氧债”及有害化合物的生成;(4)加速残饵、粪便等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化学调水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的某些特点,针对具体水质特性及改良要求,对养殖水体的有害物进行沉降、氧化、分解、离子交换等作用,使水质得以净化。化学调水剂有增氧剂,如钙、氢;絮凝剂(沉降剂),如明矾等;离子交换剂,如生石灰、硫代硫酸钠;pH值调节剂,如醋酸、生石灰、碳酸氢钠;杀藻剂,如硫酸铜等;定向培藻剂等。化学调水剂的特点是见效快,使用方便,不足之处是时效短,成本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生物制剂调水
这是当下用的最为普遍的调水方式。不少养殖户都会依托“优激灵”小肽制剂进行调水工作,它具有解毒、抗应激、培菌培藻等多重功效,尤其是如今正值盛夏季节,合理使用的话会有比较满意的结果。
养殖池塘水质变红怎么处理?
建议使养鱼的水,需要水肥嫩爽但是,也并不是硬度越低的水质越好,也是不适合水草、鱼类养殖的,因为水质中的钙、镁等化合物的含量太少,尤其是对水草栽培而言,也不利于生物的营养生长。如果要在这种“软水”环境下种植水草、饲养鱼类,我们就必须设法来提高水质的硬度,这个增高水质硬度的处理程序,我们称之为水质的“硬化处理”。所以,在用作栽培、饲养的水源之前,我们先以水族市场所出售的测试剂来确认水质的硬度,如果发现水质硬度不适合,就可以配合相关处理的剂来调整,转换为适合生物生长的水质。,水质要肥,可以使用华畜小球藻,培育水藻,增加水中的营养物质和优质藻类。用红菌兵团,加冠菌龙
水产养殖早期ph值高怎样处理
水质中的硬度通常是指溶解于水中的钙、镁等化合物的含量。其含量越高,水质硬度就越大。硬度高的水质,称为“硬水”,硬度低的水质,称为“软水”。硬度有多种多样的表示方法,目前,在水族业界通用最多的是德国的硬度表示法,即以氯化钙的当量来表示溶于水质中所有可溶性钙和镁盐的方法。一个德国硬度相当于每100毫升水质中含有氯化钙的当量为1毫克,标记为1度gH。硬度在8度gH以下的水称之为“软水”,较为适合一般水草、鱼类的养殖。硬度高于8度gH以上的水称之为“硬水”,比较不适合一般水草、鱼类的养殖,必须要设法降低水质中的硬度,这个降低水质硬度的处理程序,我们称之为水质的“软化处理”。一般导致本地pH值升高的因素无外乎三种。二、化学调水
池水肥沃,浮游植物大量生长,光合作用强烈,造成池水pH值高。尤其近海污染日愈,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浮游植物迅速增长,水色渐浓。虽然经物消毒,但在效消失后或还未消失时浮游植物已经开始生长,最早大量繁殖起来的就是浮游植物。
海水被碱性污染物所污染,造成池水pH值高。被造纸厂,制碱厂,皮革制造厂等污水污染的海区污水进入养殖池塘造成pH高。在临近东港市区的二道沟养殖区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地养殖户有的在四月份就开始不断的杀藻,有的在六月份还未放住苗。当地养殖老板说是潮沟水臭不可闻。
土壤pH高,也就是土壤返碱。我们都知道海边的一种可食用植物,“碱蓬子”。俗称“盐蒿”,“碱蒿”。它是咱们东港饥荒年代的“菩萨菜”,没人耕耘呵护却陪伴我们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当然因碱蓬子而成为景区的只有盘锦的“红海滩”。在盘锦二界沟的养殖老板,每一年对付因pH高所用物少则三四千,多则上万元。养殖用地在经历过一冬天的晾晒,有时会形成盐状结晶。这种结晶形成不是一日两日,完全溶解也不是一日两日,能看见的不代表全部。另外一个因素,池塘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许多有害生物和毒物,但有机物分解后,大量的有机碳变成了无机碳,而碳恰好是影响pH值关键因素。碳增加pH值就下降,反之升高。清淤是将大量的碳移出池外,造成池塘碳源减少。硬底底质因含碳量相对于内陆土壤少不能补充碳源。在临近淡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开春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这也是pH升高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