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农场

养殖龙虾 黄鳝 泥鳅_龙虾泥鳅黄鳝鱼能一起养殖吗

梦想农场 1

养殖水产有哪些

2、甲壳类

1、养殖类型:根据水中的含盐量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根据养殖水域的区别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水库养殖等,根据养殖方式可分为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等。2、淡水主要养殖品种:鱼类包括黄鳝、泥鳅、鲫鱼、草鱼等,甲壳类包括小龙虾、大闸蟹等,其他品种包括田螺、乌龟等。3、海水主要养殖品种:藻类包括紫菜、海带等,贝类包括牡蛎、扇贝等,鱼类包括梭鱼、鲈鱼、石斑鱼等,甲壳类包括虎头蟹、南美白对虾等。但现在人工养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在驯食时混养泥鳅是不利的:

一、养殖类型

1、含盐量

根据养殖水体中的盐分含量的高低,可分为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这2种。

2、养殖水域

根据养殖水域的异,可分为池塘养殖、稻田养殖、滩涂养殖、水库养殖、港湾养殖、江河养殖、湖泊养殖、浅海养殖等。

3、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方式的异,可以分池塘养殖、大水面养殖、港湾养殖、滩涂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浅海养殖、海洋牧场等。

二、淡水主要养殖品种

1、鱼类

(1)国内品种

①我国淡水鱼类大概有8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为种左右,其中产量较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概为40多种,具体如下。

②黄鳝、泥鳅、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鳜鱼、鲶鱼、河豚、黄颡鱼、鲥鱼、白鲟、鳇鱼(西北鲤科无鳞)、鲟鱼(史氏鲟、匙吻鲟)、节虾虎鱼(幼鱼俗称春鱼)、鲑鱼(大马哈鱼)、乌鳢(黑鱼、才鱼)、鳗鱼(鳗鲡)、太湖新银鱼、团头鲂、长春鳊、公鱼、大银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等。

罗非鱼、虹鳟鱼、大口黑鲈、革胡子鲶、巴西鲷鱼、斑点叉尾鮰、淡水白鲳、淡水鲨鱼等。

3、其他品种

三、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藻类

2、贝类

3、鱼类

主要包括梭鱼、鲈鱼、小黄鱼、大黄鱼、鲷、真鲷、黑鲷、半滑舌蹋、石首鱼、比目鱼、鳗鲡、石斑鱼、河鲀、马面鲀、跳跳鱼(弹涂鱼)、大菱鲆(多宝鱼)等。

4、甲壳类

主要包括虎头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斑节对虾、琵琶虾、灯笼虾、对虾(东方对虾)、日本蟳、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5、其他品种

主要包括海参、海胆、海星、海蜇、海肠子等。

黄鳝与泥鳅是否可以混养

主要包括紫菜、海带、枝角藻、螺旋藻、裙带菜等。

混养的优点:一、黄鳝和泥鳅的食性不同,黄鳝养殖中,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可使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黄鳝吃剩的残饵还可被泥鳅摄入,减少了饲料的浪费,也起到了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一样,两者可充沛应用水域中的不一样饵料资本,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丧失和Waste,既可起到避免水量变坏的用处,还可播种必定数目的泥鳅,增加经济月入。

扩展资料:

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殖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夜行性,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故可直接呼吸空气。冬季与乾季时,会掘穴深至地下1-2公尺,数尾鱼共栖。

而泥鳅而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物为食。

黄鳝与泥鳅栖息习性和食性不同,且不互相残食。将这两种鱼混养于同一池塘,可利用各个水层和水体中各种天然饵料,充分发挥池塘生产潜力。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请参考一下意见:

黄鳝、泥鳅混养利弊分析

人工养鳝,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同,二者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泥鳅,增加经济收入。

1.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

2.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由此,人工养殖黄鳝时,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150平方米。若用水泥池养黄鳝、泥鳅,放苗前一定要进行脱碱处理;若用土池养殖,要求土质坚硬并将池底夯实。池深0.8~1.5米,无论是水泥池还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入30厘米肥泥层,含有机质较多的肥泥,这样有利于黄鳝和泥鳅挖洞穴居。建池时还要设置进出水口,水深保持在15~20厘米。进出水口要用拦鱼网扎好,以防黄鳝和泥鳅外逃。

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对养殖池消毒,并在放苗前3—4天排干池水,再注入新水。

选择网眼密的聚乙烯网片制作网箱。网目大小以不跑鳝、鳅且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单箱面积不超过20 平方米,规格一般为长5 米~7 米,宽2 米~3 米,高1.5 米~2 米。网箱沿池边用竹竿固定,箱口高出水面0.5 米~0.6 米,箱与箱之间相距1.5 米,网箱总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的10%。放养苗种前7 天~10 天,将新网箱放在水中浸泡,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藻类生物膜,以免擦伤鳝体。将经曝晒或消毒处理的泥土投入网箱,厚约0.2 米,以便鳝、鳅冬季潜入泥土中越冬。在箱内移栽水花生,覆盖面占网箱面积的70%~80%。

二、选好黄鳝、泥鳅种苗,合理放养:

池塘在放养鳝、鳅苗前按常规养殖要求放养苗种。鳝、鳅苗4—11月均可放养,鳝种规格为20克/尾左右,同一网箱的黄鳝尽量规格整齐,以免互相残食。尽量提早放养,以利于提高出箱规格。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25克的黄鳝2千克、泥鳅0.5千克;或者放养规格为50克的黄鳝3~4千克、泥鳅1千克。放养苗种前3—5天,水花生及水体用漂水溶液消毒。鳝、鳅苗种消毒可用10ppm 的蓝水溶液浸泡10—15或用20ppm 水溶液浴5—10分钟,也可以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泡3—5分钟。

三、投喂配合饲料:

先安装饲料台,饲料台用木板或塑料板都行,面积按池子大小自定,低于水面5㎝。投放黄鳝种苗后的最初3天不要投喂,让黄鳝适应环境,从第四天开始投喂饲料。每天下午7点左右投喂饲料,此时黄鳝采食量。人工饲养黄鳝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一些小鱼、小虾、蚯蚓、蝇蛆、河螺、黄粉虫、蚕蛹、猪血以及动物内等鲜活饲料。人工驯化的黄鳝,配合饲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欢吃的饲料。采用人工培育的深黄大斑鳝种苗,用配合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按黄鳝体重的3﹪~5﹪,每天投喂1~2次(依天气和水温而定),采用定时、定量的原则,饲养20g的黄鳝苗一年可长到 200~300g。泥鳅在池塘里主要以黄鳝排出的粪便和吃不完 的黄鳝饲料为食,也可通过培肥水质解决一部分,泥鳅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鳅比例大于1:10时,每天投喂一次麸皮即可。开始投喂量要少,以后逐步增加。

人工养殖黄鳝时,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

四、饲养管理

黄鳝、泥鳅的生长季节为4—11月,其中旺季5—9月,在这期间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细”,即勤巡池,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早晚检查箱体,防逃、防鼠、防盗、防汛,及时除去箱内生长过旺的水花生,防止其长出箱外致使鳝、鳅逃逸。11月以后,箱中没有设泥土层的,可以将水花生加厚到0.3 米,然后用重物压沉,让鳝、鳅潜伏其中越冬。细心观察池塘里黄鳝和泥鳅的生长状态,以便及时采用相应措施。黄鳝、泥鳅的习性是昼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质清新,PH值6.5—7.5之间,水位适宜。

五、鳝病以预防为主

要经常用1—2ppm漂全池泼洒,定期用硫酸铜物预防疾病。因为黄鳝一旦发病,治疗效果相对较,因此预防比冶疗更重要。

前面几个全扯淡!黄鳝捕食泥鳅

黄鳝泥鳅龙虾甲鱼和蚂蝗+算不算保护动物?

养殖黄鳝和泥鳅成功与否,种苗是关键。黄鳝种苗用人工培育驯化的深黄大斑鳝或金黄小斑鳝,不能用杂色鳝苗和没有通过驯化的鳝苗。黄鳝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尾为宜,太小摄食,成活率也低。放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鳝苗1-1.5千克为宜,黄鳝放养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鳅苗。泥鳅用人工培育的成活率高。

不算的,它们是人类的生活必须品,是人们吃的,所以算不上保护动物

不算。有很多都可以人工养殖的,市场或者超市都有卖来食用

这几主要包括罗氏沼虾、日本沼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中华绒螯蟹(河蟹、大闸蟹)等。样不是保护的动物,是可以吃的食物。

想抓一些黄鳝、泥鳅去市场上卖钱,用什么饵料比较好呢?

2、黄鳝与泥鳅混养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稻田养殖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著,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用蚯蚓做饵料,黄鳝泥鳅十分喜欢吃蚯蚓这种比较小的动物

用蚯蚓比较好,把蚯蚓放到网子里,然后主要包括海螺、牡蛎、鲍鱼、青蛤、蛏、杂色蛤、文蛤、毛蛤、血蛤、扇贝、乌贝、贻贝、竹蛏、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等。泥鳅和黄鳝就会跑去吃。

可以使用蚂蚁,蚯蚓,毛毛虫等小动物来做诱饵。也可以到市场上买一些专门黄鳝和泥鳅食用的一些饵料。

黄鳝与泥鳅是否可以混养

1、两者食性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即可适应配合饲料,而黄鳝则需要经过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配合饲料。如果混养,会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导致驯食失败。

人工养殖黄鳝,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对黄鳝的养殖有益。原因如下:

1、黄鳝与泥鳅食性不同,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饵料资源,泥鳅还可摄食黄鳝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防止水质变坏,还可增加经济效益。

但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驯食时混养泥鳅对黄鳝的养殖不利。原因如下:

22、泥鳅较活跃,其好动的习性可防止黄鳝因密度过大所引起的相互缠绕,从而保持黄鳝体表正常的粘液,减少鳝病的发生。还可增加水中的溶氧,创造了良好的养殖环境,、泥鳅较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导致部分饲料散失在水中,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导致驯食时间延长。

因此,人工养殖黄鳝,需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泥鳅黄鳝养殖技术

可以混养啊

1、场地:养殖泥鳅和黄鳝需选择一个避风、向阳的场地。2、水池:养之前需将水池的水放干,然后在池底撒入生石灰消毒,然后将池塘晾晒7~10天。3、水质;:在池塘中加入适量的水,注意水质需保持洁净。4、养殖:将黄鳝苗和泥鳅苗放入池塘中,然后适量喂食即可。

泥鳅的介绍

泥鳅为底栖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2)国外引进品种。昼伏夜出,适应性强,可生活在腐殖质丰富的环境内。

养殖黄鳝还能否混养泥鳅?

养殖黄鳝还能混养泥鳅的理由如下不少朋友打来电话询问:其实,这需要分情况区别对待。:

二、黄鳝密度过大时,会引起相互间的缠绕,在黄鳝中搭配一定比例经常上窜下跳的泥鳅,可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另外,泥鳅上下波动,使得水中溶氧增加了,给黄鳝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殖黄鳝不主要包括金鱼、锦鲤等观赏鱼类,以及乌龟、鳄龟、田螺、河蚌、巴西龟、中华鳖、大鲵(娃娃鱼)、宽体金钱蛭等特殊品种。能混养泥鳅的理由如下:

在黄鳝驯食时混养泥鳅极为不利。一是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配合饲料,而黄鳝不同。在驯食过程中,泥鳅在黄鳝还没开口吃食的情况下就将配合饲料一扫而光。这给黄鳝的驯食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好动的泥鳅上下窜游,这时候水波动较大,常致使部分饲料散失在水中,不仅浪费了饲料,影响了饲料的利用率,还污染了水质。 因此人工养殖黄鳝时,一定比例泥鳅的投放在驯食工作结束后进行,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的目的。

黄鳝和泥鳅的养殖

一、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同,二者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泥鳅,增加经济收入。

1.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黄鳝与泥鳅可以混养。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

2.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由此,人工养殖黄鳝时,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衷心的建议你应以黄鳝为主,泥鳅的量当然就要小得多。

黄鳝与泥鳅可以混养吗

2.泥鳅比黄鳝活跃,经常上窜下跳,其好动的习性可防止黄鳝因密度过大所引起的相互缠绕,从而保持黄鳝体表正常的粘液,减少鳝病的发生;而且泥鳅的上下波动,增加了水中的溶氧,给黄鳝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人工养殖黄鳝,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对黄鳝的养殖有益。原因如下:泥鳅,黄鳝,都是营底栖生活的,而中上层水体却没有被利用起来。再则,2种都是生活在底层环境,它们活互相争夺生存空间,溶解氧,食物…………这对养殖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我建议你可以再养殖一些生活在水体上或中成的生物。以便更好的利用空间,至于养殖的比例就要根据你养殖的什么生物来确定啦。

1、黄鳝与泥鳅食性不同,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饵料资源,泥鳅还可摄食黄鳝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防止水质变坏,还可增加经济效益。

但目前人工养殖黄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驯食时混养泥鳅对黄鳝的养殖不利。原因如下:

2、泥鳅较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导致部分饲料散失在水中,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导致驯食时间延长。

因此,人工养殖黄鳝,需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