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养殖技术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做营养液养鹅综合收益10元每只:种鹅是指母鹅开始产蛋、公鹅开始配种并繁殖后代的鹅,是鹅场生产的基础,无论哪一个鹅场都不可能离开种鹅的养殖。下面我们谈谈种鹅养殖技术要点及其饲养管理方法。饲料成本节约5元每只,每只鹅多长肉3两,此外可以节省很多品费用,比如预防性的抗生素可以不用,少生病也能节省不少品费用,成活率大大提高,这都是钱,所以综合收入可以提高10元以上每只,尤其是种鹅,因为肠道疾病基本可以预防,产蛋率大大提高。
产蛋鹅养殖技术方案图解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
产蛋鹅养殖技术方案图解 产蛋鹅饲养管理技术
方法:2公斤红糖(红糖先溶于水),2公斤面粉,100公斤水,一包菌宝贝。混合后打氧激活。激活时间12-24小时。饲喂的时候可以稀释2-5倍,直接喂水或喂食的时候边撒料边喷洒到料里面。即拌即喂。拌好的料尽快吃完。
如何养鹅鹅的养殖技术
产蛋鹅的淘汰与更新主要根据年龄和产蛋性能来决定,蛋鹅的利用年限一般为三年。一般鹅的个产蛋年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到第二个产蛋年时产蛋率下降。在组织鹅群时,一般以一岁的母鹅占60%~70%、两岁母鹅占30%、三岁母鹅占10%为宜。经过一个产蛋年以后,鹅群进行一次选择,按比例及时淘汰体型结构有缺陷、产蛋量小的母鹅。经选留的母鹅同时进行人工换羽,并补充经留的后背鹅组成新的产蛋鹅群,同时要及时做好鹅瘟等的免疫注射工作。“小鹅在养殖的时候1.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不能喂油腻的食物,要配混合绿色饲料混合喂养,半月后还要增加绿色饲料,例如青菜,青草,水草等1、幼雏期。一般白天喂三四次,晚上一两次,还要提供干净的饮用水。注意地面要干燥,不要着急放在湿润地方,避免病害。另外,晴朗天气要让它在太阳下沐浴,每天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
养殖鹅技术?
种鹅繁殖常采用自然交配的方式,组建种母鹅群通常按上述的年度淘汰与更新方法进行。另外,要特别注意种公鹅的选留,要求种公鹅体格健壮,体型较大,精力充沛,举止活泼,旺盛。蛋用型鹅的公母比例为1:20~1:25,种公鹅常常只利用一年,要充分保证种鹅的配种机会和提高种蛋受精率,根据种鹅在一日中以早晨和下午气温适宜时交配活动最为活跃、频繁的规律和交配在水中进行的特点,要安排充足时间让鹅群在水中嬉戏、择偶,为种鹅配种创造条件。当种公鹅发生不旺时要采取措施,及时更换公鹅,以保证种蛋的受精率,每天的种蛋应统一保存与孵化。养(1)破壳后2、在建造鹅舍时,一定要注意给鹅群建造小房间,以便分批饲养。鹅舍应保持适宜的通风,防好贼风,里面不能过于阴暗。在冬天天气寒冷时,应在地上铺一些稻草增加热量,使鹅舍变得暖和。鹅舍内还要备好水盘、料盘以及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第四周开始就进入育成期了,这个时候的鹅成长最为快速,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换羽毛、长肉和长骨骼。殖鹅的技术主要有,在幼稚期,做好保温,防湿和开食工作,温度控制在28°左右,湿度在55°左右。育成期,是鹅成长最快的时期,要特别注意营养和粗精饲料的搭配。产蛋期,为了提高受精率,公鹅和母鹅需要按1:4的比例来分组饲养,修产期,需要进行人工换羽,喂食高蛋白的精饲料,促进羽毛的迅速长出。
鹅怎么养 鹅的养殖方法
种鹅的饲养管理在冬季和休产期,应使种鹅得到优质的粗料,适当补充精料即可。一般在产蛋前4周开始改用种鹅日粮,饲料粗蛋白质水平为16%―17%。在整个繁殖期间每天每只种鹅按体重不同喂给―300克的混合粉料,并全天供应足够的优质粗饲料。2年以上的种鹅主要靠放牧粗料为主,适当补饲少量精料。1、幼雏期。
(1)雏鹅由于刚出壳不久,在饲养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做好保温、防湿、开食工作,温度需要尽量保持在28-3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雏鹅每成长一周,对它的稳定可以下降2℃左右,直至脱温。
(2)开食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
(3)在幼雏期的时候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了一周后再进行浅水洗浴。
2、育成期。
(2)如果正遇夏季的话,不能过度放牧,还要注意疾病的防控,及时接种,同时还要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2-34、修产期。次的补充饲料。
(3)在这一段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饲料的营养和搭配,在喂养的时候需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的方式。可在日常观察鹅的粪便可以明确的知道饲料是否搭配得当,如果粪便比较小而且坚实的话,说明精饲料过多了,需要加入粗饲料;如果粪便粗大且松散的话,说明粗饲料过多了,需要加精饲料。
3、产蛋期。
(2)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鹅舍内需要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还能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
(1)产蛋期过后就是修产期,这个时候母鹅的体力和营养都是缺乏的,导致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尤其对水禽的危害较大。在饲料中添加0.3%的土霉素粉,连用3―5天,每月1次。也可采用禽霍乱进行预防接种。羽毛杂乱不堪,这时候就需要强制对它进行人工换羽毛,在人工换羽的时候,尽量分批进行换羽。
(2)进行换羽鹅会变得走路摇晃、不愿睡、不愿进食等等,这种情况出现时,无需过度关注,同时注意好鹅舍的清洁、干燥、通风等方面。
(3)在喂食上加入一些富含高蛋白的精饲料能让羽毛快速长出来。
蛋鸭养殖技巧及注意事项
4、淘汰与更新一、鸭群产蛋上下午之比
2.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二、蛋壳颜色变白、变黑色小点沉着、或见到沙皮蛋
这些情况都说明一点,就是接产蛋推迟后的向前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应激因素和继续强烈机体、病菌入侵,从而使得产蛋鸭鹅器1、鹅舍场地:鹅舍宜选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的地方,附近有池塘和充足的草料,舍内应备好水盘、料盘以及线灯、煤炉等设备。官分泌紊乱,需及时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产蛋量的变化
每天记录产蛋个数和产蛋斤数,这样才会知道产蛋个数是否减少,才会根据相关信息,寻找产蛋个数减少原因。
四、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
在养蛋鸭的过程中,养殖户必须要了解蛋鸭每日饮水量及采食量的情况,需根据蛋鸭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饲料和饮水。
五、鸭群体重的变化规律
蛋鸭产蛋后每周称一次体重并记录体重数据。
在每晚睡觉前听蛋鸭呼吸五分钟,这样可以提前知晓蛋鸭是否患上某种呼吸疾病。
种鹅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
种鹅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未来商品鹅的生产,所以要想获得的效益,就需要做好种鹅以及育肥鹅的管理。种鹅的养殖方法:
大鹅饲养技术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的应立即更换。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3.加强管理工作
②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③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④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1.进育雏室后要及时潮口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的基础上,作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鹅群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次饮水),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并抓住几只雏鹅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其学会饮水,之后其他雏鹅就会模仿饮水。
2.不可避免地会在雏鹅群内出现一些弱小的个体,所以要做好弱雏复壮工作。
3.及时的进行隔离。
4.在一定时期适当保温。
5.补充营养。
6.合理使用物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一个是减少鹅苗意外的伤亡。
养殖鹅方法
据现研究证明,鹅血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40%以上,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升高白血球,促进淋巴细胞的吞噬功能。鹅血中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 能增强人体体液免疫而产生抗体。由于免疫功能和肿瘤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大多数患有恶性肿瘤的病人,其机体的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在鹅血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抗癌因子等活性物质,能通过宿主中介作用,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3、管理要点:幼雏期做好保温、防湿、开食等工作,育成期和产蛋期应适当提高饲料质量与饲喂次数,做好接种工作,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
一、鹅舍场地
二、鹅苗选择
1、鹅苗应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好销售的品种,好的鹅苗通常1、鹅舍以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的场地为宜,应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附近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选在既有池塘又有充足草料的地方,这样不仅可带来一些食物来源,还能让鹅群更好的活动。符合羽毛整洁、性格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干净等特点,注意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
2、若以肉鹅养殖为目的,则要选择体型大、耐粗饲、饲养周期短、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的品种,通常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的品种。种鹅开产前,注意要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等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三、管理要点
幼雏期的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保温、防湿、开食等工作。育雏室在进雏鹅前,应清理干净,铺上垫草进行次消毒。雏鹅出生头3天,温度应尽量保持在28-32℃,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脱温保持在25-28℃。给雏鹅开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草和适口的饲养,3周后可自由采食堆饲,自由饮水。
24、补充光照合理补充光照是提高种鹅产蛋量的重要因素。一般光照时间13―14小时,光照强度每平方米25勒克司就能满足鹅产蛋、配种需要。把光照时间适当延长到14―16小时,可使鹅产蛋期延长,提高产蛋量,增加全年种蛋量,提高种蛋利用率。、育成期
鹅破壳后第4周一般就会进入育成期,这是鹅的快速发育期,会经历换羽、长肉和长骨骼等过程。这时期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应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采用粗饲料和精饲料相结合的方式,每天都要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控疾病,及时接种,坚持每天打扫清洁卫生,保持干爽的环境。如果正值夏季,应特别注意不能过度放牧。在上市前还会经过一个短期育肥期,一般为10-15天,这阶段应充分饲喂,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产蛋期
种鹅养殖管理技术
一般来说蛋鸭每天上午产蛋要产出一整天产蛋量的80-90%,如果上午产蛋越早,则说明蛋鸭健康。如果产蛋时间往后推,而总的产蛋量却没有变化,则需及时调节,减少产蛋鸭群的应激方法,协调肝肾,调理产蛋鸭鹅机体系统功能。选择种鹅是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的基础。选择种鹅应从育雏开始,按品种要求和育种方向选择健康雏,8周龄时再根据生长速度和外貌特征进行选择。
产蛋期饲养管理公鹅的选择:应选择前期生产速度快,体质健壮,头大脸阔,肉瘤大而光滑,眼明亮有神,啄而钝,颈粗稍长,胸宽深,背宽长,腹部平整,胫粗有力,两腿间距较宽,鸣声响亮,雄壮威武,旺盛的公鹅。此外,应在留种时和配种前检查公鹅发育是否正常。
六、听呼吸音母鹅的选择:应选择体质健壮,面目清秀,啄短,眼睛饱满灵活,鸣声低而短,颈细中等长,两翅紧扣体躯,羽毛紧密而富光泽,体躯长而圆,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臀部,胫结实距离宽以及羽毛、胫、蹼的颜色符合品种特征的母鹅。
后备种鹅的饲养
依据后备鹅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前期的饲养管理:70~100日龄为前期。由于后备种鹅往往不是来自于同一个鹅群,彼此不熟悉,常不合群,必须通过让它们合群,这是此期管理上的重点。在饲养上酌情补饲精料,以保正常生长发育和次换羽的营养需要。
中期的饲养管理: 101~150日龄为中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公、母鹅分开饲养管理,防止早熟鹅滥交乱配;
二是实行限制饲养,适当控制采食量,使后备鹅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趋于同期化和适时化。此阶段多以放牧为主,如牧草好,不用补喂精料;如牧草不好,可适当补料。
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前一个月左右为后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搞好防疫接种,加料促产,增喂矿物质、维生素饲料,增加光照,尽快恢复鹅的体力,促进器官的发育,争取尽快进入临产状态。
产蛋期的管理:鹅舍温度以10~25℃为宜,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增加保温设施,夏季要注意散热,给鹅搭凉棚;产蛋期光照时间以14小时为宜,光照不足,要增加光照;饲养密度要适中,每平方米2~3只,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在产蛋前两周安好产蛋箱,2~3只母鹅一个产蛋箱;产蛋期要勤捡蛋,防止种蛋被弄;要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每天及时清扫粪便,定期对鹅舍、用具及场地进行消毒;及时淘汰不产蛋和产蛋性能不佳的母鹅。
建议采用以下种鹅免疫程序:
四月龄种鹅,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4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产蛋前35天,肌注禽霍乱+蛋子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25天,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1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
种鹅产蛋期的饲养方式有哪几种?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止疾病1、放牧育肥法以放牧为主的鹅群,利用作用收割后残留的遗粒进行育肥,是最经济实惠的育肥方法。应掌握当地作物的收割季节,提前育雏。物色好放牧茬地,随着作物收割时间的早晚顺序,一路放牧过去,到收割结束时,鹅群已经育肥,尽快上市出售。发生。圈舍每天至少清扫1次,食槽、水槽每周用消毒液洗刷1次,鹅群及运动场每半月用百毒杀、等消毒剂全面消毒1次。适时对鹅的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定期在饲料中投放一些广谱抗菌素。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对发生疾病的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小规模养鹅可采用舍饲为主放牧为辅的饲养方式。上午待鹅群基本产完蛋后出牧,11点左右回牧:下午4点左右出牧,7~8点左右回牧。放牧前如发现个别母鹅鸣叫不安,行动迟缓,有觅窝的表现,可用手指伸人母鹅泄殖腔内,触摸腹中有没有蛋,如有蛋,应将母鹅送到产蛋窝内,不要随大群放牧。放牧时应选择路近而平坦的草地,路上应慢慢驱赶,上下坡时不可让鹅争相拥挤,以免跌伤。尤其是产蛋期母鹅行动迟缓,在出入鹅舍,下水时,应呼号或用竹竿稍加阻拦,使其有秩序地出人鹅舍或下水。良好的洗浴对于提高种鹅受精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种鹅配种时间一般在早晨和傍晚较多,而且多在水中进行。每天早晚要将种鹅放到有较好水源的戏水池中洗浴、戏水,此时是种鹅配种的高峰期。舍饲的种鹅也应有一-定深度 和宽度的戏水池。母鹅在水中往往围在公鹅周围游水,并对公鹅频频点头亲和,表示求偶的行为。放牧前要熟悉当地的草地和水源情况,掌握农的使用情况。一般春季放牧采食各种青草、水草:夏、秋季主要放牧麦茬地、收割后的稻田:冬季放牧湖滩、沟边、河边。不能让鹅在污秽的沟水、塘水、河水内饮水、洗浴和交配。
种鹅的选择规模化大型鹅场,多采用全舍饲方式饲养,应加强戏水池的水质管理。保持清洁卫生,舍内和舍外运动场也要每日打扫,定期消毒,铜养管理制度要固定,不能随意更改
大鹅饲养技术
要根据鹅只在野外可能采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合理的补喂饲料,日粮组成大致是:蛋白质饲料20%~30%,谷料50%~60%,青料20%~30%,粗料10%~15%,矿物质3%~5%。配合饲料的蛋白质水平要求15%~18%。饲喂次数为每日3次,并根据放牧采食野外饲料的多少来决定喂料的数量。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鸭科动物繁杂,我们常说的大雁、天鹅、鸭、鸳鸯等都是鸭科动物。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大鹅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育雏室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最初一周不得低于28℃,以后每周下降1―2℃。雏鹅在出壳24小时内毛干能行走时,应及时饮水开食,但须做到“先饮水,后开食”。供给雏鹅的饮水必须清洁卫生,温度适宜(20℃左右)。第1天饮用5%浓度的白糖水,可提高雏鹅成活率。
雏鹅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供给雏鹅的日粮,5―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8;21―30日龄可2、鹅苗选择:好的鹅苗通常具备羽毛整洁、性格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干净等特点。调整到1:9―12。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雏鹅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需加喂“夜食”。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
雏鹅1周龄后可选风和日暖的天气开始短途放牧,放牧时间分2次,分别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每次放牧时间开始不宜过长,约控制在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适当延长放牧时间。阴雨天应停止放牧。雏鹅在15日龄前后可开始饮水,每次饮水时间约15秒。
二、中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即进入中鹅阶段。中鹅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应以放牧饲养为主。放牧时以200―300羽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3)产蛋期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增加产蛋量,这期间如果光照不够的话,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长需要长达13小时以上。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放牧时间以每天9小时左右为宜,上午5―6小时,下午3―4小时。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一般清晨出牧,上午10:00左右收牧,中午进行补饲;下午15:00以后再放牧,傍晚时收牧。
有水源的地方要合理安排饮水时间。每次应让鹅吃饱后,才能让其饮水。一般让鹅饮到食道膨胀到喉头下方才能饮饱,每天上午饮2次,下午饮3次。每次饮水时间0.5小时左右,上岸休息30―60秒后继续放牧。
中鹅生长发育快,食欲旺盛,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喂青草或混合精料。混合精料以玉米、豆粕等为主,再适量添加骨粉、食盐、矿物添加剂等物质。
三、肉鹅的快速育肥
肉鹅快速育肥是畜牧科技人员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项加快肉鹅生长发育、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用新技术。进行快速育肥的肉鹅应选择狮头鹅、莱茵鹅等体型大、生长快的肉用型杂交雏鹅品种。当雏鹅饲养到45日龄时可进行快速育肥。常用的育肥方法有3种:
2、舍饲育肥法把45日龄的中鹅赶到光线较暗的育肥鹅舍,限制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饲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这样圈养约15―20天,即可使鹅迅速育肥。
3、填饲育肥法将配合好的饲料加水拌成干泥状放置3―4小时,待饲料全部软化后制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条状食条。然后两腿夹住鹅体使其保持直立,用左手握住鹅的后脑部,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喙分开,用右手将食条将强制填入鹅的食道。每填一条用手顺着食道轻轻地推动一下,帮助鹅吞下。每天进行3―4次。每次填食后,将鹅放入安静的鹅舍内饮水休息,约经10―15天后,鹅体内脂肪沉积增多,育肥完成。填饲鹅的饲料要求蛋白质丰富,能量提高。可参考以下配方(%):玉米50―55,米糠20―25,豆饼5―7,麸皮10―15,鱼粉2―3,食盐0.5,细沙0.3,多种维生素0.1。填饲量:第1―3天为200―克,第4―5天为300―350克,第6―7天为400―450克,第8―10天为500―550克,第11―15天为600克。
四、种鹅的饲养管理
公鹅喜欢啄斗,编群在繁殖季节之前,以免临时编群、引起骚乱,影响鹅群受精率。种鹅一般可以在陆地配种,但饲养大型种鹅如狮头鹅需要有深度在1米左右的水面。大型鹅种在水中配种,可获得较好的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繁殖力,需做好以下技术措施:
1、选择饲养优良品种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饲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较高的优良鹅种,如莱菌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太湖鹅、豁眼鹅等。选留体质健康,发育正常,繁殖性状突出的个体做种。
2、重视后备鹅的培育 4月龄以前的后备鹅,要给足全价饲料。有放牧条件的,充分放牧之后也要酌情补喂精料。4月龄至产蛋配种前的后备鹅要实行限制饲养,增加粗饲料,减少精料,加强运动,防止母鹅过肥或过早开产。为防止公鹅过早配种,公母鹅须分开饲养。
3、充分配种一般大型鹅种公母比为1:3―4,中型1:4―5,小型1:6―8。有些品种的公母鹅体格相悬殊,自然交配困难,受精率低,可采用人工辅助配种。有条件的种鹅场可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对提高种蛋受精率和饲料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5、供足营养种鹅繁殖期需供给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每公斤精料含代谢能11340―11760千焦,粗蛋白质16%―17%,钙、磷比为2.5―3:1。日粮应以优质青绿多汁饲料和混合精料为主,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饲料。
五、鹅的疫病防治
小鹅瘟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多发生于15日龄以内的雏鹅。适时地免疫接种小鹅瘟是防止该病发生的重要途径。预防时可在种鹅开产前30天肌肉注射小鹅瘟,所产种蛋可获得母源抗体,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避免发生小鹅瘟。对开产前没有注射小鹅瘟的雏鹅,用其种蛋孵化的雏鹅无母源抗体,应在雏鹅出壳后立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10日龄后再接种1次,可获终生免疫。
鹅的疗作用
种鹅养殖技术与日常饲养方法
1、放牧1、雏鹅的选择
①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选择雏鹅首先看形态,刚刚出壳的雏鹅需要选留体质强壮,外观发育完好,羽毛光滑柔顺,腹部没有硬脐,柔软。
之后是精神状况,作为后备种鹅以及育雏鹅的挑选,精神状况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需要选择精神状况良好,不萎靡的雏鹅。
2、种鹅养殖要点
在进行饲养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养殖的中期一直到100日龄结束,在这期间的两个月,对于公鹅以及母鹅来讲,就需要分开养殖。
因为公鹅以及母鹅的体质以及未来的用途不同,分开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公鹅以及母鹅更好的生长,以适应养殖户对于鹅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的管理,更加便捷的进行管理饲养。
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公鹅以及母鹅盲目交配,进而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3、预防接种
进行家禽的养殖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及时接种。比如在从150日(1)这段期间除了保证受精率外还要保证鹅的营养供应。特别是需要对鹅进行分组饲养,公鹅和母鹅的比例为1:4。龄左右到开产,在这一个月中,要十分留意注射小鹅瘟。
对于种鹅来讲,一定要在产蛋前进行注射,若是在产蛋时进行注射,就会或大或小影响种鹅的生产,进而影响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效益。
对于广大的养殖户来讲,做好后备种鹅以及育肥鹅的饲养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收入化的根基。
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往往由于广大养殖户在专业知识上的缺乏,使得种鹅以及育肥鹅的养殖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成为养殖户致富的阻碍。
因此,笔者通过上述从育雏到饲养管理整个过程的简要分析,点明饲养管理要点,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