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黄怎么办?
概括性和科学性.概括性和科学性是农谚的最重要特点,由于农谚是口头相传的,必须简短流畅,便于记诵.但它的内容又很丰富,所以必须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农谚看来似属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我们予以分析说明.例如种植绿肥的农谚:“若要草子好,经常三分燥.”一般地说,草子是喜欢湿润土壤的,但欢喜湿润并不等于不需要空气,农民特别指出“经常三分燥”.据科学研究证明,草子田土壤的湿度以70%左右,由于地下水位降低,增加了氧化层的厚度,缩短了还原层的厚度,可使根系及根瘤发展良好,这就是农谚的概括性和科学性所在.其他如“麦浇芽,菜浇花”6个字就概括了两种冬作的施肥关键;“山园直插,荡园斜插”,指出甘薯要根据不同水分条件,采取不同的扦插方式.“牛粪冷,马粪热”,在牛马粪中还分冷热,似乎没有道理,实际上由于牛、饮料不同叶色的浓淡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水平。叶色“黑”,说明较多的光合产物与氮素结合形成蛋白质以供器官生长建成,进行所谓扩大型代谢。叶色“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行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而不过旺。,粪中微生物的活动也不同,发酵发热的能力是大有别的.有些栽培措施不但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品质.如农谚指出:“九耘谷无毛,三削麦无糟”,是很有道理的,应该如何解释透彻,还值得深入考虑.有些农谚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才能揭发其理论意义,例如“种稻难种三黄稻”,“有钱难买大肚黄”.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提出的三黄三黑问题,几年来通过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和陈永康同志一起搞科学实验,初步明确了“黄是代表晚稻个体发育过程中在转折点上的一种生理状态,每次落黄后,植株即转向另一新的阶段”.这才算初步阐释了三黄问题,但是,目前还存在不同意见的争论.农谚中像这种概括性强,富有深刻科学原理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用现代科学知识或通过具体试验研究,予以分析提高.什么是水稻“三黄三黑”?
水稻种植三黄三黑 水稻三黑三黄是什么意思
水稻种植三黄三黑 水稻三黑三黄是什么意思
水稻种植三黄三黑 水稻三黑三黄是什么意思
从下表可以看出很重要的几点:
为什么现在水稻会发黄
水稻三黄三黑(alternations什么叶色“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行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而不过旺。是水稻“三黄三黑”?
农谚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例如,现今流行的“秧好半年稻”,“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等农谚,见之于明末的《沈氏农书》:“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见之于明末的《天工开物》;“无灰不种麦”,“收麦如救火”见之于16世纪初的《便民图纂》;“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等见之于14世纪初的《田家五行》;“若要麦,见三白”,“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见之于8世纪初唐朝的《朝野佥载》;“欲知五谷,但视五木”,“耕而不劳,不如作暴”,见之于6世纪的《齐民要术》.古书中引用的农谚,还往往冠以“谚云”或“古人云”字样,说明被引用的该句农谚起源更早,到底早在何时,就不一定都能在文献上找到.至少目前所知,有些农谚可以远溯至数千年前,如浙江农谚:“大树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一句,同样见之于西汉(公元前1世纪桓宽的《盐铁论》轻重第十四:“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骤雨不终日,飓风不终朝”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由于农谚的来源可以不断地追溯,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农谚的起源是与农业起源一致的.而农业的起源远早于文字记载,所以农谚的起源也一定在有文字以前了.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的思想、感情,即着重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这种区分是后来逐渐发展的结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截然划分的界限.因为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本来也可以包括除了农业生产以外的“立身处世”的经验,再说农谚的音律和谐,合辙押韵,形式动人,富有生活气息,也难与歌谣截然划分.古代农业更是如此.例如《诗经》的“七月”、“甫田”、“大田”、“臣工”等等,既是歌唱农事作的,又是农民抒发感情的.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谚才从歌谣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同时,属于纯粹生产经验的农谚,也不断增加、丰富起来,成为指导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水稻生产上的三黄三黑是指
谚语:白露白正好种荞麦。什么意思?次黄黑变化发生在分蘖期,即通过追施“小暑发棵肥”,出现次“黑”;分蘖末期施用的肥料落劲,结合轻搁田,出现次“黄”。第二次黄黑变化发生在拔节到幼穗分化前,即圆秆拔节前施“大暑长粗肥”,叶色再度转绿,达到第二次“黑”;到立秋,结合进行重搁田,肥料落劲,出现第二次“黄”。第三次黄黑变化发生在穗发育期间,即覆水后施“立秋长穗肥”,叶色再次转浓,出现第三次“黑”,到抽穗前三至五天叶色褪淡,又出现了第三次“黄”。
意思是:白露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壮苗,保证足穗、壮株。这个时期氮代谢旺盛,在叶片迅速生出的基础上,增加有效分蘖。如果分蘖期缺肥,“黑”得不够,则生长势,分蘖迟缓,穗数不足。分蘖盛期过“黑”,分蘖末该黄不黄,则叶片长大,组织柔嫩,容易引起病虫为害。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群体的骨架,并为增强光合作用创造条件。
三、农谚内容的特点二黑二黄是长粗和奠定壮株、防倒、培育大穗基础的时期。正常的二黑是促进光合作用,形成和累积碳水化合物的必要条件。不出现二黑,则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过小,功能下降,出穗提早,穗短粒少,产量不高。如二黑过头,不出二黄,则茎叶生长过于旺盛,呼吸强度升高,妨碍茎中碳水化合物的贮积,不利茎节发育。同时由于株高、叶大、植株光照条件不好,容易引起病虫害和后期倒伏。
三黑的出现,有利于稻穗发育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为大穗和粒重奠定物质基础。如果过黑,达不到出穗前落黄,则剑叶增大,茎叶内水溶性含氮物质增加,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贮积,不利于茎节发育,易倒伏。同时,由于氮素同化旺盛,抑制了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和向穗部运转,灌浆缓慢,结果不实粒增加,粒重减轻,达不到高产。
何为水稻生长中的三黄三青
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寸麦不怕尽水,尺麦但怕寸水”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of
谚语:白露白正好种荞麦。什么意思?shade
of
leaf
color
i(一)农谚的句法 农谚的句子比较精炼朴素,但是把大量的农谚加以排以分析,就可以发现农谚的句子也相当错综复杂.先就每句的字数看,据笔者就全国农谚15823条(约36万字)的分类统计,[3] 最少的是3字一条,最多的是196字一条.如将字数不同的各条称为一个“句类”,则从3字一条顺次到58字一条,共有56种不同句类:从60字到196字,共有34句类,总计从3字条到196字条共有90句类.值得注意的是,这90种句类中各类所拥有的句子数是不平衡的,绝大部分集中于10、8、14、12、7、6、13、5、16、20、9和11等12种句类中,共有14524条,占总数的.79%;而这12句类中,又以10、8、14、12、7、6等6句类为最多,共11857条,占总数的74.93%.另就浙江农谚农作物部分的统计来看,也存在同样的分配情况(表17).n
r)
对在本田生长期间的单季晚稻,运用肥水治理措施,实现叶色三次浓(黑)、淡(黄)交替变化过程,达到足穗、壮秆、穗大、粒饱、高产的乍苗诊断技术。这是上海市郊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在总结种稻经验的基础技术。
次黄黑变化发生在分蘖期,即通过追施“小暑发棵肥”,出现次“黑”;分蘖末期施用的肥料落劲,结合轻搁田,出现次“黄”。第二次黄黑变化发生在拔节到幼穗分化前,即圆秆拔节前施“大暑长粗肥”,叶色再度转绿,达到第二次“黑”;到立秋,结合进行重搁田,肥料落劲,出现第二次“黄”。第三次黄黑变化发生在穗发育期间,即覆水后施“立秋长穗肥”,叶色再次转浓,出现第三次“黑”,到抽穗前三至五天叶色褪淡,又出现了第三次“黄”。
一黑一黄的作用是促进适当分蘖、壮苗,保证足穗、壮株。这个时期氮代谢旺盛,在叶片迅速生出的基础上,增加有效分蘖。如分蘖期缺肥,“黑”得不够,则生长势,分蘖迟缓,穗数不足。分蘖盛期过“黑”,分蘖末该黄不黄,则叶片长大,组织柔嫩,轻易引起病虫为害。一黑一黄交替,有利于建立高产群体的骨架,并为增强光合作用创造条件
谚语:白露白正好种荞麦。什么意思?
叶色的浓淡不仅直观地反映了叶片叶绿素的含量,还反映了植株体内的氮素代谢水平。叶色“黑”,说明较多的光合产物与氮素结合形成蛋白质以供器官生长建成,进行所谓扩大型代谢。叶色“黄”则氮素代谢削弱,功能叶的光合产物贮存较多,即进行所谓贮藏型代谢,使苗健壮而不过旺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的经验,他就举出“红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农谚是劳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封建中,劳动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他们的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例如,在封建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在指导播种期方面,有许多反映物候学的谚语,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费洁心所收集的《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别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宜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又因为农谚的内容很丰富,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二、农谚在生产上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作物生产的全部过程分成几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农谚.例如水稻从播种起,选用良种有“种好稻好,娘好囡好”等;培育壮秧有“秧好半年稻”等;插秧技术有“会插不会插,看你两只脚”,“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等,施肥有“早稻泥下送,晚稻三遍壅”,“中间轻,两头重”等;田间管理有“处暑根头摸,一把烂泥一把谷”等等.拿水稻一项来说,浙江就有500条左右农谚.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好象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一样,曾经起过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老农民中都还保留有这种习惯.1959年我们在丽水县向一位老农了解当地播种的经验,他就举出“红头上一枚针,只怕浅来不怕深”的农谚,并且拿和芝麻相比,说:“芝麻头上两瓣叶,只怕深来不怕浅”的农谚,生动地说明了单子叶植物(如)和双子叶植物(如芝麻)对播种深度的不同要求.我们在平阳县总结当地种植龙爪稷(当地称)的经验时,农民又举出“稻倒收一半,麦倒没得看,倒一箩收箩半”的农谚,说明龙爪稷的特点是不怕倒伏.诸如此类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足以证明农谚对指导农业生产起着很大的作用.
农谚讲的是农业生产.广义的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之中还包括农作物、果蔬、蚕桑等,这些内容在农谚中都有.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费洁心所收集的《农谚》,是由时令、气象、作物、饲养、箴言等部分组成的,虽然不很理想,但可以从这个分类中看出农谚内容的几个特点.据笔者对该书5953条农谚的统计.[1] 属于时令之部的为2961条,占全部的40.45%;气象之部1556条,占26.22%,作物之部1020条,占17.18%;饲养之部251条,占4.23%;箴言之部707条,占11.%.从个分配的百分率可以看出两点:其一,气象与时令的农谚共占2/3,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不违农时,适时播种,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代化的机器耕种,农业技术起了多么大的变化,只有适时播种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为了正确掌握农时,几千年来劳动总结了丰富的经验,经受了足够的教训,因而以时令为中心的农谚竟占到40%左右.旱、涝、风、寒等自然灾害在小农经济的封建时期,更是无法克服的莫大威胁,因此企图掌握自然灾害规律的农谚也占到1/4.
费洁心所收的农谚,限于他个人的条件,共只5953条.建国以后,农业出版社以吕平为主,进行了有的全国农谚收集工作,共得10万余条,经过归并整理分类,共得31400余条,分成《农谚》上下两册出版.上册是农作物部分,包括大田作物、棉麻、果蔬、蚕桑、豆类、油料直至花卉为止,据笔者统计,共约16200余条;下册为总论及畜牧、渔业、林业等部分,总论包括土、肥、种、田间管理、水利及气象等,共约15200余条.又将该书上下两册按类分别统计结果,大体上同上述费洁心的统计结果类似.但所见的规律性更为明显.即全部农谚中,以气象农谚最占多数,共得7903条,占全部的25.16%.其次就是水稻,共4573条,占全部的14.56%;第三是麦类,共3596条,占全部的11.45%.其余的分散到各种作物上,条数有多有少,都远不及稻麦那样多.稻麦及黍类农谚条数的比例,很像笔者对《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谷部文献所作统计的结果,在《集成》中,也是以稻的文献量占首位,各种麦合起来居次位,黍又次之,三者所占比重超过其他任何的作物.[2] 文字记载量的比重同农民口头谚语的比重如此一致,是客观事物规律的如实反映.将果树和蔬菜类供不应求也只得1571条,占全部的5.00%.粮食方面,像玉米和甘薯是迟至明末才引进普及的.玉米很快积累起222条,当然比重不高,仅占0.70%;甘薯积累起366条,占1.16%.自古农桑衣食并举,棉花较之蚕桑是后起的,但推广极快,积累的农谚超过了蚕桑,棉花有1243条,占3.95%;蚕桑只355条,占1.13%,蚕桑的农谚不应这样少,其原因待查.农作物和畜牧这粮畜两条腿中,畜牧部分的农谚远少于作物,只有1433条,占全部的4.56%,这是农区食物结构的特点,农区人口增长的压力使得农区拿不出更多的土地饲养家畜.在家畜的农谚中,以猪最多,猪在南方是舍饲杂食,不需草场牧地.家畜农谚一个突出之点,是对家畜的鉴别农谚较多,且很生动有据,很像汉代以来的《相马经》、《相牛经》之类,只是句子短少而已.
下面再就农谚内容的特点试作分析,归纳为三点六性:
地域性和普遍性.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地域性别的是播种期,华北种麦的适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浙江则是:“寒露早,立冬迟,霜降前后正当时”.种芝麻和小米,华北是:“小满芝麻芒种谷”,浙江则是“头伏芝麻二伏”.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群众性和通俗性.农谚极大部分作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这就决定了农谚的思想、感情以至于表达形式必然是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富有生活气息、泥土气息的,并且便于记诵,相互传播.其中最常用的是把生产技术措施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说明,最易为群众所接受.如说明拔秧以前要略施起身肥,以利发根,但又不必太多,农谚就说:“秧苗起身,还要点心”,以“点心”来比喻起身肥的作用和分量,恰到好处.冬季种麦子没有灰肥是很大的问题,农谚用“无灰不种麦,无酒不请客”来强调说明灰肥的重要性.稻缺氮肥,叶片发黄,亟需增施肥料,农谚用“稻子黄恹恹,主人欠它豆饼钱”来讽喻.玉米打顶后可以促使植株生长有力,结棒子粗壮,农谚就用“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来比喻,其他如“番薯不怕羞,一直栽到秋”,“种田草子河泥,小孩糖梗荸荠”,“秀稻黄,吃块糖;秀稻黑,没得吃”等都是生动活泼而又含意深刻的好农谚.在我们继承农谚遗产、总结农谚的特点时,必须把握农谚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这一特色.
四、农谚结构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总结农谚,有必要对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农谚,就其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作些剖视,以便从中学习一些对发展新农谚、创造新农谚有益的经验.
1、农谚是人们口头流传的谚语,除个别情况外(如歌之类),一般每句类字数不宜太多,否则不便于口头传诵.尽管有些农谚可达100多字,而实际上占绝大多数的不超过20字,更多的是不超过14字.又因为农谚的内容很丰富,太短了就无法表达较多的内容,所以6字以下的5字、4字、3字句也不太多,在全部15823句农谚中,5字句只出现468句,占2.95%;4字句只出现150句,占0.94%;3字句更少,仅出现6句(因限于篇幅,这里没有将各句类所占分配情况一一列表).
到了,该种荞麦了。
到了,该种荞麦了。
白露到了,应该所谓水稻“三黄三黑”是指运用肥水管理措施实现水稻生长过程中叶色三次浓(黑)、淡(黄)交替变化,从而实现秆壮、穗大、粒饱,并获得高产。要种荞麦了。
白露到了,刻种荞麦了。